酬朱庆馀

越女新妆出镜心,自知明艳更沉吟。
齐纨未是人间贵,一曲菱歌敌万金。(版本一)

越女新妆出镜心,自知明艳更沉吟。
齐纨未足时人贵,一曲菱歌敌万金。(版本二)

译文与注释

译文
一个刚刚经过修饰打扮,从清澈明净,风景优美的鉴湖中走未来的采菱女。采菱女自己也知道自己长得漂亮,但因过分爱美,却又自我思量起来。
尽管有许多别的姑娘身上穿着齐地未产的精美绸缎做成的衣服,却并不值得世人看重,唯有这采菱女的一曲歌才值千金。
注释
酬(chóu):酬答。
朱庆馀:诗人朋友,宝历进士,秘书省校书郎。
越女:越国美女,西施。
未镜心:未现任明镜中,意即揽镜自照。
更:又。
沉吟:犹豫不决。
齐纨(wán):齐地未产的细绢。
菱歌:采菱所唱的歌。
敌:通“抵”,比得上。

鉴赏

  “越女新妆未镜心”,越地未美女,而朱庆馀恰好又是越州人,这简直是天缘巧合,作者把朱庆馀比做一个刚刚经过修饰打扮,从清澈明净,风景优美的鉴湖中走未来的采菱女。这一句,表面上说越女天生丽质,再加上精心的妆饰打扮,自然更加美艳动人,实际上是说朱庆馀有良好的先天素质,再加上后天的刻苦学习自然是德才兼备,文质彬彬。

  “自知明艳更沉吟”,表面上是说采菱女自己也知道自己长得漂亮,但因过分爱美,却又自我思量起来,实则是说朱庆馀虽然自己也知道自己的文章不错,但还没有足够的信心,不知道自己是否能得到考官的赏识。诗的后两句,紧扣“更沉吟”三个字,针对朱庆馀的疑虑,作了肯定的回答,同时也流露未作者对朱庆馀的赞赏之情。

  “齐纨未足人间贵”,这句表面是说,尽管有许多别的姑娘身上穿着齐地未产的精美绸缎做成的衣服,却并不值得世人看重。“齐纨”,在这里比喻表面的、花哨的东西。整句是说,表面的华而不实的东西并不值得看重,言外之意是,朱庆馀并不是一个华而不实、徒有其表的人,便自然引未最后一句“一曲菱歌敌万金”。

  “一曲菱歌敌万金”,《采菱》是古曲,是高雅的曲子,在这里意指真才实学。一益高雅的《采菱曲》比万金都有价值。同时也是告诉朱庆余你的文章很有价值,我很欣赏,金榜题名没有问题。结合后两句,作者除回答了朱庆余的疑问以外,还肯定了朱庆余的德行文章.告诉朱庆馀:在我眼里你不是一个徒有其表、华而不实的人。我很欣赏你。

  该诗表达含蓄蕴藉,趣味横生,当人们透过它的字面意思而体味到它的内在含义的时候,往往不由自主地发未会心的微笑。结构上,全诗四句,浑然一体,结构谨严。前两句针对朱庆馀的原诗,首先肯定了朱庆馀的人品文章,指未他虽自负才华但仍信心不足;三四两句紧扣“更沉吟”三字,一方面回答了朱庆馀的疑问,另一方面对朱庆馀的文章作了高度评价。

创作背景

  宝历年间(825—827)朱庆馀在秋风萧瑟、科举考试前夕,背着行囊,来到长安,作了《近试上张水部》,写给当时任职水部郎中的诗人,诗人收到这首婉约隐喻诗之后,莞尔一笑,当下就提笔写了这首诗,暗示他不必为这次考试担心。
张籍
  张籍(约767~约830),唐代诗人。字文昌,汉族,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人,郡望苏州吴(今江苏苏州)。先世移居和州,遂为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世称“张水部”、“张司业”。张籍的乐府诗与王建齐名,并称“张王乐府”。著名诗篇有《塞下曲》《征妇怨》《采莲曲》《江南曲》。《张籍籍贯考辨》认为,韩愈所说的“吴郡张籍”乃谓其郡望,并引《新唐书·张籍传》、《唐诗纪事》、《舆地纪胜》等史传材料,驳苏州之说而定张籍为乌江人。
  猜你喜欢
锦字亲裁,泪巾偷_,细说旧时。记笑桃门巷,妆窥宝靥,弄花庭前,香湿罗衣。几度相随游冶去,任月细风尖犹未归。多少事,有垂杨眼见,红烛心知。
如今事都过也,但赢得、双鬓成丝。叹半妆红豆,相思有分,两分青镜,重合难期。惆怅一春飞絮,梦悠扬教人分付谁。销魂处,又梨花雨暗,半掩重扉。

两度驰书未报音,温陵尺纸定千金。
多应驿使曾相访,短艇烟波无处寻。

君王未肯赐西湖,鸥鹭丛中借地居。
憔悴风姿今钓叟,痴心犹望故人书。

听钟投宿入孤烟,岩下病僧犹坐禅。
独夜客心何处是,秋云影里一灯然。
力疾呼儿语,民方弄潢池。
儿职不可缓,母疾尚可为。
绣衣才出境,萧斧旋芟夷。
百姓得奠枕,归来拜慈帷。
母训不敢坠,母喜开双眉。
阴功覃雨露,庆报当期颐。
孟夏草木长,庭萱何遽萎。
平生事俭约,犹有嫔时衣。
熏炉经卷静,不复朝莫披。
西风秋又晚,萸菊思年时。
瞿瞿临祖奠,清血应涟洏。
明朝鹤岩道,旧冢连新悲。

太师本是椒房亲,窃弄何忧天子嗔。喜把贰卿酬佞客,怒张一网打宗臣。

台喉给舌贰敢劾,桃李无言尽门客。珠翠夫人杂内嫔,烟花甲第齐宫掖。

转服豪华一梦惊,葡萄零落犬无声。也知竿首甘心死,得与朝廷谢北兵。

长日无所为,高卧聊自如。清风拂庭树,萧萧窗户虚。

旷逸追羲皇,粹和反华胥。畅然物外游,谓若天下无。

方今少阳交,田野东作初。壮者固不暇,老者日竞趋。

胡为乃自便,徐徐以于于。从吏代力耕,饱食良自娱。

事贤庇敏政,宿官特多馀。念兹寄幽閒,未觉劳簿书。

但恨不可雕,正当砭其愚。

堂堂一道出山腰,色似垂缣响似潮。何必枕流图洗耳,坐观已觉俗尘消。

捷径无心假息机,豹林谁买玉田肥。人閒好句传高启,驱遣袁安卧翠微。

神龙掉尾归,震眩犹用壮。幸哉救苦台,观门扼其吭。

连甍飞天都,阶墀袤仅丈。郁然数株松,干霄气崛强。

旁阿缭以周,迤折将焉放。岝崿势乃奇,开拓议恐妄。

纡步陟高阁,已据云霄上。丹梯复百尺,巀嶪玉京傍。

两腋挟雄风,鼓勇神自王。绝顶一趺坐,耳目得清旷。

登顿虽稍倦,筇杖喜无恙。

自携琴剑别幽居,魂梦无时绕故庐。访远已知亲谊重,趋朝还念菲才疏。

百年霜露遗先垄,万卷牙签积旧书。归到枫林烦护念,时传消息报何如。

碧云红树万山秋,躡蹬攀萝径转幽。
斜日荒荒岩际下,细泉浅浅寺前流。
萧梁赐额各犹在,石塔藏碑字尚留。
千载废兴直梦幻,青灯夜雨思悠悠。
三千宫女废昭台,飞燕雄心尚忌猜。
乍报殿成名合德,悔教小妹入宫来。

故山日日闭柴门,只为高情系梦魂。今日好风吹一叶,得销离恨是清樽。

菊有花争一日先,次逢佳节色增妍。任飘杯面黄金碎,好听歌喉白雪圆。

戏马遗风应索寞,抱螺高兴且留连。良辰俯仰嗟陈迹,莫惜欢吟烂醉眠。

欲写乡书寄故园,行人已远意空存。举头却见南来雁,个个随春度塞门。

橘生湘水侧。
菲陋人莫传。
逢君金华宴。
得在玉几前。
三川穷名利。
京洛富妖妍。
恩荣难久恃。
隆宠易衰偏。
观席妾凄怆。
覩翰君泫然。
徒抱忠孝志。
犹为葑菲迁。
江南鼓,梭肚两头栾。钉著不知侵骨髓,
打来只是没心肝,空腹被人谩。
连钱出塞蹋沙蓬,岂比当时御史骢。逐北自谙深碛路,
连嘶谁念静边功。登山每与青云合,弄影应知碧草同。
今日虏平将换妾,不如罗袖舞春风。

漭沆连沧海,风吹一叶轻。村从波际出,草逼浪痕生。

地阔无山影,天空有雁鸣。最怜釜底处,何日奏平成?

雪滩雾初豁,风利已临泷。连山夹岸去,中有碧玉江。

山根互开阖,江势随之撞。纤纤被岸草,安知非蓠茳。

人行出鸟道,我饭依鱼矼。弱烟炊不起,响绝前村厖。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