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歌子·倭堕低梳髻

倭堕低梳髻,连娟细扫眉。终日两相思。为君憔悴尽,百花时。

译文与注释

译文
梳成了倭堕髻低低地垂,描出又细又长的弯眉。终日为相思心碎,待到百花争艳的时候,我已为君憔悴。
注释
南歌子: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名。又名”南柯子“”风蝶令“。《金奁集》入“仙吕宫”。
倭堕:即倭堕髻,本是汉代洛阳一带妇女的时髦发式。
连娟:或作联娟,微曲的样子,形容女子眉毛弯曲细长,秀丽俊俏。

赏析

  这是一首闺情词,写闺中女子情郎刻骨铭心的思念。词为短制小令,然而女主人公深沉执着而丰富细腻的爱情却表现得极其深刻,扣人心弦。

  起笔二句描摹女子的妆饰容貌。词人刻划女子姣丽动人,只选择写了发髻与眉毛,是以局部代替全貌的手法。信手挽梳的堕马髻,大弧度地半歪头侧,如一朵斜挂树冠的乌黑云朵,飘飘荡荡,欲堕非堕,使人联想女子轻步移走时,风飘仙袂,窈窕婀娜的娇柔风韵;两道淡细的蛾眉,弯弯地延伸向额际,似轻雾遮掩的黛绿春山,如隐如现,似乎可以看到眉下一湾清水似的脉脉双眼。发髻弧线与眉毛曲线构成的画面,富有柔和的线条美感,传递出了女子的风采和神韵,这是一个淡雅高洁、痴情真纯的美貌女子

  “终日”句,由外貌描写转入内心世界。“两相思”,实际上是特指女子一方对情人的思念。男子何往不知,但从词意看已久未相聚,唯有心系神绕之。“终日”如痴如醉,思念不已,极写女子情意深挚。这一“终日”,不是指一日的自晨至暮,而是日日如此。一句话概括尽女子每一天的举止与心理,它既是首二句的补足,又为后二句蓄势、张本。此句还说明了首二句乃暗含慵惰恹恹之态:堕马髻以高危颤晃为美,女子却漫不经心地“低梳”而成;蛾眉本应精描艳抹,女子却信手“淡扫”而罢。“女为悦己者容”,伊人不在,妆成无人赏。意之真,情之深,于细微处可体会到。

  有了前三句从外貌到内心的全面刻划,最后水到渠成地推出“为君憔悴尽,百花时”,感情强烈,分不出是女子心底的呼唤、倾慕,抑或怨叹、表白。这是一股感情的迸发,确是词人经意用笔之处。前面已写女子无心妆扮,终日相思,这儿又写她春日相思,这是加倍的写法,意义并不重复。词人特意选择春天,尤其百花盛开春烂漫时,浓笔突出她典型环境中的相思之苦之深。春天万物竞生、春机盎然,是洋溢着生命活力、饱含幸福蜜汁的季节;春天又往往使人珍惜美好的青春年华、追求欢快的爱情生活。唐人王昌龄诗曰:“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闺怨》)可以说是古来闺中女子的代表心情。词中女主人公在这容易触动人情的春天里,自然倍加强烈地思念情人,难怪她要“为君憔悴尽”了。“憔悴尽”的女子容貌,一经词人以“百花时”相映衬,便形成一种强烈的反差:女子姣好的容貌被相思煎熬得日益消瘦憔悴,生命的花朵渐渐枯萎欲凋,自然界的花朵则满山遍野烂漫盛开,传递出热闹的春意。一冷一热,一黯淡一明媚,两相对比,反差强烈,一下子就将女子至死不渝的爱情和细腻敏感的内心世界,深刻地展示出来,并以其真纯的感情、凄苦命运,来感染读者。词人这里用的是重笔,笔之力度极重极强,如古刹击钟,最后一槌声震山野的重敲,惊撼人心,发人至深,余音久远。再从头咀嚼全词,前面似不经心的淡笔之意,皆一一显明出来,细加品味,清香满口,经久不散。

  此词率直地表现女子强烈的相思之情,与温庭筠词一般的含蓄温婉风格明显不同,这应该是与吸收了民间词的成分有关。

创作背景

  《草堂诗余别集》中温庭筠七首《南歌子》有题曰“闺怨”。可见此词是温庭筠为闺中女子代言之作,其具体创作年份未得确证。
温庭筠
  温庭筠(约812—866)唐代诗人、词人。本名岐,字飞卿,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东南)人。富有天才,文思敏捷,每入试,押官韵,八叉手而成八韵,所以也有“温八叉”之称。然恃才不羁,又好讥刺权贵,多犯忌讳,取憎于时,故屡举进士不第,长被贬抑,终生不得志。官终国子助教。精通音律。工诗,与李商隐齐名,时称“温李”。其诗辞藻华丽,秾艳精致,内容多写闺情。其词艺术成就在晚唐诸词人之上,为“花间派”首要词人,对词的发展影响较大。在词史上,与韦庄齐名,并称“温韦”。存词七十余首。后人辑有《温飞卿集》及《金奁集》。
  猜你喜欢
初尘芸阁辞禅阁,却访支郎是老郎。
我趣转卑师趣静,数峰秋雪一炉香。
乍临毛发竖,双壁夹湍流。白日鸟影过,青苔龙气浮。
蔽空云出石,应祷雨翻湫。四面耕桑者,先闻贺有秋。
小官叹簿领,夫子卧高斋。
五斗未能去,一丘真所怀。
绿苔长秋雨,黄叶堆空阶。
县古仍无柳,池清尚有蛙。
琴觞开月幌,窗户对云崖。
嵩少亦堪老,行当与子偕。

白鹤栖青松,愿与人世违。松高风露寒,却向人间飞。

江湖无稻粱,岁莫将畴依。稽首浮丘公,涕泪洒毛衣。

浮丘怜老鹤,解悟既往非。浴以丹池泉,照以若木晖。

翛然骨髓清,还向青松归。松叶烟茸茸,松华雾菲菲。

可栖复可食,其乐天下稀。如何从雁骛,喋呻图身肥。

官桥几丝柳,绾住兰舟。含泪暗上津楼。枇杷门掩东风暮,曾拚睡暖鸳裯。

流莺替人杷恨,向风前絮语,百种难休。玉簪恩重,卸将来、懒节离讴。

既道有人拘管,何事到旗亭,惯惹閒愁。记否连宵踪迹,雨天中酒,月地梳头。

落花城内,马蹄红、蹴满铜沟。只琐窗归去,莫教轻漏,客馆风流。

晚凉新曲按琵琶,茉莉花开日已斜。一担香风满城送,深宵散作助情花。

蚕馆风清下箔时,六宫□从献丝归。
便教渊室催机织,要及明堂制衮衣。

蓟门昔在烽尘中,匈奴火照西山红。毡庐相望赤县隘,枭骑未厌神畿空。

君王拊髀过郎署,侍臣扼腕谈边功。每饭不忘钜鹿战,千金先发华阳宫。

邯郸少年游侠子,腰间匕首悬秋水。出身愿属羽林儿,横行誓夺单于垒。

腾装夜别纵博场,贳酒朝辞挟瑟伎。马上风云八阵成,帐前鼓角三军起。

故人新贵宠轩墀,乱后高名众始知。国士渐看投笔至,主恩况许请缨为。

天寒恒岳倚长剑,雪满滹沱拥大旗。归来汉苑生春草,见尔论兵散幕迟。

孟轲有真传,守待明孤位。董舒溯其流,卿雄安可贰。

百世起闻风,千年韩子嗣。道必原诸天,刚乃见其至。

焚骨八千涂,立言三古事。如海日留声,刺潮焉足避。

溪山久属韩,大小予能识。人存公亦存,公存文不坠。

左计来行险,强名为爱奇。
一家川(三个若)苴,三顿豆离萁。
压架龙门石,撑囊剑若诗。
扁舟归计足,不问鹤和龟。

半吐檀心已露神,腻红娇白一何真。惯亲击折珊瑚客,曾赏歌残《玉树》人。

宜醉暖风宜醉日,不随流水不随尘。东家小妇颜如玉,犹妒秋千架外春。

公今重释五千言,一法专求是要诠。天道生成忘万物,师人功业在群贤。

世尘甚扰吾何欲,谦柄常持彼任先。治国治身非异理,雨无心迹自安然。

志养堂前骢马归,融融喜气动庭闱。能令将种为书种,可是斑衣胜绣衣。

手树丛萱侵雪种,心同寸草报春晖。不须更上陈情表,寿母康强世所稀。

东山西山生白云,异乡那忍见残春。野蒿得雨长过树,海燕隔花轻笑人。

每是闭门疏世事,何曾借酒恼比邻。过从时有相嗔怪,不解《潜夫》意思真。

彭泽归来后,东篱菊正黄。秋光无限兴,晚节有馀香。

弓剑不自行,难引河湟思。将军半夜饮,十里闻歌吹。
高门几世宅,舞袖仍新赐。谁遣一书来,灯前问边事。
思乡情有极,送子意无涯。
明月看时别,清霜梦后知。
江空茅舍静,秋半柳条衰。
九派何须问,居然怨两歧。

试与问秦汉,人家总不知。餐霞云窦冷,卧月石床攲。

流水天常洗,桃花春自迟。年年深洞里,闲着一枰棋。

向夕雨潇潇。寒逗轻绡。兰烟未烬手频挑。生怕晓风吹折也,窗外梅梢。

岑寂梦无聊。何处银箫。拥衾听彻夜迢迢。明日红桥桥外水,添了春潮。

绿杨芳草正留连,急雨催诗湿锦韉。
野老不知行乐意,背人无语自耕田。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