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蕃女怨》写来并不见一点“蕃”味,仍是一般的思妇词。这首词写飞燕双双还巢,引发了思妇的离愁别恨。女子在杏花(香雪)开放的日子里,于细雨中看到旧时双燕又嬉戏于梁间,于是想到她远征在边塞的丈夫。
“万枝香雪开已遍,细雨双燕”,写一个春天已经来临,浓郁的春意,自然反衬出思妇的寂寞。“钿蝉筝,金雀扇,画梁相见”意在突出女主人公的青春美丽,加强怀念之情。思妇正当难耐寂寞,一会儿拨弄着镶嵌着金蝉的筝,一会儿把玩着画着金雀的扇子的时候,旧日的燕子双双飞回到画梁上的旧巢。思妇为此受到极大的触动,于是发出深深的慨叹:“雁门消息不归来,又飞回。”这对燕子去年还在梁上的时候女主人公就盼着丈夫回家,此时燕子去了又飞回,而征人一点消息都没有。如此,词中的杏花闹春与空闺寂守,燕燕双飞与人影独立,燕子还巢与人不归家等就形成了强烈的对比,这思妇之怨也就是从这几重对比中体现出来的。
在温词中,此首属于较为浅直的作品,辞藻不算艳丽,含义也还显豁。但是仍具有某些深曲之作的特点:只客观地提供精美的物象情态,而隐去它们之间的表面联系,留下大片想象余地。像“钿蝉筝”、“金雀扇”、“画梁相见”三者之间就省略了许多话,而这些物象情态的关系,很容易领悟出来,所以反而显得浅而不露,短而味永。
秋原风日照眼明,北城熟游思南城。遥怜古寺媚平楚,入门忽对幽峥嵘。
高台望望悄然下,双梧萧萧啸檐瓦。劳生折节空尔为,太息当年读书者。
雨过天街,早钿陌新凉,红笺传信。画屏烟细,珠灯露泫,翻衬月边人靓。
鸾?雁柱,借慢撚、句留花影。晶帘隔处,暂记取、香肩低并。
似闻扇底莺声,夜来还忆,旧游轻俊。茂陵人老,长门赋断,零落字中金粉。
吟腰瘦尽,问甚处、霓裳堪听。徘徊桂树,只露盘承冷。
伊余积渊抱,郁郁寡欢心。披卷即追故,抚景又悲今。
赖兹二三友,携挈遥相寻。阅耕涉南又,属望踰前林。
草木发佳色,禽鸟相和音。虽乏珍肴具,清酤聊可斟。
岂惟事言笑,亦得弄书琴。冷然郢中曲,婉乎洛下吟。
微此良宴会,离索信难任。
梅雨初晴宜唤渡。波绿鳞鳞,画舫应无数。绮阁曲阑依旧否。
烟云遥指平山路。
万字桥边红萼露。地滑靴尖,莫向阴浓处。料峭轻寒知几许。
东风不暖垂杨树。
共有乘桴兴,曾邀作伴归。海云供画本,番雀识儒衣。
为我瓜期误,劳君鹤梦违。衙斋似僧舍,岁莫好相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