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蕃女怨》写来并不见一点“蕃”味,仍是一般的思妇词。这首词写飞燕双双还巢,引发了思妇的离愁别恨。女子在杏花(香雪)开放的日子里,于细雨中看到旧时双燕又嬉戏于梁间,于是想到她远征在边塞的丈夫。
“万枝香雪开已遍,细雨双燕”,写一个春天已经来临,浓郁的春意,自然反衬出思妇的寂寞。“钿蝉筝,金雀扇,画梁相见”意在突出女主人公的青春美丽,加强怀念之情。思妇正当难耐寂寞,一会儿拨弄着镶嵌着金蝉的筝,一会儿把玩着画着金雀的扇子的时候,旧日的燕子双双飞回到画梁上的旧巢。思妇为此受到极大的触动,于是发出深深的慨叹:“雁门消息不归来,又飞回。”这对燕子去年还在梁上的时候女主人公就盼着丈夫回家,此时燕子去了又飞回,而征人一点消息都没有。如此,词中的杏花闹春与空闺寂守,燕燕双飞与人影独立,燕子还巢与人不归家等就形成了强烈的对比,这思妇之怨也就是从这几重对比中体现出来的。
在温词中,此首属于较为浅直的作品,辞藻不算艳丽,含义也还显豁。但是仍具有某些深曲之作的特点:只客观地提供精美的物象情态,而隐去它们之间的表面联系,留下大片想象余地。像“钿蝉筝”、“金雀扇”、“画梁相见”三者之间就省略了许多话,而这些物象情态的关系,很容易领悟出来,所以反而显得浅而不露,短而味永。
西昌邑东南,桃源擅潇洒。萧氏所世居,彬彬见文雅。
我识斯贤翁,魁厚称长者。昔在元季时,寇敚充四野。
翁奋捐帑藏,保障厥邻社。其季安敬甫,清襟浩倾泻。
惜哉不永年,乡闾共嗟咤。德邻自幼孤,好学出陶冶。
于义必踊跃,于利岂苟且。穰也有凤毛,幼学勤不舍。
黄卷三万轴,一目数行下。诜诜群伦中,指谓千里马。
昨领乡书升,会试登榜亚。除授金乡邑,饯别持杯斝。
索我赠行言,顾我今衰也。惟敩学之半,黾勉无自假。
德义士所珍,富贵直土苴。勖哉务进脩,勿言知者寡。
诲人在善诱,不在楚与夏。愚直苟不遗,可用膺纯嘏。
霏微阴壑兮气腾虹,迤逦危磴兮上凌空。青霞逦兮紫云垂,鸾歌凤舞兮吹参差。
鸾歌凤舞兮期仙磴,鸿驾迎兮瑶华赠。山中人兮好神仙,想像闻此兮欲升烟,铸月炼液兮伫还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