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传·湖上

湖上。闲望。雨萧萧。烟浦花桥路遥。谢娘翠蛾愁不销。终朝。梦魂迷晚潮。
荡子天涯归棹远。春已晚。莺语空肠断。若耶溪,溪水西。柳堤。不闻郎马嘶。

译文与注释

译文
闲望湖上,雨丝凄凄迷迷。那长堤花桥,远远地隐入烟浦雾里。美人相思生愁怨,愁思在翠眉间凝聚。终日盼着爱人归来,梦里还听那雨中晚潮阵阵,似乎在传递他的消息。
浪子的归舟遥遥万千里,春光却又将逝去。听莺语声声,唱不尽断肠的心曲。若耶溪啊相思的溪,溪水西岸那洗纱女,天天看溪水空流,日日在柳堤寻觅,总不见郎君归来的踪迹。
注释
萧萧:或写作“潇潇”,形容刮风下雨的状态。
烟浦:云烟笼罩的水滨。
谢娘:此指游春女。翠蛾:翠眉。蛾:一作“娥”。
终朝:一整天。
晚:一作“晓”。
荡子:古代女子称自己远行不归或流荡忘返的丈夫。归棹:归舟,以棹代船。
空肠断:一本作“肠空断”。
若耶溪:水名,今浙江绍兴市若耶山下,传说西施曾在此处浣纱。此借指思妇住所。

赏析

  此词以湖上迷离雨景为背景,写荡子春晚不归、思妇惆怅之情。

  上片一开始就指明地点,是在湖上;“闲望”是一篇之主。关于“闲望”的内容,预先并未说破,而是逐步透露。她极目远眺,但见春雨潇潇,烟浦花桥隐约可见,那儿曾是两人游宴之处。如今远远望去,却是濛濛一片,什么都望不见,看不清,这些就是“闲望”时所见的景色。“翠蛾”句描绘思妇愁眉不展,相思难解,这是她“闲望”时所怀的愁情;这种愁情使她从早到晚心事重重,梦魂犹牵系于水上,盼行人客舟归来。一“迷”字很形象地描绘出这种心情。潮声本易使人联想起客舟和舟中之人,由潮及人,又直接勾起下片首句。

  下片叙述思妇闺怨。荡子漂泊天涯,归棹杳无音讯,思妇在湖上望断云山,也盼不到归舟远客,这里方始点出“闲望”的用意所在。春意阑珊,莺语如簧,只令人愁肠欲断,此是念及客舟去远时的失望之情。“若耶溪”本是西施浣纱之处,用来借指思妇住所;那儿长堤垂柳,依依拂水,昔日郎骑马来访,如今柳色依旧,伫立长堤,却听不到旧侣重来的马嘶之声。虽然内容已从湖上转到柳堤,但仍然归结到荡子迟迟未回。而且又与上面的“闲望”相互关联。湖、堤两处都无踪影,其失望为何如。

  此词情致缠绵,含意婉转,极尽低佪留连之致,思妇的身份、所处的环境以及盼望之心、失望之情,融合在景物描绘之中,通过逐步透露,间接道出,亦即以“含蓄”、“暗示”的方式来反映。

  在音律方面,此词也很有特色,可以说促节繁音,变化多端,与内容起伏很为一致,句法也随之长短参差不齐,有二、三、四、五、七字句,错杂用之,并且换韵频繁,曲折尽情,显得结构复杂而富于变化,想来演奏时悲管清瑟,抑扬婉转,必能丝丝入扣地表达出思妇内心的无限哀怨

温庭筠
  温庭筠(约812—866)唐代诗人、词人。本名岐,字飞卿,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东南)人。富有天才,文思敏捷,每入试,押官韵,八叉手而成八韵,所以也有“温八叉”之称。然恃才不羁,又好讥刺权贵,多犯忌讳,取憎于时,故屡举进士不第,长被贬抑,终生不得志。官终国子助教。精通音律。工诗,与李商隐齐名,时称“温李”。其诗辞藻华丽,秾艳精致,内容多写闺情。其词艺术成就在晚唐诸词人之上,为“花间派”首要词人,对词的发展影响较大。在词史上,与韦庄齐名,并称“温韦”。存词七十余首。后人辑有《温飞卿集》及《金奁集》。
  猜你喜欢
红开露脸误文君,司蒡芙蓉草绿云。
造化大都排比巧,衣裳色泽总薰薰。
四无边岸贴天流,八极光中一钓舟。
不是南风解留客,世间无此好中秋。
杖藜随水转东冈,兴罢还来赴一床。
尧桀是非时入梦,固知余习未全忘。

金章紫绶照江滨,王者衣冠古逐臣。但说权门难托足,谁知文士易成神。

宫庭慷慨伊周事,湘水凄凉屈贾身。剩有《荔支丹》一曲,至今歌遍楚南人。

西北谋元帅,东南出隽儒。上前曾借箸,阃外复投壶。

见器同安国,忧边得亚夫。如何溯黄壤,不及播洪炉。

竹为篱落水为邻,草碧花红一径新。尽日欢声连绿野,满城和气入韶春。

歌姬汗湿欢閒翠,舞妓香生袜下尘。酒阵诗兵皆大敌,未知元帅属何人。

云为肌骨玉为神,耐尽冰霜破俗尘。政尔玉壶相俎豆,寄言幽谷可终身。

我本麋鹿姿,强服冠与簪。束缚二十年,梦寐游山林。

朅来古晋国,官舍南城阴。凿壁取棘豁,开窗舒滞淫。

山光射几席,野色供登临。怡颜盼庭柯,明目增遥岑。

草木递荣落,云烟自浮沈。玩彼物色变,感此岁月侵。

兀坐独无人,窥檐啭幽禽。谁知城市中,阒若郊居深。

巷陋颜子乐,地偏陶令心。一室亦何有,狼藉书与琴。

晴晖朝徙倚,皎月夜相寻。欲赋畔牢愁,先为梁父吟。

诗成辄自和,酒熟时孤斟。结茅会有期,种竹当及今。

日来官更忙,尘埃满衣襟。暮归唯惫卧,筋力殊不任。

常思返丘壑,岂愿纡朱金。遥知北山处,猿鹤馀清音。

谢家林下高风好。今古怜同调。披图莫漫著闲评。既就签题已见、性聪明。

檀郎况复同京兆。惯把纤眉扫。弯弯新月逗诗情。中有一痕秋气、扑人清。

楼畔犹馀金谷恨。十斛量珠,买得香魂醒。吹水差差添碧晕。

苔痕浸入菱花镜。

帘外东风凭扫径。拾翠相邀,休误寻芳信。一掬盈盈谁与赠。

缀钗飞上轻蝉鬓。

,而志意又同,以是交甚款。又畸思承得拜其兄今宣慰公于其家,公即欢然相接,倾倒如兄。公时在京领漕运,明年为刑曹尚兄。会夏暑,以恩例决诸司囚。敏中以御史公以秋官实同其事。旦夕相从者弥月,凡公之毅敏公恕,尽于斯得之,而情好益密矣。又再岁,思承为四川副按察之成都,敏中为御史都司,岁余,谢病归济南。已而闻公由刑曹宣慰云朔,又闻思承还京为冬官侍郎。今年癸巳夏六月,公复以宣慰来山东,常治益都,过济南,顾敏中于陋巷,且致思承之问。凡与思承别盖五年,而公则四年矣,陈契阔,甚相乐也。明旦,公已行矣,乃知公近有充闾之庆,则又喜焉,而独恨不得为一贺也。十月,公以行部复过济南,见公于皇华驿,退以鄙怀作乐府一篇献于公,以发一笑,其亦古人所谓情动于中,而形于言十载京华,也曾是、飘零狂客。还有幸、公家兄弟,相逢相识。记得宣恩疏决日,柏台骢马秋官笔。甚人生聚散等闲间,都难测。摩抚手,天西北。放浪迹,江湖国。忽高轩飞下,今夕何夕。头上貂蝉看欲见,掌中珠颗今先得。暂放教、诗酒豁平生,公休惜。

浩荡三十年,如萍寄沧海。起为太学师,一日扬光彩。

迢收赴中都,送客纷云蔼。名惭相国知,礼感亲王侍。

徘徊未得去,忽复朱颜改。诏许江南归,青山草堂在。

放浪黄牛村,犹瞻金马门。适性讵非乐,扪心空自论。

田翁四五人,共忘乡相尊。把酒酬殳基,白石今犹存。

天寒落松影,岁久生苔痕。试求金光草,超然事幽讨。

依稀顾况台,寂莫钱王道。东门叹黄犬,税驾胡不早。

长歌归去来,吾从鹿门老。

阶蓂凋叶尽,宫漏滴声残。玉几俄遗训,龙楼罢问安。

云容愁惨戚,风色恸悲酸。万古馀功德,煌煌玉册寒。

碧水一千里,青山十二时。推篷皆是画,移棹总堪诗。

乐此浑忘倦,公焉遂及私。船头有官酝,时复一中之。

四时推迁迅不停。
三秋萧瑟叶辞茎。
飞霜被野鴈南征。
念君客游羇思盈。
何为淹留无归声。
爱而不见伤心情。
朝日潜辉华灯明。
林鹊同栖渚鸿幷。
接翮偶羽依蓬瀛。
仇依旅类相和鸣。
余独何为志无成。
忧缘物感泪沾缨。

城下贾客船,次第泊江渚。说著襄阳乐,时时作楚语。

凄凄夜色,且醉扶红袖,倚楼横笛。唤起玉龙,斜月鳞鳞晓星摘。

回首故人天际,欲书寄瑶华无笔。谁共我、枕石山中,霜冷露盈席。

南国,音信寂。纵千里相思,方寸堆积,悲吟当泣。不是思君定谁忆?

犹记一枝送影,香梦人、罗浮空碧。奈可翠禽叫转,不归也得。

一剑随孤影,风霜道路长。
何人忽横笛,有客正思乡。
古驿自芳草,空山又夕阳。
啼猿莫添恨,今夜宿潇湘。

寄言众鬼且声吞,把当陵迁谷变论。那得如云冠盖祭,墨卿作些慰飘魂。

五岳分崩四海倾,便宜一别尽今生。艰难契阔重相见,四十馀年老弟兄。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