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上谣

天河夜转漂回星,银浦流云学水声。
玉宫桂树花未落,仙妾采香垂珮缨。
秦妃卷帘北窗晓,窗前植桐青凤小。
王子吹笙鹅管长,呼龙耕烟种瑶草。
粉霞红绶藕丝裙,青洲步拾兰苕春。
东指羲和能走马,海尘新生石山下。

译文与注释

译文
天上的银河夜里还在潺潺,飘荡着闪闪群星,银河两岸的流云们,调皮地模仿着水声叮咚。月宫金色桂花树,从来就是花不落绽放飘香,仙女轻盈采桂花,纤手娴熟歌声宛转响佩缨。天宫的弄玉,卷起宝帘打开玉窗,又一个明媚的拂晓,窗前梧桐树永远枝繁叶茂,带他们夫妻飞天的小青凤,还是没长大依然那么娇小,神仙夫妻当然永远年轻红颜难老。天上王子乔又吹起玉笙如凤鸣,笙管长长,真美真好,他悠然微笑在云烟里,吆喝着龙耕地,种下万顷仙草。剪一条粉霞做成红绶带装饰着天女们的藕丝仙裙,笑语喧哗她们飞到南海青洲采仙草,又来赏早春。快看呀东边,羲和驾着天马,车里载着太阳又奔来了,焰火纷纷,人间,石山下的海水又一次退去变成陆地,飞起灰尘。天上一天就是人间百年,让我,怎能不伤怀摧心。
注释
回星:运转的星星。
银浦:天河。
学水声:诗人由天河引起联想,说行云像发出声音的流水一样。
仙妾:仙女。
缨:系玉佩的丝带。
秦妃:指秦穆公的女儿弄玉,借指仙女。《列仙传》弄女嫁给仙人萧史,随凤升天。
植:倚。
青凤小:小青凤,因为押韵所以倒置。
王子:王子乔。周灵王太子,名晋,传说擅长吹笙,这里指仙子。
鹅管:行状像鹅毛的笙管。
耕烟:在云烟中耕耘。
瑶草:灵芝一类的仙草。
粉霞:粉红色的衣衫。绶:丝带。
藕丝裙:纯白色的裙子。
藕丝:纯白色。
青洲:清邱,南海中草木茂密的仙洲。
步拾:边走边采集。
兰苕:兰草的茎。泛指香花香草。
羲和:神话中给太阳驾车的神。
海尘:海地扬起的尘土。

赏析

  在一个晴朗的夜晚,诗人游目太空,被璀璨的群星所吸引,于是张开想象的翅膀,飞向那美丽的天庭。

  诗共十二句,分成三个部分。开头两句写天河。天河,绚烂多姿,逗人遐想,引导他由现实世界进入幻想世界。天河在转动,回荡着的流星,泛起缕缕银光。星云似水,沿着“河床”流淌,凝神谛听,仿佛潺潺有声。这些是诗人站在地面上仰望星空的所见所感,写实之中揉有一些虚构成分,显示了想象的生发过程。

  中间八句具体描述天庭的景象,陆续展示了四个各自独立的画面。画面之一是:月宫里的桂树花枝招展,香气袭人。仙女们正在采摘桂花,把它装进香囊,挂在衣带上。“花未落”意即“花不落”。仙树不枯,仙花不落,它与尘世的“馨香易销歇,繁华会枯槁”形成鲜明的比照。画面之二是:秦妃当窗眺望晓色。秦妃即弄玉,相传为秦穆公的女儿,嫁给了萧史,学会吹箫。一天,夫妻二人“同随凤飞去”,成了神仙。此时,晨光熹微,弄玉正卷起窗帘,观赏窗外的晨景。窗前的梧桐树上立着一只小巧的青凤。它就是当年引导他们夫妇升天的那只神鸟。弄玉升天已有一千余年,而红颜未老。那青凤也娇小如故。时间的推移,没有在她(它)们身上留下任何痕迹,这是天庭的神奇之处。然而,天宫岁月也并非毫无变化。它有晨昏之别,仙人也有夙兴夜寐的生活习惯,这些又似与人世无异。画面之三是神奇的耕牧图景。仙人王子晋吹着细长的笙管,驱使神龙翻耕烟云,播种瑶草,十分悠闲自在。画面之四是:穿着艳丽服装的仙女,漫步青洲,寻芳拾翠。青洲是传说中的仙洲,山川秀丽,林木繁密,始终保持着春天的景色。来这儿踏青的仙女,采摘兰花,指顾言谈,十分舒畅。上述各个画面互不连缀,然而却显得和谐统一,都以仙人活动为主体,以屋宇、花草、龙凤等等为陪衬,突出天上闲适生活和优美的环境,以与人世相对比。这正是诗歌的命意所在。

  末两句用雄浑的笔墨对人间的景象作了概略的点染。在青洲寻芳拾翠的仙女,偶然俯首观望,指点说:羲和驾着日车奔驰,时间过得飞快,东海三神山周遭的海水新近又干了,变成陆地,扬起尘土来了。这就是人们所常说的“沧海变桑田”。诗人借助具体的形象,表现了尘世变化之大和变化之速。对比之下,天上那种春光永驻、红颜不老的状况,就显得特别可贵。

  “逝将去女,适彼乐士。”(《诗经·魏风·硕鼠》)对美好生活向往,正是对当时社会现实和个人境遇不满的曲折表现。

  这首诗想象富丽,具有浓烈的浪漫气息。诗人运用神话传说,创造出种种新奇瑰丽的幻境来。诗中所提到的人物和铺叙的某些情节,都是神话传说中的内容。但诗人又借助于想象,把它们加以改造,使之更加具体鲜明,也更加新奇美丽。像“王子吹笙鹅管长,呼龙耕烟种瑶草”,不仅使王子吹的笙有形可见,而且鲜明地展示了“龙耕”的美妙境界。这是诗人幻想的产物,却又是某种实体的反照。诗人写子虚乌有的幻境,实际是把世间的人情物态涂上神奇的色彩。例如兰桂芬芳,与人间无异;而桂花不落,兰花常开,却又是天上特有的景象;仙妾采香,秦妃卷帘,她们的神情举止与常人没有什么不同,但仙妾采摘的是月宫里不落的桂花,秦妃身边有娇小的青凤相伴,而且她(它)们都永不衰老,这又充满神话色彩。诗人运用这种手法,巧妙地把神和人结合起来,把理想和现实结合起来,使抽象的理想成为可以观照的物象,因而显得深刻隽永,而又有生气灌注。这首诗,全诗十二句,句句都有物象可见,诗人用精心选择的动词把某些物象联系起来,使之构成情节,并且分别组合为六个不同的画面。它们虽无明显的连缀迹象,但彼此色调谐和,气韵相通。这种“合而若离,离而实合”的结构方式显得异常奇妙。

  诗歌首尾起落较大。开头二句是诗人仰望星空所得的印象,结末二句则是仙人俯视尘寰所见的情景。前者从现实世界进入幻想世界,后者又从幻想世界回到现实世界,一起一落,首尾相接,浑然一体。

  诗的题目是《天上谣》,“谣,声逍遥也。”意即用韵比较自由,声音富于变化,吟诵起来,轻快优美。这首诗的韵脚换了三次,平仄交互,时清时浊。各句平仄的排列有的整饬,有的参差错落,变化颇大,这种于参差中见整饬的韵律安排,显得雄峻铿锵。

李贺

  李贺(约公元790年-约817年),字长吉,汉族,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阳宜阳县)人,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称李昌谷,是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有“诗鬼”之称,是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佛”王维相齐名的唐代著名诗人。著有《昌谷集》。李贺是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李白、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有“‘太白仙才,长吉鬼才’之说。李贺是继屈原、李白之后,中国文学史上又一位颇享盛誉的浪漫主义诗人。李贺长期的抑郁感伤,焦思苦吟的生活方式,元和八年(813年)因病辞去奉礼郎回昌谷,27岁英年早逝。

  猜你喜欢

独卧蒿阳客,三违颍水春。艰难随老母,惨澹向时人。

谢氏寻山屐,陶公漉酒巾。群凶弥宇宙,此物在风尘。

历下辞姜被,关西得孟邻。早通交契密,晚接道流新。

静者心多妙,先生艺绝伦。草书何太苦,诗兴不无神。

曹植休前辈,张芝更后身。数篇吟可老,一字买堪贫。

将恐曾防寇,深潜托所亲。宁闻倚门夕,尽力洁飧晨。

疏懒为名误,驱驰丧我真。索居犹寂寞,相遇益悲辛。

流转依边徼,逢迎念席珍。时来故旧少,乱后别离频。

世祖修高庙,文公赏从臣。商山犹入楚,源水不离秦。

存想青龙秘,骑行白鹿驯。耕岩非谷口,结草即河滨。

肘后符应验,囊中药未陈。旅怀殊不惬,良觌渺无因。

自古皆悲恨,浮生有屈伸。此邦今尚武,何处且依仁。

鼓角凌天籁,关山信月轮。官场罗镇碛,贼火近洮岷。

萧索论兵地,苍茫斗将辰。大军多处所,馀孽尚纷纶。

高兴知笼鸟,斯文起获麟。穷秋正摇落,回首望松筠。

故人沧海曲,聊复话平生。喜是狂奴态,羞为老婢声。
宦途终日薄,身事长年轻。犹赖书千卷,长随一棹行。
小船行行过晴轩,衾紬帷楮兴修然。
如何打叠江湖志,甘守陈编隐几眠。

此日长昏饮,非关养性灵。眼看人尽醉,何忍独为醒。

北辙南辕一昔分,何时尊酒细论文。谈经举世用燕说,横笔何人静楚氛。

朋辈风流推李杜,弟兄词藻愧机云。麟洲有客长回首,归诵琅章饫所闻。

孺子高风何处寻,东湖台观水云深。生刍一束人如玉,此日凄凉万古心。

昔年携客寄僧龛,败屋疏篱一草庵。白首重来看修竹,连山楼观亦眈眈。

松节凌霜久,蓬根逐吹频。群生各有性,桃李但争春。
尽日看花君不来,江城半夜与君开。
楼中共指南园火,红烬随花落碧苔。
在家随俗坐守岁,逆旅无聊卧向晨。
旧隐荒凉棲鹤怨,端门邂逅画鸡新,
知非早似蘧伯玉,将贵谁欺朱买臣。
幸自樽中留得酒,与君随分庆长春。

春风降和气,佳树生庭中。天意亦已厚,所赖尤人工。

清泉灌根柢,香露滋芳丛。英华乘时发,枝叶何青葱。

美人爱馨香,采撷归房栊。秋兰共纫缀,贵与良玉同。

群雁来衡阳,亦如万里客。日暮空俳佪,欲去饥无食。

兼葭暗汀洲,惊飙吹倦翼。上林须春归,宁为罗网得。

我未读公诗,久矣知叶有。地非产此人,人知此地否?

当与君子乡,俱传千载后。风饕閟春阳,高节且坚守。

药无穷,频收采。丹鼎纯烹,一味通三昧。万法都无真个会。清静家风,最上为精粹。付知音,偏可意。开口参同,方外生智慧。乾里圆明添活计。了见之时,衲被蒙头睡。

蓝缕牛衣亦可人,莫孤石火百年身。缘无骏马方求骨,岂有灵犀不辟尘。

博望仙槎通斗极,公孙高阁逼星辰。龙门壶口寻常路,齿冷人间最要津。

我从洞庭湘水入江处,西南直到湘水源。青山不断一千里,两岸腾掷蛟龙骞。

卸帆日夕湘山麓,侧岭横峰堆簇簇。妙明塔高山四围,玉立千盘裹山腹。

湘江如带横腰去,潋滟江风明雪縠。漫山春木斗青红,窈窕僧房半修竹。

昔游一别今几载,涧草岩花岁时改。春深灵雨钵龙归,日暮颠风铃鹁在。

我欲从僧营一椽,老僧与我同羁缠。有身长住岂云达,无田不退宁非贪。

松花开落薜荔庵,山橦布熟溪毛甘。世缘不深道力薄,山中龙象吾其惭。

夜堂人静雨霏霏,润泽焦枯总不知。堪笑当年净名老,对文殊语恰如痴。

太息中原万派波,星霜驰逐易蹉跎。田间夥计骞鸿鹄,马上雄威喷鬼魔。

沧海横流鱼鳖祸,绿林随处虎狼多。吾生不幸膺时变,痛哭乾坤唤奈何。

饭牛归去趁东风,柳色山光绿映红。
世事兴亡在何处,夕阳江畔笛声中。

秋水澄兮秋日烈,曦耀高悬终古赫。天若不生我仲尼,群蒙长夜谁见白。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