勉爱行二首送小季之庐山

洛郊无俎豆,弊厩惭老马。
小雁过炉峰,影落楚水下。
长船倚云泊,石镜秋凉夜。
岂解有乡情,弄月聊呜哑。

别柳当马头,官槐如兔目。
欲将千里别,持我易斗粟。
南云北云空脉断,灵台经络悬春线。
青轩树转月满床,下国饥儿梦中见。
维尔之昆二十馀,年来持镜颇有须。
辞家三载今如此,索米王门一事无。
荒沟古水光如刀,庭南拱柳生蛴螬。
江干幼客真可念,郊原晚吹悲号号。

译文与注释

译文
在洛阳郊外送别小弟,却没有俎豆陈列,惭愧啊,乘着瘦骨嶙峋的老马。
当小弟经过庐山的香炉峰时,你孤单的身影,将会落到鄱阳湖水面之下。
你一路前行,长船倚云而停泊在石镜峰,在秋凉之夜四顾凄迷,倍感孤寂。
你值此情境,怎么可能不引起思乡的情绪,而又无处倾诉,只能对月悲啼。小弟上马将远行,送别在柳下,官街上的槐叶才如兔眼儿大。
想的是借千里送别去谋生,换取升斗之粮糊口养家。
彼此像南北流走互不相见的浮云,心头和全身却像挂着线儿相牵引。
茅屋前树影转动,月光满床难入睡,为小弟担忧,梦见江西饥民乱纷纷。
你长兄我今年已经二十岁挂零,近来持镜自照,只见脸上胡须生。
离家三年仍是这般清苦贫穷,谋职于京都,到头来一事无成。
村边荒沟里积着死水,寒光如刀,庭院南头那棵老柳已生出蛀虫。
远在江边异乡的小弟真叫人怜念,郊野晚风悲鸣,更增加牵挂之情。
注释
勉爱:勉励其自爱。小季:小弟。
俎豆:古代祭祀、宴会时盛肉类等食品的两种器皿,此指饯行的菜肴。
厩(jiù):马棚。
小雁:喻季弟。炉峰:庐山香炉峰的省称。
楚水:古楚地的江河湖泽。此处指鄱阳湖。
呜哑:悲叹。
官槐:长安官街,夹道植槐柳。兔目:《续博物志》:“槐叶之生,入春季五日而兔目,十日而鼠耳,更旬而始规,三旬而叶成。”
“欲将”二句:言千里以身事人,不过为斗粟也。持我,一作“持此”。
南云北云:谓二人一南一北也。
灵台经络:犹心中情绪也。灵台,心也,语出《庄子》。此句或谓兄弟一南一北,家母思儿也。
下国:京师以外之地。
昆:兄也。此长吉自谓,而与其季言之。
索米:领取俸禄也。《东方朔传》:“无令但索长安米。”注云:“索,尽也。”
拱柳:合抱之柳。蛴(qí)螬(cáo):《尔雅》云:“蛴螬有六名,在木中者,名蝤蛴。”《化书》云:“燥湿相育,不母而生蝤蛴。”
幼客:游子年幼也。
晚吹:晚之吹角。一说晚风。

赏析

  第一首叙离别之感受。首二句极写自己之贫困与狼狈,在洛阳郊外作别,无俎豆陈列以相送,所乘之马既瘦又老,自感惭愧。后六句遥想小弟离别后的情景。先想象小弟过香炉峰时,身影落在鄱阳湖里,怀念小弟之情,蕴含在景物描写之中。其次想象小弟泊舟石镜峰的景况和心绪,长船倚云而停泊,四顾凄迷,又当石镜秋凉之夜,倍感孤寂。小弟值此情境,岂能不动乡情。无处倾诉,只能对月悲啼。

  第二首言兄弟之情。此诗平仄交叉用韵,分成四段,结构齐整,层次井然。首四句写“别”,送别处的柳枝,挡住马头,道边的官槐发芽如兔目,此时此地将作千里之别,犹弟持此以易斗粟,也就是《左传》所谓“餬口四方”的意思。兄长无力维持家庭生计,弟弟年幼而远行谋生,真可悲伤,所以措辞很沉痛。次四句写“母心”,叙说老母思念、牵挂二子。二子一南一北,离家远行,故曰“脉断”。老母心里像悬挂着春线,牵挂两地。老母居室的树影,随月光转移,梦里见到江西的小儿。再次四句写“我”,兄长已经二十多岁,颇有髭须,辞家三年到京城任职,“索米王门”,却辞官而归,事业无成。最后四句写“忆”,承上文而来,既然一事无成,所以家庭冷落,荒沟积水,水光如刀,庭前老柳,已被蛀空。诗思又由眼前景转向远方“江干”,遥忆“江干幼客”小弟,年幼独自外出,令人忧虑挂念。这时忽然听到野外呼呼的风声,如人悲号,更令人感到无限悲伤。

  这两首诗集中地表现出李贺与其弟离别的悲伤以及兄弟之间真切的情谊,同时也反映了中唐时期农村经济的凋敝。全诗感情真挚,情趣深永。

创作背景

  这组诗是李贺在洛阳送别去江西谋生的小弟时写的,当作于元和八年(813年)。李贺因病辞官,对原先生机窘绌的李家无疑是致命的打击。李贺再次启程至洛阳寻找出路;时隔不远他的弟弟离开故乡前往庐山一带。小季取道洛阳告别李贺,分手在即,李贺在郊野相送,于是有了这两首诗。
李贺

  李贺(约公元790年-约817年),字长吉,汉族,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阳宜阳县)人,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称李昌谷,是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有“诗鬼”之称,是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佛”王维相齐名的唐代著名诗人。著有《昌谷集》。李贺是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李白、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有“‘太白仙才,长吉鬼才’之说。李贺是继屈原、李白之后,中国文学史上又一位颇享盛誉的浪漫主义诗人。李贺长期的抑郁感伤,焦思苦吟的生活方式,元和八年(813年)因病辞去奉礼郎回昌谷,27岁英年早逝。

  猜你喜欢
万山晴雪九衢尘,何处风光寄梦频。花盛庾园携酒客,
草深颜巷读书人。征帆又过湘南月,旅馆还悲渭水春。
无限别情多病后,杜陵寥落在漳滨。
从来只有情难尽,何事名为情尽桥。
自此改名为折柳,任他离恨一条条。

妾有五字诗,寄君君勿忘。十朝成一字,字字九回肠。

秀色春前发,浓阴雨后看。持杯贺花相,先失得休官。

溪鸟溪花似越中,山林清出水西东。谁知白发红尘客,钓艇常怀张子同。

古人长抱济人心,道上栽松直到今。
今日若能增种植,会看百世长青阴。
正好睡时行十里,不交谈处饮三杯。

先生非是爱吟诗,为要形容至乐时。醉里乾坤都寓物,闲来风月更输谁。

死生有命人何与,消长随时我不悲。直到希夷无事处,先生非是爱吟诗。

金□□□迟,丝竹声大悲。和乐唯有舞,运体不失机。

退似前龙婉,进如翔鸾飞。回目流神光,倾亚有馀姿。

蕺山老媪本无知,恰值将军乘兴时。竹扇一时光怪动,莫教低价与元规。

春事三分已二过,客窗牢落怨蹉跎。江湖青眼如公少,道路黄尘奈我何。

百五芳辰惊暗度,二三益友愿同哦。明朝行乐犹非晚,莫遣吟髭雪样皤。

闲来暂许叩岩扉,楼阁云深接翠微。三面青山一面水,隔林隐隐见僧归。

门在荻塘西,塘高何联联。往昔分地利,远近无闲田。
水国信污下,霖霪即成川。苗稼尽淹没,兹乡独丰年。
家肥待亲懿,人乐思管弦。日晏始能起,盥漱看厨烟。
酝酒寒正熟,养鱼长食鲜。黄昏钟未鸣,偃息早已眠。
何意久城市,寂寥丘中缘。俯仰在颜色,区区人事间。
忆昔炎汉时,乃知绮季贤。静默不能仕,养老终南山。

五指峰前白鹤旋,空中锡卓祖居先。桥横曲涧三株树,路入曹溪一洞天。

听法缘深禽解语,住山岁久俗如禅。甘霖愧负苍生望,灵雨分膏且插田。

路断江淮已足忧,繁华犹自说苏州。
万人金甲城头骑,十丈朱旗郡里楼。
麋鹿昔游何处草,雁鸿不似去年秋。
忍将一掬东归泪,付与娄江入海流。

狼藉东风遽已衰,迢迢虚作隔年期。莺藏新绿仍高树,蝶恋馀香尚故枝。

痛惜漫劳将尽后,护持好及未残时。美人颜色还如此,二八娇饶自不知。

黄绢古碑千载事,汀花岸草旧江村。
波心夜夜见明月,疑是曹娥堕水魂。

一自乡关动战锋,楚云沧海思无穷。那堪流落逢摇落,不是愁中即病中。

白玉帐寒鸳梦绝,彩云天远凤楼空。此情可待成追忆,巫峡迢迢旧楚宫。

插屋数竿网,穿篱几尺船。
水乡菱芡足,不著免租钱。
广乐既备,嘉荐既新。述先惟德,孝飨惟亲。
七献具举,五齐毕陈。锡兹祚福,于万斯春。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