蓦山溪·湖平春水

湖平春水,菱荇萦船尾。空翠入衣襟,拊轻桹、游鱼惊避。晚来潮上,迤逦没沙痕,山四倚。云渐起。鸟度屏风里。
周郎逸兴,黄帽侵云水。落日媚沧洲,泛一棹、夷犹未已。玉箫金管,不共美人游,因个甚,烟雾底。独爱莼羹美。

译文与注释

译文
春天的湖水平如明镜,菱荇缠绕在船尾。眼前绿意盎然,水雾迷蒙,扑入游人的衣襟,轻轻拍着桹,水里的游鱼都避让开来。傍晚潮水来临,淹没曲折绵延的岸沙。四面环绕着青山。云霞渐渐升起。飞鸟从这重叠的山峦经过。
周郎兴致闲适,行船于云水相映的湖面。落日晚霞使得水滨之地更显艳美,自由自在地划船桨,意犹未尽。与吹箫弄笛的美人共游,也比上这番,为什么呢?在这云烟雾气当中,独独偏爱故乡莼羹的美味。
注释
蓦(mò)山溪:词牌名,又名“上阳春”、“心月照云溪”、“弄珠英”。双调八十二字,前后段各九句、三仄韵。
菱荇(xìng):泛指水草。菱:一种浮水水生草本植物。荇:荇菜,一种浮于水面的白茎紫叶的水草。萦(yíng):缠绕。
空翠:指带露的草木的叶子又绿又亮,像是要滴下水来。
拊(fǔ):拍,击。桹(láng):捕鱼时用以敲船的长木条。
迤逦(yǐlǐ):曲折绵延。没(mò):淹没。
屏风:喻重叠的山峰。
周郎:作者自称。逸兴:清雅闲适的兴致。
黄帽:指头戴黄帽的船夫。侵云水:指行船于云水相映的湖面。
媚:娇媚,这里是艳美的意思。沧洲:水滨之地。
棹(zhào):船桨。泛一棹:指用桨划船。夷犹:徜徉,从容不迫、自由自在的意思。
玉箫金管:管乐器的美称,也指吹箫弄笛的美人
莼(chún)羹美:指隐居的乐趣。

赏析

  周邦彦是钱塘人,钱塘的软糯甜美在他的词里面好像手工的豆沙汤圆,妥帖细腻——读来是朗朗 上口的浑然天成,探究起来又全都是工巧。这首《蓦山溪》讲一次春日郊游,读起来真的让人如同春风拂面,不饮而醉。

  细究起来,大概因为词牌押了仄尾,在“避”“桹”“里”的韵脚上,单韵母且齐口韵读起来气息绵密,扁平,在听觉上就好像丝绒的皱,水上的痕,绵绵荡远。

  上片描写黄昏里的船行。他说泛舟,你却不觉得水花四溅,好像每一棹都是温柔的。水藻和菱角“紫”绕着船尾,晚来的潮水,不急不缓仪态万千,“迤逦”没过沙滩,而远处的山也如美人一.般随意地摆了一个“桹”的姿势。

  所有的动词都经过仔细考量,烘托出一种似有似无的缠绵。“云渐起,鸟度屏风里”一句是转一景由远而近,情由实而虚。如同我们看电视的片头曲,空镜头摇过山水,而后由窗子里框人寻常百姓家。

  整个上片是周邦彦式的对于章法结构的推敲,看上片,像是走在曲院风荷,移步换景,却又回环往复,一唱三叹。上片与下片之间,用“鸟度屏风”一句虚实交替,由自然的天地之美,转向人文的江南。

  下片写情,重用典,却因为融典故于情境之中,并不显得掉书袋。下片几乎可以说是无-字不用典,却因为精巧的安排,脱胎换骨,成为自己的博雅之句。

  说江南的风流,自然少不了音乐,在周邦彦的这首词里,周瑜不再是火烧赤壁的将领,而是“曲有误,周郎顾”的音乐家,黄帽青鞋,如同一般文人士子的打扮,持双桨泛舟夕阳,是十分的风流。

  有趣的是,周邦彦也可被称作“周郎”,他也曾经自比周郎--在《六幺令》里,周邦彦就写道“惆怅周郎已老,莫唱当时曲”。所以“周郎”一句,周邦彦一语双关,既用周瑜的典,也在照应自己这次的出游。“玉箫金管”出自李白的“木兰之世沙棠舟,玉箫金管坐两头”,在这里却是反用一-- -边是华丽的乐器,美艳的女子,一-边却是黄帽青鞋的朴素诗人,而隔开华美世俗与清淡自我的是诗人的人生追求——“烟雾底,独爱莼羹美”。

创作背景

  这首词写羁旅仕宦之愁。从词中流露的不再迷恋功名,而要回归自然的情绪,以及“夷犹”一语所表现出的在用舍行藏之间的犹豫、矛盾心态来看,应是中年以后的作品。
周邦彦
  周邦彦(1056年-1121年),中国北宋末期著名的词人,字美成,号清真居士,汉族,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历官太学正、庐州教授、知溧水县等。徽宗时为徽猷阁待制,提举大晟府。精通音律,曾创作不少新词调。作品多写闺情、羁旅,也有咏物之作。格律谨严。语言典丽精雅。长调尤善铺叙。为后来格律派词人所宗。旧时词论称他为“词家之冠”。有《清真集》传世。
  猜你喜欢
白鹭儿,最高格。
毛衣新成雪不敌,众禽喧呼独凝寂。
孤眠芊芊草,久立潺潺石。
前山正无云,飞去入遥碧。
一树笼松玉刻成,飘廊点地色轻轻。
女冠夜觅香来处,唯见阶前碎月明。
瑶池王母宴群仙,两部笙歌族绮筵。
误取一枚仙李喫,又来人世不知年。
野寺寒塘晓,游人一梦分。钟残数树月,僧起半岩云。
宿鸟惊初见,幽泉落不闻。吟馀凭前槛,红叶下纷纷。
予怀天地惠何悭,赖有仁侯念拙艰。
尘土未尝轻俗状,风霜多为霁严颜。
兵厨美酿才嘉贶,子舍清吟繼宠颁。
诗酒而今谐素嗜,更兼春雪满群山。
一官留隐太常中,生事萧然信所穷。
有力尚期当世用,无求今见古人风。
邅回旧学皆残稿,邂逅相看各老翁。
他日卜居何处好,溪山还欲与君同。

南州十月桂枝荣,小院梅开近亦明。色借紫云凌雾薄,香滋玉露入宵盈。

客怀聊得尊中遣,诗句应能树畔成。天府兼如瑶萼发,从君临赏倍含情。

雕阑香砌。红紫妖韶何足计。争似幽芳。几朵先春蘸碧塘。
玉船金盏。谁谓花神情有限。绰约仙姿。仿佛江皋解佩时。

昔在南宫日,仙郎总俊髦。分符荣出牧,载笔忆联曹。

身已朱幡贵,名犹粉署高。公馀频吊古,舣棹访临皋。

山中好,末后称三冬。纸帐蒲团香淡碧,竹炉茶灶火深红。

交袖坐和冲。

人如梦,百岁等闲中。梅蕊绽时泉脉动,雪花飞处雁书空。

一醉待春风。

步出甘泉坊,始得閒止斋。虽迫市中杂,颇惬静者怀。

阅架发古秘,展玩心所谐。方忻昼晷永,适际风日佳。

疏花鄂韡韡,好鸟鸣喈喈。回策古城隅,丛祠临水涯。

乔木暝烟合,遥峰夕岚霾。寤歌遂成章,聊以慰离乖。

何年绝壁启禅关,一线清溪万仞山。绀殿接云栖福地,玉泉流水到人寰。

石台高傍飞霞外,古洞深悬落照间。昏黑上头吾欲到,便寻仙子和歌还。

看青山绕郭。更暮草萋萋,疏烟漠漠。无风自花落。欲黄昏,谁向官楼吹角。刚肠顿弱。恨别来、辜负厚约。想香闺念旧,还忆去年,共举杯酌。
寂寞。光阴虚度,未说离愁,泪痕先阁。珠帘翠幕。除相见,是奇药。况中年已后,凭高临远,情怀终是易恶。早归休,月地云阶,剩追笑乐。

记仙源、梦中曾到,壶中别有幽境。深扃玉户无别迹,但见烟飘金鼎。

谁管领。数十二城楼,万点秋霞影。尘空日冷。便披雾成裳,摘星为佩,飞上最高岭。

几回省。碧海茫茫急景。白云争似高隐。洪崖又拍灵岩畔,闲语华胥乍醒。

斜照暝。看紫凤凌风,吹出箫声紧。蓬山未迥。问悟彻空明,何时再證,鹤背度苍溟。

风动竹。清遍一窗梅溽。闻道小乔乘凤玉。仙裳飘雾縠。来嫁吾门公瑾叔。天上人间愿足。浓缭水沉燃宝烛。鬓长相对绿。

家无一棱田,田园复何忆。所忆湖水滨,遐阡连迩陌。

西风原上来,摇漾黄云色。有秋众言欢,吾亦易饱食。

何必亩南东,一一为我得。堤上寻酒垆,柳下钓新鲫。

此兴极不忘,嗟哉十年客。

翠筱生湘浦,谁移近白云。窥帘月影碎,当户鸟鸣闻。

简授梁王苑,竿投渭水濆。箨冠聊自适,倚杖对南熏。

长与韶光暗有期,可怜蜂蝶却先知。谁家促席临低树,
何处横钗戴小枝。丽日多情疑曲照,和风得路合偏吹。
向人虽道浑无语,笑劝王孙到醉时。
台躔初见黑头人,受策延登圣眷新。
莫怪三公更年少,单于惊起贺贤臣。

沁川先生尝乐饥,一生高视世不羁。西崖古道蓬蒿齐,小亭昼闭春阴移。

我时徒步往见之,颜色渥丹霜鬓滋。年近九十心胆奇,大书洒墨光淋漓。

短札细字如毫丝,方瞳炯如岩电垂。仙者缥缈高莫追,浮丘洪崖世难知。

吾徒缩手归来时,赤松黄石吁可师。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