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颂扬张浚指挥有方,号令畅达,致使宋军的声威震撼天下、包括北方原境内外的各个角落。这首诗不是一般的赠送酬答之作,而是一首雄伟嘹亮的进行曲,一首爱国主义的佳作。
“号令风霆迅,天声动北陬”,号令是北伐出师的号令,天声是大宋天朝的声音,这声音,北方遗民父老盼了好久好久,范成大《州桥》诗云:“州桥南北是天街,父老年年等驾回。忍泪失声询使者,几时真有六军来?”有了这样的基础,北伐号令一出,即如飓风雷霆迅速传播,很快震动了最北边的角落。用这种天风海雨之势超笔,充分衬出民心士气的雄壮和誓复故土的决心,使全诗充溢着高昂亢奋的情调。
“长驱渡河洛,直捣向燕幽”,预言战事,充满必胜信心;“长驱”、“直捣”,势如破竹;“河洛”、“燕幽”,渡黄河是恢复宋朝旧疆,向燕幽则还要恢复后晋石敬瑭割让给契丹的燕云十六州,这乃是大宋自太祖、太宗而下历代梦寐以求、念念不忘的天朝基业!
“马蹀阏氏血,旗袅可汗头“,用马蹄践踏阏氏的血肉,把可汗的人头割下来挂在旗杆上示众。“阏氏”、“可汗”这里指金朝侵略者。这种必欲置之死地而后践踏之的痛愤,不正是《满江红》词中“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的另一种说法“。
“归来报明主,恢复旧神州。”想象凯旋的情景,其发自内心的喜悦,也正与“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相似,表达了岳飞长期的夙愿,也是他和张浚的共同理想。
全诗气势高昂,声调铿锵,充满着浓厚深沉的爱国主义情感和豪迈雄壮的英雄主义气概。
重来韦曲解春襦,碣石华阳望不孤。万里天风吹短发,千家凉雨飒高梧。
青山祗负渔樵问,玄鸟深知日月徂。一醉矶边濯吾足,却疑身世即江湖。
江南秋色芙蓉香,满江秋水倾银潢。泛水依花人姓张,涛翻浪涌挥文章。
突然出者何苍苍,巨鳌曝背来中央。鼋鼍仰首伏四旁,登临谈笑得庾郎。
安得霜鹘腰胯长,骑上秋空追鹔鹴。北望海门形势强,美哉壮观吴封疆。
若将前代论兴亡,直谈孙氏到陈梁。凡为佐命可哀伤,其诸奸孽如豺狼。
倾谗正直诬忠良,以国贩卖为贾商。歌姬舞女金满堂,不须为盗持刀鎗。
身虽幸免遗其殃,子孙戮辱甚犬羊。所以不欲读史书,鼻洟目汁沾髭须。
润州支使相如无,山阳老子如唐衢。
重棘初无课最书,春风破卷得三都。千寻杰气千霄上,一片降心免胄趋。
藏室森罗公柱史,附庸幺么我颛臾。正缘好语遥推借,跋扈犹能特百夫。
《阿育王经》言:诸佛灭渡后,昼夜役鬼神造塔五千四十八所,意者是即其数欤。然海内郡县所见寥寥,独兹百八聚于一区,厥义未必无谓。余生斯长斯,靡所究竟,率成俚句,请质高明。
百八浮图信异哉,无今无古壮山隈。
降魔蜜顿金刚杵,说法偶成舍利堆。
只虑激湍穿峡破,故将砥柱挽波颓。
谁能识得真如意,唱佛周遭日几回。
回车已嫁衡门下,将去复留情不舍。举家欲语畏郎嗔,独自登车无送者。
吞悲惟恐路人知,默默还思初嫁时。父母殷勤受明礼,良媒宛转来通辞。
入门郎听舅姑语,妇道营生在勤苦。淡妆不用画蛾眉,朝采蚕桑暮机杼。
亦知朴陋人所厌,习成天性终难变。丈夫有才常好新,贱妾薄命何嗟怨。
缲丝在车犹未除,亭午当炊谁下厨。但得新人亦似此,庶免高堂烦老姑。
到家无面见邻姬,独掩寒闺双泪垂。少时只恨青春促,今日方愁年老迟。
与君江上酌春卮,此后相逢未有期。万里云山分袂处,半天风雨倚楼时。
县官无用前驱弩,洞獠看收内附旗。科目自来称得士,勋名要使远人知。
世间名士多爱竹,为爱扶疏伴幽独。虚心直节傲雪霜,尽日相看看不足。
松萝山下延陵裔,自号筠轩咏淇澳。明窗净几泚霜毫,煖日晴风弄苍玉。
有时乘兴写山水,复貌时人真面目。一丘一壑胸次奇,万貌万形心匠蓄。
潇潇洒洒声秋轩,瑟瑟琅琅撼昏屋。我家昔寓湘江滨,此君与我情最亲。
别来廿载世离乱,踪迹萍梗无音尘。适与筠轩偶相见,一笑袖拂松萝昏。
怡然赠我一幅画,沧江万顷波粼粼。远岫云开虎啸月,疏林霜落鸿来宾。
抱琴疑是林和靖,谷口又类郑子真。扁舟荡漾空阔际,芦花两岸纷缤缤。
感子高情写幽趣,世无管鲍行踆踆。明朝渔翁约我度溪曲,彷佛又似桃源人。
江树晚模糊,前村认有无。不须摩诘画,已似辋川图。
伤心阔别隔人天,已杳音容卅七年。一夜相逢清梦好,依然欢笑若生前。
感兹意不浅,切切转生悲。欲报知何地,相逢又几时。
微躯难即料,造物亦奚私。去去休辞惮,长歌古别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