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紫岩张先生北伐

号令风霆迅,天声动北陬。
长驱渡河洛,直捣向燕幽。
马蹀阏氏血,旗袅可汗头。
归来报明主,恢复旧神州。

译文与注释

译文
军中的号令好似疾风暴雷,官军的声威震动了大地的每个角落。
军队长驱直入,必将迅速收复河洛一带失地,一直攻打到幽燕一带。
战马到处,踏着入侵之敌的血迹,旗杆上悬挂着敌国君主的头颅。
官军胜利归来,把好消息报告皇帝,收复了失地,祖国又得到了统一。
注释
紫岩张先生:指抗金名将张浚,诗人朋友。
北伐:指张浚以宰相兼都督诸路军马事的身份,召集诸将至平江府,准备北伐事。诗人也是北伐将领之一。
风霆:疾风暴雷。形容迅速,雷厉风行。
天声:指宋军的声威。
北陬(zōu):大地的每个角落。
河洛:黄河、洛水,这里泛指金人占领的土地。
蹀(dié):踏。
阏氏(yānzhī):代指金统治者。匈奴的王后,这里代指金朝侵略者。
可汗(kèhán):古代西域国的君主,这里借指金统治者。
神州:古代称中国为神州。

赏析

  这首诗颂扬张浚指挥有方,号令畅达,致使宋军的声威震撼天下、包括北方原境内外的各个角落。这首诗不是一般的赠送酬答之作,而是一首雄伟嘹亮的进行曲,一首爱国主义的佳作。

  “号令风霆迅,天声动北陬”,号令是北伐出师的号令,天声是大宋天朝的声音,这声音,北方遗民父老盼了好久好久,范成大《州桥》诗云:“州桥南北是天街,父老年年等驾回。忍泪失声询使者,几时真有六军来?”有了这样的基础,北伐号令一出,即如飓风雷霆迅速传播,很快震动了最北边的角落。用这种天风海雨之势超笔,充分衬出民心士气的雄壮和誓复故土的决心,使全诗充溢着高昂亢奋的情调。

  “长驱渡河洛,直捣向燕幽”,预言战事,充满必胜信心;“长驱”、“直捣”,势如破竹;“河洛”、“燕幽”,渡黄河是恢复宋朝旧疆,向燕幽则还要恢复后晋石敬瑭割让给契丹的燕云十六州,这乃是大宋自太祖、太宗而下历代梦寐以求、念念不忘的天朝基业!

  “马蹀阏氏血,旗袅可汗头“,用马蹄践踏阏氏的血肉,把可汗的人头割下来挂在旗杆上示众。“阏氏”、“可汗”这里指金朝侵略者。这种必欲置之死地而后践踏之的痛愤,不正是《满江红》词中“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的另一种说法“。

  “归来报明主,恢复旧神州。”想象凯旋的情景,其发自内心的喜悦,也正与“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相似,表达了岳飞长期的夙愿,也是他和张浚的共同理想

  全诗气势高昂,声调铿锵,充满着浓厚深沉的爱国主义情感和豪迈雄壮的英雄主义气概。

创作背景

  公元1134年(绍兴四年),金兀术和伪齐汉奸刘豫的军队联合南侵,张浚被任命为防守长江的统帅,这时诗人率领的军队也参加了防御战。当张浚出发到前线督战时,诗人写了这首诗替他送行。
岳飞
  岳飞(1103—1142),字鹏举,宋相州汤阴县永和乡孝悌里(今河南安阳市汤阴县程岗村)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家、战略家、民族英雄,位列南宋中兴四将之首。岳飞是南宋最杰出的统帅,他重视人民抗金力量,缔造了“连结河朔”之谋,主张黄河以北的抗金义军和宋军互相配合,夹击金军,以收复失地。岳飞的文学才华也是将帅中少有的,他的不朽词作《满江红》,是千古传诵的爱国名篇。葬于西湖畔栖霞岭。
  猜你喜欢
薄伽梵相含空虚,化人分段同璠璵。
尔来示灭二千岁,真骨万里传中区。
钱塘有尼号法照,得自禁掖藏金铺。
欲因此胜高构阁,假设象似开群愚。
偶从好事至霅上,持出瞻玩相欢娱。
灵牙宝色玉不如,上有无数光明珠。
庄严一一出御帑,蜿蜒绣袋荣砗磲。
是时宾客尽上士,回向已登十地初。
殷勤称赞出软语。坐人顾眄惊俗污。
因悲人生信如梦,浪逐声劫霜鬓须。
一源清净谁复无,枉入诸趋更崎岖。
愿因今日诣真际,古松白日常萧疏。
乃知金仙妙难测,余润普及沾凡枯。
况复老尺亦才辩,朱甍碧凡非难图。
行看迢嶢倚青嶂,翁妪颂说倾三吴。
昆火玉孚尹,乔松冬夏青。
尘沙吹海立,风月半窗醒。
适意问芒屩,无心待屏星。
风流那复见,食报在宁馨。

绿栏新买小乌犍,待种麻姑卖酒田。牛背夕阳吹笛去,桃花红落晚霞天。

清趣谁寻到。有癯仙、低吟拥鼻,自抒幽抱。冻雀窥窗斜日下,渐紧隔墙风筱。

却搀入、爬沙声好。小剔寒篝呵冻笔,代东君、力把阳春造。

消息近,有童报。

开门忽见千山皎。尽茫茫,下无行踪,上无飞鸟。何处佳人垂素袖,来向低檐索笑。

却荡得、芳情绵渺。且与鄱阳姜石帚,赌暗香疏影新才调。

帘外鹤,和清啸。

蟹性最难图,生意在螯跪。
伊人得之妙,郭索不能已。
主人谁与解春酲,百斛香醪一小亭。
兀兀泠泠俱可乐,醒来还醉醉还醒。

君家食指如堵墙,不著斗酒求西凉。门前䆉稏三百亩,胜我笔耕无寸秧。

别时曾赋落梅花,江上风寒燕子斜。过却清明三日雨,荼䕷亭上客思家。

澹荡风云气,沈雄虎豹姿。由来天下士,绝异里中儿。

苦县常栽李,商山旧采芝。不当卿相位,犹可帝王师。

始有巾车获,俄蒙仄席知。贤才方并用,谗说遽相欺。

豸角将巍冠,龙鳞敢逆批。变通俱合道,舒卷各乘时。

筑室烟霞秘,还丹日月迟。愿公长住世,须作后天期。

陌上桑,无人采,入夏绿阴深似海。
行人来往得清凉,借问蚕姑无个在。
蚕姑不在在何处?闻说官司要官布。
大家小家都捉去,岂许蚕姑独能住?日间绩麻夜织机,养蚕种田俱失时。
田夫奔走受鞭笞,饥苦无以供支持。
蚕姑且将官布办,桑老田荒空自叹。
明朝相对泪滂沱,米粮丝税将奈何?
子云性嗜酒,家贫无由得,
时赖好事人,载醪祛所惑。
觞来为之尽,是谘无不塞。
有时不肯言,岂不在伐国。
仁者用其心,何尝失显默。

一诏从天许赐环,江湖犹复觐龙颜。虽逢礼乐遵虞典,那得夔龙便可攀。

愧我客吟无郢调,闻君东壁有焦桐。已教得趣不弦上,还想怡情再鼓中。

绿绮传家经数世,响泉知己遇而翁。瘦蛟裂出空窗雨,为扫匡床听早鸿。

久郁从军志,西征气始豪。浮家湘水远,前路华山高。

将帅纷旗鼓,云霄见羽毛。至尊重推毂,多士感同袍。

旧政宵披牍,新规昼建旄。尤思徙薪计,大作运粮艘。

干济今无匹,忠清古所褒。人才关事业,幕府集英髦。

贱子邀青眼,经年佩锦韬。仍为后车客,同饮上流醪。

弱冠游燕赵,炎荒正驿骚。枭棋频失算,鸿泽莽哀嗷。

慷慨论三户,沈沦厕六曹。时还资战略,岂谓袭戎{韦臽}。

易醒春明梦,回看浙海涛。艰危惊厝火,忧愤见徵牢。

陟岵悲何极,离乡首重搔。罪言并酒止,羁隐托禅逃。

偶作登楼粲,遥怜运甓陶。为牺宁未悟,吓鼠信相遭。

去病当求艾,惩邪务斥蒿。狂歌叩牛角,宝剑拭鹈膏。

出处从容甚,亲朋问讯劳。真无千里马,岂少九方皋。

吉筮从鸣鹤,飞轮驾巨鳌。披襟逢吐哺,雅韵续题糕。

五岭氛犹炽,残冬阵再鏖。尽教濡盾墨,曾未纳靴刀。

奏凯期真速,旌庸典滥叨。早知平猃狁,会且出临洮。

老树从侵雪,秋鹰欲脱绦。迢迢沙碛净,猎猎朔风饕。

岁月争梭疾,英雄付浪淘。奇勋须习胆,余慧薄簪毫。

审地追新息,持心念莫敖。何当裘带暇,更与鼓枹操。

节度方移镇,书生分属櫜。驰驱情勉勉,瞻望思忉忉。

回首违亲舍,冲寒泛客舠。常吟谢池草,待种武陵桃。

适楚谋诚善,还吴意尚謟。本支期衍瓞,嘉会负弹璈。

裾忍牵温峤,诗应报窦滔。承欢轻奉檄,乐道盍观濠。

母曰酬知遇,儿行勿阻挠。终非为鸡肋,可许挽乌号。

果惬平居愿,奚辞万里翱。将军矧充国,窃据异隗嚣。

能识犬羊性,毋矜罴虎嗥。徙戎堪实塞,兴灭效庐漕。

汉使收天马,周廷贡旅獒。请看长揖去,归橐谢葡萄。

妾家在赵十二逵,夫婿游燕忽若遗。
狂如杨柳飞春絮,拙比班鸠守故枝。
儿时只念嫁人好,嫁得春风还自老。
春风飞扬大道旁,不惜高楼绣纹巧。
绛脂无力泪长流,白蜡能干香暗收。
鸣鸠殷勤相对语,知谁唤晴谁唤雨。
岳到东原掌样平,南州师友树高名。
圣人门户三千教,老子胸怀百万兵。
学要绝时须著继,道逢夷处不消争。
凤池乌府皆余事,急拯苍生作九京。

翊戴兴炎祚,权宜仿晋都。关中萧相国,江左管夷吾。

感会逢英主,拘挛鄙腐儒。人间留不得,去与列星俱。

镐京元是旧封疆,紫禁重重锁未央。
画角常吹城上月,羽林犹宿殿前霜。
陂塘潋滟天渠远,观阁玲珑苑树长。
钟鼎馨香河海晏,玄圭终古颂天王。

刺桐鲜映绿槐芽,春水初平海堰沙。江燕掠泥初旧垒,山樱成子落馀花。

雨残时见桑梯倚,林外遥逢酒旆斜。最爱村原寒食候,杂香晴径野人家。

珠网金轮劫火缠,冷泉亭子故依然。龙天净土前生路,虎迹空山隔代缘。

僧院松花蒸佛饭,人家竹笕落仙泉。飞来洞里穿三竺,背指斜阳问渡船。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