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年暗数手中蓍,短发鬖髿每自悲。金甲牙旗非昨梦,黄齑白米慰朝饥。
山河万里归新主,湖海三年隔故知。惟有浣花堂上燕,春来依旧不相遗。
灵、博之山,有象祠焉。其下诸苗夷之居者,咸神而祠之。宣慰安君,因诸苗夷之请,新其祠屋,而请记于予。予曰:“毁之乎,其新之也?”曰:“新之。”“新之也,何居乎?”曰:“斯祠之肇也,盖莫知其原。然吾诸蛮夷之居是者,自吾父、吾祖溯曾高而上,皆尊奉而禋祀焉,举而不敢废也。”予曰:“胡然乎?有鼻之祀,唐之人盖尝毁之。象之道,以为子则不孝,以为弟则傲。斥于唐,而犹存于今;坏于有鼻,而犹盛于兹土也,胡然乎?”
我知之矣:君子之爱若人也,推及于其屋之乌,而况于圣人之弟乎哉?然则祀者为舜,非为象也。意象之死,其在干羽既格之后乎?不然,古之骜桀者岂少哉?而象之祠独延于世,吾于是盖有以见舜德之至,入人之深,而流泽之远且久也。
象之不仁,盖其始焉耳,又乌知其终之不见化于舜也?《书》不云乎:“克谐以孝,烝烝乂,不格奸。” 瞽瞍亦允若,则已化而为慈父。象犹不弟,不可以为谐。进治于善,则不至于恶;不抵于奸,则必入于善。信乎,象盖已化于舜矣!《孟子》曰:“天子使吏治其国,象不得以有为也。”斯盖舜爱象之深而虑之详,所以扶持辅导之者之周也。不然,周公之圣,而管、蔡不免焉。斯可以见象之既化于舜,故能任贤使能而安于其位,泽加于其民,既死而人怀之也。诸侯之卿,命于天子,盖《周官》之制,其殆仿于舜之封象欤?
吾于是益有以信人性之善,天下无不可化之人也。然则唐人之毁之也,据象之始也;今之诸夷之奉之也,承象之终也。斯义也,吾将以表于世,使知人之不善,虽若象焉,犹可以改;而君子之修德,及其至也,虽若象之不仁,而犹可以化之也。”
远抱行囊未解琴,天涯何处遇知音。东风不与梅花约,妙合乾坤一点心。
夜听檐声似雨声,晚窗操笔喜诗成。东风消尽门前雪,又见墙阴荠菜生。
逢人欲问成都事,见说成都信便回。欲问草堂亡恙否,恍然图像对人开。
困人天气近清明,花信风来拂面轻。屏却鸣驺成独往,绿杨阴里听莺声。
湘山青,湘水秀,山川孕灵多结构。瞥眼韶华四十年,旺气消磨暮烟凑。
城中向未经兵革,夏屋渠渠比相接。不知天意庇此方,祇道金瓯固无缺。
东省流离失元气,广西跳梁尤难制。男儿不令事诗书,窄袖蛮靴逐游逸。
夜半笙歌响遏云,日中绣被犹横膝。生男悬弧虽足珍,寒暖保媪时睃巡。
不明教诲育儿法,偶有病疴祈灵神。长沙近日颓风教,日日拜神为尽孝。
玉颜沙土拜香歌,破钞羞颜人尽效。男儿自弃真庸愚,妇女讽经不循道。
混混世间人,猛省犹可造。天生动物类,为人最精巧。
名誉胜黄金,志岂图温饱。君不见扶桑东海青年志,学校分科穷力治。
人人奋勇储英才,男女同功参奥义。养成锐气振环球,武略文名典章备。
当年彼我本同文,倏尔失足千丈深。依人府仰如病虎,自困非必因书焚。
湘流浩浩山青青,岁月掣电如马奔。谁能拯此立根本,震雷惊醒同俦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