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许询诗 其一

取欢仁智乐,寄畅山水阴。清泠涧下濑,历落松竹松。

王羲之
  王羲之(303年—361年,一作321年—379年),字逸少,汉族,东晋时期著名书法家,有“书圣”之称。祖籍琅琊(今属山东临沂),后迁无锡,晚年隐居剡县金庭(今属浙江)。历任秘书郞、宁远将军、江州刺史。后为会稽内史,领右将军。其书法兼善隶、草、楷、行各体,精研体势,心摹手追,广采众长,备精诸体,冶于一炉,摆脱了汉魏笔风,自成一家,影响深远。风格平和自然,笔势委婉含蓄,遒美健秀。代表作《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在书法史上,他与其子王献之合称为“二王”。
  猜你喜欢

濯足夜滩急,晞发北风凉。吴山楚泽行遍,只欠到潇湘。

买得扁舟归去,此事天公付我,六月下沧浪。蝉蜕尘埃外,蝶梦水云乡。

制荷衣,纫兰佩,把琼芳。湘妃起舞一笑,抚瑟奏清商。

唤起九歌忠愤,拂拭三闾文字,还与日争光。莫遣儿辈觉,此乐未渠央。

南岳配朱鸟,地轴为之翻。
皇纲未为绝,云台谁再论。

汉庭近日少宗盟,博选宗英副匠卿。高帝子孙谁宿德,翰林风月得先生。

又持一节湖南去,政是三湘雁北征。但使远民蒙福了,早归词禁赋新莺。

翰墨诸君久擅场。胸中书传许多香。苦无丝竹衔杯乐,却看龙蛇落笔忙。
闲意思,老风光。酒徒今有几高阳。黄花不怯秋风冷,只怕诗人两鬓霜。

一别居诸岁月增,遥闻此景画难能。潮田种稻重收谷,道路逢人半是僧。

城里三山千簇寺,夜间七塔百枝灯。常年六月东山里,地涌寒泉漱齿冰。

濛濛雨中春,回首失残腊。
茸茸亭前草,新旧已相杂。
累囚守僧窗,日惧万钧压。
有罪可糜躯,无仆堪荷锸。
门前苍藓深,户外蛛纲合。
时与逢迎者,云中一孤塔。

高鬟美人髻,妆阁一何鲜。迷路来春后,开花近日边。

居常浇御水,动欲绚非烟。分润从仙掌,流薰自帝弦。

雅当翻药地,繁极曝衣天。色映芝泥熟,香交蕙炷燃。

吟残秋蕊脱,睡起午阴圆。应笑凭栏者,相看已几年。

彤管留遗范,霓旌逼上仙。地伤瑶水后,人哭乐池边。

采翟行将驾,斑龙局未前。真軿不可问,知在几重天。

九十春光将过半,凄凄犹似旧冬天。依稀记得江南景,小扇轻衫戏水边。

清寒雪夜天,攲枕暗灯前。总为多思虑,常令少睡眠。

著书传后世,讲学绍先贤。老死将无日,空閒十二年。

千里云飘破浪开,使君知道荔枝来。未尝玉井醍醐味,先看金盘火齐堆。

肯作浪题霜后橘,聊同驰寄陇头梅。到头应遣纤纤手,笑擘轻红喔酒杯。

文叔为天子,先生顾钓矶。故人一夜话,星坐旧山归。

严濑无今古,羊裘有是非。瓣香台下拜,素志尚依违。

南两庙前霜柏,阖庐城下寒潮。风雨扁舟经过,伤心无复吹箫。

邕邕鸣雁鸣始旦,齐行命侣入云汉。中夜相失群离乱,留连徘徊不忍散。

憔悴容仪君不知,辛苦风霜亦何为。

长到清明寒食时,客怀如淡复如痴。庭空月淡梨花少,爨冷烟寒麦饭迟。

阻隔家山常入淡,挨排节物可无诗。暮年自是难为别,非为栖身近子规。

炎海东来路,龙川曲避沙。江村孤驿舍,竹屋几人家。

地瘠春无菜,山稠树少花。瘴烟愁未已,汗漫薄天涯。

一壶村酒胶牙酸,十数胡皴彻骨乾。
随著四婆裙子后,杖头挑去赛蚕官。

问青天,面面回风悲。瞻马吾其东,毒龙蟠在泥。挟策从之西,虎口张如箕。

搔首欲唱鹤南飞,大鸟能啄儿。欲题知北游,当路横灵龟。

日月天眼睛,玉川曾有诗。何以空明天,蓦现千重翳。

或者天刘翁,竟被白雀欺。何怪蚩蚩氓,朱颜变为黧。

清明乍出游,风日不曾恶。
何似桃花飞,道是羞侬落。

林亭閒寄傲,极目浩无边。山敛云藏树,江浮水接天。

征鸿归楚塞,斜日下襄川。留得山翁醉,清风几百年。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