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花·池塘水绿风微暖

池塘水绿风微暖,记得玉真初见面。重头歌韵响琤琮,入破舞腰红乱旋。
玉钩阑下香阶畔,醉后不知斜日晚。当时共我赏花人,点检如今无一半。

译文与注释

译文
园里池塘泛着碧波,微风送着轻暖;曾记得在这里和那位如玉的美人初次相会。宴席上她唱着前后阕重叠的歌词,歌声如鸣玉一般。随后,她随着入破的急促曲拍,舞动腰肢,红裙飞旋,使人应接不暇。
如今在这白玉帘钩和栅门下面,散发着落花余香的台阶旁边,我喝得酩酊大醉,不知不觉日已西斜,天色渐晚。当时和我一起欣赏美人歌舞的人们,如今详查,大多数早已离世。
注释
玉真:仙人,借指美丽的女子
重(chóng)头:词的上下片声韵节拍完全相同的称重头。
琤琮(chēngcóng):象声词,形容金属撞击时所发出的声音。
入破:唐代大曲最精彩的部分。各种乐器合作,曲调由缓转急,舞者进场而舞,节奏逐渐加快,因繁弦急响喻为破碎,故名入破。
乱旋:谓舞蹈节奏加快。
玉钩:帘钩的美称。
香阶:飘有花香的台阶。
共我赏花人:和自己一同观看玉真歌舞的人。
点检:查验。

鉴赏

  这是一首怀旧之作。本词追忆早年初见美人时的喜悦与欢欣及今日物是人非的惆怅,在对比中抒发好景不长的人生感慨。词中以往昔“歌韵琤琮”、“舞腰乱旋” 的欢乐场面与今日“点检无一半”的凄清境况对比,抒发了强烈的人生无常的伤感之情。词中所写景物:池塘、绿水、阑干、香阶,均兼关昔今。物是人非,更兼日斜时暮,遂使词人汕然而生故交零落、人生如梦之感。全词以极优美的文辞来流露出词人关于宇宙无穷,人生短暂,景物依然,物是人非的凄然感慨

  最折磨人的感觉,不是痛苦,而是惆怅的情绪;最令人伤感的,不是生离死别,而是景色依然,人已天涯云杳。“当时共我赏花人,点检如今无一半”——古典的诗意世界,已经远离现实的生活。只希望那些梦里飘飞的花瓣,洋洋洒洒地永远飘落在我的精神世界里。沉湎在回忆中,感觉人生孤独的,人生其实就是一场寂寞的旅行,没有人可以陪你走到最后。所有的痛苦和美好,都终将随着岁月慢慢远去。云聚云散,潮起潮落。再回首,往事却已随风而去,了无痕迹,最后,还剩下些许淡淡的忧伤回忆

赏析

  此词以往日之“歌韵琤琮”、“舞腰乱旋”的热烈场面,对照当日之孤独寂寞,上下片对比强烈,思念之情自然流露出来。全词采用前后互见的手法,有明写,有暗示,有详笔,有略笔,写得跌宕有致,音调谐婉,意韵深长。

  首句“池塘水绿风微暖”中的“水绿”、“风暖”两个细节暗示出时令为春天,好风轻吹,池水碧绿。这一句是通过眼观身受,暗示词人当时正漫步园中,这眼前景又仿佛过去的情景,所以引起“记得”以下的叙写。此句将“风”与“水”联一起,又隐隐形成风吹水动的迷人画面,同时又由池水的波动暗示着情绪的波动,可谓蕴含丰富。

  “记得”以下词人写了一个回忆中春日赏花宴会上歌舞作乐的片断。首先以详笔突出了当时宴乐中最生动最关情的场面:“记得玉真初见面。”“玉真”即绝色女子之代称。紧接着“重头歌韵响琤琮,入破舞腰红乱旋。”写这位女子歌舞之迷人。这是此词中脍炙人口的工丽俊语。上下句式音韵完全相同名“重头”,“重头”讲究回环与复叠,故“歌韵”尤为动人心弦。唐宋大曲末一大段称“破”,“入破”即“破”的第一遍。演奏至此时,歌舞并作,以舞为主,节拍急促,故有“舞腰红乱旋”的描写。以“响琤琮”写听觉感受,以“红乱旋”写视觉感受,这一联写歌舞情态,虽未著一字评语,却赞美之意顿出。

  下片第一句“玉钩阑下香阶畔”,点明一个处所,大约是当时歌舞宴乐之地。故此句与上片若断实联。“醉后不知斜日晚”,作乐竟日,毕竟到了宴散的时候,这句仍写当筵情事。同时,黄昏斜日又象征人生晚景。所以,此句又关当时及往昔,这样就为最后抒发感慨作了铺垫。

  张宗橚《词林纪事》中说:“东坡诗:‘樽前点检几人非’,与此词结句同意。往事关心人生如梦,每读一遍,不禁惘然。”的确,此词结句“当时共我赏花人,点检如今无一半”,留给读者的回味和思索是深长的。

创作背景

  据考,宋仁宗皇祐二年(1050)晏殊赴永兴军(今陕西长安)任职,张先随其为通判。故晏殊所写这位歌舞妓,当为张先《醉垂鞭》所写的“初相见”的那位女子
晏殊
  晏殊【yàn shū】(991-1055)字同叔,著名词人、诗人、散文家,北宋抚州府临川城人(今江西进贤县文港镇沙河人,位于香楠峰下,其父为抚州府手力节级),是当时的抚州籍第一个宰相。晏殊与其第七子晏几道(1037-1110),在当时北宋词坛上,被称为“大晏”和“小晏”。
  猜你喜欢
丹灶三年火,苍崖万岁藤。樵归说逢虎,棋罢正留僧。
星斗同秦分,人烟接汉陵。东流清渭苦,不尽照衰兴。
裙拖碧,步飘香,织腰束素长。鬓云光,拂面珑璁,
腻玉碎凝妆。宝柱秦筝弹向晚,弦促雁,更思量。
我屋汝嫌低不住,雕梁画阁也知宽。
大须稳择安巢处,莫道巢成却不安。
杨花飞尽莺声涩。杜娟唤得春归急。病酒起来迟。娇慵懒画眉。宝奁金鸭冷。重唤烧香饼。著意炼龙涎。纤纤手逴烟。
枝枝叶叶,受东风调弄。便是鸾穿也微动。自鹅黄千缕,数到飞绵,闲无事,谁管将春迎送。轻柔心性在,教得游人,酒舞花吟姿狂纵。更谁家鸾镜里,贪学纤蛾,移来傍、妆楼新种。总不道、江头锁清愁,正雨渺烟茫,翠阴如梦。
老去懒寻花。独自生涯。几枝疏影浸窗纱。昨夜月来人不睡,看尽横斜。
门外欲啼鸦。香意凌霞。从渠千树绕人家。世上一枝元也足,不要随他。

太极乾元父,清都大帝宫。宴酣忘御骏,仙去任遗弓。

音遏思尧颡,旻号泣舜瞳。孤臣台阁旧,泪血洒春风。

方舟追送愧情新,水宿风餐两日程。
欹枕清滩醒醉梦,此中强半是离声。
夜半山雨来,梦觉还复息。
寥寥檐溜空,时闻断续滴。

人日堂阶春雪飞,斋居闭门生事微。仙家柏叶那复有,燕市椒花仍自违。

久病坐看时序转,倦游渐觉故人稀。闽山越岫堪携枝,犹向风尘缁敝衣。

昨夜东风蓟苑过,晓吹新绿满关河。冶游细马骄如许,归去王孙怨几多。

湛湛暗凝霄露润,凄凄晴带野烟和。最怜别后池塘梦,江北江南奈远何。

俗尘汩汩负清游,重出城来已暮秋。水洗柳根攲断岸,霜摧芦叶拥荒洲。

乡音不到愁来雁,野性无拘羡去鸥。可惜一堤明月好,隔关难作夜深留。

名池涵清泚,嘉燕丰文儒。嶪嶪绛水阳,潭潭仙者居。

辉光扶游龙,柔惠借驺虞。桃李方葳蕤,兰芷纷扶疏。

青云起邓郊,赤舄临唐墟。高标凤城上,伟画鸾坡馀。

立论翻沧溟,吐辞□碧虚。陆离楚人骚,委顺齐客竽。

一吮尘梦醒,再观□□除。涓视鲲鹏游,芥遗笙笛娱。

修廊弭华盖,海月□□枢。声薄太行颠,润渐河之隅。

迄今荇藻丛,蠕□生神鱼。遂令怀古心,仰念凭风雩。

玉昆凌鲍谢,彩笔张荷蕖。短句歌流芳,乔松荫春芜。

意气黄初前,文衡迁史途。琼田公已耕,□将力新畬。

相看计尽非,息影更何疑。
几日雁初过,一冬寒较迟。
竹宜和雪看,梅好带花移。
只此清贫趣,知心者是谁。

十年音信断鸿鳞,梦想云居顶上人。香饭可能长自饱,也应分济百千身。

春日溶溶向夜深,松涛砧韵漏沈沈。兰亭少长频来梦,踏泛句留指碧岑。

碧岑高矗云盘曲,四野青濛星陆续。手拂琼霄袖落霞,目低银汉回衡玉。

玉衡遥指凤凰城,望美人兮心怦怦。瘦骨虽无缩地术,冰心尚信自天成。

仰天欲语心转苦,怀抱纵横天尺五。奕叶貂蝉著国华,肯将姓氏污家谱。

倦眼迷离望莆田,酸风如箭射眸穿。三年破榻悲谁语,几堵颓垣痛各天。

各天同难天应祐,紫电青霜乌巷胄。将军亲执绣雕旗,跃马直前真荡寇。

一战成功抱犊闲,朝来泛水暮留山。那知多少东陵兴,都付西风残照间。

董贾文章虫唧唧,穷通贵贱裈中虱。谁御长风汗漫游。

我欲从之万事毕。恍忽天际兮来我真人,驾玉麟兮饰宝琛。

建朱旆兮耀金廷,邀王乔兮酒数斟。舞袁公兮抚真琴,《韶》《武》迭奏兮开余素心。

何以处此寂寞兮,闻太古之元音。继而坐予芝山之巅、双松之下,启口微吟曰,海日升兮东方明,卿云烂兮泰阶平,仙霞开兮役五丁。

山魈馘,海鲵烹,何为凄怆憔悴兮,日劳劳而自戕其生君。

不见画角鸣兮鼓声起,为我殷勤慰诸子。义仁忠勇万人魁,永寿芳名纪青史。

余乃爽然而惊、肃然而迎,三星在户,四顾一檠。情耿耿,砧声清。

猿臂虬须不解文,生来提剑浊河濆。
仇家莫记从前事,今日朝廷靖虏军。
至道无难,唯嫌选择。
桃华红,李花白,
谁道融只一色。燕子语,
黄莺鸣,谁道关关只一声。
不透祖师关捩子,空认山河作眼睛。

西郊梅最古,影傍石栏斜。根浥前朝露,枝开隔岁花。

风流传太守,幽冷属僧家。不用罗浮去,横看万树霞。

扁舟渺渺倚孤篷,鸟鹊声寒古戌空。鸦背夕阳金琐碎,树头斜月玉玲珑。

高低野烧烘残垒,明灭渔灯乱晓风。把酒论教旧游梦,十年前忆与君同。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