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表赋

  见五渎之东写,睹六水之南驰,挥灵海之委输,孰石穴之永归。

  若乃长山款跨,外内乖隔,下无伏流,上无夷迹,麕兔望冈而旋归,鸿雁睹峰而反翮。既陟麓而践坂,遂升降於山畔。顾后路之倾巘,眺前磴之绝岸。看朝云之抱岫,听夕流之注涧。罗石棋布,怪谲横越。非山非阜,如楼如阙。斑采类绣,明白若月。萝蔓绝攀,苔衣流滑。

译文与注释

译文
只见眼前东泻南驰的条条水流,向广州押送犯人,谁永归石穴,长期隐居。大庾岭雄伟高大,阻隔内外,下面没有潜行于地下的流水,上面没有平直的道路,獐和兔子看到山冈就转身返回,鸿雁目睹山峰便折回翅膀往回飞。从山脚往上攀登踏上山坡之后,接着又往下走到山边。回头看走过的路山峰倾斜,眺望前方的石阶边缘陡峭。看朝霞白云围绕着峰峦,听溪流从高处流入涧溪。岩石罗列像棋子一样密排散布,怪异奇特杂乱交错。不是高山也不是丘陵,是楼阁也是城楼。斑纹彩色像绣布,皎洁白净似月亮。蔓生地衣类植物攀附于绝壁之上,青苔在浅水轻轻滑过。
注释
岭表:亦称岭外、岭南,通常指今广东、广西一带地方,但这里只是指大庾岭。
五渎(dú)、六水:泛指大庾岭区域的各条溪水江河,非实为“五”“六”。
写:通“泻”,急流倾泻。
南驰:往南奔流。
挥灵海:指向灵海,即奔赴灵海。“灵海”疑指广州。
委输:把物质装上车船叫委,转运到他处交卸叫输。原指运送物质,此指押送犯人。
孰:谁。
石穴之永归:永归石穴,长期隐居
若乃:发语词,无实义。
长山:指大庾岭。大庾岭又名塞上、塞岭、台岭。传说汉武帝时有庾姓将军筑城岭下,故名大庾,又叫庾岭。
款跨:雄伟高大。
乖隔:阻隔。
伏流:潜行于地下的流水。
夷迹:平直的道路。
麕(jūn)兔:獐和兔子。
旋归:转身返回。
反翮(hé):折回翅膀往回飞。
既……遂……:……之后,接着又……。
陟麓(zhìlù):从山脚往上攀登。
践坂(bǎn):踏上山坡。
山畔:山边。
倾巘(yǎn):山峰倾斜。
磴(dèng):石阶。
绝岸:边缘陡峭。
抱岫(xiù):围绕着峰峦。
注涧(jiàn):从高处流入涧溪。
罗石:岩石罗列。
棋布:像棋子一样密排散布。
怪谲(jué):怪异奇特。
横越:杂乱交错。
阜(fù):土山,丘陵。
阙(què):门楼,城楼。
斑采:斑纹彩色。
类、若:似,像。
萝蔓(luómàn):蔓生地衣类植物。
绝攀:攀附于绝壁之上。
苔衣:青苔。
流滑:浅水轻轻滑过。

赏析

  谢灵运酷爱山水,他的山水诗善于用铺陈夸张的手法和锤炼的辞句描绘优美的自然景物。他的赋作,也同样和山水景物有着紧密的联系,此赋即是他写景赋的代表作之一。

  这篇赋分为两段。第一段写作者由眼前东泻南驰的条条水流,联想到自己被流放将一去而不得回归。第二段回到岭表的正题,描绘大庾岭的优美景色。这篇赋通过景物的描绘来渲染气氛,烘托心情,情感真挚。

  第一段写他由眼前东泻南驰的条条水流,联想到被流放到南方的自己,表现一去而不得回归的伤感。

  第二段回到岭表的正题,写大庾岭所见景物。先以“长山”二句总写岭的高大雄伟。其后则做具体的描绘,以“下无伏流”,正面夸耀岭的高大;“上无夷迹”,夸耀山路的险峻。又以“麕兔”二句侧面表现岭的高峻。“既陟麓”四句回写自己的行程,后路倾谳,前磴绝岸,既照应上文的“长山款跨,外内乖隔”,又表现出自己遭遇的坎坷和前途的险恶。“看朝云”以下,则具体写眼前所见景物,感官上由视觉到听觉,时间上从早到晚,由眼前罗列的千奇百怪的岩石到远方姿态万千的群山,以及绝壁上的萝蔓,山涧溪流下的苔衣,一一写来,描绘大庾岭的优美景色如在目前。虽然身处逆境之中,仍不忘对他乡优美山水景物的欣赏与赞美。较之于他的山水诗,由于省去了体玄悟道的内容和说理的成分,就更充分地表现出他对祖国山水的真挚情感。但由于生死未卜,前景渺茫,所以字里行间,又透露出淡淡的忧伤情调。

  萧子显《南齐书·文学传论》说:“在乎文章,弥患凡旧。若无新变,不能代雄。”谢灵运的创作无论是诗还是赋,都遵循着这一“新变”的规律,力求创新,吸收前代文化的优秀传统而不为古人所束缚。他能称雄当世,赋作上的成功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创作背景

  公元432年(元嘉九年)诗人流放广州,途经江西大余县和广东南雄县交界处的大庾岭。诗人见高大雄伟的大庾岭后,联想到自己被流放一去不得归的悲凉,于是写下这篇赋。
谢灵运
  谢灵运(385年-433年),东晋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出生在会稽始宁(今浙江上虞),原为陈郡谢氏士族。东晋名将谢玄之孙,小名“客”,人称谢客。又以袭封康乐公,称谢康公、谢康乐。著名山水诗人,主要创作活动在刘宋时代,中国文学史上山水诗派的开创者。由谢灵运始,山水诗乃成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大流派,最著名的是《山居赋》,也是见诸史册的第一位大旅行家。谢灵运还兼通史学,工于书法,翻译佛经,曾奉诏撰《晋书》。《隋书·经籍志》、《晋书》录有《谢灵运集》等14种。
  猜你喜欢
秋塞雪初下,将军远出师。分营长记火,放马不收旗。
月冷边帐湿,沙昏夜探迟。征人皆白首,谁见灭胡时。
鹳雀楼西百尺樯,汀洲云树共茫茫。
汉家箫鼓空流水,魏国山河半夕阳。
事去千年犹恨速,愁来一日即为长。
风烟并起思归望,远目非春亦自伤。
潇洒仙居院,楼台烟霭中。
夜泉清浸月,午铎冷摇风。
转目已成昨,累名俱是空。
一尊林下醉,此兴谁与同。

宋氏远家左,豺狼满中州。阳君守滑台,终古垂英猷。

数仞城既毁,万夫心莫留。跳身入飞镞,免胄临霜矛。

毕命在旗下,僵尸横道周。义风激河汴,壮气沦山丘。

嗟尔抱忠烈,古来谁与俦。就烹感汉使,握节悲阳秋。

颜子缀清藻,铿然如素璆。徘徊望故垒,尚想精魂游。

割肉早归三伏日,传柑赐饮上元灯。那知一恸殊方去,独向高台此日登。

泪湿西风一眼缬,梦回残夜起衣棱。孤鸾别鹄知何处,泉路茫茫唤不应。

当官接闲暇,暂得归林泉。百里路不宿,两乡山复连。
夜深露湿簟,月出风惊蝉。且尽主人酒,为君从醉眠。
天星湖口好花枝,便过三春采未迟。
蝴蜨双飞如可遂,教郎乞梦冷仙祠。

欢心杨柳花,春风为颠倒。到头有感化,不离浮萍草。

海南有陶器,质状矮而堶。
云初日炙就,锻铄不以火。
水壶丑突兀,酒甒肥磥砢。
山罍颈微肿,石鼎足已跛。
圆如鸱夷形,大比康瓠颗。
华元腹且皤,王莽口何哆。
蕃胡入中国,万里随大舸。
携之五羊市,巾匮费包裹。
侏{左亻中离右隹}讲其效,泻辩若炙輠,
课以沸泉沃,冰雪变立可。
炙敲疗中渴,其用岂幺麽。
君凡几钱得,不惜持遗我。
曾将对佳客,屡试辄亦果。
勿云远且陋,幸可置之左。

燕山自西来,连峰划中绝。有泉出其间,终古流不歇。

石缝漱潺湲,螭头泻幽咽。罗注粲成帘,激射喷为雪。

怒声亦砰鍧,静性终昭晢。肺肠藉洗湔,毛发归莹澈。

珠体碎复圆,玉流方以折。缅怀六龙来,坐觉万象别。

天光借澄明,日影增荡潏。幡幢乱山椒,貔貅遍林樾。

谁知百年后,尚睹孤亭臲。悠悠彼渔竿,盈盈者仙袜。

不忍向唾洟,胡能斯厉揭。虎跑真浪传,趵突差可啜。

醉破刘伶醒,病失相如渴。卫公递莫通,陆子评久缺。

何当携一罂,归洗人间热。

命友化成岩,同寻顷刻闲。
半途瞻佛塔,数里入禅关。
松动影移日,江清波漾山。
卫公读书处,有鹭宿其间。

商意变绿荷,秋风落江渚。零露忽泥人,愁闻鹡鸰语。

芳草正萋萋,垂杨丝不齐。青山如送客,直过雁门西。

书来款款说宜休,谁遣移官溯上游。泊宅何须问乡里,买山是处足林丘。

微生共老兵戈际,别梦仍依江汉流。绝笑欣奔彭泽令,轻装能为小姑留。

太史常挥醉笔,题诗遍满江楼。胜事尽随流水,白蘋依旧沧洲。

刁斗城头夜月寒,一声呜咽到江千。
梅花吹落浑闲事,白首征人泪暗弹。
堂开冻石千年翠,艺讲秋胶百步威。揖让未能忘典礼,
英雄孰不惯戎衣。风波险似金机骇,日月忙如雪羽飞。
莫怪尊前频浩叹,男儿志愿与时违。
主中宾,宾中主,
南山大蟲元是虎。踢起眉毛著眼看,
闪电光中急荐取,发机须是千钧弩。
月疑宫阙下银潢,碧转栏干万顷光。
我是水晶宫里客,倚楼犹自羡沧浪。

路出罗施尽楚关,征裘新度万枫殷。阳回天地犹残雪,域绝西南祇乱山。

鼙鼓又经清浪戍,佩环空梦紫宸班。飞葭总助游人兴,马首崖花次第扳。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