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五渎之东写,睹六水之南驰,挥灵海之委输,孰石穴之永归。
若乃长山款跨,外内乖隔,下无伏流,上无夷迹,麕兔望冈而旋归,鸿雁睹峰而反翮。既陟麓而践坂,遂升降於山畔。顾后路之倾巘,眺前磴之绝岸。看朝云之抱岫,听夕流之注涧。罗石棋布,怪谲横越。非山非阜,如楼如阙。斑采类绣,明白若月。萝蔓绝攀,苔衣流滑。
谢灵运酷爱山水,他的山水诗善于用铺陈夸张的手法和锤炼的辞句描绘优美的自然景物。他的赋作,也同样和山水景物有着紧密的联系,此赋即是他写景赋的代表作之一。
这篇赋分为两段。第一段写作者由眼前东泻南驰的条条水流,联想到自己被流放将一去而不得回归。第二段回到岭表的正题,描绘大庾岭的优美景色。这篇赋通过景物的描绘来渲染气氛,烘托心情,情感真挚。
第一段写他由眼前东泻南驰的条条水流,联想到被流放到南方的自己,表现一去而不得回归的伤感。
第二段回到岭表的正题,写大庾岭所见景物。先以“长山”二句总写岭的高大雄伟。其后则做具体的描绘,以“下无伏流”,正面夸耀岭的高大;“上无夷迹”,夸耀山路的险峻。又以“麕兔”二句侧面表现岭的高峻。“既陟麓”四句回写自己的行程,后路倾谳,前磴绝岸,既照应上文的“长山款跨,外内乖隔”,又表现出自己遭遇的坎坷和前途的险恶。“看朝云”以下,则具体写眼前所见景物,感官上由视觉到听觉,时间上从早到晚,由眼前罗列的千奇百怪的岩石到远方姿态万千的群山,以及绝壁上的萝蔓,山涧溪流下的苔衣,一一写来,描绘大庾岭的优美景色如在目前。虽然身处逆境之中,仍不忘对他乡优美山水景物的欣赏与赞美。较之于他的山水诗,由于省去了体玄悟道的内容和说理的成分,就更充分地表现出他对祖国山水的真挚情感。但由于生死未卜,前景渺茫,所以字里行间,又透露出淡淡的忧伤情调。
萧子显《南齐书·文学传论》说:“在乎文章,弥患凡旧。若无新变,不能代雄。”谢灵运的创作无论是诗还是赋,都遵循着这一“新变”的规律,力求创新,吸收前代文化的优秀传统而不为古人所束缚。他能称雄当世,赋作上的成功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白发不我贷,青山亦世情。斧斤借羡力,遂易当时名。
吹箫人可想,有念应难平。从兹定相忘,那更随戏成。
松门插天半,竹径梳晶荧。所期茅茨永,丹碧岂愿营。
含悽振落日,拊事悲颓龄。吾生傥与归,境界滋光明。
往在东山赋索居,朅来南国转愁予。风前玉树时难见,袖里瑶华日渐疏。
京洛旧传东野句,茂陵新出长卿书。交游意气关生死,伐木歌残恨有馀。
天佑皇明,畀以全宇。丕及中国,夷貊顺附。治极蠹生,有蠢厥顽。
千天之纪,妊厥凶奸。负山之岨,伏谷之坑。祸我邦域,戕我士民。
我士我民,居赣之壤。薄湖洎湘,韶连洛昌。龙川惠阳,臲臲皇皇。
民是大棘,而水斯溺。拯用不亟,木本斯拨。丛有大艰,硕人斯责。
硕人维儒,儒以用武。宪章濂洛,步趋伊吕。为国股肱,为民心膂。
悯民大棘,不遑宁处。赫我仁怒,誓我义旅。运我神筹,期取我民仇。
硕人用武,雷霆自天。硕人用武,山川震惊。山川震惊,以莫不效灵。
硕人用武,四闭贼冲。硕人用武,则钓渠凶。渠凶就擒,宁我兆民。
宁我兆民,各遂理所。以士以农,以工以贾。昼出夕处,莫或予侮。
宁我兆民,食有廪庾。乐有妻子,养有父母。寔维硕人,代天作之祜。
天实惠民,硕人以生。天实为国,硕人生德。天实兆治,硕人在位。
硕人在位,鞠躬励勚。皇曰硕人,汝则大勤。衮职有亏,硕人旋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