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德的人只会遇到薄情的人,世故的人就会遇到忠厚老实的人,无情的人休想遇到多情的人。不懂事的人喜欢糊涂虫,伶俐的人偏爱机灵鬼,如果轻贱别人就等于轻贱自己。
中吕:宫调名。中吕宫是元曲常用宫调之一。
红绣鞋:曲牌名,又名“朱履曲”,南北均有此调,基本句式为六六七五五五,押六平仄韵。
短命:此处指缺德的人。
薄幸:薄情,负心。
老成:世故,社会经验多。
真成:同“真诚”,忠厚老实。
懵懂的:痴呆,不晓事。
怜:爱,喜欢。
瞌睡:糊涂,混日子。
鹘伶:机警,伶俐。
惺惺:精灵鬼。元代俗语“惺惺惜惺惺”,指气味相投。
这首曲子题为“阅世”,是作者人生体会的结晶,也可看作生活的箴言。作者把视角从多数元曲家关注的仕途官场移向广大社会和人民大众,从道德人情方面去审视人与人的关系,观察总结出一些具有积极意义和普遍意义的人生哲理。
此曲可分为两个部分:前三句一部分,后三句一部分。两个部分均是前两句谈“阅"的内容、现象,后一句谈作者的看法、结论。全曲充满理趣,无论是“无情的休想遇多情”,还是“若要轻别人还自轻”都是警策语;即便是谈现象的“懵懂的怜瞌睡,鹘伶的惜惺惺”等语,也都颇为深刻,揭示人生哲理。
这首小令的基本思想可说是“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它启示人们应该有情有义,只有尊重别人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俗话说,“人心换人心”,“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这些并非虚妄,是千百年来人们生活经验的总结,是生活的真谛。宋方壶运用散曲形式,使这些思想、经验得到更通俗、形象的文学表现。
全曲六句句式大致相同,内容也近似,但并不觉得是堆砌,而是浑然一体的有机构成。层次清晰,以三句一组分为两层。每三句的前两句写人所共知的现象作为陪衬,目的是引出作为对世人警策的第三句。而每一组前两句又是由正反两重意思组成。第一层首句说短命的(民间对无德的人的詈辞)一定会碰到薄情者,次句说老成的人别人定以真诚相待;第二层首句说糊涂人必然赏识瞌睡虫,次句说聪明人也会受到鹘伶(机灵)人的爱惜。而有了一反一正的垫衬,其“无情的休想遇多情”,“若要轻别人还自轻”两句带有人生哲理色彩的警语自然充分有力了。
再从语言看:“短命的”“老成的”“懵懂的”“鹘伶的”,以致“惺惺惜惺惺”这些通俗而具有元代特色的俗语自然而纯熟的运用,更使得这首小令显出元曲的明快风趣的特色,非堆砌谚语格言者可比。
美酒易尽悲难空,平生风义怀朱翁。翁昔酿酒鉴湖侧,百二十瓮堆醇醲。
酒成跌宕走京国,意轻万户豪千钟。归来经年卧酒病,百药尝尽如神农。
佐军粤西鏺积寇,偶探囊底收奇功。长才老谋时不遇,晚经桑海悲衰慵。
朝晞暮唶减食寐,国之舒惨如在躬。却寻故居武林市,十年久据狐兔丛。
发藏多供兵子醉,急呼朋好开泥封。倾写潋潋照盆盎,朋比公瑾秋历冬。
小车载来湖上宅,香流茵垫涎溪童。夜归踏艇误踏浪,淋漓袜履劳燖烘。
深情极意那可道,倏忽宿草埋幽宫。海隅张饮踵公子,感旧涕出知何从。
时移志事去日远,尊俎犹昔心谁同。偷生羞尘国土遇,念乱谁及君山忠。
酒人向来少成事,荆高遗恨回悲风。
昨属传书宽远忆,侧闻为郡解忧襟。他乡病起逢秋色,故国花香见客心。
三径园庄常阒寂,百年台榭独登临。天晴水散荆襄急,云合山包汝邓深。
州县黄堂非尔辈,朝廷骢马要人钦。也知皂盖熊罴轼,不换乌台獬豸簪。
尽道白公如白玉,终然黄霸锡黄金。徵聊拜相他年事,野老扶犁望傅霖。
白云萦山腰,城郭附山足。出城一回眺,云散峰可瞩。
磴道何盘纡,迢迢上空曲。阴晴景则殊,峰峰互相续。
阴崖积铁黑,晴峦淡蛾绿。中敞玉女居,金碧炫人目。
我闻古玉检,俯拾犹可读。安得陟其巅,林间踏白鹿。
秘驾良难辩,司梦并成虚。未验周为蝶,安知人作鱼。
空闻延寿赋,徒劳岐伯书。潜令六识人,安能二惑除。
当须耳应满,然后会真如。
谁将疏懒写,三昧得天机。游息惟林壑,冠裳只布韦。
神清含俊逸,笔古造精微。遐想随时倦,幽栖与世违。
黄茅松下屋,白石水边矶。芳饵沈新月,长纶控落晖。
结盟鸥鸟狎,坠钓鳜鱼肥。柳树烟中坐,芦花雪外归。
淮山将翠绕,楚树送青围。清梦游仙岛,丹心拱帝畿。
江湖香稻饭,泉石绿萝衣。风月诗囊贮,尘埃醉袖挥。
野人供葛屦,童子扫柴扉。随地声华远,到城踪迹稀。
晚樽螃蟹熟,秋水鹭鸶飞。鸑鷟方宜贵,骅骝不可鞿。
逍遥比徐勉,恬淡过王晞。始有高人传,终无别壑讥。
静观悬画轴,高卧枕琴徽。歌和沧浪罢,先生独见几。
燕子未随春去。飞到绣帘深处。软语话多时,莫是要和侬住。延伫,延伫。含笑回他不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