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南陵题五松山

圣达有去就,潜光愚其德。

鱼与龙同池,龙去鱼不测。

当时版筑辈,岂知傅说情。

一朝和殷羹,光气为列星。

伊尹生空桑,捐庖佐皇极。

桐宫放太甲,摄政无愧色。

三年帝道明,委质终辅翼。

旷哉至人心,万古可为则。

时命或大缪,仲尼将奈何。

鸾凤忽覆巢,麒麟不来过。

龟山蔽鲁国,有斧且无柯。

归来归去来,宵济越洪波。

译文与注释

译文

圣达之人或隐或显,喜欢晦光韬迹,莫辨智愚。

鱼龙同池,鱼知道何时龙将飞去?

当时和傅说一起打工的人,知道他日后会腾达吗?

可是当他遇到殷朝武丁的赏识以后,不是成为了国家的栋梁,气冲斗牛吗?

伊尹据说是生于桑树间的,来历不明,寄养在厨房师傅那里,长大以后也能辅佐殷朝啊!

当太子当皇帝以后道德败坏,伊尹照样把他禁闭在铜宫中,自己毫无愧色担当起摄政的责任。

三年以后,太子改邪归正,伊尹又重新立他为帝,而自己仍旧发誓担负辅翼的角色。

这是件多么脍炙人口的事情,留下了万古英名。

当时运太背的时候,孔夫子也是没有办法的。

凤凰的巢穴也会颠覆,麒麟也不到来,喝水都塞牙。

小人蒙蔽君王,就像龟山的阴影蒙蔽鲁国一样,有才无权位,能起什么作用呢?

还不如归来,隐居山林,等待时机。

注释

南陵:唐县名,在今安徽南陵。

五松山:山名,在今安徽铜陵西北。

圣达:才智高超的人。

就:归、趋、从。

潜光:指避世。《晋书·郭瑀传》:“潜光九皋,怀真独远。”

愚其德:有德而其貌若愚。《史记》:“君子盛德,容貌若愚。”

鱼与龙:鱼,喻一般人。龙,喻圣达。

傅说(fù yuè)情:傅说操筑于傅岩,殷高宗得之,命为相,致殷中兴。

和殷羹(gēng):这是殷高宗命傅说作相之词,说他是国家极需要的人。

桐宫放太甲,摄政无愧色:伊尹将太甲放逐到桐宫,以使其悔过。桐宫,位于商汤墓附近。

则:法则、榜样。

时命或大缪(miù):谓命运不济,生不逢时。《庄子》:“时命大谬也。”命,命运。缪,差错。

仲尼:孔子的字。

鸾(luán)凤忽覆巢,麒麟不来过:《孔子家语》:“孔子自卫入晋,至河,闻赵简子杀窦犨鸣犊、舜华,乃临河而叹曰:‘丘闻之,刳胎杀夭,麒麟不至其郊;覆巢破卵,凤皇不翔其邑。何则?君子违伤其类也。’遂还,息于陬。”

宵济:夜渡。

赏析

  李白这首长诗,主要以三位古代圣贤的事迹构作而成。诗人借古抒怀、以典述志,明晰地表达出诗人仕途“穷达”观,含蓄地透露出诗人晚年的悲愁幽恨。

  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是一般尤为仕人遵奉的信条,李白亦不例外。这首诗中以傅说和伊尹两典来写“达”。要“达”,一要仕人必须是一个人才,是池中之“龙”,要发圣贤之光,怀圣贤之德,具“佐皇极”之才能;要“达”,二要君主必须慧眼识贤才。殷高宗思贤若渴,梦得圣人,遍访天下,终于在从事筑墙劳动的努力中找到了贤相傅说;伊尹不过是商汤妻有莘氏的奴隶,又当过厨子,商汤却不嫌其地位低贱,委以相位。这样,“达”者就能“兼济天下”,一展宏图。殷商时期不被人理解的傅说曾运筹帷幄,大兴殷室,死后亦化为天上星宿,他确是古来圣贤璀璨星群中的佼佼者。伊尹的治绩更为辉煌,他助汤攻击夏桀,又历佐卜丙、仲壬两王,当太甲无道时,他果断地将其放逐于桐宫,自己摄政,直至三年后太甲悔过修道,才复其帝位,忠心辅助。这种政绩,不由得使诗人无限虔诚地吟出了“旷哉至人心,万古可为则”的赞美。由此可见,“达”既是有才、适才、用才、成才的过程,又是君臣相悦、共治国政的过程。因此,“达”成了有为仕人、贤才政治上的最高理想

  第三个孔子的典故是写“穷”。时世乘谬,运命不济,圣贤仲尼也无可奈何。孔子一生奔走于卫、陈、齐、楚等列国间,四处碰壁。他自卫入晋,闻赵简子杀二贤臣,曾感慨贤才求仕五路。他也曾登鲁国龟山,作《孔子龟山操》,视季桓子若龟山之蔽鲁,深感自己手无权柄,仕途窘穷,无法实现三代仁政,不得已而归来牑下,厄而著《春秋》。诗中三个典故均举名相大贤的事例,分析仕途甘苦,发穷达之论。

  诗中大部分篇幅写古时贤达者的丰功伟绩,表现了诗人对他们的艳羡、赞美和自身“怀才不遇”的感慨;而在孔子的典故中既对圣贤大德的儒家鼻祖一生窘穷寄于同情,还为自己与之类似的“穷”途末路悲愤不已。诗人所以举孔子为仕“穷”的例子,还因为孔子明知理想难以实现,仍“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积极追求从政理想的精神与自己产生了共鸣。综上所述,李白的仕途“穷达”观以“达”——入世济民为核心的,他的忧喜备份由此而来,他的进步、伟大也由此而来。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公元754年(天宝十三年),此年春天,李白游于金陵。五月,至扬州。青年诗人魏万千里追寻李白而至。李白把自己身边的诗文全部交给魏万,编册成集。随后,李白闻说晁衡回国途中遇难,感伤地作诗哀悼。之后,李白周游南陵、秋浦、青阳、泾县。这首诗即是作者在南陵游玩时所作。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据《新唐书》记载,李白为兴圣皇帝(凉武昭王李暠)九世孙,与李唐诸王同宗。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明堂赋》《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猜你喜欢
絮帽曳丝云带雨,琼梳环髻水围山。
江村五月黄梅过,十里人烟渺莽间。
日照四山雪,老僧门未开。冻瓶黏柱础,宿火陷炉灰。
童子病归去,鹿麑寒入来。斋钟知渐近,枝鸟下生台。
从橐心知旧,枢庭肺腑亲。
不从呼尔食,宁独曳其轮。
吴子杰魁士,黄公忠荩臣。
所知非所厚,亦足验为人。

穿云度水涉修程,日日长亭复短亭。秋老声音闻过雁,夜凉精彩见飞萤。

羁怀遇物如萦絮,诗思投閒似建瓴。却羡野人收刈毕,寂然无事掩柴扃。

蹑屩担簦不厌频,治安有策上严宸。朝为逆旅马助教,暮作南昌梅子真。

岂是天教亡寸禄,祇应身欲到三神。从今遂泯凌云气,挂剑寒松泪满巾。

五台月老通三要。便把三彭除剿。运用三车皎皎。般载三乘妙。龙华三会心明晓。顿觉三光并照。个内三坛设醮。自己三清了。

戎装日日上城巅,饷窘兵孱械未全。披甲营徒张赤帜,买刀家尽卖乌犍。

人敲刁斗营更月,官括荒城富室钱。如此年时如此况,乐输争奈奋空拳。

西风今日寒,细雨湿青嶂。
微江水渌波,大石牵舟上。
岸菊犹未芳,山木先后黄。
满滩圆石净,两岸鸣寒螿。
回舟暮色集,飒飒雨声急。
爱此云林幽,未信衣巾湿。
初为山水游,藉以驱离忧。
及此赏心尽,翻兹羁客愁。
来归向蓬茅,树黑风萧萧。
背壁青灯暗,山空夜寂寥。

酒醒风雨湿衣巾,曲水荒凉几暮春。檐外萧萧修竹在,相逢如见永和人。

野亭驿路,尽是寻幽客。水曲山隈浩无极。见松荒菊老,岁晏江空,摇落尽、几点南枝消息。天寒云淡,月弄黄昏色。绰约真仙藐姑射。占得百花头上,积雪层冰,捱不去,只恁地皑皑白。问广平心事竟何如,纵铁石肝肠,也难赋得。

金猊香冷迢迢夜。一轮皓魄当庭泻。邻院悄无人。梅花瘦影横。

依稀长中酒。百结柔肠锁。虬漏一声声。愁人不忍听。

雪里同骑白玉鳌,湖山人物一时高。银潢下泻波千顷,宝鉴旁开水半篙。

我欲乘风惊老大,谁将剪水戏儿曹。梅花纸帐扁舟梦,但觉归心长羽毛。

当年踪迹困泥尘,不意乘时亦化鳞。
为报乡闾亲戚道,召集席帽已离身。

蕉心未展桐花老,春社才临燕声小。屋角阴云冻天色,雨脚斜侵砌草织。

暮寒压梦梦不成,耳边哀角呜呜鸣。幽房鬼逼兰釭凝,床头玉盏敲红冰。

斫桂烧云老不死,夜乌啼杀晓乌起。独茧抽丝结绣襦,侬心未卜郎心似。

开帘蜡树烟依微,海燕宾鸿相背飞。孤吟起坐各无赖,昨夜邻家夫婿归。

金风吹柳褪烟丝,恰是黄花缀锦时。屈指虽经重九过,赏心还与岁寒期。

松云流翠醒尘眼,庭柚分甘饫密脾。赋得归来同囗隐,陶然共醉碧山卮。

风急平林日御徂,乍惊哀柝散城乌。
壁灯爆尽宵初半,邻杵无声月自孤。
事往拊心怀感遇,忧来顾影叹头颅。
三年汉上曾今日,不谓仍陪楚大夫。
行处松萝深似幄,望中城郭细如棋。
清泉可惜藏岩下,不作先生洗药池。
独步文章妙一台,都门便欲挂冠回。
已怜天上三台路,未尽人间八斗才。
坐幄每闻千里胜,占云初见四夷来。
我公莫作遄归想,衣笥行看衮绣开。
春风澹微雨,了了见前川。
背水千家闭,连山百雉悬。
莺啼江上树,人散渡头烟。
此日乘流者,羁思殊未捐。

芳草池塘,秋千院落。旧游回首浑如昨。东风吹梦各天涯,诗怀酒兴萦离索。

归计迢遥,音书耽搁。春来春去闲帘幕。青梅结子燕营巢,一年又负花前约。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