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佚名

子之还兮,遭我乎峱之间兮。并驱从两肩兮,揖我谓我儇兮。
子之茂兮,遭我乎峱之道兮。并驱从两牡兮,揖我谓我好兮。
子之昌兮,遭我乎峱之阳兮。并驱从两狼兮,揖我谓我臧兮。

译文与注释

译文

对面这位大哥身手真敏捷啊!我进山打猎和他相逢在山凹。并肩协力追捕到两头小野兽,他连连打拱作揖夸我利落啊!
对面这位大哥身材长得好啊!我进山打猎和他相逢在山道。并肩协力追捕到两头公野兽,他连连打拱作揖夸我本领高!
对面这位大哥体魄好健壮啊!我进山打猎和他相逢在山南。并肩协力追捕到两匹狡猾狼,他连连打拱作揖夸我心地善!

注释

还(xuán):通“旋”,轻便灵活。一说即“环”,亦即营邱之营,为地名
峱(náo):齐国山名,在今山东淄博东。
从:逐。肩:借为“豜(jiān)”,大兽。《毛传》:“兽三岁为肩,四岁为特。”
揖:作揖,古礼节。儇(xuān):轻快便捷。
茂:美,指善猎。
牡:公兽。
昌:指强有力。
臧(zāng):善,好。

赏析

  此诗不用比兴,三章诗全用“赋”,以猎人自叙的口吻,真切地抒发了他猎后暗自得意的情怀。三章叠唱,意思并列,每章只换四个字,但却很重要,起到了文义互足的作用:首章互相称誉敏捷,次章互相颂扬善猎,末章互相夸赞健壮。首句开口便赞誉,起得突兀,真实地表达了诗人由衷的仰慕之情。他在峱山与猎人偶然碰面,眼见对方逐猎是那样敏捷、娴熟而有力,佩服之至,不禁脱口而出“子之还(茂、昌)兮”,这是发自心底的赞叹,“子”是对那位同行的敬称。次句点明他们相遇的地点在峱山南面的道路上。“遭”字表明他们并非事先约定,只是邂逅相遇罢了。正因为如此,诗人才会那样惊喜不已,十分激动。第三句说他们由相遇而合作,共同奋力追杀两只大公狼。这里诗人虽然没有告诉读者逐猎的结果如何,但是从他那异常兴奋的叙述中,可以猜想到那两只公狼已成为他们的捕获物,读者从中也似乎分享到了诗人的喜悦。最后一句是猎后合作者对诗人的称誉:“揖我谓我儇(好、臧)兮”,这里诗人特点明“揖我”这一示敬的动作,联系首句,因为诗人对他的合作者十分敬佩,所以他才为自己能得到对方的赞誉而引以自豪。吴闿生称此为“渲染法”(《诗义会通》)。

  全诗句句用韵,每章一韵,押在每句末尾第二字上:首章还、间、肩、儇为韵;次章茂、道、牡、好为韵;末章昌、阳、狼、臧为韵,句尾都以“兮”字收束,组成“富韵”,加上四、六、七言并用的参差句法,造成了舒缓的音节,读起来有一唱三叹的韵味。这种一唱三叹、反复咏唱的手法,对强化主题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创作背景

  旧说中《毛诗序》以为诗旨是刺齐哀公(周夷王时代人)迷恋打猎,致使齐国好猎成风,荒废政治,朱熹《诗集传》虽谓此诗“以便捷轻利相称誉”,但又有刺“其俗之不美”的看法。今人一般不取这些旧说,认为旧说系比附,从此诗中看不出有“刺”的意味。

  猜你喜欢
逐队避狂寇,湖中可盘嬉。
泊舟宋田港,俯仰看云移。
造物犹不借,颠风忽横吹。
洞庭仰其大,浪挟雷车驰。
可怜岸上竹,翻倒不自持。
老夫元耐事,淹速无无期。
会有天风定,见汝亭亭时。
五月念貂裘,竟生薄暮悲。
萧萧不自畅,耿耿独题诗。
团扇频挥到此亭,他乡愁坐思冥冥。
空羞避俗无高节,转觉逢人恶独醒。
岁月淹留随日老,乾坤狼狈几时宁。
欲知事事今何似,万里波涛一点萍。

菲菲芳袭予,采采叶敷碧。捐躯陆羽经,钳口陈琳檄。

我见千家闹管弦,金瓶玉水养春妍。
一朝花落空枝在,爨下焦枯亦可怜。
曾闻李白之诗否,以色事人几长久。
断蕊残英尚未衰,月明人立黄昏柳。
杨花扰乱少年心,怕雨秋风用意深。
付与酒杯浑不管,从教天气作春阴。

两山相接雨冥冥,四牖东西万木青。面似冻梨头似雪,后生谁与属遗经。

方均宝笈千龄药,又赐金盘五色瓜。从此仙源深福远,绵绵不独颂周家。

风雨从吾款旧扉,也知荃杜采应稀。敦槃衰鬓惊难再,花月欢场渐欲微。

晚药侵阶秋得气,倦萤入户冷无依。缘堤衰柳吾怜汝,约略年华两并非。

世俗纷纷事总虚,诗翁今作逸人居。勤穿东地缘栽竹,喜占明窗为著书。

近市好赊春肆酒,就淮仍买晚罾鱼。忽撑小艇来西郭,不问皆知访仲车。

绿叶满园风雨馀,君家花事岭中无。眼明见此复三叹,京洛名园忆上腴。

石润冬犹热,江潭晚乍晴。楼台消蜃气,鼓吹入蛙声。

且伴双鸥逸,何须驷马荣。交游今总绝,酌酒任吾生。

人事重名实,趋向尽百端。丈夫负雄气,动欲追古贤。

于意少不惬,自放江海边。登高望八极,云气生我前。

万事何足问,所须惟酒钱。

曾是吾乡旧幕官,秋风碧水记红莲。而今却忆当时事,回首惊看二十年。

汀洲采白蘋,日落江南春。
洞庭有归客,潇湘逢故人。
故人何不返,春花复应晚。
不道新知乐,只言行路远。

河之坊矣,截截其平。岂曰不力,言持其盈。国?覆矣,视尔梦梦。

云胡昊天,不终惠我生。云胡昊天,疾威堂堂。辗转玩日,四国卒荒。

偃仰在位,不知匪臧,不顾其行。有粟有粟,亦集于缶。

则不敢饘,抑糊余口。谇曰哲矣,孰秉其咎。知我懮懮,不知我疚。

陟彼南山,石其扁矣。戒尔勿伤,足其趼矣。??㖧㖧,颜之腼矣。

猗余何言,涕之泫矣。民之种种,具曰赘疣。弗于尔躬,曷云能瘳。

勖哉夫子,保尔有位,慎尔为犹。

二雅沦胥久,诸陵陟降悬。书同西狩日,客在北征年。

旧德留乡社,中人食祭田。感君歌有泪,遥洒白浮前。

重阳风雨滞幽斋,失意人难作遣怀。篱菊已花还觅醉,便须沽酒拔金钗。

知君种玉有蓝田,绣幕红丝又结缘。鸾凤分飞失旧占,瑟琴乍断续新弦。

相如愿配文君美,红拂私奔李靖贤。待看枯杨生稊后,燕山五桂并堪传。

山亭深处枕清溪,万木回环尽翠微。
梅萼破香知腊近,柳梢含绿认春归。
风前列嶂琴三叠,雪后群山玉四围。
顾我此来盘礴久,尘劳潇洒顿忘机。
蚌死留夜光,剑折留锋铓。哲人归大夜,千古传铓璋。
铓璋遍四海,人伦多变改。题花花已无,玩月月犹在。
不知天地间,白日几时昧。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