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未明

先秦·佚名

东方未明,颠倒衣裳。颠之倒之,自公召之。
东方未晞,颠倒裳衣。倒之颠之,自公令之。
折柳樊圃,狂夫瞿瞿。不能辰夜,不夙则莫。

译文与注释

译文

东方还未露曙光,衣裤颠倒乱穿上。衣作裤来裤作衣,公家召唤我忧急。
东方还未露晨曦,衣裤颠倒乱穿起。裤作衣来衣作裤,公家号令我惊惧。
折下柳条围篱笆,狂汉瞪眼真强霸。不分白天与黑夜,不早就晚真作孽。

注释

衣裳:古时上衣叫“衣”,下衣叫“裳”。
公:公家。
晞(xī 希):“昕”的假借,破晓,天刚亮。
樊:即“藩”,篱笆。圃:菜园。
狂夫:指监工。一说狂妄无知的人。闻一多"风诗类钞"曰:"夫之在家,从不能守夜之正时,非出太早, 即归太晚。妇人称之为狂夫。"他以为此诗出自妇人口吻。而且"折杨柳为园圃之藩篱,所以防闲其妻者 也。离去复于篱间瞿瞿然窥视,盖有不放心之意"。
瞿瞿(jù ):瞪视貌。
不能辰夜:指不能掌握时间。辰,借为“晨”,指白天。
夙:早。莫(mù 暮):古“暮”字,晚。

赏析

  这首诗在一定程度上真实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现实生活,使读者犹如身临其境,感受到奴隶们心底隐藏着一种压抑已久而行将喷发的愤怒。正因为作者是从奴隶的身世遭际出发,抒发对于现实的愤懑,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因此对统治阶级确实有一种活生生的鞭辟入里的揭露和批判作用,使读者产生感情上的共鸣。

  前两章“东方未明,颠倒衣裳。颠之倒之,自公召之。东方未晞,颠倒裳衣。颠之倒之,自公令之。” 诗人并没有用很多笔墨去铺叙具体的劳动场面,或者诉说劳动如何艰辛,而是巧妙地抓住一瞬间出现的难堪而苦涩的场面来写:当一批劳累的人们正酣睡之际,突然响起了公家监工的吆喝声,催促着他们去上工。这时东方还没有一丝亮光,原来.寂静的夜空,一下子被这叫喊声打破,劳工们一个个被惊醒过来,黑暗中东抓西摸,手忙脚乱,有的抓着裤管套上胳膊,有的撑开衣袖伸进双腿。一时间,乱作一堆,急成一团,真可谓洋相出尽。天还没亮,官差即来催促起床,上工的命令就已经下达了,以致可怜的役夫们在忙乱之中把两手伸进裤管,把两脚蹬进袖筒,竟然把上下衣裳颠倒穿了。按理说,上下衣裳的区别是很大的,能够穿颠倒了,不光是因为天黑的原因,恐怕更主要的原因在于役夫们并没从梦中醒来,他们可能头天夜里睡得很晚,疲乏的身子包括疲乏的大脑尚未缓过神来。这一情节极富戏剧性,十分幽默好笑,却又饱含悲愤,笑中滴泪,生动曲折地反映出了酷吏的凶狠以及役夫的凄惨。“颠倒衣裳”的细节描写,便运用得真实巧妙,写出了奴隶们在公爷的吆呼催促下摸黑穿衣裳的不堪处境。前两章的“颠倒”二字,还会令人自然联想到末一章“风”(早上与“莫”(即“幕”,晚上)的“颠倒”。衣裳的错乱,黑(夜)白(天)的颠倒,正说明了社会现实的不合理。既意在言中,又寄意言外,可谓一语双关。

  最后一句"折柳樊圃,狂夫瞿瞿。不能辰夜,不夙则莫"说明:报时辰不是提前就是太晚。这诗是讽刺国君号令不准的诗,而国君的‘不时’,又在于司时的官吏不负责任。古时无准确的钟表,故而司时的官吏就显得十分重要了,如果司时的官吏每天搞错一点点,积年累月,经过一定时间,就可能出现巨大的误差。司时官吏失职,当然朝廷秩序也会一片混乱。本诗在于讽刺司时官吏不准确报时,以致群臣见国君的时间混乱,官员手忙脚乱,心中忐忑不安,唯恐误时,遭到国君责怪。“折柳樊圃”和“狂夫瞿瞿”,也是两个典型的细节描绘,寥寥八个字,就把奴隶们艰辛的苦役和监工走狗的凶恶嘴脸和盘托出,一泻无余。这些描绘都切合环境和人物身份,读来仿佛见其人,闻其声,神态态毕现,栩栩如生,颇有真实感。

  全诗三章,皆为四句。每句两个音拍。前两章运用回环复沓的艺术手法,渲染环境气氛,突出事物特点。且以工整的排列。朗朗上口的语言形式,尽情抒发抑郁情感,增强了音乐效果。第三章则转变风格,避免通篇一致的枯燥感,显得起伏有致,使得诗作的另一突出特点是通篇明白晓畅,语言通俗易懂,未明颠倒狂夫不能等都是人们常用的日常语言,以此为诗质朴自然,充满无限的生命

  《齐风·东方未明》在结构形式和艺术手法上也很有特点。其一,《东方未明》为乐歌,在结构上回环复沓。第一章和第二章中有些句子只换了一个或几个字。 这种回复重叠,规律中有变化,严格中有自由,既是歌唱时的和声,也是表述意思的层层递进和对内涵的强化作用。(《随园诗话》)但就作诗而言,重词叠句与反复咏唱是为着尽情抒发情感的需要,这在《诗经》其他诗作中和后世民歌中也经常运用。这样有利于突出事物特征,渲染环境气氛,增强音乐效果,给人留下深刻难忘的印象;同时,也便于记忆与传诵。其二,诗人善于通过细节的描绘来反映生活。例如“颠倒衣裳”的细节描写, 其三,语言通俗易懂,读之琅琅上口。例如“东方”、“未明”、“颠倒”、“倒颠”、“狂夫”、“不能”等词汇,都是人们常用的口头语言,用在诗中,质朴自然,恰如其分。这些词语历经了三千余年的风雨,仍然葆有无限的生命力,至今保存在人们的口头与书面用语之中。此外,全诗以四言句为形式,每句两个音拍,二二的节奏。前两章排列工整,键行和押韵有规律;第三章则起伏有致,跌宕变化。这种不拘一格的韵律节奏,也体现了当时劳动人民口头歌谣创作的艺术特点。

  猜你喜欢

出入息顷冷暖,翻覆手间雨云。斩颐从教万段,卖颁不直分文。

古岸陶为器,高林尽一焚。焰红湘浦口,烟浊洞庭云。
迥野煤飞乱,遥空爆响闻。地形穿凿势,恐到祝融坟。
强裁尺互答相思,两目眵昏腕力疲。
牵率老夫令至此,门前犹说报书迟。

枕有规矩,恭一其德。承元宁躬,终始不忒。

我身我命与天齐,只得金丹便出迷。灵质长来居玉殿,圣胎生就步云梯。

蜉蝣世界何须恋,螮蝀衣裳不必携。烹鍊虽然劳日月,出尘宜假一刀圭。

轻帆止江涯,家山在烟雾。
振衣入郭门,城池已非故。
朱门涌清波,长堤亘衢路。
手携门前柳,亏蔽成高树。
道逢小儿子,长揖向阿父。
入门眷属惊,猛犬狺狺怒。
昔时携手人,大半先朝露。
感旧有余悲,叹逝伤情愫。¤
交游大半上青云,可使斯人竟陆沈。
寒日乱山皆惨色,北风古木亦悲吟。
伤情空拜丹青像,提耳不闻金玉音。
舐墨欲书耆旧传,无言三叹我何心。
因晴每日向吟台,纵目山城景象开。
白鸟静投沙浦去,落花闲逐野泉来。
客愁已被杨烟染,春色难甘蜀魄催。
看即流芳无处问,但将馀兴殢黄醅。

欣欣笑口向西风,喷出玄珠颗颗同。采处倒含秋露白,晒时娇映夕阳红。

调浆美著《骚经》上,涂壁香凝汉殿中。鼎餗也应加此味,莫教姜桂独成功。

沧师子定窣堵波,并此菩萨称峨峨。七十三尺躯不矬,层桄杰阁俯委蛇。

横睇三晋并两河,仿佛匆岭来蓬婆。此寺经自开皇驮,周显德毁像亦蹉。

龙兴龙藏知无他,隋张公礼书不磨。我朝圣祖挥天戈,大书隆兴抵擘窠。

上覆栋宇下蟠鼍,丰碑御制乾隆哦。维佛之国金挼莎,四八之相高峨嵯。

曾闻梵夹毗舍㜑,由旬二十五更过。汉嘉弥勒夫如何,凿山千尺信可托。

新昌吴越崇释迦,万家膏血助无那。哀哉下民夭枉瘥,药叉鬼母鸯崛魔。

毒灼臛劓刖挛瘸,有臆难对张口呿。离生别死哭鬓皤,鲍出不遇人为牺。

啖人之贼虎牙劘,至圣中国生人痾。雉离兔脱寐无吪,坤德何故钟幺么。

仁哉太守勇番番,谓即墨郭公廷翥。绣衣侍御立谏坡。

天子可奏驰传騧,汝臂六七母陀罗。大威神力抉象驼,彼吞黄小如虾蠃。

孰提孰出孰抚摩,孰取弊人捣锸䑘。孰取赤子完锡䋪,孰穷溺恶焚艑艖。

孰披寨穴清江沱,神狮一吼毛脱鹅。木夫土伯强于难,驱囚系度索山阿。

苍苍薄薄平不颇,天下有道由庚歌。北极祝栗南牂牁,远行不烦吉日睋。

手中不劳持斧柯,熙哺作息言无讹。慈悲大雄同一科,不尔便合薶身薖。

颠踣死丧亦孔多,香烟熏染唯媕娿,天寒烧取不用诃。

吴君家在黄山西,楼阁突兀双溪湄。青灯烱烱读书眼,白酒滚滚游山诗。

其谁画之澄心纸?团面袖衣古冠履。白云满地未遽眠,闲睇遥天俯江水。

澄澄幽渚水,磊磊白石出。石出何累累,妾心自堪质。

结发为君妇,妇德讵敢失。君行常独处,黾勉当窗织。

青蝇点尺壁,浮云蔽白日。妾行致君疑,妾身何足恤。

捐我明月珠,撤我云和瑟。妾有合欢襦,葳蕤泪洒血。

妾有连理带,呜咽心同结。生不明妾心,死当明妾节。

生死自有命,永诀不能得。周防会有人,视息复苟活。

覆巢无完卵,念此心如割。良人志青云,忍君累阴骘。

幡然移妾心,膏沐为君饰。恩爱本不疑,偶尔不识察。

慈母尚投杼,况乃贱妾拙。君怒热于火,妾心冷于雪。

君疑释如冰,妾心皎如月。雪净不可滓,月圆终无缺。

家在文昌古堰西,红蕖环映碧涟漪。
饱钟天地清脾气,厌作江湖近体诗。
雪茧草书香不断,玉壶冰壑梦相随。
自怜未到参禅处,欠问彭城老祖师。

手版纷投似雨,肩舆飞走如风。到此拖泥带水,不曾饶过王公。

人生百年内,忧乐千万端。
念念不相袭,长与岁月迁。
暮年壮心歇,欲入名山巅。
缉草为冬裘,拾穗充朝餐。
未尽生灭相,且断恩爱缘。
俗儒难与语,三复西来篇。¤
天女霜刀剪亦难,露红烟紫碧阑干。
步摇衣袂飘霞佩,钿合钗梁间宝冠。
枝上任他无力笑,灯前还作有情看。
采根若可苏民病,始信无经载牡丹。

北斗光中曳翠旗,五城楼观极巍巍。采山不铸楼金鼎,佩印空垂白羽衣。

石井剑花飞夜气,玉田芝草艳春晖。天台仙子应招隐,万壑梯飙看鹤归。

东风万物新,独未到幽人。赋命自多蹇,阳和非不均。
五陵三月暮,百越一家贫。早误闲眠处,无愁异此身。

君子畏幽独,大廷乃敢言。小人詟稠众,衾影不可扪。

绳尺君子心,之死靡所夺。脂韦小人态,临难思苟活。

譬如丹山凤,煌煌世之仪。蛇蝎藏阴房,白日难逞威。

又如青松枝,经霜不渝色。厌彼荆棘繁,剪伐何足恤。

缁素既异染,珷瑜仅同形。泻水一器中,当辨渭与泾。

今古无空恨,山林只自豪。
云行地欲尽,风立天相高。
灵草如堪饵,浮生计可逃。
人间何扰扰,万里一秋毫。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