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蒜老叟

  南阳县有杨二相公者,精于拳勇。能以两肩负两船而起,旗丁数百以篙刺之,篙所触处,寸寸折裂.以此名重一时,率其徒行教常州。每至演武场传授枪棒,观者如堵。忽一日,有卖蒜叟,龙钟伛偻,咳嗽不绝声,旁睨而揶揄之。众大骇,走告杨。杨大怒,招叟至前,以拳打砖墙,陷入尺许,傲之曰:“叟能如是乎?”叟曰:“君能打墙,不能打人。”杨愈怒骂曰:“老奴能受我打乎?打死勿怨!”叟笑曰:“垂死之年,能以一死成君之名,死亦何怨?”乃广约众人,写立誓劵。

  令杨养息三日,老人自缚于树,解衣露腹。杨故取势于十步外,奋拳击之。老人寂然无声。但见杨双膝跪地,叩头曰:“晚生知罪了。”拔其拳,已夹入老人腹中,坚不可出,哀求良久,老人鼓腹纵之,已跌出一石桥外矣。

  老人徐徐负蒜而归,卒不肯告人姓氏。

译文与注释

译文
南阳县有个叫杨二的,精通拳术,他可以用两个肩膀扛起两艘船站起来,几百个船工用蒿刺他,蒿碰到他的地方,就一寸一寸地断裂。杨二带着他的学生在常州地区习武弄棒,每当他在演武场传授枪棒时,观看的人像一堵墙一样多。有一天,有一个卖蒜的老人,不停地咳嗽,斜着眼睛看,还出言嘲笑他。众人很惊骇,跑去告诉杨二。杨二听说后大怒,把老人叫过来,在他面前用拳头打砖墙,拳头陷入砖墙一尺多,然后轻视地对老人说:“老头你能够像我这样吗?”老人说:“你(这样也就)能打墙壁,却不能打人。”杨二更加生气了,怒喝道:“老家伙你能让我打上一拳吗?被打死了不要怨恨我。”老人笑着说:“我一个老头都快要死了,能够用我的死成全你的名声,死又有什么可怨恨的呢?”于是两人就叫了很多人,当众立了字据。老人让杨二歇息三天,三天后,老人把自己捆在树上,脱掉衣服露出肚皮,杨二于是特意在十步外摆好姿势,举起拳头奋力向老人打去。老人一点声音也没有发出,只看到杨二突然跪倒在地,向老人磕着头说:“晚辈知道错了。”当杨二想拔出拳头,却发现已经被夹在老人的肚子里,动弹不得。杨二向老人哀求了很久之后,老人才把肚子一挺放开杨二,只见杨二已经摔得翻过一座桥了。老人慢慢地背着他的蒜回去了,始终也不肯告诉大家他的名字。
注释
精:精通。
率:带领。
至:到。
堵:墙。
叟:古代对老人的称呼。
伛偻:驼背;伛偻龙钟。
睨:斜着眼看,形容不在意的样子。
绝:停止。
揶:出言嘲笑、讽刺。
揶揄:出言嘲笑;讽刺。
骇:惊骇。
走:跑。
傲:轻视。
以:用。
是:这样。
打死勿怨:怨;埋怨。
缚:捆绑。
故:一般解释为所以,这里取因此的意思。
奋:举;举起。
寂然:安静的样子。
良久:很久。
纵:放。
徐徐:慢慢地;迟缓;缓慢。
负:背。
卒:最终。
怨:抱怨,怨恨。
袁枚
  袁枚(1716-1797)清代诗人、散文家。字子才,号简斋,晚年自号仓山居士、随园主人、随园老人。汉族,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乾隆四年进士,历任溧水、江宁等县知县,有政绩,四十岁即告归。在江宁小仓山下筑筑随园,吟咏其中。广收诗弟子,女弟子尤众。袁枚是乾嘉时期代表诗人之一,与赵翼、蒋士铨合称“乾隆三大家”。
  猜你喜欢
感阳春兮生碧草之油油。怀宇宙以伤远,登高台而写忧。
迟美人兮不见,恐青岁之登遒。从毕公以酣饮,
寄林塘而一留。采芳荪于北渚,忆桂树于南州。
何云木之美丽,而池馆之崇幽。星台秀士,月旦诸子。
嘉青鸟之辰,迎火龙之始。挟宝书与瑶瑟,
芳蕙华而兰靡。乃掩白蘋,藉绿芷。酒既醉,乐未已。
击青钟,歌渌水。怨青春之萎绝,赠瑶台之旖旎。
愿一见而道意,结众芳之绸缪。曷余情之荡漾,
瞩青云以增愁。怅三山之飞鹤,忆海上之白鸥。重曰:
群仙去兮青春颓,岁华歇兮黄鸟哀。富贵荣乐几时兮,
朱宫碧堂生青苔,白云兮归来。
神鹊神鹊好言语,行人早回多利赂。
我今庭中栽好树,与汝作巢当报汝。
秋阳汎汎流清晖,帆腹不张旗脚垂。
灵祠输奂湖之麋,水天一色成玻瓈。
西轩爽垲高不危,凭栏下瞰群山卑。
鬼神亮我心无欺,风涛纵险夫何疑。
区区奔走劳驱驰,和光未免世俗随。
相逢一笑聊伸眉,明朝掺袂还东之。
萧曹有节未见奇,往往樵牧相鄙夷。
吾生倾否会有时,穷愁过眼无足悲。
虹雨霉风,翠萦苹渚,锦翻葵径。正小亭、曲沼幽深,簟枕梦回,苔色槐阴清润。暗忆兰汤初洗玉,衬碧雾笼绡垂蕙领。轻妆了,袅凉花绛缕,香满鸾镜。
人闲午迟漏永。看双燕将雏穿藻井。喜玉壶无暑,凉涵荷气,波摇帘影。画舸西湖浑如旧,又菰冷蒲香惊梦醒。归舟晚,听谁家、紫箫声近。
一夜狂风雨。花英坠、碎红无数。垂杨漫结黄金楼。尽春残、萦不住。
蝶稀蜂散知何处。殢尊酒、转添愁绪。多情不惯相思苦。休惆怅、好归去。

君家近蓬岛,菖蒲花紫茸。与君约游仙,相期海上峰。

云房覆清址,犹自锁虚寒。耿耿鹤一只,萧萧竹数竿。

友人留药饵,弟子宝簪冠。欲续周师传,传师与众看。

数峰向背隔秦吴,看尽名山画不如。秋洒玉浆和沆瀣,夜张云窟隐蟾蜍。

凤迷丹穴来还近,羽化红尘事总虚。何日共君同去看,也须閒步也骑驴。

川上女,行踽踽。翠鬓湿轻云,冰肌清溽暑。

霞裾琼佩动春风,兰操蘋心常似缕。却恨征途轻薄儿,笑隔山花问妾期。

妾情清澈川中水,朝暮风波无改时。

情来对镜懒梳头,暮雨萧萧庭树秋。
莫怪阑干垂玉箸,只缘惆怅对银钩。

历历东南景,平生万里游。江光连海远,岚翠近天浮。

小艇烟林暮,群鸦野树秋。乱离犹看画,吟思绕瀛洲。

凉风入我室,灯影动虚幌。不知秋虫名,惟聆四壁响。

永夜清寡寐,悒郁怀宿恙。自非乔松质,敢骛八极想。

托梦游神仙,聊用超世网。

当年一线魏瓠穿,直到横流破国年。草满金陵谁种下,天津桥畔听啼鹃。

画楼灯灭。轻开绣户帘低揭。绕阶缓步苍苔滑。芍药栏边,绾了同心结。

半覆罗襦松宝袜。绿莎如绣鸳衾叠。檀郎频觑羞双颊。

那得轻云,暂掩枝头月。

绿阴一地池塘静。翠生一地罗衫影。扶病倚栏杆。

箫声起暮寒。

日长云鬓亸。不耐熏香坐。斜日下楼西,梦回闻鸟啼。

绮窗曾记调鹦鹉。海棠依旧娇如许。小谪几多年。几回欲问天。

有情天易老。遗恨知多少。青鬓已成霜。销魂在异乡。

何年湮息壤,千里发胎簪。洪泽陂难障,淮南害独深。

尾闾原地势,降割岂天心。十万生人命,经旬突不黔。

报道归仁决,须臾涌浪高。羊头何滚滚,釜底自滔滔。

草木先秋萎,鱼龙竟日号。不堪容膝地,霪雨又萧骚。

即以城为岸,惊涛直撼城。长湖无鸟过,六月已凉生。

野哭何人急,讹言半夜惊。全家风浪里,秉烛坐深更。

泛宅知无计,危楼且共存。半间连榻灶,八口杂鸡豚。

呕泄情怀恶,燔烧泪眼昏。皇天吾不怨,幸免作鱼鼋。

藻荇牵高树,荒村八九墟。人情争纲罟,劫运到诗书。

大厦何当庇,他乡好卜居。可怜空际雁,无处觅泪洳。

眼见污邪尽,高原卷亦空。疗饥思圣米,御湿觅山芎。

不没城三版,难租地一弓。奇灾经几见,骇绝白头翁。

司空奉帝命,曷以拯灾黎。上策惟通漕,奇勋在护堤。

归墟迷海口,沙路塞云梯。财赋维扬地,何堪竟作溪。

五行多错迕,谁与问京房?谷洛将无斗,淮黄久失常。

禹功真不再,天变故难详。激荡悲风起,哀音彻大荒。

水绕红阑卖酒家,当垆小女总如花。东风亦似招人饮,飐出青帘柳外斜。

江城萧飒起金商,尘海萍踪思渺茫。万里间关成梦鹿,十年留滞叹亡羊。

白云岭外家乡远,青草湖边客路长。孤舫与君谈缱绻,夜深灯火下维杨。

夜来云雨散长空,月在森罗万象中。万象灵光无内外,当明一句若为通。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