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这首诗并不难。首四句,写遭贬后出游而自嘲自慰。柳宗元被贬到永州,心情苦闷忧愤,感到环境十分艰险。于是常出游以求排遣,要趁着萧散闲逸之时,更加放纵自己的疏顽之性。其实,柳宗元不是真的萧散,而是被剥夺了参与政事的权利。柳宗元也不是真的疏顽,而是保守派打击迫害他的借口托辞。柳宗元强压满腔怒火,故作轻松调侃,自嘲自慰,表明了毫不屈服的内心思想。接着六句,写东山的高峻和构建西亭。柳宗元《永州法华寺新作西亭记》曾提及构建西亭的事:“法华寺居永州,地最高……庑之外有大竹数万,又其外山形下绝。然而薪蒸蓧簜,蒙杂拥蔽,吾意伐而除之,必将有见焉。……余时谪为州司马,官外乎常员,而心得无事。乃取官之禄秩,以为其亭,其高且广,盖方丈者二焉。”可知柳宗元构建西亭,是因为东山高峻,砍伐榛莽杂草之后,可以饱览风物,赏心悦目。一来算是萧散无事时做了一件自己乐意做而且能够做的事,二来证明自己确实生性疏顽,不思改过,反而变本加厉,孤傲山林,乐山乐水,表现出不屈抗争的勇气和愤激的心情。接下来十二句,写建亭后所见美景和心情的愉悦。写景从高而下,从远而近。在高峻的东山顶上仰天俯地,有上凌云霄,遗世独立之感。远山凑拢,澄江怀抱,胸襟不由开阔博大。夕照临轩,栖鸟飞还,菡萏艳色,斑竹清痕,清丽宁静的自然美景,令他陶醉。这样,由于贬谪而枯槁的精神,到此时方才开颜。当然,这只是暂时的、精神上的屏除和遗忘,所以描写赏心悦目的美景总偏重于幽深寂静的特征,蕴含着诗人心中深藏的挥之不去的忧怨。最后六句,写乡愁别情袭来,强自宽慰。赏心乐事最忌孤寂,何况柳宗元又身处贬谪的现实之中,所以山水之乐只能暂忘心中郁垒,时间稍长,不由得又勾起了深切的乡愁离恨。这种悲哀是由贬谪而来,与忧愤同根而互生,想要回归故里,现实中同样不可能,诗人只得强自宽慰,“置之勿复道”,在须臾的闲适欢乐中,忘得一时算一时。结尾哀婉低沉,怨愤之情长绕不去。
总之,遭贬而心情压抑——出游以求解脱——陶醉美景而暂悦——勾起乡愁——强自宽解而其实未能,是柳宗元山水诗最常见的结构方式和表达手法,而孤愤沉郁是贯穿全诗的感情基调和独特风格。
一病连三月,肥甘宁得知。医复戒食盐,盐食非所宜。
素餐幸无刺,餐素将何疑。因思丧乱际,黎民多阻饥。
朝餐乃木叶,暮食乃树皮。我今食无盐,早晚白玉炊。
稽首谢苍天,揆分忱过之。
去岁君远游,今年客他州。青天万古一明月,只与行人生暮愁。
问君游何许,情多地僻兮遍处处。金鞭断折骐骥死,万里长鸿思一举。
忆初识子梁王台,清风入座无纤埃。华岳峰尖见秋隼,金眸玉爪不凡材。
西园日晴花满烟,五云楼阁三山巅。玉树瑶林照春色,青钱白璧买芳年。
三年一梦南阳道,汴水迢迢入秋草。挐云心事人不知,千首新诗怨枯槁。
破屋仰见星,疏衾风露清。匣中有长剑,为君鸣不平。
泥涂久辱思一濯,去去举足皆清泠。邓州大帅材望雄,爱客不减奇章公。
军中宴酣笳鼓竞,银烛吐焰如长虹。幕中多士君又往,谈笑已觉南夷空。
东州春回十月后,梅花分香入春酒。平生得意钦与京,青眼高歌望君久。
淅江南下青沄沄,石门细路苍烟屯。五松平头白日静,千山万山如乱云。
菊源不逐时事改,芝岭自与商颜邻。他日想思一回首,渔舟时问武陵人。
世态纷戢戢,客愁亦不尽。坐窗木榻穿,百慨逢一哂。
触眼败人意,喜事日益泯。小暑三日热,重我忧躁疢。
崇朝一雨洗,意气觉清紧。焚香强起坐,曲肱听鸣蚓。
出门复有观,物色相蠢蠕。危芳堕檐牙,水螾上阶楯。
失势蛛坠网,得时朽蒸菌。矜飞啄泥燕,戢翼翔云隼。
此理复谁论,中肠纷结缜。怀我平生好,意得如合吻。
欧段屈薄宦,有如骥服靷。兖李困诸生,豪气浮海蜃。
华李本达识,磊落忘畦畛。忼慨任关西,开口见肝肾。
高蹈潘逸士,未能趋县尹。小王颇清修,对策如射埻。
复有孙夫子,未许连车轸。聚散各异处,单车谢推引。
言笑谁与欢,思逝如抽笋。作诗当晤言,为我发大辴。
圣君应昌历,景祚启休期。龙楼神睿道,兔园仁义基。
海荡万川集,山崖百草滋。盘苗成萃止,渝韎异来思。
清明动离轸,威惠被殊辞。大哉君为后,何羡唐虞时。
社鼓神鸦,春分前后,七番谁信花风。洗根何处,移植竹溪中。
寒意犹笼锦障,苍烟外、疏雨丁东。凭阑唤,黄金带子,陪醉白头翁。
窗空。蕉未绿,黄华紫跗,罨画玲珑。看袅枝方茎,柔自成丛。
漫把辛夷相混,笔头上、喷出嫣红。黄昏后,微云淡月,清影透帘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