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二句起调低沉,一开始就给人以掩抑低回之感。春风吹雨已自凄凉,而花枝已凋残矣,风雨仍依旧吹打不舍,景象更为惨淡。“落花欲可飞”,写残红满地,沾泥不起,比雨绕残枝,又进一层,表面上写景,实际上渗透着悲伤情绪。两句为全篇奠定了哀婉的基调。
三、四句写雨霁天晴,接理色调应该转为明朗,情绪应该转为欢快。可是不然,词的感情旋律仍旧脱离不了低调。盖风雨虽停,而红日却已西沉。因此凄凉的氛围非但没有解除,反而又被被抹上了一层暮色。
词的下阕,由写景转入抒情,仍从景物引起。“帘半卷,燕双归”,开帘待燕,亦闺中常事,而引起下句如许之愁,欲他,“双燕”的“双”字作怪耳。其中燕归又与前面的花落相互映衬。花落已引起红颜易老的悲哀;燕归来,则又勾起不见所欢的惆怅。燕双人独。怎能不令人触景生愁,于是迸出“讳愁欲奈眉”一个警句。所谓“讳愁”,并不是说明她想控制自己的感情,掩抑内心的愁绪,而是言“愁”的一种巧妙的写法。“讳愁欲奈眉”,就是对双眉奈何不得,双眉紧锁,竟也不能自主地露出愁容,语似欲理,却比直接说“愁上眉尖”。艺术性高多了。
结尾二句,紧承“讳愁”句来。因为愁词欲法排遣,所以她转过身来,整顿局上残棋,又从而着之,借以移情,可是着棋以后,又因心事重重,落子迟缓,难以应敌。这个结尾通过词中人物自身的动作,生动而又准确地反映了纷乱的愁绪。
朔风起严冬,凛凛亘晨暮。我友整行装,迢遥戒长路。
祖饯集朋俦,暌离黯情绪。念子敦德义,雍容古人度。
饮水必澄源,涉蹊无枉步。伊昔丞小邑,□婺乐仁恕。
朅承公车徵,同游玉堂署。遂荷迁秩荣,还婴理民务。
扬舲溯江湖,停舻展丘墓。行行睇岭海,稍稍侵烟雾。
恭惟承宣重,岂复驱驰虑。会兴中牟治,终流单父誉。
嗟予托久要,惭乏赆者具。惟期保贞素,永副心所慕。
长淮向南流,直过曲江侧。子弟昔娱游,枚马来偃息。
伊余遘清时,滥荷公府辟。承明别我友,肃穆广陵役。
躧步文学林,笔札墙下积。月请有升斗,商歌出金石。
朝阳梧桐枝,矫矫凤凰翼。七襄欲报君,思见君颜色。
薄暖庭阶,渐长天气韶光老。阆苑移根,翠阴压架,千朵粉云细袅。
认幽姿、恰净洗铅华,天然娟妙。更嫩蕊含风,浓芬裛露,伴人清晓。
还是寻香蝶趁,摘艳蜂忙,那说一年花事了。梨梦酣馀,柳绵飘尽,宴飞英、芳尊自倒。
渊明语,得称心时固为好。漫相恼。任西园、杜鹃唤早。
湖山锦绣照青春,烽火惊心岁在辰。文武衣冠全盛日,旄倪歌舞太平人。
金戈铁马消氛祲,翠阁朱楼起战尘。赖有总戎云鸟陈,阚如虓虎捷如神。
苦雨声中春已去。春去无寻处。雨惯阻人归,问雨如何难阻、春归路。
惜别惜春愁莫诉。并作新词句。不识到明年,相送春时可是、人如故。
骊驹嘶出春明路。正鞭影、寒梅吐。着领绿蓑江介住。
落星墩畔,铜驼陌上,从此相思苦不。故人寓直西清暮。
付与苍鴚早朝句。虎仆频挥宫砚雨。披沙题就,来禽书遍,含笑君王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