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写一位农民在雨天半夜就辛劳耕作的情形。诗的开头写久旱逢甘霖,夜里下了一场大雨。“雨足”一句,是说雨水很多,就连高处的田地也积了许多水,而成为一片水白色。作者用“足”、“白”二字,既突出强调了雨水之多,又暗示了农夫耕田将会倍加艰难和辛劳,为下文作了铺垫。“披蓑半夜耕”一句,乍看之下,让人想到不合情理。哪里有农夫披着蓑衣半夜里耕地的呢?但细细品来,此句却是蕴意深含。可能是由于雨水过多,农夫们耽误了播种的时间,泥水里,又是冒着雨,耕田的吃力是可想而知的。
后两句用“力俱尽”与“殊未明”作鲜明的对比,反映了农民早出晚归、不知疲倦的辛苦劳动生活。虽然“人牛力俱尽弦,但劳动的时间还很长,天亮之前和天亮之后农民将如何坚持下去,这是留给读者想象的内容了。这首小诗十分通俗,明白如话,虽然是反映农民辛苦的,但它是通过耕作情形的具体而又细致的描驽来表现的,它取的是一位农民最平常的一个劳动镜头。风雨里,半夜就去耕作,像牛一样出力,全诗语言清新明快,形象地揭示了在封建社会,尤其是在动乱年代,地方水利失修,农民靠“天”吃饭的这一事实,也是封建社会里的中国农民的劳动生活写照。
这首诗纯用白描,立意新颖,语言通俗流畅,仅短短二十个字,就准确地描绘了农夫披蓑夜耕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农夫苦难生活的满腔同情,具有一定的现实性。
青山映落日,澹澹烟中明。出门无所投,曳杖随意行。
破裓僧两三,喜笑争邀迎。曾巢俯修竹,飞星动高甍。
老人如宿昔,真契同三生。遇人无戚疏,出语恶不情。
寥寥风马牛,肝胆欲尽倾。怪我胸中山,硉兀尚不平。
邯郸乐无度,短梦一饷荣。蛮触怒不休,暴骨千里横。
微言起我病,内愧面汗骍。蚤知天宇大,岂有世网婴。
举扇障西风,浣此沧浪缨。
爱尔跻攀处,奇踪满报章。山盘元气出,寺抱翠微藏。
拂石摇天影,披花带雨香。千峰回白首,万壑步清霜。
鼓角关榆堕,旌旗塞草长。阴风来大漠,秋日下渔阳。
海色秦城外,边声汉苑旁。欲因临望代,遂得纪金汤。
朝从田父饭,憩马古林西。村鸡不知曙,日高犹自啼。
狮子峰头插将旗,凤凰山下草离离。三宫去后宫门闭,恰似钱王献土时。
扬子秋深落寞潮,昏黄冷月咽琼箫。谁知蔓草荒烟外,即是当年拱四桥。
南溪二月雨初晴。四郊明。暖风轻。一雨一风,铺地落红英。枝上流莺啼劝我,春欲去,且留春。
登临行乐慰闲情。过长亭。暮潮平。四面青芜,中是越王城。信马行吟归路晚,山簇簇,柳阴阴。
麻姑山换越王山,忆昨下元今上元。老去休惊长客寓,春来不拟问田园。
畏途豺虎中原近,挟日风云四海昏。梦绕潇湘无落处,凭谁楚些与招魂。
隔岸山如戏狮子,背看松林闲掉尾。天际苍茫落数峰,青虬下饮黄河水。
洪涛日夜洗崖脚,容易沙洲忽生嘴。浮岚积霭增气象,因抱汤城来迤逦。
圣世封疆属乡县,令宰衙门对山起。朝看片云浮檐栋,暮雨逡巡周百里。
可怜居民老苍翠,未省劳生有尘滓。乘轺亦复愧斯人,特地邮亭解行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