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凤髻抛残秋草生

凤髻抛残秋草生,高梧湿月冷无声。当时七夕记深盟。
信得羽衣传钿合,悔教罗袜葬倾城。人间空唱雨淋铃。

译文与注释

译文
凤髻散乱,枯黄的秋草到处生长。天上的月亮给人湿润的感觉,好像哭过一般,冰冷没有声息。当年每逢七夕之夜,我们都在月下互诉着山盟海誓。而今,只剩我一个人伴着寒月哭泣。
原来相信仙人可以传递亡妻的信物,但后悔的是她的遗物都与她一同埋葬了。亡妻已逝,如今唯有自己空自怅痛了,凭吊美好的曾经。
注释
浣溪沙:唐教坊曲名,因春秋时期人西施浣纱于若耶溪而得名,后用作词牌名,又名“浣溪纱”“小庭花”等。此调有平仄两体。全词分上下两片,上片三句全用韵,下片末二句用韵,过片二句用对偶句的居多。音节明快,句式整齐,易于上口,为婉约派与豪放派多数词人所常用。
凤髻(jì)抛残:谓凤髻散乱。比喻为爱妻逝去,掩埋了。凤髻:古代女子的一种发型。唐宇文氏《妆台记》载:“周文王于髻上加珠翠翘花,傅之铅粉,其髻高名曰凤髻。”此处借指亡妻
湿月:湿润之月。形容月亮给人以湿润的感觉。
羽衣:原指鸟羽毛所织之衣,后代指道士或神仙所著之衣,此处借指神仙。钿(diàn)合:镶有金、银、玉、贝等之首饰合。古代常以之作为表示爱情的信物。白居易《长恨歌》:“唯将旧物表深情,钿合金钗寄将去。”
罗袜:丝罗织成之袜。此处代指亡妻的遗物。倾城,美女之代称,语出《汉书·外戚传上·李夫人》。这里代指亡妻
雨淋铃:即雨霖铃。唐教坊曲名。据唐郑处诲《唐明皇杂录补遗》云:“明皇既幸蜀,西南行初入斜谷,属霖雨涉旬,于栈道雨中闻铃,音与山相应。上既悼念贵妃,采其声为《雨霖铃》曲,以寄恨焉。”这里是说亡妻已逝,如今唯有自己空自怅痛了。

赏析

  这是一首悼亡之作。词中借唐明皇与杨贵妃之典故,将其对亡妻绵绵无尽的怀念与深邃哀思流畅地表达出来了。

  首句“凤髻抛残秋草生”言妻子逝世。“凤髻”指古代女子的一种发型。唐宇文氏《妆台记》载:“周文王于髻上加珠翠翘花,傅之铅粉,其髻高名曰凤髻。”“凤髻抛残”,是说爱妻已凄然逝去,掩埋入土,她的坟头,秋草已生,不甚萧瑟。“高梧湿月冷无声”句描绘了一幅无限凄凉的月景。妻子去后,作者神思茕茕,而梧桐依旧,寒月皎皎,湿润欲泪,四处阴冷,一片阒寂。临此寞寞落落之景,作者不禁想起七夕时的深盟。据陈鸿《长恨歌传》云:天宝十载,唐玄宗与杨玉环在骊山避暑,适逢七月七日之夕。玉环独与玄宗“凭肩而立,因仰天感牛女事,密相誓心,愿世世为夫妇。”“当时七夕记深盟”句即用玄宗杨妃之事来自比,言自己和妻子也曾像李杨一般发出“梧桐相待老,鸳鸯会双死”的旦旦信誓。

  下片尽言悼亡之情。“信得”两句亦用李杨典故以自指。据陈鸿《长恨歌传》,安史之乱后,唐玄宗复归长安,对杨贵妃思怀沉痛不已,遂命道士寻觅,后道士访得玉环,玉环则“指碧衣取金钿合,各析其半,授使者(指道士)。曰:‘为谢太上皇,谨献是物,寻旧好也。’”此处作者的意思是说,来相信道士可以传递亡妻的信物,但后悔的是她的遗物都与她一同埋葬了,因此就不能如玄宗一般,“唯将旧物表深情,钿合金钗寄将去”。此言一出,即谓两人之间已完全阴阳相隔,不能再幽情相传,一腔心曲,再也无法共叙。于是只能“人间空唱雨淋铃”。 “人间空唱雨淋铃”,作者用此语,意谓亡妻已逝,滚滚红尘,茫茫人间,如今唯有自己空自怅痛了。一句“人间空唱雨淋铃”,悲恻凄绝,哀伤怆”,唱出了纳兰字字泣血的心声,如寡妇夜哭,缠绵幽咽,不能终听。

  全词婉丽凄清,没有矫揉造作的成分,真挚深切令人读罢不禁黯然神伤。

创作背景

  纳兰性德的妻子卢氏亡于康熙年间,纳兰因此精神上受到极大的打击,为了表达对亡妻怀念哀思,故作下此词。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在中国文学史上也占有光彩夺目的一席。他生活于满汉融合时期,其贵族家庭兴衰具有关联于王朝国事的典型性。虽侍从帝王,却向往经历平淡。特殊的生活环境背景,加之个人的超逸才华,使其诗词创作呈现出独特的个性和鲜明的艺术风格。流传至今的《木兰花令·拟古决绝词》——“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富于意境,是其众多代表作之一。
  猜你喜欢

南园柳色动,野塘春水生。屡游烦将吏,独此守山城。

巡城已困尘埃眯,执扑仍遭虮虱缘。欲脱布衫携素手,试开病眼点黄连。

东郊迎新春,寒气从此毕。先民季冬傩,时制用先日。

通衢闻鼓吹,士女空户出。欢悰不复遭,抚时还自失。

拂雾寻山寺,篮舆上转轻。晓云生石细,旭日映岩明。

梵磬遥空出,天花夹路迎。何须似摩诘,方是学无生。

西征登陇首,薄暮有所思。
所思郁不见,残云傍马飞。
逢迎少壮非吾道,百壶且试开怀抱。
黄帽青鞋归去来,桐花落地无人扫。
尽说仙家饮酒,仙家不饮糟浆。自然玉液味偏长。浇溉黄芽荣旺。月下风前清爽。荐杯玉蕊馨香。醉经饱德访蓬庄。高卧仙宫方丈。

西风砧杵日相催,著破征衣整未回。白雁已衔霜信过,青林閒送雨声来。

摘叶烧泉处士斋,几翻相向写幽怀。看残今古无天眼,踏破青山有草鞋。

雁去休教虚只字,猿归应已共层崖。世间定乱非裴度,雪夜何人更度淮。

昨日方摇扇,今朝可拥裘。顿能惊北客,方觉是南州。

岁傥不逢闰,时今宁复秋。无庸叹疏漏,聊得避飕飕。

昔在零陵厌,神器若无依。
逐兔争先捷,掎鹿竞因机。
呼吸开伯道,叱咤掩江畿。
豹变分奇略,虎视肃戎威。
长蛇衄巴汉,骥马绝淮淝。
交战无内御,重门岂外扉。
成功举已弃,凶德愎而违。
水龙忽东骛,青盖乃西归。
朅来已永久,年代嗳微微。
苔石疑文字,荆坟失是非。
山莺空曙响,陇月自秋晖。
银海终无浪,金凫会不飞。
阒寂今如此,望望沾人衣。

滴滴雨鸣阶,愔愔兹夜静。风落宣猷树,寒凋承光屏。

高帷晓独垂,华烛夜空冷。所思不相见,方知寒漏永。

良工绘画应擅名,故向粉壁施丹青。青峦碧嶂粲如绮,溪桥流水空泠泠。

烟树苍茫隐台阁,白昼寒风起岩壑。两峰嵯峨插九霄,飞瀑一帘半空落。

古松偃蹇石崔嵬,小舟荡漾江水隈。春云如波扫不去,野花含笑年年开。

我本当时云路客。到处山川多阅历。远观恍若太华之三峰,气势峥嵘薄星日。

近观又似东岱之天门,悬崖双扇凌绝壁。平生逸兴独超然,静坐对之纷虑释。

美人高趣倘在兹,乞归同买谢公屐。

山色桃花里,渔庄信少双。鸥群回落日,鱼笱聚深矼。

杨柳秋开屋,蒹葭雨满江。野翁归醉晚,水没系船桩。

昔我居柴墟,菰芦托幽窅。弱冠事柔翰,闭户恣研讨。

经畬服许郑,词条撷江鲍。如以碧镂管,仰窥青玉昊。

沥液漱回甘,散襟抒夙抱。咫闻夸耳食,奥阼矜目巧。

通籍入承明,阊阖集簪袅。兹白争权奇,飞黄咸服皂。

翠毂何雕锼,珊鞭相窈袅。我似沧海粟,独对寒庭筱。

解颐寻匡衡,书空笑殷浩。亦有金薤篇,但作宴瑱饱。

诗摹蚓窍微,字仿蚕眠小。高冠虽切云,下士难闻道。

罗友逢揶揄,王澄真绝倒。皇华忽駪征,白檀除热恼。

恩遇山海宽,报称涓埃少。文轸谈竹王,锋车慑华䝤。

风尘厄辕驹,岁月过隙鸟。谁知㽛町遥,重见戈甲扰。

钦䲹声已去,蛛蝥丝尚绕。安得霹雳手,迅使霜箨扫。

勿令斗蜗角,相搏梦盬脑。防秋静边亭,媐春集屯堡。

方今多鼓鼙,思之元发缟。江汉生烽霾,妇孺积忧悄。

虐焰肆豨突,妖氛逞兔狡。行当捧海浇,慎莫聚铁造。

罴虎严止齐,刍粟精覈考。六韬奋鹰扬,七萃喜凫藻。

捷书奏甘泉,俘玉作典宝。蠮螉清远塞,鲸鲵戮遐岛。

宵旰勤可纡,黔黎慰宜早。请赓七德歌,愿向五湖老。

只余一片冰,怀中未能了。荩箧无著书,花砖叨视草。

琳琅校天禄,殿阁趋云表。珂影玉河深,钟声金阙晓。

再持英簜行,不觉舟车挠。山水协素心,吟啸愧长爪。

苍茫鸿蹋雪,辗转虫食蓼。付之括地图,浮以清酒醥。

大笔何淋漓,高咏发朕兆。我归学放翁,年丰谢富媪。

安神艺苑间,怀旧烟波渺。松柏见本性,岁寒期共保。

尚想黄池倚霸功,归来万乘一身空。越妃便泛五湖去,吴国长沦废沼中。

台草诉人春黛绿,洲花怨水暮愁红。深情悭是盈亏月,不异当时照六宫。

绣倦凭栏,槐阴正午。榴花窗外飘红雨。闲将彩线绾离愁,谁怜枉结同心缕。

竹影摇凉,荷风拂暑。年年此日偏羁旅。旧时飞燕到帘西,含愁祗对愁人语。

北风沙漠地,吾子远从军。官路虽非远,诗名要且闻。
蝉悲欲落日,雕下拟阴云。此去难相恋,前山掺袂分。
视世轩裳一露萤,平生苦节抱遗经。
卧云句好传弟子,钓濑名高齐客星。
尚想臞儒在山泽,空留遗庙落丹青。
发挥家传标潜德,奕奕元孙有典刑。

鸡娄大鼓声渊渊,南村北里车骈阗。神去神来送迎毕,广徵戏具娱新年。

寻橦缘曲走长索,吐火吞刀相继作。陡然变出狻猊形,一啸长风振林薄。

盘旋上下声咆哮,寒光凛凛拳金毛。锯牙磨厉地欲裂,铜头?视天为高。

一狮倒曳一狮走,郁怒追逃气犹吼。兴酣直欲吞万牛,目中久已无三狗。

吾闻狮子产大秦,波斯品类尤威神。国初远略振殊俗,重译贡作天家珍。

如今沧海方腾溢,杀到角端都骇逸。越南驯象久无闻,何处瑶光呈异质。

春镫闇闇动征轺,逆旅光阴不自聊。乡中狮子乡中舞,谁辨黄超与白超。

岁寒墐户无风沙,如僧退院吏退衙。余年健在真硕果,世事阅尽如空花。

峥嵘岁月蛇掣尾,漂泊身世狗丧家。一掬得饱羡饥鹜,三匝未稳输惊鸦。

子舍来愁室悬磬,孙谋近喜经传葩。剩僚那得太仓粟,残客敢望头纲茶。

分随博士写驴券,敢逐健儿挽马挝。但支傲骨动龃龉,岂有奇字攻蒐爬。

见闻时复助嚄唶,疏水幸能办咄嗟。只愁衰鬓等枯雪,安望醉脸如流霞。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