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鱼儿·海棠

甚春来、冷烟凄雨,朝朝迟了芳信。蓦然作暖晴三日,又觉万姝娇困。霜点鬓。潘令老,年年不带看花分。才情减尽。怅玉局飞仙,石湖绝笔,孤负这风韵。



倾城色,懊恼佳人薄命。墙头岑寂谁问。东风日暮无聊赖,吹得胭脂成粉。君细认。花共酒,古来二事天尤吝。年光去迅。漫绿叶成阴,青苔满地,做得异时恨。

译文与注释

译文

自人春后,就一直阴雨绵绵,寒意未尽,导致海棠到了花期还迟迟没有绽放;等到前些时候天气突然晴朗起来,初开放的娇嫩花朵却又因难以承受一连三天的日晒而恹恹欲睡,仿佛一位位慵懒欲睡的小美人。我两鬓已有星星白发,犹如霜华点缀。疑惑该不是由于日渐衰老,因而不再有赏花的缘分了吧?人当老去,才思锐减,情怀也不复如昔年之健,恨无五色彩笔以歌咏海棠的风采格致,愧对名花。

更使我懊恼的是,海棠花也和那些薄命丽姝一样,空有倾国倾城的容貌,却遇不着爱赏、卫护她们的人。她们寂寞地从院墙背后探出头来,秀靥半露,可是又见谁来关怀她们?只有那东风在夕阳西下之时,百无聊赖之际,吹去了她们脸上的胭脂,使她们的脸色一天天变得憔悴泛白。名葩易萎,佳酿难熟,古往今来,这两样物事,是天公最为吝啬,断不肯轻付与人的。光阴脚步匆匆,眼看着夏天就要来临。到那时,树上固然是绿叶繁茂,却再见不着海棠花的倩影;就连地下也将铺满苍苔,缤纷的落英也将无迹可寻。绵绵此恨,还不知怎样消遣。

注释

摸鱼儿:唐教坊曲有《摸鱼子》,宋人始见晁补之词,名《摸鱼儿》。《词谱》以晁补之、辛弃疾、张炎三家词为正体。晁词一百一十六字。上片五十七字,十句六仄韵;下片五十九字,十一句七仄韵。前片第四韵、后片第五韵的十字句,须一气呵成,句式可以灵活。另有《买陂塘》、《迈陂塘》、《陂塘柳》、《双蕖怨》、《山鬼谣》、《安庆摸》等名称。

甚:为什么。

迟了芳信:指迟迟未开花。

蓦(mò)然:突然地。

万姝(shū):万花。

娇因:花欲开状。

潘令:晋潘岳,曾为河阳令,爱花,多树桃李,人称河阳一县花。其《秋兴赋序》自叹:“余春秋三十有二,始见二毛。”

不成:难道。

分(fèn):缘分。

玉局:指苏轼。苏轼晚年曾提举玉局观,有咏海棠之作多篇。

飞仙:会飞的仙人,此处比喻仙逝。

石湖:指范成大,石湖乃其自号。亦有咏海棠之作传世。

佳人:指海棠花。

胭(yān)脂(zhī)成粉:比喻花凋零。

不成:难道。

赏析

  词人在词中对花抒怀,借花言志,运用典故和精致细腻的语言将自己的人生际遇与海棠命运相结合,立意深远,感情真挚。

  词的上片开篇即写海棠命运多舛。“甚春来、冷烟凄雨”一句,就有对于那“做冷欺花”的造物主无限嗔怪之意。次句“朝朝迟了芳信”,下“朝朝”二字,更活画花期既误,词人天天翘首掐指相盼计日之焦虑。以上二句,是词人爱花惜花海棠未花之前。继云“蓦然作暖晴三日,又觉万姝娇困”,对于初开之花的疼惜,一如对于扶床弱步之小囡。继云“倾成色,懊恼佳人薄命,墙头岑寂谁问”,对于盛开之花的爱怜,俨然像是在为待字未嫁的相邻娇娃而叹息。“霜点鬓。”词人转写自己,感叹岁月无情,人生无奈。“才情减尽”既是作者自谦,也是英雄暮年的感慨。实际上,词人并未因年老而放弃咏海棠,反而极力为海棠叙写其命运的不平,暗寓着作者从未因多次遭贬谪而放弃抗金报国的理想。咏海棠而写出苏、范二公,较前泛用潘岳事,更为贴切。一阕之中,虽三见古人,但各派各的用场,“潘令”是自况,“玉局”、“石湖”是反衬,用事命笔,错落有致,自然渊雅。这亦是此篇的成功之处。“飞仙”、“绝笔”云云,是词人怅恨二公仙逝,不能再传海棠之神韵。但是词人对海棠的拳拳眷恋之情,绝不亚于东坡、石湖,因此尽管自己才情不及二公,仍然不肯搁笔,而愿竭尽全力为海棠传神韵。

  词的下片,词人又回归对海棠花的描写。“岑寂谁问”,四字耐人回味。“东风”二句写在东风吹拂中,海棠花瓣舒展,由初时之深红,渐渐转为粉红,“无聊赖”,责怪春风,可谓无理而有情。“君细认”三句由赏花引出人生感慨,更强化了惜春爱花之情。最后以“漫绿叶成阴,青苔满地,做得异时恨”作结,悬想未来,情深一往,是仍将爱花惜花海棠无花之后也。“异时恨”,作者恨的不仅是时光的无情,更是朝廷的无能和自己的壮志难酬。

  全篇循序渐进,脉络井井,写尽了作者对海棠花的钟爱深惜。词人用典故和精致细腻的语言将自己的人生际遇与海棠命运相结合,用清隽秀美的笔调将心中所感表达出来,达到物我交融的意境,立意深远,感情真挚。

创作背景

  嘉定年间(公元1208-1224),词人任建阳(今属福建)令时,赋了一首《落梅》诗,因诗中有“东风谬掌花权柄,却忌孤高不主张”诗句,被人指控为“讪谤当国”,一再被黜,坐废十年,此即“落梅”诗案。这首《海棠》词当是这一时期的作品。在词中,词人以海棠的迟开、被冷落与最后的凋零自况,并用潘岳、苏轼、范成大三位历史人物作比,表达了自己对因诗被贬的不满,也流露出珍惜光阴及时行乐的消极情绪。

刘克庄
  刘克庄(1187~1269) 南宋诗人、词人、诗论家。字潜夫,号后村。福建莆田人。宋末文坛领袖,辛派词人的重要代表,词风豪迈慷慨。在江湖诗人中年寿最长,官位最高,成就也最大。晚年致力于辞赋创作,提出了许多革新理论。
  猜你喜欢
池光忽隐墙,花气乱侵房。屏缘蝶留粉,窗油蜂印黄。
官书推小吏,侍史从清郎。并马更吟去,寻思有底忙。
冬狩温泉岁欲阑,宫城佳气晚宜看。汤熏仗里千旗暖,
雪照山边万井寒。君门献赋谁相达,客舍无钱辄自安。
且喜礼闱秦镜在,还将妍丑付春官。

诏书徵拜脱荷裳,身去东山闭草堂。阊阖九天通奏籍,华亭一鹤在朝行。

沧洲离别风烟远,青琐幽深漏刻长。今日却回垂钓处,海鸥相见已高翔。

江如晓天净,石似暮霞张。征帆一流览,宛若巫山阳。
楚客思归路,秦人谪异乡。猿鸣孤月夜,再使泪沾裳。
晓日挂林麓,秋风入涧阿。
野禽飞自语,田父笑相过。
村畽仓箱富,山蹊芋栗多。
一鞭聊策蹇,驰上小罗坡。
微雨洒芳尘,酝造可人春色。闻道梦云楼外,正小桃花发。
殷勤留取最繁枝,樽前待闲折。准拟乱红深处,化一双蝴蝶。

大旆传闻载酒过,小诗未忍著砖磨。阳关三叠君须秘,除却胶西不解歌。

春雨湿窗纱,辛夷弄影斜。曾窥江梦彩,笔笔忽生花。

寒山深,白云萧萧枫树林。岚烟瀑雨生衣簪,绿萝袅袅悬我心。

灵源中,石齿齿。散发轻舟弄云水,欲得风飘洗双耳。

茆屋荒冈绝四邻,青林残叶少行人。苔边僧磬连孤鸟,竹里仙家隔素尘。

布衣未了生平事,愧尔双毫写幽思。白头遥想米家风,梦落濡须墨池里。

此驿阅人多似我,于湖去后有谁来。诗留版壁经年在,门对岩扃尽日开。

天上有文修白玉,人间无句对苍苔。相逢莫问滔滔事,荷蒉曾过有意哉。

白云扰扰起楼船,梧叶初惊落井边。莼菜谩劳思故国,梨花端合读遗编。

风波浪里宜持柁,歌舞场中莫讲禅。治行秪今谁第一,循良拟是汉家天。

独酌谣。独酌酒难消。独酌三两碗。弄曲两三调。调弦忽未毕。忽值出房朝。

更似游春苑。还如逢丽谯。衣香逐娇去。眼语送杯娇。

馀樽尽复益。自得是逍遥。

直气南山相与高,争教尘土涴青袍。征科颇似曾料理,差胜参军作马曹。

姑苏城上姑苏台,青山百里娥眉开。平郊如掌思清远,昔人乐极曾生哀。

大雠未复敌不死,壮志消磨侈心起。会稽捷甲功自多,种蠡深谋诚未已。

不知佳冶能倾国,暮暮朝朝醉春色。勋臣抉眼视东门,越女还为越人得。

只今兴废总成空,惟馀碧草摇凄风。可怜千古台前水,不洗当年甬东耻。

泪干红落脸,心尽白垂头。自此方知怨,从来岂信愁。
鼎食味苦浓,藿食味苦淡。
同生不同嗜,羊枣与昌歜。
孰能游其间。进退两无憾。
尚书古仙伯,雅尚本真澹。
禁涂履星辰,讲厦席毡毯。
将升閒槐枣,忽去乱葭菼。
太清奉虚皇,奎壁手可揽。
举以华其归,光耀极铅椠。
向来功名人,勇进忘坎窞。
听诵归来辞,掩耳谢不敢。
宁知达士胸,万牛眇难撼。
清风满后车,一洗世氛黕。
祖帐将军园,寒枝红缀糁。
公归宁久阔,别意不成惨。
金华访旧学,和羹待醯醓。
政恐牧笛清,终换街鼓紞。
族姓源江左,来归禹外家。
懿文吟柳絮,淑质咏桃华。
兰室双芽秀,萱堂只影斜。
他年修郡志,遗范照三巴。

浅碧分江入众山,山深无处不潺潺。开轩最近寒溪口,喷薄松风响佩环。

握兰肯受二毛侵,高节须知映古今。
烟阁云台辞帝阙,风裘雪帽返家林。
殿庭不待新鸣玉,里舍聊挥旧赐金。
猿鹤不须惊与怨,道人轩冕本无心。

病起秋原学闭关,转从风雨见幽闲。最怜小圃新锄后,独立空亭对远山。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