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鱼儿·海棠

甚春来、冷烟凄雨,朝朝迟了芳信。蓦然作暖晴三日,又觉万姝娇困。霜点鬓。潘令老,年年不带看花分。才情减尽。怅玉局飞仙,石湖绝笔,孤负这风韵。



倾城色,懊恼佳人薄命。墙头岑寂谁问。东风日暮无聊赖,吹得胭脂成粉。君细认。花共酒,古来二事天尤吝。年光去迅。漫绿叶成阴,青苔满地,做得异时恨。

译文与注释

译文

自人春后,就一直阴雨绵绵,寒意未尽,导致海棠到了花期还迟迟没有绽放;等到前些时候天气突然晴朗起来,初开放的娇嫩花朵却又因难以承受一连三天的日晒而恹恹欲睡,仿佛一位位慵懒欲睡的小美人。我两鬓已有星星白发,犹如霜华点缀。疑惑该不是由于日渐衰老,因而不再有赏花的缘分了吧?人当老去,才思锐减,情怀也不复如昔年之健,恨无五色彩笔以歌咏海棠的风采格致,愧对名花。

更使我懊恼的是,海棠花也和那些薄命丽姝一样,空有倾国倾城的容貌,却遇不着爱赏、卫护她们的人。她们寂寞地从院墙背后探出头来,秀靥半露,可是又见谁来关怀她们?只有那东风在夕阳西下之时,百无聊赖之际,吹去了她们脸上的胭脂,使她们的脸色一天天变得憔悴泛白。名葩易萎,佳酿难熟,古往今来,这两样物事,是天公最为吝啬,断不肯轻付与人的。光阴脚步匆匆,眼看着夏天就要来临。到那时,树上固然是绿叶繁茂,却再见不着海棠花的倩影;就连地下也将铺满苍苔,缤纷的落英也将无迹可寻。绵绵此恨,还不知怎样消遣。

注释

摸鱼儿:唐教坊曲有《摸鱼子》,宋人始见晁补之词,名《摸鱼儿》。《词谱》以晁补之、辛弃疾、张炎三家词为正体。晁词一百一十六字。上片五十七字,十句六仄韵;下片五十九字,十一句七仄韵。前片第四韵、后片第五韵的十字句,须一气呵成,句式可以灵活。另有《买陂塘》、《迈陂塘》、《陂塘柳》、《双蕖怨》、《山鬼谣》、《安庆摸》等名称。

甚:为什么。

迟了芳信:指迟迟未开花。

蓦(mò)然:突然地。

万姝(shū):万花。

娇因:花欲开状。

潘令:晋潘岳,曾为河阳令,爱花,多树桃李,人称河阳一县花。其《秋兴赋序》自叹:“余春秋三十有二,始见二毛。”

不成:难道。

分(fèn):缘分。

玉局:指苏轼。苏轼晚年曾提举玉局观,有咏海棠之作多篇。

飞仙:会飞的仙人,此处比喻仙逝。

石湖:指范成大,石湖乃其自号。亦有咏海棠之作传世。

佳人:指海棠花。

胭(yān)脂(zhī)成粉:比喻花凋零。

不成:难道。

赏析

  词人在词中对花抒怀,借花言志,运用典故和精致细腻的语言将自己的人生际遇与海棠命运相结合,立意深远,感情真挚。

  词的上片开篇即写海棠命运多舛。“甚春来、冷烟凄雨”一句,就有对于那“做冷欺花”的造物主无限嗔怪之意。次句“朝朝迟了芳信”,下“朝朝”二字,更活画花期既误,词人天天翘首掐指相盼计日之焦虑。以上二句,是词人爱花惜花海棠未花之前。继云“蓦然作暖晴三日,又觉万姝娇困”,对于初开之花的疼惜,一如对于扶床弱步之小囡。继云“倾成色,懊恼佳人薄命,墙头岑寂谁问”,对于盛开之花的爱怜,俨然像是在为待字未嫁的相邻娇娃而叹息。“霜点鬓。”词人转写自己,感叹岁月无情,人生无奈。“才情减尽”既是作者自谦,也是英雄暮年的感慨。实际上,词人并未因年老而放弃咏海棠,反而极力为海棠叙写其命运的不平,暗寓着作者从未因多次遭贬谪而放弃抗金报国的理想。咏海棠而写出苏、范二公,较前泛用潘岳事,更为贴切。一阕之中,虽三见古人,但各派各的用场,“潘令”是自况,“玉局”、“石湖”是反衬,用事命笔,错落有致,自然渊雅。这亦是此篇的成功之处。“飞仙”、“绝笔”云云,是词人怅恨二公仙逝,不能再传海棠之神韵。但是词人对海棠的拳拳眷恋之情,绝不亚于东坡、石湖,因此尽管自己才情不及二公,仍然不肯搁笔,而愿竭尽全力为海棠传神韵。

  词的下片,词人又回归对海棠花的描写。“岑寂谁问”,四字耐人回味。“东风”二句写在东风吹拂中,海棠花瓣舒展,由初时之深红,渐渐转为粉红,“无聊赖”,责怪春风,可谓无理而有情。“君细认”三句由赏花引出人生感慨,更强化了惜春爱花之情。最后以“漫绿叶成阴,青苔满地,做得异时恨”作结,悬想未来,情深一往,是仍将爱花惜花海棠无花之后也。“异时恨”,作者恨的不仅是时光的无情,更是朝廷的无能和自己的壮志难酬。

  全篇循序渐进,脉络井井,写尽了作者对海棠花的钟爱深惜。词人用典故和精致细腻的语言将自己的人生际遇与海棠命运相结合,用清隽秀美的笔调将心中所感表达出来,达到物我交融的意境,立意深远,感情真挚。

创作背景

  嘉定年间(公元1208-1224),词人任建阳(今属福建)令时,赋了一首《落梅》诗,因诗中有“东风谬掌花权柄,却忌孤高不主张”诗句,被人指控为“讪谤当国”,一再被黜,坐废十年,此即“落梅”诗案。这首《海棠》词当是这一时期的作品。在词中,词人以海棠的迟开、被冷落与最后的凋零自况,并用潘岳、苏轼、范成大三位历史人物作比,表达了自己对因诗被贬的不满,也流露出珍惜光阴及时行乐的消极情绪。

刘克庄
  刘克庄(1187~1269) 南宋诗人、词人、诗论家。字潜夫,号后村。福建莆田人。宋末文坛领袖,辛派词人的重要代表,词风豪迈慷慨。在江湖诗人中年寿最长,官位最高,成就也最大。晚年致力于辞赋创作,提出了许多革新理论。
  猜你喜欢
一径逗霜林,朱栏绕碧岑。地盘云梦角,山镇洞庭心。
树白看烟起,沙红见日沉。还因此悲屈,惆怅又行吟。

首尾相蟠千里来,中分关陜势崔嵬。凿开地脉黄流出,劈破云根翠壁开。

古雪埋峰明剑戟,苍烟锁树失楼台。金陵自古多佳丽,诗到钟山不易裁。

千槌击鼓万人呼,一抹涛头百尺余。
明日潮来人不见,江边只有候潮鱼。

日者论文各少年,中间岁月似风旋。老来书册惟生睡,里许生涯未苦贤。

好句撩人那得懒,胜流觅纸便争传。诗坛正欠风骚将,君合为真不用权。

虾䱉出潢潦,道逢东海使。鱼服而介身,呷浪以相戏。

物微恐见侵,跳波争努臂。东陂招能兄,西溪唤螺弟。

水虫万馀种,各各条兵议。聚族鼓鳞鬣,不能当一嚏。

汉女三千人,一一盼阳春。花开不见日,愁绕翠蛾颦。

君王雨露在一身,那得遍洒东门尘。君不见赵家姊妹玉不如,昭阳乍亲椒殿疏,何况增成班婕妤。

一番勒花寒阵过,几竿搓柳日痕流。新阡绀幰迢迢去,往事黄昏恰恰愁。

簿书堆案阻寻幽,想像高人物外游。自昔品题多北客,故知物象胜中州。

云经乱石馀膏润,烟过悬崖自去留。暂俯澄潭倚苍壁,已疑身世在鳌头。

种木计十年,种花计一岁。取适耳目前,亦贵使其继。

朝来买花苗,红紫杂琐细。僮仆争艺之,顷刻一庭砌。

诘旦掇新华,良亦盛佳丽。顾予独永怀,秋风会时至。

何不多种菊,以为晚节计。

柴门深闭蓣徐煨,沽得邻家村酿来。
白发衰颓聊遗岁,山妻稚子笑颜开。

黄帽青鞋何处寻,道人高卧南山阴。閒诵维摩一百偈,白雪床前三尺深。

南州有一士,卜隐大江滨。端居坐终日,尚友古之人。

古人不可作,圣远复言湮。出门岐路多,何由问通津。

有客过其家,诲语何谆谆。集义以养气,主敬以修身。

请子事斯语,永言书诸绅。

隔岸红尘忙似火,当轩青嶂冷如冰。
烹茶童子休相问,报道门前是衲僧。

公事之馀喜坐禅,少曾将胁到床眠。虽然现出宰官相,长老之名四海传。

暮酒愁蔬蔌,傒童忆钓竿。河鱼子夜泼,秋雨五更寒。

岁稔江湖晏,村幽薮网安。香莼分得好,珍重报加餐。

雒阳贵公子,才气盖九州。言从承明观,出治东诸侯。

绣衣自天下,龙节横江浮。威声雷霆发,惠泽河汉流。

簿领谢俗吏,清谈揖前修。三月初行部,飞帆绝潮头。

诸山嶙嶙出,委蛇转前驺。众川淙淙来,方洋放扁舟。

仁智得所好,逍然忘百忧。历访宁惮远,穷探讵辞幽。

高怀期康乐,遁迹嘉远游。从容顾宾从,此乐复有不。

长歌裁大句,从者谁敢酬。归来特示我,明珠知闇投。

我本丘樊士,久巳失厥谋。终无考槃刺,但有伐檀羞。

庶几不远复,未愧公阅休。

兄弟同居忍便安,莫因毫末起争端。眼前生子又兄弟,留与儿孙作样看。

九衢风景尽争新,独占天门近紫宸。宝马竞随朝暮客,
香车争碾古今尘。烟光正入南山色,气势遥连北阙春。
莫见繁华只如此,暗中还换往来人。
河南萧氏粲文物,鹤在九皋无数鸣。
小山羽翮日绚练,胆气也作虹霓横。
挂冠亭后冷如水,旧毡半是蛛丝萦。
恩袍谩官直斋老,书院误身吟院史。
凤楼好手乃有弟,铁声铮铮亦妙器。
乡里浪传轻薄名,儿曹岂知渠大意。
惠子五车稷下困,仲连一箭聊城至。
博悬於投呼得卢,莫以蔡齐故第二。
圣朝新数中兴年,进士蜕骨秋风蝉。
梅花魁春导人去,竹叶鏖寒浇客眠。
天方坐我茅三椽,留眼送尔宜鸿前。
因行西湖叫和靖,为言诗苦剩狂颠。

寻常云起九龙脊,今见螭头喷玉泉。从此出山原不浊,澄清风力浩无边。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