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下曲六首·其一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译文与注释

译文
五月的天山仍是大雪纷飞,只有凛冽的寒风,根本看不见盛放的鲜花。
听到有人用笛子吹奏《折柳曲》,想着家乡已是春色满园,而在这里,还未曾见到春色
白天在金鼓声中与敌人进行殊死的战斗,晚上枕着马鞍睡觉。
​但愿腰间悬挂的宝剑,能够早日平定边疆,为国立功。
注释
天山:指祁连山。
折柳:即《折杨柳》,古乐曲名。
金鼓:指锣,进军时击鼓,退军时鸣金。

赏析

  首句言“五月天山雪”,已经扣紧题目。五月,在内地正值盛夏。韩愈说“五月榴花照眼明,枝间时见子初成”,赵嘏说“和如春色净如秋,五月商山是胜游”。但是,李白所写五月却在塞下,在天山,自然,所见所感也就迥然有别。天山孤拔,常年被积雪覆盖。这种内地与塞下在同一季节景物上的巨大反差,被诗人敏锐地捕捉,然而,他没有具体细致地进行客观描写,而以轻淡之笔徐徐道出自己内心的感受:“无花只有寒”。

  “无花”二字双关不见花开之意,这层意思紧启第三句“笛中闻折柳”。“折柳”即《折杨柳》曲的省称。这句表面看是写遍地闻笛,实际话外有音,意谓眼前无柳可折,“折柳”之事只能于“笛中闻”。花明柳暗是春色的表征,“无花”兼无柳,也就是“春色未曾看”了。这四句意脉贯通,一气直下,措语天然,不拘格律如古诗之开篇,前人未具此格。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这两句是说,战士们白天在金鼓声中与敌人进行殊死的战斗,晚上却是抱着马鞍睡觉。

  五、六句紧承前意,既写军旅生活的紧张。古代行军鸣金击鼓,以整齐步伐,节制进退。写出“金鼓”,则烘托出紧张气氛,军纪严肃可知。只言“晓战”,则整日之行军、战斗俱在不言之中。晚上只能抱着马鞍打盹儿,更见军中生活之紧张。本来,宵眠枕玉鞍也许更符合军中的生活习惯,不言“枕”而言“抱”,一字之易,紧张状态尤为突出,似乎一当报警,“抱鞍”者更能翻身上马,奋勇出击。此两句则就一“晓”一“宵”写来,并不铺叙全日生活,概括性也强。全篇只此两句作对仗,严正的形式与严肃的内容配合,增强了表达效果。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末两句是说,但愿腰间悬挂的宝剑能够早日平定边疆,为国立功。以上六句全写边疆生活的艰苦,若有怨思,末两句却急作转语,音情突变。这里用了西汉傅介子的故事。由于楼兰(西域国名)王贪财,屡遮杀前往西域的汉使,傅介子受霍光派遣出使西域,计斩楼兰王,为国立功。此诗末两句借此表达了边塞将士的爱国激情。“愿”字与“直为”,语气斩钉截铁,慨当以慷,足以振起全篇。这是此诗点睛结穴之处。

  本诗的结尾雄壮有力,与前面六句的烘托之功是分不开的。没有那样一个艰苦的背景,则不足以显示如此卓绝的精神。此诗所以极苍凉而极雄壮,意境浑成,是因为有了前六句的铺垫。如果一开口就豪言壮语,转觉无力。这写法与“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二语有异曲同工之妙。此诗不但篇法独造,对仗也不拘常格,自是五律别调佳作。

创作背景

  《塞上曲》这组诗当作于公元743年(唐玄宗天宝二载)。此前一年李白初入长安,此时供奉翰林,胸中正怀有建功立业的政治抱负。本首诗即是组诗的第一首。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据《新唐书》记载,李白为兴圣皇帝(凉武昭王李暠)九世孙,与李唐诸王同宗。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明堂赋》《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猜你喜欢
玉殿春浓花烂熳,簇神仙伴。罗裙窣地缕黄金,奏清音。
酒阑歌罢两沉沉,一笑动君心。永愿作鸳鸯伴,恋情深。
记得武陵相见日,六年往事堪惊。回头双鬓已星星。谁知江上酒,还与故人倾。
铁马红旗寒日暮,使君犹寄边城。只愁飞诏下青冥。不应霜塞晚,横槊看诗成。

玉烛初调大历年,先生偶脱万兵前。谁教早献千金赋,可得看囊更有钱。

残风剩雨放春晴,久醉欲醒何由醒。
枕上扶头更解酲,五官六吏皆失宁。
满园莴苣间蔓青,火急掣铃呼庖丁。
细脍雨叶缕风茎,酢红姜紫银盐明,
豆(上难下肉)麻膏和使成。食如辣玉兼甜冰,
毛骨洒洒心泠泠。

昔旱或踰时,今焉倏经岁。三冬无一白,五月熯犹炽。

火云堆若山,赤日光射地。风伯谁使狂,雷师空作势。

草根枯欲尽,井水涸难继。春麰无复论,秋谷不得艺。

焮阳动成火,乖气复为厉。夺攘半幽燕,流徙穷晋魏。

苍生尔何辜,气数偶相值。静言求其端,幽远安所致。

仁爱理则然,乾封岂天意。恭闻桑林祷,圣主方惕励。

明廷戒臣工,犴狱理冤滞。微官亦何为,展转劳梦寐。

端居愧素餐,奋迅嫌出位。忧心剧惔焚,中热不可制。

区区一寸丹,耿耿天下计。谁将天瓢水,极力起凋瘁。

西成未愆期,及此百物遂。云汉且勿歌,丰年颂当制。

圣代为儒可致身,谁知又别五陵春。青门独出空归鸟,
紫陌相逢尽醉人。江岛去寻垂钓远,塞山来见举头频。
且须共漉边城酒,何必陶家有白纶。
数点绿杨风,春光是处同。
蜂喧搜蕊瘠,鸟闹聒山聋。
联句逢诗友,寻僧问牧童。
家家办农具,准拟试新工。

野兴偏宜月色秋,开轩待月小迟留。肯教美景成虚度,正拟良朋共唱酬。

举盏但为文字饮,新诗都付锦囊收。坐深细听残更报,祇隔芙蓉水外楼。

司花未省是何神,不合教渠尽领真。方半吐时偏惬意,到全开日便愁人。

红云冷惨枝间露,绿雾香流叶底尘。一曲山香莫轻舞,临轩方欲赏长春。

竹影和诗瘦,梅花入梦香。
可怜今夜月,不肯下西厢。
已落时人后,谁能说姓名。
惟应马南郡,偏重郑康成。
宾馆悬床待,公庭罢吏迎。
为居门下久,童仆亦多情。

一雨一番凉,江南秋兴。门掩苍苔锁寒径。红尘不到,尽日鸟啼人静。绿荷风已过,摇香柄。

淡阴未解,园林清润。一片花飞堕红影。残书读尽,袖手高吟清咏。任从车马客,劳方寸。

神仙风格本难俦,曾从前皇翠辇游。红踯躅繁金殿暖,
碧芙蓉笑水宫秋。宝筝钿剥阴尘覆,锦帐香消画烛幽。
一旦色衰归故里,月明犹梦按梁州。

吾道堂堂日月中,乾坤随处满儒风。十年北斗斯文望,今日西藤学者宗。

雨化山川全出色,春添坛杏愈加红。不须去打苏湖板,自有无言造化功。

乾坤何处着閒人,松菊归来日转亲。投刺尚馀方外友,著书赢得自由身。

寻常志士能轻世,岂有高贤不奈贫。只恐东山时望切,未容泉石久沈沦。

人事支离任转蓬,炎凉作敌古今同。山僧讶我头头错,我羡山僧色色空。

龙带浮云归古洞,犬随白鹤舞松风。凭高才话诸天事,月挂峰头别又匆。

西风桂花落,我上天台山。仙子扶我手,泠然苍水环。

乘鸾者谁子?飞烟渺难攀。三坐此游戏,弄影银河湾。

空山忽风瀑,四顾鸣潺湲。长揖马子微,此岂非人间。

穹庐三月已淹留,白草黄云见即愁。满袖尘埃何处说,李家池上海棠洲。

白鹭白于雪,于飞在洲渚。谁言我最閒,正尔心独苦。

白云花影外,堂上一帘春。
细雨溪桥路,孤烟古木村。
有鱼供醉客,无犬吠行人。
把酒同游处,梅花满县门。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