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下曲六首·其一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译文与注释

译文
五月的天山仍是大雪纷飞,只有凛冽的寒风,根本看不见盛放的鲜花。
听到有人用笛子吹奏《折柳曲》,想着家乡已是春色满园,而在这里,还未曾见到春色
白天在金鼓声中与敌人进行殊死的战斗,晚上枕着马鞍睡觉。
​但愿腰间悬挂的宝剑,能够早日平定边疆,为国立功。
注释
天山:指祁连山。
折柳:即《折杨柳》,古乐曲名。
金鼓:指锣,进军时击鼓,退军时鸣金。

赏析

  首句言“五月天山雪”,已经扣紧题目。五月,在内地正值盛夏。韩愈说“五月榴花照眼明,枝间时见子初成”,赵嘏说“和如春色净如秋,五月商山是胜游”。但是,李白所写五月却在塞下,在天山,自然,所见所感也就迥然有别。天山孤拔,常年被积雪覆盖。这种内地与塞下在同一季节景物上的巨大反差,被诗人敏锐地捕捉,然而,他没有具体细致地进行客观描写,而以轻淡之笔徐徐道出自己内心的感受:“无花只有寒”。

  “无花”二字双关不见花开之意,这层意思紧启第三句“笛中闻折柳”。“折柳”即《折杨柳》曲的省称。这句表面看是写遍地闻笛,实际话外有音,意谓眼前无柳可折,“折柳”之事只能于“笛中闻”。花明柳暗是春色的表征,“无花”兼无柳,也就是“春色未曾看”了。这四句意脉贯通,一气直下,措语天然,不拘格律如古诗之开篇,前人未具此格。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这两句是说,战士们白天在金鼓声中与敌人进行殊死的战斗,晚上却是抱着马鞍睡觉。

  五、六句紧承前意,既写军旅生活的紧张。古代行军鸣金击鼓,以整齐步伐,节制进退。写出“金鼓”,则烘托出紧张气氛,军纪严肃可知。只言“晓战”,则整日之行军、战斗俱在不言之中。晚上只能抱着马鞍打盹儿,更见军中生活之紧张。本来,宵眠枕玉鞍也许更符合军中的生活习惯,不言“枕”而言“抱”,一字之易,紧张状态尤为突出,似乎一当报警,“抱鞍”者更能翻身上马,奋勇出击。此两句则就一“晓”一“宵”写来,并不铺叙全日生活,概括性也强。全篇只此两句作对仗,严正的形式与严肃的内容配合,增强了表达效果。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末两句是说,但愿腰间悬挂的宝剑能够早日平定边疆,为国立功。以上六句全写边疆生活的艰苦,若有怨思,末两句却急作转语,音情突变。这里用了西汉傅介子的故事。由于楼兰(西域国名)王贪财,屡遮杀前往西域的汉使,傅介子受霍光派遣出使西域,计斩楼兰王,为国立功。此诗末两句借此表达了边塞将士的爱国激情。“愿”字与“直为”,语气斩钉截铁,慨当以慷,足以振起全篇。这是此诗点睛结穴之处。

  本诗的结尾雄壮有力,与前面六句的烘托之功是分不开的。没有那样一个艰苦的背景,则不足以显示如此卓绝的精神。此诗所以极苍凉而极雄壮,意境浑成,是因为有了前六句的铺垫。如果一开口就豪言壮语,转觉无力。这写法与“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二语有异曲同工之妙。此诗不但篇法独造,对仗也不拘常格,自是五律别调佳作。

创作背景

  《塞上曲》这组诗当作于公元743年(唐玄宗天宝二载)。此前一年李白初入长安,此时供奉翰林,胸中正怀有建功立业的政治抱负。本首诗即是组诗的第一首。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据《新唐书》记载,李白为兴圣皇帝(凉武昭王李暠)九世孙,与李唐诸王同宗。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明堂赋》《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猜你喜欢
闲情减旧。无奈伤春能作瘦。桂楫兰舟。几送人归我滞留。
西门官柳。满把青青临别手。谁共登楼。分取烟波一段愁。

严助閒堂野水滨,每同兄弟日娱亲。到家几度瞻云迥,恋阙还应爱日频。

山色半帘铜鼓曙,潮声入坐顶湖春。史臣定写茆容传,笑拂端溪紫石匀。

天意微欲落,山情近远涵。晴云低岫白,霁霭入溪蓝。

漾楫幽峰麓,孤光隐碧潭。菰蒲前冉冉,萝薜近毵毵。

敛意供冥索,舒心恣远探。人与山莫逆,对水亦成三。

疏才实愧建安人,茅屋频过见尔真。甘向清朝藏玉璞,自知幽事在纶巾。

酒杯动落关山月,诗箧能收海岳春。老病送君成一笑,相看谁是葛天民。

绵瓞怜同蒂,锄耰莫误芸。浮泉滋绀质,巾绤透清芬。

积石三年熟,瑶池五色文。静思空洞美,宁问邵平君。

託质朝阳地,含芳改火时。
锡圭裁细叶,栖凤养深枝。
双树怜银井,孤生称檿丝。
龙门高百尺,梓漆让华滋。

朝霞和雪蜃窗明,的的容辉称小名。瘦燕本来肤肉暖,肥环元是骨躯轻。

语时细领本兰气,曲罢犹疑脆管声。仙质未宜金屋贮,绿梅花下著卿卿。

鹊鹊复鹊鹊,春明飞向深树落。
树边人家怀抱恶,去年征夫从卫霍。
边头烽火接回中,羽书昼警清夜同。
一自将军度河曲,天山万里风云空。
边头战血赤河水,战士磨刀寒落指。
天子深坐甘泉宫,回头北顾常拊髀。
树头鹊噪如有知,朝来蟢子檐前垂。
夫君封侯应有期,凤奁鸾镜当窗移。

牢锁重关路不通,何人过我扣参同。问君识得真空否,法界空时讼狱空。

东第君王赐,西园宾客来。将军元好士,公子复怜才。

玉袖花间出,金尊竹下开。还须明月上,莫畏夕阳催。

十年不得舞衣班,一忆江南胆欲寒。黄犬候来秋自老,白云望断信何难。

军中得句常横槊,客里伤心每据鞍。游子未归情几许,天山风雪正漫漫。

缄叹凌珠渊,收慨上金堤。春芳行歇落,是人方未齐。

秋色溶溶满碧卮,风清露冷出新诗。笙歌院落追欢赏,灯火楼台斗陆离。

岂有儒冠冲怒发,更无尚论不轩眉。君看月到天心处,万里何曾着点翳。

嬿婉回风态若飞,丽华翘袖玉为姿。
后庭一曲从教舞,舞破江山君未知。

景物与意会,撚髯声悲鸣。一语得总持,万状就使令。

以我诗思苦,赏此秋月明。今□月影里,几人同此情。

道体谁云远,敛之方寸间。幽人更何事,稳卧江东山。

当日昌黎系缆初,曾瞻双阙整冠裾。致君尧舜今谁是,想像闻韶更起予。

坐我以灵室,炉中一篆香。
清芬醒耳目,余气入文章。
微见五云散,间消半日长。
旧书重读罢,内味更悠扬。
一钱为本万钱利,富不足而贫有余。
换骨夺胎些子药,输他潘阆倒骑驴。

皎皎无边白玉盘,年年此夕带愁看。松枝积翠此人老,桂影浮香入鬓寒。

常记醉来多谬误,又逢秋至辄悲酸。疏桐清露中庭下,泪洒西风为一弹。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