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上听吹笛

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
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译文与注释

译文
冰雪融尽,入侵的胡兵已经悄然返还。月光皎洁,悠扬的笛声回荡在戍楼间。
试问饱含离情的《梅花曲》飘向何处?它仿佛像梅花一样随风落满了关山。
注释
塞上:指凉州(今甘肃武威)一带边塞。此诗题一作《塞上闻笛》,又作《和王七玉门关听吹笛》。
雪净:冰雪消融。
胡天:指西北边塞地区。胡是古代对西北部民族的称呼。
牧马:放马。西北部民族以放牧为生。牧马还:牧马归来。一说指敌人被击退。
羌(qiāng)笛:羌族管乐器。
戍楼:报警的烽火楼。
梅花何处落:此句一语双关,既指想象中的梅花,又指笛曲《梅花落》。《梅花落》属于汉乐府横吹曲,善述离情,这里将曲调《梅花落》拆用,嵌入“何处”两字,从而构思成一种虚景。
关山:这里泛指关隘山岭。

鉴赏

  汪中《述学·内篇》说诗文里数目字有“实数”和“虚数”之分,近世学者进而谈到诗中颜色字亦有“实色”与“虚色”之分。高适在这首诗中写景就有“虚景”与“实景”之分,他用明快、秀丽的基调,丰富奇妙的想象,实现了诗、画、音乐的完美结合,描绘了一幅优美动人的塞外春光图,使这首边塞诗有着几分田园诗的风味。

  此诗写塞上闻笛而生乡关之思,但首先却展现出冰雪铺凝的广袤胡天,然后再在明月与戍楼之间托出羌笛之声,在荒漠塞外与故乡春色的鲜明反差之中透露出缕缕乡思。但这乡思却略无哀怨,而是随着一夜风吹渗满整个关山,以可见的壮伟景观的实态体现出巨大的内在显现力与艺术包容力。

  前二句写的是实景:胡天北地,冰雪消融,是牧马的时节了。傍晚战士赶着马群归来,天空洒下明月的清辉。开篇就造成一种边塞诗中不多见的和平宁谧的气氛,这与“雪净”“牧马”等字面大有关系。那大地解冻的春的消息,牧马晚归的开廓的情景使人联想到《过秦论》中一段文字:“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则“牧马还”三字似还含另一重意味,这就是胡马北还,边烽暂息,于是“雪净”也有了几分象征危解的意味。这个开端为全诗定下了一个开朗壮阔的基调。

  在如此苍茫而又清澄的夜境里,不知哪座戍楼吹起了羌笛,那是熟悉的《梅花落》曲调啊。“梅花何处落”是将“梅花落”三字拆用,嵌入“何处”二字,意谓:何处吹奏《梅花落》?“梅花落”本为羌笛声,但仿佛风吹的不是笛声,而是落梅的花瓣,它四处飘散,一夜之中和色和香洒满关山。诗的三四句与“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李白《春夜洛城闻笛》)意近,是说风传笛曲,一夜之间声满关山,其境界很动人。

  三四句之妙不仅如此。将“梅花落”拆用,又构成梅花开满关山的虚景,呼应雪净月明的实景,委婉含蓄地表达了内心思念家乡的强烈感情。仿佛风吹的不是笛声而是落梅的花片,它们四处飘散,一夜之中和色和香洒满关山。这固然是写声成象,但它是由曲名拆用形成的假象,以设问出之,虚之又虚。而这虚景又恰与雪净月明的实景配搭和谐,虚实交错,构成美妙阔远的意境,这境界是任何高明的画手也难以画出的。同时,它仍包含通感,即由听曲而“心想形状”的成分。战士由听曲而想到故乡的梅花(胡地没有梅花),而想到梅花之落。句中也就含有思乡的情调。不过,这种思乡情绪并不低沉,这不但是为首句定下的乐观开朗的基调所决定的,同时也有关乎盛唐气象。诗人时在哥舒翰幕府,同时所作《登陇诗》云:“浅才登一命,孤剑通万里。岂不思故乡,从来感知己”,正是由于怀着盛唐人通常有的那种豪情,笔下的诗方能感而不伤。

  这首七言绝句,由雪净月明的实景写到梅花纷飞的虚景,虚实相生,搭配和谐,共同营构出一种美妙阔远的意境。诗中的思乡之情含蓄隽永,委婉深沉,令人咀嚼不尽。

创作背景

  此诗是高适在西北边塞地区从军时写的,当时他在哥舒翰幕府。高适曾多次到过边关,他两次出塞,去过辽阳,到过河西,对边塞生活有着较深的体验。
高适
高适(704—765年),字达夫,一字仲武,渤海蓨(今河北景县)人,后迁居宋州宋城(今河南商丘睢阳)。安东都护高侃之孙,唐代大臣、诗人。曾任刑部侍郎、散骑常侍,封渤海县侯,世称高常侍。于永泰元年正月病逝,卒赠礼部尚书,谥号忠。作为著名边塞诗人,高适与岑参并称“高岑”,与岑参、王昌龄、王之涣合称“边塞四诗人”。其诗笔力雄健,气势奔放,洋溢着盛唐时期所特有的奋发进取、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有文集二十卷。
  猜你喜欢

玉壶冰段露金茎,未抵闲居五咏清。休道曹诗成七步,不须三步已诗成。

有诗鹤勿喜,无诗鹇勿悲。
人禽固异性,所趣各有宜。
朝戏青竹林,暮栖高树枝。
咿呦山鹿鸣,格磔野鸟啼。
声音不相通,各以类自随。
使鹤居笼中,垂头以听诗。
鶢鸥享锺鼓,鱼鸟见西施。
鹇鹤不宜争,所争良可知。
蚍蜉与蚁子,为物固已微。
当彼两交◇,勇如闻鼓鼙。
有心皆好胜,未免争是非。
於我一何薄,於彼一何私。
栏槛啄花卉,叫号惊睡儿。
跳踉两脚长,落泊双翅垂。
何足充翫好,於何定妍媸。
鹇口不能言,夜梦以告之。
主人起谢鹇,从我今几时。
僮奴谨守护,出入烦提携。
逍遥遂栖息,饮啄安雄雌。
花底弄日影,风前理毛衣。
岂非主人恩,报效尔宜思。
主人今白发,把酒无翠眉。
养鹤鹇又◇,我言堪解颐。
自古无殉死。
达人所共知。
秦穆杀三良。
惜哉空尔为。
结发事明君。
受恩良不訾。
临没要之死。
焉得不相随。
妻子当门泣。
兄弟哭路垂。
临穴呼苍天。
涕下如绠縻。
人生各有志。
终不为此移。
同知埋身剧。
心亦有所施。
生为百夫雄。
死为壮士规。
黄鸟作悲诗。
至今声不亏。
笙镛皦绎,簨簴腾骧。
奉觞介寿,龙衮黼裳。
盛仪克举,至德用章。
刑于四海,化洽风扬。

东观风流著作郎,满朝谁不羡恩光。赋成清思如秋水,一片霜毫洒玉堂。

虽蒙放弃老丘园,旋复衣冠两被恩。岂有涓埃酬海岳,祇惭衰朽负乾坤。

草茅迹远阍难叩,葵藿忱微手自扪。望阙不胜频洒泪,未传哀诏巳声吞。

永巷疏林栖鸟还,幽花蔓草惨荒烟。悄无人语寒食后,时有雨点黄昏前。

孤坐何从得言笑,一樽不复论圣贤。酒酣缩首絮衾底,屋头浩浩南风颠。

绿萍漂合旧根斜,独恨来迟过了花。不见离披照秋水,尽依名阁作馀霞。

饮罢庭前树影移,城南城北路多岐。丁宁少长忙归去,莫待云深日暝时。

飞盖西园春已半。笑倚花前,手自调银管。杏子单衫随意换。

曲阑干外莺声软。

蜜炬催归芳思乱。一缕行云,不到青溪畔。欲采蘅芜难寄远。

瘦金小字题团扇。

水宿淹晨昏,岂料有今日?日上水通红,云破山争出。

闻有东方骑,遥见上头人。待君送客返,桂钗当自陈。

野旷行人少,林荒夕照微。
烟中一声笛,何处牧儿归。

略彴横施磴道偏,棱棱石齿草芊芊。溪宽树影遥沈水,云起山峰上接天。

尘世莺花浑是梦,烟霞鸡犬尽疑仙。亦知大隐非容易,欲向此中小结廛。

帖帖平湖印晚天,踏歌游女锦相牵。
凤城半掩人争路,犹有胡琴落后船。

真共麻姑阅海桑,俄看文曜掩寒芒。石城众只哀袁粲,南部名曾重范滂。

已陨柳枝空有室,未荒红豆尚留庄。史才天与因多寿,转使词人咎彼苍。

对立双峰插碧天,中分一径透苍烟。南山日照千林迥,北谷风号万壑连。

地隔寒暄难纪岁,僧无甲子不知年。我来静室惊幽客,入座同参柏子禅。

闻说淮民未免饥,春头已掘草根归。
羡君稛载还山去,要挟星郎大字诗。
漏长知夜久,梦薄觉衣轻。
曙月侵霜白,寒星度水明。
遥空一雁过,邻屋数鸡鸣。
著论吾宁敢,徐徐待老成。

江南日暖燕初飞,蓟北轻寒雁度迟。堤柳渐舒冬后叶,岭梅新寄陇头枝。

手披瑶简悲还喜,梦对华裾信转疑。云树苍苍千万里,鹤桥风物倍相思。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