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夜作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霜鬓 一作:愁鬓)

译文与注释

译文
旅馆里透着凄冷的灯光,映照着那孤独的迟迟不能入眠的客人。这孤独的旅人是为了什么事情而倍感凄然呢?
故乡的人今夜一定在思念远在千里之外的我;我的鬓发已经变得斑白,到了明天又新增一岁。
注释
除夜:除夕之夜。
客心:自己的心事。转:变得。凄然:凄凉悲伤。
霜鬓:白色的鬓发。
明朝(zhāo):明天。
译文二

住在客栈里,独对残灯,睡不着觉。不知什么缘故,诗人的心情变得十分凄凉悲伤。
在这除夕之夜,想象故乡人思念千里之外的自己的情景,而明天又要增加一岁,新添不少白发啊。佳节思亲是常情,历来如此。但除夕之夜,“独不眠”、“转凄然”、“思千里”,还有一层意思:到了明天,就又增加一岁,包含了诗人年复一年老大无成的伤感。

赏析

  高适素以边塞诗人著称,诗风浑厚雄放,这首《除夜作》却诗风平易自然,全诗没有一句生僻字句和华丽词藻,也没有塞外风景和异城奇观,都是浅近的口语,表达除夕夜的平常感受;却将他乡游子真实的感受写得淋漓尽致,感人肺腑。

  “旅馆寒灯独不眠”,诗的首句所包涵的内容非常丰富而且启人联想,点明作者在除夕仍羁旅天涯,可以想见,诗人眼看着外面家家户户灯火通明,欢聚一堂,而自己却远离家人,身居客舍。两相对照,不觉触景生情,连眼前那盏散发光和热的灯,竟也变得“寒”气逼人了。“寒灯”二字,渲染了旅馆的清冷和诗人内心的孤寂。除夕之夜寒灯只影自然难于入眠,而“独不眠”自然又会想到一家团 聚,其乐融融的守岁的景象,那更是让人心情悲凉。因此这一句看上去是写眼前景、眼前事,但是却处处从反面扣紧诗题,创造出一个孤寂清冷的意境。

  第二句“客心何事转凄然”,这是一个转承的句子,用提问的形式将思想感情更明朗化,因身在客中,故称“客”。诗中问道:“是什么使得客人心里面变得凄凉悲伤?”原因就是他身处除夕之夜。晚上那一片浓厚的除夕气氛,把诗人包围在寒灯只影的客舍之中,他的孤寂凄然之感便油然而生了。此句中“转凄然”三个字写出了在除夕之夜,作者单身一人的孤苦;对千里之外故乡亲人的思念;以及对时光流逝之快的感叹

  “故乡今夜思千里。”“故乡”,是借指故乡亲人;“千里”,借指千里之外的诗人自己。意思是说:“故乡亲人在这个除夕之夜定是在想念着千里之外的我,想着我今夜不知落在何处,想着我一个人如何度过今晚。”其实,这也正是“千里思故乡”的一种表现。诗人并没有直接表达对故乡的思念,而是表达的更加含蓄委婉。

  “霜鬓明朝又一年”,“今夜”是除夕,所以明朝又是一年了,由旧的一年又将“思”到新的一年,这漫漫无边的思念之苦,又要在霜鬓增添新的白发。沈德潜说:“作故乡亲友思千里外人,愈有意味”。(《唐诗别裁》)之所以“愈有意味”,就是诗人巧妙地运用“对写法”,将深挚的情思抒发得更为曲折含蕴。这三、四两句是对一、二两句的回答说明“独不眠”和“转凄然”的原因一是思乡心切,二是伤老大无成,岁月无情。

  明代胡应麟认为,绝句“对结者须意尽。如……高达夫‘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添著一语不得乃可”(《诗薮·内编》卷六)。所谓“意尽”,是指诗意的完整;所谓“添著一语不得”,也就是指语言的精炼。“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正是把双方思之久、思之深、思之苦,集中地通过除夕之夜抒写出来了,完满地表现了诗的主题思想。因此,就这首诗的高度概括和精炼含蓄的特色而言,已经收到了“意尽”和“添著一语不得”的艺术效果。

创作背景

  周勋初将此诗系于公元750年(天宝九载),根据是:“高适游踪虽广,然离梁宋而至远地,亦不过闽中、幽州、陇右、河西、剑南数地而已。高适至闽中时,年岁尚轻;次至幽州时,未及‘霜鬓’之年;至陇右、河西、剑南时,已甚得意,与此诗内容不合,故知此诗定作于第二次北上。”
高适
高适(704—765年),字达夫,一字仲武,渤海蓨(今河北景县)人,后迁居宋州宋城(今河南商丘睢阳)。安东都护高侃之孙,唐代大臣、诗人。曾任刑部侍郎、散骑常侍,封渤海县侯,世称高常侍。于永泰元年正月病逝,卒赠礼部尚书,谥号忠。作为著名边塞诗人,高适与岑参并称“高岑”,与岑参、王昌龄、王之涣合称“边塞四诗人”。其诗笔力雄健,气势奔放,洋溢着盛唐时期所特有的奋发进取、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有文集二十卷。
  猜你喜欢
左右捣凝膏,朝昏布烟缕。方圆随样拍,次第依层取。
山谣纵高下,火候还文武。见说焙前人,时时炙花脯。
蜿蜒曲龙腰,山间隐楼观。
孤高伏龙角,浮图刺云汉。
修林霜雪余,落叶青红乱。
想见洞中人,不知时节换。
咳唾落江东,江东两眼中。
举头触浮云,失脚惊飞鸿。
逢人自笑谋身拙,坐使红尘生白发。
入山便欲弃人间,出山又与松筠别。
眄柯陶令喜归园,莹玉灵均恨变丹。
朝饮夕餐和露摘,东篱南岫带云看。
仙方上说南阳寿,异色新添霅水寒。
谁道王郎偏爱竹,也来同枕效今潘。
商风入我弦,夜竹深有露。弦悲与林寂,清景不可度。
寥落幽居心,飕飗青松树。松风吹草白,溪水寒日暮。
声意去复还,九变待一顾。空山多雨雪,独立君始悟。

令子能书逼右军,新诗妙墨总超群。明朝又向江头别,遥望文星隔五云。

楚云梦远。觅鬓底瑶肪,悄在秋苑。素萼乍攲,遮住青鸾轻扇。

最怜付与红儿,只隔幔攲遥见。凉飔度,嫣然笑拈,闹扫初绾。

明河坠露分半。称香浸铜瓶,胭粉零乱。几点唾壶情泪,翠襟吹溅。

倚妆静看搔头,又恐一枝敲断。丹白想,亭亭夜深自遣。

虹华树明采,金气秋方骞。轩然溟渤波,洄潏重霤间。

挽裾荷铁锸,入谷搜兰荃。列莹耀眉宇,沃若初蓝鲜。

上灵洽真契,乐古无愁年。飘飘文举公,啸旨通玉猿。

漰湱百江水,喷颊生青烟。闭柙双虎雏,贴尻同羊蜷。

平掌互飞斝,飙雪相回邅。仰视招摇星,翠葆三霄悬。

麻姑颜渥丹,垂发长过肩。倚鸾擪湘笛,爽夺群籁先。

恍兮发吾歌,骇激枝头鸢。尘仙集乔偓,畿秀森嵩滇。

盛会披鸿濛,百祀难磨镌。岂徒礼文汰,直使心腑蠲。

当时酌西山,流袂云娟娟。摘绿捣芳汁,醉写逍遥篇。

惜哉少微堕,天潢成枯川。六合慎今处,赠子珊瑚鞭。

丹诚默向紫姑陈,可得心期遂此春。陵谷沧桑终日事,不堪长作意中人。

春为谁来,谁遣之归,挽之不还。纵小桃秾李,大都寂寞,紫薇红药,未到阑珊。毕竟须归,何妨小驻,容我一尊烟雨间。春无语,只游丝舞蝶,懒上杯盘。
故园。风物班班。奈声利羁留身未闲。望归鸿影尽,白云万里,啼鹃声切,落日千山。春却笑人,年来何事,要得一归如许难。君知否,百八盘世路,尽在长安。

白日回南辕,草木芸以黄。时改心易惊,哀情随大荒。

远视无所怀,但念有悲凉。西晖徐以下,微风过墟冈。

庭宇旷萧森,披帷延星光。

听朝来窗下,几声灵鹊。晓霞影透真珠幕。最喜梅花台榭,暖生红萼。

把燕子、芹泥干却。佳人呵手,镜里尽情梳掠,还教安顿秋千索。

思昨日雨和风,何等轻薄。怎忍将春闲着。

一苇三江度,人皆识道林。龙公来听法,狐女试观心。

雨散空花乱,风生万竹深。我惭牵世务,白发谩盈簪。

南国佳人鬓欲丝,仙坛孤负杏花期。多情惟有东桥水,流到瓜州月上时。

小楼角。一树新桐孕萼。湘帘冷,雏燕怯飞,那更东风晓偏恶。

菱花莹妆阁。淡淡临窗梳掠。玉梯畔,随意行来,一种天真最难学。

无言映珠箔。正閒拂霜毫,字仿钗脚。姗姗影并炉烟弱。

旋小歛鸳砚,微揎罗袖,笋娇荑嫩宛似削。把鬟缕低约。

珠珞。镇閒却。爱扣缀通犀,鞋绣文雀。药房深处葳蕤钥。

恰襟上香暖,鬓边花落。这般情景,怎教我,不念著。

不应山谷一所,透出千门万户。
清晓一声杜鹃,劝人不如归去。

东粤携家远,南荒作尉难。五旬双白鬓,万里一微官。

城郭新教筑,衙斋未得安。遥怜蛮海畔,辛苦百忧攒。

东风咽。杜鹃帘外啼红血。啼红血,一枝竹影,半庭残月。

当年幽恨凭谁说。乡关望断真凄绝。真凄绝。不如归去,旧时宫阙。

天台四万八千丈,一根直下寒银浪。
青莲老子夜不眠,往往飞魂到其上。
诗情不灭流白云,千载重见戴叔伦。
莲花峰下赤城洞,芒鞵翻笑山中人。
秋风孤篁八九尺,老面百摺赪铜色。
田文席上摩吟髭,鹘立苍苔烟雨黑。
我家竹屋栖龙冈,夜捣孤月餐寒霜。
醉骑白鹿军峰下,一见赠我青瑶珰。
南山台前春正好,万壑千涯清梦晓。
苍苔石磴抚阑干,往事飞鸿天亦笑。
君今东首回牙樯,我亦西去凌苍苍。
截江桥南春水急,酒酣不记攀垂杨。
军峰江南最高处,我上峰头望君去。
归时定入天台山,举首云音一相雇。

马陵一小山,远势有千里。横略大东来,下饮昆仑水。

三月山气发,青天镜无滓。擂鼓拜玉皇,阊阖焕丹紫。

百神俨冠佩,群龙翊阶戺。上陈霸王略,下诉斯民否。

昏昏楚汉来,红尘闹白蚁。呜呼粪土臣,清泪泻如驶。

古井塞海眠,修鳞蜕精髓。万事合变化,浑沌何年死。

道人骨皮乾,微茫记甲子。苦说唐年树,安知今谁是。

登高迫暮景,乾坤有高视。不从赤松游,腥膻徒为尔。

闲将绿绮弄清音,招得青山作故人。
烟霭谩呈千样巧,松篁长贡四时新。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