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河令·秋阴时晴渐向暝

秋阴时晴渐向暝,变一庭凄冷。伫听寒声,云深无雁影。
更深人去寂静,但照壁孤灯相映。酒已都醒,如何消夜永!

译文与注释

译文
时阴时晴的秋日又近黄昏,庭院突然变得清冷。伫立在庭中静听秋声,茫茫云深不见鸿雁踪影。
夜深人散客舍静,只有墙上孤灯和我人影云映。浓浓的酒意已经全消,长夜漫漫如何熬到天明?
注释
关河令:《片玉词》“关河令”下注:“《清真集》不载,时刻‘清商怨’。”清商怨,源于古乐府,曲调哀婉。欧阳修曾以此曲填写思乡之作,首句是“关河愁思望处满”。周邦彦遂取“关河”二字,命名为“关河令”,隐寓着羁旅思家之意。自此,调名、乐曲跟曲词切合一致了。
时:片时、偶尔的意思,晴:一作“作”,暝:黄昏
伫听:久久地站着倾听。伫,久立而等待。寒声:即秋声,指秋天的风声、雨声、虫鸟哀鸣声等。此处是指雁的鸣叫声。
照壁:古时筑于寺庙、广宅前的墙屏。与正门云对,作遮蔽、装饰之用,多饰有图案、文字。亦谓影壁,指大门内或屏门内做屏蔽的墙壁。也有木制的,下有底座,可以移动,又称照壁、照墙。
消夜永:度过漫漫长夜。夜永,犹言长夜。

赏析

  这首词写羁旅孤栖的情景。词的上片写日间情境,于明处写景,暗里抒情,寓情于景;下片写夜间的情景,于明处抒情,衬以典型环境,情景交融。

  上片一开篇就推出了一个阴雨连绵,偶尔放晴,却已薄暮昏暝的凄清的秋景,这实很像是物化了的旅人的心境,难得有片刻的晴朗。“秋阴时作渐向暝”,这是以白描手法勾出秋天时阴时晴、阴冷、黯淡的特点,这似乎是客观事物的直叙,然而一句“变一庭凄冷”,就将词人的感情突现出来。“一庭”即满庭。着一“变”字,将“凄冷”与上句联系起来,揭示了“凄冷”之因。同时将自然与人的感受融在一起,表现了景中情。在这“凄冷”的庭院中,词人“伫听寒声”。这久久的伫立,静听寒声,可见出人之心寒、孤寂。这寒声是秋风飒飒,秋叶瑟瑟,秋雁哀鸣,这寒声加浓了羁旅“凄冷”的况味。歇拍“云深无雁影”一句,词人不仅在满庭凄冷的环境中伫立,静听秋声,而且还在寒声中追寻那捎书的鸿雁,然而望尽云霄,只听哀鸿长泣,不见孤鸿形影,留下的是更加深重的寂寞之感,也触发了词人思乡念亲之情。

  在沉寂之中推出了过片:“更深人去寂静”,把上下片很自然地衔接起来,而且将词境更推进了一步。“人去”二字突兀而出,正写出身旅途的旅伴聚散无常,也就愈能衬托出远离亲人凄苦。同时“人去”二字也呼应了下文孤灯、酒醒。临时的聚会酒阑人散了,只有一盏孤灯曳的微光把自己的影子投射在粉壁上。此时此刻,人非常希望自己尚酣醉之中。可悲的是,偏偏酒已都醒,清醒的人是最难熬过漫漫长夜的,旅思乡愁一并袭来,此情此景,难以忍受。这首词全无作者惯有的艳丽之彩,所有的只是一抹凄冷之色。

  这首词不仅切合音律,而且精于铸词造句。“秋阴时晴”,一个“时”字表明了天阴了很久,暂晴难得而可贵。“伫听寒声”两句写得特别含蓄生动。寒声者,秋声也。深秋之时,万物萧瑟寒风中发出的呻吟都可以叫做寒声。词人笔下的孤旅伫立空庭,凝神静听的寒声,是云外旅雁的悲鸣。南飞的雁都因浓云的阻隔而不能一面,自然凄苦的情景。整首词中几乎一字一句均经过刻意的琢磨。可以说通篇虽皆平常字眼,但其中蕴含有深挚情思。这也是周邦彦词的一大妙处。

  全词取境典型,结句直接抒情。全词以时间为线索,章法缜密,构思严谨。意象鲜明,人与物、情与境,浑然融为一气。感情步步推进,格调清峭,情味淡永。

周邦彦
  周邦彦(1056年-1121年),中国北宋末期著名的词人,字美成,号清真居士,汉族,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历官太学正、庐州教授、知溧水县等。徽宗时为徽猷阁待制,提举大晟府。精通音律,曾创作不少新词调。作品多写闺情、羁旅,也有咏物之作。格律谨严。语言典丽精雅。长调尤善铺叙。为后来格律派词人所宗。旧时词论称他为“词家之冠”。有《清真集》传世。
  猜你喜欢
昨来只对汉诸侯,胜事消磨不自由。裂地鼓鼙军□急,
连天烽火阵云秋。砍毛淬剑虽无数,歃血为盟不到头。
谁为今朝奉明主,使君司户在隋州。
只报精兵过大河,东西南北杀人多。可怜白日浑如此,
来似蝗虫争奈何。天意岂应容版乱,人心都改太凋讹。
不胜惆怅还惆怅,一曲东风月胯歌。
为郡无如王使君,一家清冷似云根。货财不入崔洪口,
俎豆尝闻夫子言。须发坐成三载雪,黎氓空负二天恩。
不堪西望西风起,纵火昆仑谁为论。
魄慑魂飞骨亦销,此魂此魄亦难招。黄金白玉家家尽,
绣闼雕甍处处烧。惊动乾坤常黯惨,深藏山岳亦倾摇。
恭闻国有英雄将,拟把何心答圣朝。
不是龚黄覆育才,即须清苦远尘埃。无人与奏吾皇去,
致乱唯因酷吏来。刳剥生灵为事业,巧通豪谮作梯媒。
令人转忆王夫子,一片真风去不回。
玉树溶溶仙气深,含光混俗似无心。
长愁忽作鹤飞去,一片孤云何处寻。
余心怜白鹭,潭上日相依。拂石疑星落,凌风似雪飞。
碧沙常独立,清景自忘归。所乐惟烟水,徘徊恋钓矶。
旱作颠风日日吹,冬来浑似麦秋时。
土人尚畏生炎瘴,北客闻时泪可知。
小供天中节,家贫乐有余。
蒻包粳米粽,茶点石草蒲。
不用童寻药,何须鬼画符。
千妖俱扫迹。长夏得安居。
衲僧门下,天地悬殊。

荻花枫叶忆秦姝,切切么弦细欲无。莫把胡琴挑醉客,回看霜戟褚公须。

张杜西京说外家,斯文吾述段金沙。
导河积石归东海,一字源流奠万譁。

飞椎十载误逋臣,喋血凭谁破女真!霸就鸱夷原去越,兵联牛女正当闽。

投鞭不觉江流隘,传檄兼闻铙吹新。正为君恩留一剑,莫教龙气渡延津!

今言而古藉,二三垂典册。先人作己言,千百拟衡石。

寓言若玄珠,重言如拱璧。谁持璧与珠,使人群啧啧。

卮言日曼衍,天倪随地斥。终身未尝言,终言孰能格。

可不可谁分,然不然共择。万物本天均,是非凭众斁。

已化复相生,无县那许射。罔两莫群疑,景形方自索。

日火贷其光,夜阴恶可借。无有入无閒,相视久无逆。

盛德果如无,舍者将争席。无言无不言,始信无言益。

君乘旧骢马,西望渺黄河。春色关中满,霜威塞上多。

宦情逢羽檄,世事起商歌。独夜耿无寐,星光摇太阿。

木客鸣鸣吹海螺,谷神踏踏来和歌。谁人凿破混沌窍,天籁无心奈若何。

烟外碎萤流。桐叶敲愁。金尊无奈此时秋。洗尽炎氛心似水,明月当楼。

青镜晓霜稠。尘梦无休。茫茫沧海一虚舟。掠破闲愁生逸思,飞起溪鸥。

历眼浮荣逐日新,谁知澄寂本非尘。吾曹例作区中士,此味全输世外人。

空里华生均是病,衣中宝在却忧贫。是间枯淡君姑置,且办芳尊醉早春。

五山出东海,巨鳌十五头。帝遣戴山足,勿使西南流。

至今云霞间,上有白玉楼。琪树丽阳冈,瑶花被玄洲。

麻姑有书信,方平或未游。寻真谅不远,怅望凌高秋。

北风翻天送高梢,西江浪起如海潮。千艘平城箭飞雨,城溃曾不烦兵交。

冯夷启扉众争赴,万栋烟氛毕方怒。司徒命尽换州营,国公匹马杉关去。

溯流西上旌旗红,列城楼橹转盼空。干戈七载遍宇内,朝野狼顾无英雄。

悲哉上下交征利,四维不张巧蒙蔽。忧来却忆贾长沙,痛哭当年继流涕。

豫章逝水通钱塘,汉川北度趋洛阳。洗日咸池佳气王,闻鸡矫首向扶桑。

兰桡暂驻酒停斟,隔浦谁歌送别吟。归雁不随南去客,飞云犹载北来心。

野梅官柳愁相随,暮雨春江思共深。想得慈亲倚门久,逢山逢水莫登临。

千花滞春江,遵海得清旷。十日溷芳尘,登舟寄孤畅。

僬僬仆走下,床床客分上。乘桴九夷俱,望友三益访。

旧雨新喜见,今游后难忘。笑语谷雷?,深谈溪泉涨。

房蜂杂主宾,坩鲊错盆盎。宵卧纷酣梦,晨兴愕奇状。

蜒雨昼既霾,沙雪宿加酿。风排群足跛,波震余心荡。

膨腹杂若糟,涔头眩迷向。屏息求安隐,挥手谢供帐。

屡簸豆跃箕,欲镕金失矿。正命知平生,危想入谲诳。

水裂蛟窟眠,漈落鱼腹葬。杌隉历昏旦,在险气逾王。

窥窗挂桅镫,欹枕打船浪。众中能赌诗,病起讵扶杖。

夺席肆幽探,倚壁接高唱。忠信愧波涛,颠连存想像。

狂澜世终回,斯文天不丧。潮来丁字沽,矫首倏寻丈。

割肉携归洵足豪,细君畅好共持醪。汉廷枚马皆厮品,不及东方待诏高。

太行秋色来天外,长啸江亭一倚栏。咫尺尚难招好友,逍遥何处揖仙官。

挥戈漫见阳乌返,挟瑟空怜夜月弹。廪粟虚糜竟何似,瓣香惭愧爇诗坛。

十万鳞鳞俯绣甍,拂云自旧侈峥嵘。
江趋座右双流合,山入屏闲八字横。
祢史醉魂荒树远,庾郎尘骨古苔生。
兴来朗拍栏干立,不必重骑碧海鲸。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