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诗三十首·二十一

窘步相仍死不前,唱醻无复见前贤。
纵横正有凌云笔,俯仰随人亦可怜。

简析

  窘步相仍:窘步,迈步迫促。相仍,相沿袭。这里指以诗唱和酬答时次韵诗受到别人诗韵脚的束缚,不能自由表抒己意。古人有用诗歌相互酬答唱和的传统。起初,和诗时只要和意即可,和诗的体式、韵脚都不用顾虑。但是后来,却发展为和诗必须用所和之诗的韵,这称为和韵。和韵有同韵与次韵之分,同韵,是韵同而前后次序不同;次韵,是韵同且前后次序也相同。这种方法源于元白,皮日修、陆龟蒙也这样写,到了宋代苏轼、黄庭坚后,和韵次韵盛行,成为诗的一种体式。

  这首诗是批评诗歌酬唱中的和韵风气。由于这种次韵酬唱的诗往往受到原诗韵脚的拘束和词义的限制,使作者不能自由地抒发自己的心迹,反要俯仰随人,窘步相仍,因此,元好问对这种诗风给予了辛辣讽刺,指出其“亦可怜”。要求诗人应该象庾信那样“纵横自有凌云笔”,大胆自由抒发自己地真性情,不要做随在别人后面的亦步亦趋的可怜虫。

元好问
元好(hào)问(1190年8月10日—1257年10月12日),字裕之,号遗山,世称遗山先生。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金末至大蒙古国时期著名文学家、历史学家。元好问是宋金对峙时期北方文学的主要代表、文坛盟主,又是金元之际在文学上承前启后的桥梁,被尊为“北方文雄”、“一代文宗”。他擅作诗、文、词、曲。其中以诗作成就最高,其“丧乱诗”尤为有名;其词为金代一朝之冠,可与两宋名家媲美;其散曲虽传世不多,但当时影响很大,有倡导之功。有《元遗山先生全集》、《中州集》。
  猜你喜欢
周王甲子旦,汉后德阳宫。洒瑞天庭里,惊春御苑中。
氛氲生浩气,飒沓舞回风。宸藻光盈尺,赓歌乐岁丰。
簿书投我梦沉迷,有客相携两日嬉。
饧粥催人归供节,蔡庄犹恨欠题诗。

骨肉凋零感慨多,玉关人老发微皤。金壶自写《神伤赋》,每念家山辄奈何。

借扇不必佳,所贵在及时。郁然暑溽际,爱此风披披。

我岂乏此物,箧笥偶不随。中流此失船,万斛将奚为。

古人忍冻死,不恨囊无衣。暑岂不可忍,怜君非挺之。

我当还君扇,君当还我诗。我诗若不还,却问借者谁。

误入仙源亦足夸。饱吃胡麻。饱看桃花。刘郎一去计原差。

抛了仙家。负了艳霞。

青鸟沉沉信转赊。天上灵娲。海外仙槎。莫将幽怨托琵琶。

一卷南华。一部楞伽。

二十馀年住两京,蓬莱阁下预恩荣。衣冠归里何多幸,老傍林泉阅治平。

仙妆轻约素。慢制得晶屏,隔栏回护。洗尽铅华,但抱心如水,不知多苦。

泪点盈盈,须受遍、残更风露。浆远歌遥,时节秋深,黯然谁语。

莫分栖鸥巢鹭。傍翠叶银塘,乱烟无数。一种难忘,影凄凉,愁向月边描取。

梦恐成云,休再问、湘江前路。纵有明珰,更倩那人寄与。

夕到玉京寝,窅冥云汉低。魂交仙室蝶,曙听羽人鸡。
滴沥花上露,清泠松下谿.明听访真隐,挥手入无倪。

忆昔辛巳冬,治任将趋召。念。师裔宜昌,携尔来北学。

三载妨职事,迄今憾草草。乃考睡乡言,命归侍左右。

星霜十五更,相见学如故。令予生大惭,不觉发孤叹。

念祖脩尔德,否则为不孝。如彼嘉树根,枝叶谁伤耗?

赠尔作述箴,归读中庸教。

四扁恢恢专使去,徵文蔼蔼两生来。百年六月挥炎翰,人讶莲花火里开。

病襟深惜好重阳,莫接郊园醉晚芳。豪饮直输无比户,清欢全落少年场。

感时萧索休成咏,中酒无流不是伤。猛战巨觥吹嫩菊,且陶佳节趁康强。

溪泉溪树满春青,写入桃源翡翠屏。杨子风流那可得,为渠安个铁厓亭。

杜老诗酬巢父隐,篇中问讯及青莲。我怀旧雨凭传语,江夏清河两暮年。

僧堂拂拭旧时尘,莺老花残五换春。四海干戈如鼎沸,山中犹有太平人。

今年七十多青里,莫把仙翁一例看。
再拜尊前为翁舞,草堂最好是无官。

畴云经术便为郎,汉代流风未易张。著论陆机仍野服,读书刘峻况殊乡。

讵期寒穴因人暖,为惜春光作意狂。盲左充囊尘垢久,要将旧学与评量。

九月离东嘉,长安子岁华。
未登杨子渡,先访葛翁家。
天作今朝雪,灯开昨夜花。
一杯能强饮,不必问丹砂。

猛虎口边拾得,毒蛇头上安排。更不钉摏摇橹,回头别有生涯。

婆子被我勘破了,大悲院里有村斋。

天姥连天横,我过如牛脊。
乃知李谪仙,梦游言过实。
徐生亦好奇,请问刘阮迹。
安知古仙人,太平入鬼域。
妖狐花满头,媚人强求匹。
流杯饮胡麻,磊块皆沙砾。
道和气兮袭氤氲,宣皇规兮彰圣神。
服遐裔兮敷质文,格苗扈兮息烟尘。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