窘步相仍:窘步,迈步迫促。相仍,相沿袭。这里指以诗唱和酬答时次韵诗受到别人诗韵脚的束缚,不能自由表抒己意。古人有用诗歌相互酬答唱和的传统。起初,和诗时只要和意即可,和诗的体式、韵脚都不用顾虑。但是后来,却发展为和诗必须用所和之诗的韵,这称为和韵。和韵有同韵与次韵之分,同韵,是韵同而前后次序不同;次韵,是韵同且前后次序也相同。这种方法源于元白,皮日修、陆龟蒙也这样写,到了宋代苏轼、黄庭坚后,和韵次韵盛行,成为诗的一种体式。
这首诗是批评诗歌酬唱中的和韵风气。由于这种次韵酬唱的诗往往受到原诗韵脚的拘束和词义的限制,使作者不能自由地抒发自己的心迹,反要俯仰随人,窘步相仍,因此,元好问对这种诗风给予了辛辣讽刺,指出其“亦可怜”。要求诗人应该象庾信那样“纵横自有凌云笔”,大胆自由抒发自己地真性情,不要做随在别人后面的亦步亦趋的可怜虫。
叠绿翩黄,罥栏杆、二月晓风无力。天孙已嫁,水样软绡谁织。
纤声逗玉,剩燕子、带红斜掠。摇日夕、金翠模糊,六扇画棂烟隔。
难描此花姿格。只翁郎诗句,飘零堪忆。游丝袅上,似飏绣绒残碧。
吴云半褶,几曾倩、美人刀尺。怜一搦、唾茜裙腰,逊伊颜色。
坐久有人苔涩扉,颓然深处见天机。午帏风启跏趺去,影在青天几翠微。
羊裘隐迹唤难回,曾犯当年帝座来。京洛江湖各天性,钓鱼台不羡云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