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欲问江梅瘦几分

欲问江梅瘦几分,只看愁损翠罗裙。麝篝衾冷惜余熏。

可耐暮寒长倚竹,便教春好不开门。枇杷花底校书人。

译文与注释

译文

想问像江梅般清秀雅丽的她近来消瘦了几分,只需要看她的翠罗裙宽松了多少。熏笼中的麝香已经燃烧殆尽,被子渐渐挡不住风寒,那一点余温最让人怜惜不过。

无可奈何,她在寒冷的暮色中久久地倚靠着修竹,纵然是春光无限好,她也懒得开门走出去,只在枇杷花下,静静的写诗填词而已。

注释

浣溪沙:词牌名,小令,又名《满院春》《小庭花》等,因西施浣纱的故事而得名。双调,四十二字,前段三句,三平韵,后三句,两平韵。

江梅:野梅。此处以江梅喻离去的侍妾沈宛。

愁损:因愁情而使人消瘦。

翠罗裙:此处代指女子

麝篝(shè gōu):燃烧麝香的熏笼。

余熏(xūn):麝香燃后的余热。

可耐:可奈,无可奈何。杜甫《佳人》诗:“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

便教:即便是,纵然是。

“枇杷”句:原指唐蜀妓薛涛,后为妓女之雅称。唐王建《寄蜀中薛涛校书》: “万里桥边女校书,琵琶花里闭门居。”后因称妓女所居为“枇杷门巷”。这里借指花下读书之人。

校(jiào):校订、校勘,此处为研读之意。

赏析

  这首词上片从江梅写起,道出女子愁绪孤独。下片开始描写女子愁极无聊,索寞无绪的情态。结句用典,堪称简洁、平易而幽婉杳渺,方寸感伤油然而生。全词语言表达含蓄婉转,耐人寻味。

  上片从江梅写起,大概是“花稍小而疏瘦有韵”的梅花总让词人不由想起他的那位宛妹。不然词人就不会感慨江边的梅树瘦消几分,只要看看她的腰肢如何清瘦便知晓。显然, “欲问”两句用了互喻的手法,以梅喻人,又以人喻梅,看是梅瘦几分,实际上是人比梅瘦。而人的瘦,不是因为发育不良,而是因为“愁”。

  为什么愁,下一句交代得更加巧妙,“麝篝衾冷惜余熏”。“麝篝衾冷惜余熏”顺畅的语序应该是“衾冷麝篝惜余熏”,转而写室内环境。麝香的熏笼在独自燃烧,被子因无人拥盖而变得寒冷,而那麝香燃后的余热总让人心生怜惜。此处“惜”字既是写熏香,也是写女主人公追怀往事的心绪,既是惜香,也是惜人,写出了在这美好的春光里愁极无聊,寂寞无绪。

  下片开始描写女子愁极无聊,索寞无绪的情态。开头两句对仗,是浣溪沙这个词牌的精华部分,容若这里写的是“可耐暮寒长倚竹,便教春好不开门”,这是描写女主角的生活:天晚了,冷了,倚着竹子,就算春光好天气也不把房门打开。而春光明媚也不开门则说明了至少两种可能性:一是她心里不痛快,把自己封闭了起来;二是她心里想着某个遥远的情郎,因为得不到爱情的慰藉,便对撩动的春光也无动于衷了。

  这女子到底是什么人,末句给出了答案:“枇杷花底校书人”,这人当指沈宛,站在枇杷树下,无限怅惘。“枇杷”音同“琵琶”,而琵琶在古诗词里是哀怨的象征,不禁让人想到白居易的《琵琶行》,堪称简洁、平易而幽婉杳渺,婉转曲折地将一种今古之悲轻轻道出,方寸感伤油然而生。

  词的上下片的前二句都是折进的手法,婉转含蓄地刻画其形影情态。“欲问”、“只看”, “可耐”、“便教”等连接之语起到了翻转层进的作用。如此涉笔就更突出了形象的瘦损,愁情的深浓。语言表达含蓄婉转,耐人寻味。

创作背景

  卢氏逝世后,友顾贞观目睹纳兰的影只形单,从而带来了江南才女沈宛。沈宛不远万里来见纳兰,二人一见如故,并盟誓次年联姻。然而他们的金石之盟却遭到了素来疼爱纳兰的明珠所阻,琴瑟相和不足半年,沈宛就凄然返回江南。而纳兰自是深陷入思念之中,江梅再度盛开时,纳兰便又想起宛妹,故作此词。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在中国文学史上也占有光彩夺目的一席。他生活于满汉融合时期,其贵族家庭兴衰具有关联于王朝国事的典型性。虽侍从帝王,却向往经历平淡。特殊的生活环境背景,加之个人的超逸才华,使其诗词创作呈现出独特的个性和鲜明的艺术风格。流传至今的《木兰花令·拟古决绝词》——“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富于意境,是其众多代表作之一。
  猜你喜欢
要见滁州谪宦情,信缘随俗且营营。
不夸两制词臣贵,多伴三班奉职行。
楼堞倚空乘月上,樽罍有酒对山倾。
升沉得丧何须同,况是浮生已半生。
秘殿霞暾几刻移,天临法座俨朝緌。
鱼龙雾暗充庭后,羯鼓风乾解渴时。
山答欢声来广座,花留和气入繁枝。
自怜待从非方朔,不识壶{左齿右虑}是隐词。

何者名为善处身,非惟能武又能文。可行可止存诸己,或是或非系在人。

遍数古来贤所得,历观天下事须真。吉凶悔吝生乎动,刚毅木讷近于仁。

易地皆然休计较,不言而信省开陈。虽居蛮貊亦行矣,无患乡闾情未亲。

挑尽残灯梦欲迷,子规催月小楼西。
纱窗偷眼天将晓,无数宿禽花下啼。
赋颂前朝爱,诗文内相傅。
九家潘岳鬓,万里米家船。
滟滪冬无雪,蓬婆昼不烟。
未须台阁上,迢递佐三边。

禅室焚香夜坐同,寺前新塔起悲风。浮云自是同生灭,空使行人哭远公。

争先人愿睹云星,好士名高彻四溟。节钺古来称独坐,草茅今日见分庭。

趋时之悔真良说,枉己之徒信厚颜。学者渊源当似海,丈夫持守要如山。

挺然特起麟孤角,鄙矣谁窥豹一斑。为子临行双泣下,白头人倚夕阳关。

正月今朝半,阳台信未回。水芹寒不食,山杏雨应开。
世网留三宿,真源寄一杯。因声谢猿鸟,岁晏会归来。
残月宝刀白,微霜陇树黄。
笛中闻折柳,那得不思乡。

穆穆皇风世道淳,吾君敛福锡斯民。六龙日焕彤墀晓,五凤云深紫禁春。

洞达遐荒无异俗,痒疴疾痛视同仁。野人亲睹朝纲整,可是乾坤气象新。

先生一笑春如海,唤起寒梅病里魂。卒岁温燖消雨雪,新诗蕃衍长儿孙。

胜游归后久悬榻,僵卧别来今闭门。愿挟高情越溟渤,吟边独与太冲论。

读书人去剩荒台,岁岁春风长野苔。山上桃花红似火,一双蝴蝶又飞来。

家在藤崖石岫中,四围春色一山松。买舟欲访疑无路,知在云深第几重。

五冠山上看飞瀑,下有寒潭万丈深。见说神龙降已久,金身入钵大如针。

乱山北走如游龙,岱宗屹立东溟东。胚胎元气孕万有,独踞震位鞭群雄。

我来二月雨新霁,喜见突兀凌苍穹。云声涛影接咫尺,呼吸似与神灵通。

天梯万仞不可以径度,朱阑一线悬长虹。峨峨南天门,双阙缥缈中。

秦观日观左右峙,俯视下界青冥濛。摄衣直走太清宫,两袖浩浩来天风。

齐烟飞青吴练白,混茫八极畴能穷。海水一变河一勺,何论凫绎兼龟蒙。

惜哉西山去我远,举首不见扶桑红。手折秦松下山去,半岭星月摇青空。

我闻蓬元仙药寿无极,青天跨鹤何匆匆。笑谢山灵约息壤,誓晞绿发寻崆峒。

一味松风外,何曾寄杂听。
空闻归淡漠,玄悟透沉冥。
雷岂坤余转,萌非腊后青。
有诗持换□,来制白云亭。

此行人羡是登仙,蜀道从来似上天。汉代家声推石奋,王家世誉数僧虔。

梦依北极常千里,诗补南陔可一篇。所至苍生烦问喘,归来宣室岂虚延。

昼静兰闺午梦迟,困人天气正斯时。日移绿荫遮书案,风送红英到砚池。

缩地有方应借画,留春无计只哦诗。安排清簟疏帘处,伯姊相邀一局棋。

放翁老手竞超然,俗子何由与作缘。

百榼旧曾夸席地,一窗今复幻壶天。

梦回橙在屏风曲,雨霁梅迎拄杖前。

吾爱吾庐得安卧,笑人思颍忆平泉。


美睡宜人胜按摩,江南十月气犹和。

重帘不卷留香久,古砚微凹聚墨多。

月上忽看梅影出,风高时送雁声过。

一杯太淡君休笑,牛背吾方扣角歌。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