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使鄂州次岘阳馆怀旧居

多惭恩未报,敢问路何长。
万里通秋雁,千峰共夕阳。
旧游成远道,此去更违乡。
草露深山里,朝朝落客裳。

赏析

  公元772年(唐代宗大历七年)左右,诗人刘长卿结束了十年多闲居流寓生涯,以监察御史、检校祠部员外郎为转运使判官,知淮西鄂岳转运留后。题中的鄂州,在今湖北省鄂城县,是转运使署所在地。

  首联从御命赴任写起。“多惭恩未报”系泛泛铺垫之笔,主要是用以引出下句。“敢问路何长”,表面似乎在探问路途遥远实际寄寓对人生之路的探索。第二联承“路何长”写次岘阳馆所见之景。“万里通秋雁”句,也寄寓着诗人自己多年来宦海飘泊及此行中旅途劳顿之感。“千峰共夕阳”句,这里的“千峰共夕阳”,透露着旅途孤寂,只能跟千峰共赏夕阳之意。当然,此次赴任,诗人大可游山玩水、逍遥自在的,他在旅途中的这样劳顿孤寂之感,读者只能从他“路何长”一语中所透露的仕途坎坷之感中找到一点线索。第三联,缴清题目中的“怀旧居”。“旧居”有何可怀,诗中只字未道,可见此诗意不在独居。诗里略略点了一下现在离家乡和旧居越来越远了,不过是想加强“路何长”的感慨

  末联重道旅况,回应首联的“路何长”。诗人虽然说的是旅途跋涉的风霜劳顿,读者却可从中读出诗人回忆十数年的宦途,设想未来时的怅惆与踯躅。“敢问路何长”是这首诗的情感主线,诗人于其中融注了封建社会中一个有吏干而敢于刚而犯上的正直知识分子的忧虑和愤慨。

  刘长卿曾以“五言长城”自诩,尤工五律。这首诗运用贴切精工、凝炼自然、清秀淡雅而又谐美流畅的语言来写景抒情,诗的感情真挚动人,风格上则工秀邃密而又委婉多讽。为此卢文弓召在《刘随州文集题辞》中,也指出刘诗“含情悱恻,吐辞委婉,情缠绵而不断,味涵咏而愈旨”。

刘长卿

刘长卿(709—789),字文房,汉族,宣城(今属安徽)人,唐代诗人。后迁居洛阳,河间(今属河北)为其郡望。唐玄宗天宝年间进士。肃宗至德中官监察御史,苏州长洲县尉,代宗大历中任转运使判官,知淮西、鄂岳转运留后,又被诬再贬睦州司马。因刚而犯上,两度迁谪。德宗建中年间,官终随州刺史,世称刘随州。

  猜你喜欢
皿虫化为疠,夷俗多所神。
衔猜每腊毒,谋富不为仁。
蔬果自远至,杯酒盈肆陈。
言甘中必苦,何用知其真?
华洁事外饰,尤病中州人。
钱刀恐贾害,饥至益逡巡。
窜伏常战栗,怀故逾悲辛。
庶氏有嘉草,攻襘事久泯。
炎帝垂灵编,言此殊足珍。
崎驱乃有得,托以全余身。
纷敷碧树阴,眄睐心所亲。
际天云海无涯,径从一叶舟中渡。天容海色,浪平风稳,何尝有飓。鳞甲千山,笙镛群籁,了无遮护。笑读君佳阕,追寻往事,须信道、忘来去。
闻说钓鲸公子,为才名、鹗书交举。高怀淡泊,柏台兰省,留连莫住。万里闽山,不从海道,寄声何处。怅七年契阔,无因握手,与开怀语。
秣陵长忆共吟游,儒释风骚道上流。莲幕少年轻谢脁,
雪山真子鄙汤休。也应有作怀清苦,莫谓无心过白头。
欲附别来千万意,病身初起向残秋。

近闻沅水路,今亦是风寒。忠信如先教,边陲尽易安。

勿云师可去,甘与国辞难。文武能兼尽,功名更好看。

玉线穿三穴,金针透九关。自然得见内容颜。云神凭朱栏。正看琼花烂熳。蓦地青衣叫唤。紫微诏下赴蓬莱。仙籍已安排。

矢尽粮空日,军心夜数惊。秋深宵柝冷,残月照孤城。

万生终自溃,人力胜天工。戴贼挥螳臂,坚城未许攻。

卖药安垂老,看书祗自资。依依姑射恨,渺渺奉先思。

谁恤萧存后,徒昌东野诗。孤魂招不得,独坐涕垂颐。

三面接渔樵,前门向郡桥。岸沙崩橘树,山径入茶苗。
夜拥军烟合,春浮妓舸邀。此心无与醉,花影莫相烧。
得水能仙,似汉皋遗珮,碧波涵月。蓝玉暖生烟,称缟袂黄冠,素姿芳洁。亭亭独立风前,照冰壶澄彻。当时事,琴心妙处谁传,顿成愁绝。
六出自天然,更一味清香浑胜雪。西湖秋菊寒泉,似坡老风流,至今人说。殷勤折伴梅边,听玉龙吹裂。丁宁道,百年兄弟,相看晚节。
青芜平野,小雨千峰,还成暮陉寒色。裁翦芸窗,忆得伴人良夕。遥怜几重眉黛,恨相逢、少於行役。梨花泪,正宫衣春瘦,晓红无力。应怪浮云夫婿,不解趁新醅,醉眠凉月。怨入关河,西去又传音息。谁知倦游心事,向年来、苦思泉石。人未老,约闾峰、多占秀碧。

高台崔巍插天起,势压雄城三百里。云窗雾阁迷烽烟,日日吴王醉西子。

桂膏兰烬烧春云,锦丝瑶管空中闻。甲兵重来破歌舞,粲齿修眉散如雨。

双钩带血不敢飞,城荒草碧春风吹。祇今惟有台前月,曾照吴宫花发时。

慷慨悲歌叹陈迹,霜乌怨啼枫叶赤。明朝送客过钟陵,西望茫茫五湖白。

威远城边出,苍茫烽火台。鱼真挟浪起,人自御风来。

万里孤帆远,三山一夕开。平生怀壮志,击楫兴悠哉。

南风吹雨骤还收,五月帘栊却似秋。
陌上莫嫌行未得,田中应待足方休。
休垂折角冲寒点,马浸障泥过漫流。
遥羡文昌新右相,醉吟时伏一金瓯。

缥缈飞楼凌紫烟,水光山色自年年。月明笙鹤群仙过,云锁朱明一洞天。

西施昔日浣纱津,石上青苔思杀人。
一去姑苏不复返,岸旁桃李为谁春。

日临南至阳潜复,云物呈祥总可书。海上巳平新战伐,山中堪狎旧樵渔。

揆才袜线惭终琐,测景驹檐觉渐舒。酩酊即须酬令节,芳樽浮醁莫教虚。

秦淮水满桃根愁,短衫秃袖横轻舟。新声烂漫烦手集,材童弦索纷嘲啁。

中有一技更奇绝,非丝非竹喧中流。联绵嘈囋巧应节,轻撚急击随狂讴。

眩精骇耳畅络绎,浮音靡靡哀箜篌。林深雾暗黄莺啭,天空日暮游丝柔。

芭蕉急雨闻夜半,斜飞密洒惊穷秋。或云谢后妒飞燕,玉瓯犀箸风飕飕。

又云郭生击邢越,丛铃碎佩语幽修。坐觉镫船箫鼓咽,转令坊市争欢咻。

腐儒闻之三叹息,雷鸣瓦釜黄钟羞。安得鲸音铿六合,一破儿女声啾啾。

晦日新晴春色娇,万家攀折渡长桥。
年年老向江城寺,不觉春风换柳条。

琼树山之幽,耻与萧艾伍。得近君子前,不辞摧折苦。

罢焚垆中香,行拾松上雨。息心栖一枝,清梦不出户。

度水飞将星影乱,入林团作野燐愁。东家织女无灯火,莫惜馀光过小楼。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