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白马寺

白马驮经事已空,断碑残刹见遗踪。
萧萧茅屋秋风起,一夜雨声羁思浓。

译文与注释

译文
汉代白马驮经的事早已过去,只剩下断碑和残破的古庙留下遗迹。
这茅草房上吹起了萧瑟的秋风,一夜的浙沥秋雨给人带来了多少别思离情。
注释
白马寺:位于今洛阳城东十二公里处。建于东汉永平十一年(68年),是我国最早的一座官办佛寺。
白马驮经:传说汉明帝遗使去天竺(今印度)求佛法,有天竺僧摄摩腾和竺法兰至洛阳,同时有白马驮经而来,故所建佛寺名白马寺,白马驮经即指此事。典出南北朝《汉法本内传》与北魏杨炫之《洛阳伽蓝记》卷四:“白马寺,汉明帝所立也,佛入中国之始。寺在西阳门外三里御道南。帝梦金神,长丈六,项背日月光明。金神号曰佛。遣使向西域求之,乃得经像焉。时白马负经而来,因以为名。”
刹(chà):佛寺。
萧萧:风声。
羁思:即羁旅之思。在外做客思念故乡的心情。

赏析

  诗先写入白马寺时所见所感。作者从眼前的断碑残刹想起白马驮经的往昔盛事,一“空”一“见”的鲜明对比,极为准确地传达出他当时的感伤情绪,从中透露出浓郁的时代气息。接着,抒写宿白马寺的感受。破旧的茅屋,萧萧的秋风,沙沙的雨声。触发起作者思乡念亲的愁情;在这环境的演染与衬托下,“浓”字就显得极为自然而突出。至此,伤时之恨,身世之感、羁旅之愁在诗中达到水乳交融的地步,因而使此诗成为继 《 枫桥夜泊 》 后的又一写愁名篇。对比《宿白马寺》和《枫桥夜泊》两首诗,可以发现两者有共同之处:两者写的都是秋天,前者为“秋风起”,后者为“霜满天”;两者均写到夜晚,前者为“一夜雨声”,后者为“江枫渔火”;两者都写到愁苦,前者为“羁思浓”,后者为“对愁眠”。

创作背景

  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发生“安史之乱”,当年十二月,叛军攻陷洛阳。安禄山在派兵西进的同时,于公元756年在洛阳称大燕皇帝,东都洛阳遭到严重破坏,白马寺也未能幸免。经过这次浩劫,当诗人张继在一个秋雨之夜投宿其寺,在感慨万千中,便写下了这首《宿白马寺》诗。
  张继(约715~约779)字懿孙,汉族,襄州人(今湖北襄阳人)。唐代诗人,他的生平不甚可知。据诸家记录,仅知他是天宝十二年(公元七五三年)的进士。大历中,以检校祠部员外郎为洪州(今江西南昌市)盐铁判官。他的诗爽朗激越,不事雕琢,比兴幽深,事理双切,对后世颇有影响。但可惜流传下来的不到50首。他的最著名的诗是《枫桥夜泊》。
  猜你喜欢
子核成双杏,将寄同心人。
定栖鸳鸯魄,为物岂无因。

瑶台无信托青鸾,一寸芳心思万端。莫向东风倚修竹,翠衫经得几多寒。

胸中历历著千年,笔下源源赴百川。
真字飘扬今有种,清谈绝倒古无传。
出尘悟解多为路,随世功名小著鞭。
白首相逢恐无日,几时笔札到林泉。

闭门听春雨,开门寡行旅。借问桥上翁,河水深几许。

前殿听宣中禁制,南宫看集外朝班。
星辰影落三阶下,桃李阴成四海间。

倦鸟投林处,斜阳在树枝。薄云收未尽,山雨乍晴时。

老来闭口罢雌黄,书卷慵拈白日长。门掩东风无客过,不知人世有閒忙。

飞塔凌霄起,宸游一届焉。金壶新泛菊,宝座即披莲。
就日摇香辇,凭云出梵天。祥氛与佳色,相伴杂炉烟。
汝已去闽岭,茶酒犹粲然。
买应从聚处,寄不下常年。
洗涤卢仝椀,提携陆羽泉。
无人分得好,更忆仲容贤。

丹道立基处,休教外境侵。一心才静定,二物互相任。

离火烧铅汞,雷车运水金。调和籍坤土,灌溉必天壬。

白雪凝金鼎,黄芽长玉簪。这些真种子,本不是玄参。

拨去尘机得暂閒,秋蟾思比去年看。谁知黯黯阴云合,故作凄凄夜色寒。

好友不来倾绿蚁,诗人徒想凭阑干。世间万事难前定,付与无心却较安。

一目四苍莽,突然见林丘。飞来灵鹫峰,幻出蓬莱洲。

浮图高崒嵂,石径通深幽。生公讲经台,曾闻石点头。

剑池杳无底,脩绠汲寒流。千古诧奇传,兹事还是不。

我来秋向深,良苗匝平畴。忧国愿年丰,一稔销百忧。

河流既浼浼,河鸟复关关。落花浮浦出,飞雉度洲还。

此日倡家女,竞娇桃李颜。良人惜美珥,欲以代芳菅。

新缣疑故素,盛赵蔑衰班。曳绡争掩縠,摇佩奋鸣环。

客心空振荡,乔枝不可攀。

天涯旅况又逢冬,薄暮江风惨客容。南渡君臣终逊位,东流波浪自朝宗。

干戈满眼人将老,丧乱经心酒不浓。闻说楼船催伐木,何堪斧及六朝松。

落日平田何处村,竹墙缭绕是高门。
莫言鸡黍未相识,一听悲歌自断魂。

清溪相送来黄州,侨寓城南恰春夜。惊魄乌台缧绁边,闲心狮座幡幢下。

铁拄杖瘦信步携,药玉船深尽清泻。蔬饭六时分供养,竹梅一院联朋亚。

枯形瘁色固世弃,美景良辰宝天借。梦里妻孥月缺圆,镜中须鬓花开谢。

回头富贵总浮沤,放眼乾坤真传舍。苦则能全当道李,佳须渐入堆盘蔗。

有田不去岂非顽,来日无多更堪怕。展公剩墨识公心,渔樵杂处何妨骂。

沙连内山里,形胜类户门。其中开平旷,可容数十村。

关键南北卡,奸宄往来频。昔以逋逃薮,议弃为荆榛。

此处田土饶,山木利斧斤。何如设屯戍,守备为游巡。

左拊半线臂,右塞鹿港漘。既清逸贼巢,亦靖野番氛。

邑治得屏障,相需若齿唇。

秋光及物眼犹迷。著叶婆娑拎碧鸡。
精采十分佯欲动,五列只欠一声啼。

相陪龙象上高台,下界群峦拱上台。红日背山移午食,白云沈石冷苍苔。

几家城郭千山外,一镜江河万派回。读罢残碑馀夕照,隔林猿鹤自成哀。

当时一马渡江来,幕府山头刈草莱。
四海纷披都似此,一时缔创亦艰哉。
朝纲治具提还挈,国本人心壅更培。
辅佐中兴功第一,应须千尺上云台。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