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从题材上来说属于应酬之作,但是由于诗人与张祜同是怀才不遇,深有感触而发,故而这首和诗写得很有真情与深度。
首联盛赞张祜诗才高绝:他的才华高过建安七子,连曹植与刘桢都不在话下。这显然是杜牧对张祜的过誉之词,但由于是古人赠答诗中常见的客套话,也就无足深怪。
颔联叙述张祜的不平遭遇:他曾得宰相令狐楚的荐举,就像当日孔融推荐祢衡一样;但是他却没有遇着蒯通那样的人为之旁敲侧击说好话,却碰到了说坏话的元稹,以至于终身没有得到施展抱负的机会。此处诗人使用正反两个典故,十分含蓄而得当。
颈联表现张祜对朝廷不改其忠贞,隐居乡野之间也不放弃自己的志向:他在梦中还一直牵挂朝廷,他的胸怀就像流经住处的长江一样浩大,有并吞万里长空之势。以“北极”比喻朝廷是诗中所常用的,而下句的“西江”既在形式上与上句的“北极”构成对仗,是对自然环境的描写,也是张祜胸怀抱负的曲喻,在修辞上十分巧妙。
尾联归结到张祜文才高妙而不得重用的不幸遭遇上:他所作的《宫词》,在皇帝的后宫中被宫女们广泛传唱着,可是又有什么用呢?这并不能对他的身世遭遇有所改变,所以说是“虚唱”;而“故国三千里”,一方面是张祜《宫词》的原句,另一方面也是暗示张祜隐居乡野之间,距离朝廷十分遥远。全诗就在这深沉的慨叹之中戛然终止,给人留下无穷感叹。
此诗使用典故巧妙自然,感情真挚深沉,写得有气势,表现了杜牧对张祜的赞赏。当时的诗人郑谷,故称有诗吟咏此事:“张生故国三千里,知者惟应杜紫微(指杜牧,曾任紫微舍人)。”
事到无人见古人,几回离合助伤神。频年解识劳生泪,只有青徐道上尘。
风风雨雨过端阳,画扇朱丝邈建章。佳节久拚连日醉,故山空负一春忙。
胸中漫贮匡时略,肘后新传却老方。闻道湖州围未解,坐令胥口作瞿塘。
行年己度知非日,学易应思补过时。珍重故人相问讯,韦编三绝是心期。
寂静书斋昼掩扉,一帘香篆故依依。研涵暖日隔窗炙,风卷晴沙穿户飞。
曲巷荒凉春不到,重城深邃客来稀。花开梓里应嗤我,草长江南人未归。
我作诗歌聊自讴,纵有闲官不肯投。张君贶深一微答,爱之欲与此扇留。
百年已作秋风客,一语温存不自由。可惜著书人取去,暂时无物应公求。
吾慕鲁仲连,东海著高节。吾慕黄绮辈,商山标遗烈。
人生贵适志,皎皎非高洁。出世忌太淡,入世忌太热。
膏明终见煎,草劲还遭折。所以古圣贤,保身守明哲。
不违性所安,不求世所悦。亦隘亦不恭,庶以藏吾拙。
身心一如,身外无馀。不愿成佛,亦非凡夫。甘作上牢漆桶,无心计较锱铢。
万古银山铁壁,更没者也之乎。是则活埋老僧,不是则打杀昙慧。
暗透两重牢关,烈焰不藏蚊蚋。
建陵城里锁秋烟,奎庭论文太史前。暗索骊黄呈伯乐,浪寻星宿问张骞。
云从桂水层层浣,月出漓波正正悬。自愧磨砻非匠琢,敢将烧玉辨于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