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州罗池庙碑

  罗池庙者,故刺史柳侯庙也。柳侯为州,不鄙夷其民,动以礼法,三年,民各自矜奋,日:“兹土虽远京师,吾等亦天氓,今天幸惠仁侯,若不化服,我则非人。”于是老少相教语,莫背侯令。凡有所为,于其乡间,及于其家,皆日:“吾侯闻之,得无不可于意否?”莫不付度而后从事。凡令之期,民勤趋之,无有后先,必以其时。于是民业有经,公无负租,流逋四归,乐生兴事;宅有新屋,步有新船,池园洁惰,猪牛鸭鸡,肥大蕃息;子严父诏,妇顺夫指,嫁娶葬送,各有条法;出相弟长,入相慈孝。

  步时民贫,以男女相质,久不得赎,尽没为隶。我侯之至,按国之故,以佣除本,悉夺归之。大修孔子庙,城郭巷道,皆治使端正。树以名木,柳民既皆悦喜。尝与其部将魏感、谢宁、欧阳翼饮酒驿亭,谓日:“吾弃于时,而寄于此,与若等好也。明年吾将死,死而为神,后三年,为庙祀我。”及期而死。

  三年孟秋辛卯,侯降于州之后堂,欧阳翼等见而拜之。其夕梦翼而告日:“馆我于罗池。”其月景辰庙成,大祭。过客李仪醉酒,慢侮堂上,得疾,扶出庙门即死。

  明年春,魏忠、欧阳翼使谢宁来京师,请书其事于石。余谓柳侯,生能泽其民,死能惊动福祸之,以食其土,可谓灵也已。作迎享送神诗,遗柳民,俾歌以祀焉,而并刻之。

  柳侯,河东人,讳宗元,字子厚。贤而有文章,尝位于朝光显矣。已而摈不用。其辞曰:

  荔子丹兮蕉黄,杂肴蔬兮进侯堂。侯之船兮两旗,度中流兮,风泊之待。侯不来兮,不知我悲。

  侯乘驹兮入庙,慰我民兮,不嚬以笑。鹅之山兮柳之水,桂树团团兮白石齿齿。侯朝出游兮暮来归,春与猿吟兮,秋鹤与飞。北方之人兮,为侯是非。千秋万岁兮,侯无我违。福我兮寿我,驱厉鬼兮山之左。下无苦湿兮,高无干秔。稳充羡兮,蛇蛟结蟠。我民报事兮,无怠其始,自今兮钦于世世。

译文与注释

译文

  罗池庙,就是祭祀已经过世的柳州刺史柳宗元的地方。柳侯做柳州刺史的时侯,不轻视那个地方的百姓,用礼教法度去教育改变他们,经过三年,百姓各自勤奋努力,说:“我们这个地方虽然远离京城,但我们也是天子的子民,现在上天给派来仁爱的柳侯,如果还不顺从教化,我们就不是人。”于是老人孩子互相教学汉话,不违背柳刺史的政令。凡是要做什么事,从他们的乡里刘他们各家各户,都说:“我们的刺史听到了,会不会心里满意呢?”没有不揣测之后才去做。凡是政令规定的期限,老百姓都努力赶着去实现,不分先后,一定按他的时限。于是老百姓已经得到治理,公家的赋税也没有亏欠,逃亡流窜的人也纷纷回来,乐于生活发生了许多变化。居住有了新房子,代步的有新船,池塘园林清洁整齐,猪牛鸭鸡长得肥壮繁殖增多;儿子遵守父亲的教训,妻子顺从丈夫的意志,嫁女娶亲丧葬,各有规矩礼法;在外面互相间仁爱,在家里互相间父慈子孝。

  他初到的时侯老百姓很贫穷,常有子女做为抵押去借贷,到时侯不能够赎取,就要被没收为家奴。柳侯到来后,按照国家的老规矩,用帮工来抵借债,全部争取回到自己家。又兴修孔予庙,城里城外小巷大街,都加以治理修筑使得端端正正。又栽种了许多好树,柳州的百姓都非常高兴。一次他曾经与他的部属魏忠、谢宁、欧阳翼在驿亭饮酒,对他们说:“我被时代抛弃,寄身在这里,和你们交好。明年我就要死去,死后会成为神。三年之后,建座庙宇祭祀我。”到第二年真的死了。

  过了三年的七月辛卯日,柳侯降临在州府的后堂,欧阳翼等人看到他就跪拜。这天晚上托梦给欧阳翼说:“在罗池旁边给我建庙宇。”这个月的吉日良辰庙建成,举行隆重的祭祀。路过此地的客人李仪喝醉了酒,在庙上有轻视侮辱举动,立刻得了病,扶出庙门外就马上死了。

  第二年春天,魏忠、欧翼派谢宁来京城,请求我写出柳侯的事迹刻在庙碑石上。我说柳侯,活着能给老百姓恩惠,死后还能降福消灾,来保桔那个地方,可以称做神灵了。我作了一篇迎享送神诗,送给柳州的人民,使他们歌吟来祭祀柳侯,并且刻在庙碑石上。

  柳君,河东人,名宗元,字子厚。贤明能写文章,曾经在朝做官光辉显耀。不久遭到摒弃不任用。碑辞说:

  荔枝红啊香蕉黄,和蔬菜一同啊送进君的庙堂。君的船啊插着两边旗帜,渡到中流啊,迎着风在停泊等待。君不见降临啊,不知道我的悲伤。君乘坐骏马啊进入了庙堂,安慰我们百姓啊,不皱眉头展笑颜。我们的山啊柳州的水,桂树聚集啊白石头整齐。君早上出游啊到晚归来,春天与猿歌吟啊,秋天与白鹤齐飞。北方的人啊,对君说短道长。千秋万岁啊,不要与我远离。赐福给我啊赐寿给我,驱逐恶鬼啊在山的左边。平地没有水淹的苦楚啊,高山没有稻子枯竭。稻子可以当做羡余啊,蛇和蛟盘曲而伏。我们百姓向君报告事情啊,像过去一样不懈怠,从今往后啊世世代代敬仰。

注释

罗池庙:在今广西柳州市东,为当地名胜。唐时建庙,祭祀柳州刺史柳宗元。罗池,池名。庙建于池畔,因池得名。

柳侯为州:唐宪宗元和十年(年)三月。柳宗元从永州司马迁任柳州刺史。

鄙夷:轻视,鄙薄。

矜奋:勤奋努力。

天氓(méng):皇帝的子民。侯:对士大夫的尊称,犹如“君”。

化服:顺从教化。

语:柳州在今广西境内,是多民族聚居区,壮族占三分之一。当时岭南地区不开化,境内通行的是民族语言。

乡间:即乡里。间:周代二十五户为间。二十五户也称里。

可于意:心里满意。可:合宜。忖度:揣测、估量。勤:努力。趋:向、归附。

业:已经。经:治理。

租:田赋,泛指一切赋税。

流逋(bū):流窜逃亡的人。

乐生:乐于生活

兴事:发生变化。

步:柳宗元《铁炉步志》:“江之浒,凡舟可縻而上下日步”一本作“涉”。

惰:通”修”。蕃息:繁殖增多。

指:意向,指向。条法。规矩法度。

出:在外面。弟长:仁爱。孝慈:对上孝敬,对下慈爱。

步时:指柳宗元初到的时侯。

质:抵押、人质。

佣:出卖劳动力。此处指出卖劳动力所得的报酬。除:扣除,抵消。悉:全部。

驿亭:古时供行旅途中歇宿的处所。

弃于时:被时代抛弃。指被贬黜。若:代词,你。

三年:指唐穆宗长庆二年。孟秋:七月。辛卯。

馆:止宿。此指在罗池畔建庙。

太祭:隆重祭祀。

泽:恩惠:谅动:震惊而扰动。

福祸:一作“祸福”。食:通“饲”,引申为保辐的意思。灵:神灵。

遗:送给。

俾(bǐ):使。

光显:光辉显耀。

摈(bìn):弃。

风泊:顶风停泊。

驹:少壮的马。

嚬(pín):皱眉。

团团:聚集貌。

齿齿:排列如像牙齿密聚整齐。

秋鹊与飞:一作“秋与鹤飞”。

北方之人:指京师的人。

是非:说短道长。

千秋:枯竭的梗稻。

秔(jīng):稻子。

羡:羡余。正赋外的税收,唐时对百姓巧取豪夺的杂税。

蛟:传说中的动物。能发洪水。一说为母龙。

钦:敬仰。

赏析

  此文通过对柳侯柳州实政、柳民之言的描写明说柳侯生能泽其民,死能变为神。暗言柳侯大材不为世用,替死者发泄不平。全文意韵沉郁,情韵不匮,结构层见叠出,逻辑清晰。

  此文非铭罗池神之文,而是吊柳宗元之篇。先追叙柳侯柳州实政,再记柳民口述,表明柳侯生能泽其民,死能变为神。作者继承孔子宗旨,不语怪神,反对迷信,而为文称颂神灵者,是痛惜柳侯大材不为世用,替死者发泄不平而已。情以生文,文亦足以生情,全文意韵沉郁,情韵不匮,是文章第一妙境,与韩文雄奇浑厚风格略异;而其迎送神诗,又和屈原风格相近,足见作者取精用宏、不主一格的文风。

  同时此文也有几点巧妙之处,其一文风奇,以宗元文风写宗元之事。韩愈这篇文章在风格上完全模仿宗元的文风,如同他为孟郊、樊绍述等人所作的墓志铭那样,用其人文风写其人之事,读之令人有如见其人,如闻其声之感。而且体现出作者“既陶铸古人。又陶铸今人,取他人之长,成一家之言”的“取精用宏”作风。

  二是评论巧,极力抒发对宗元“不为世用”的不平。作者在文章中用宗元在南方“生能泽其民,死能惊动福祸以食其土”,“柳民皆悦喜”等语。与“北方之人,为侯是非”相对照,既表达了作者的感慨,又抨击了中唐的腐败政治,可谓借物抒怀、寓意深刻。

  三是叙述妙,文章层见叠出,逻辑清晰。如文中为宗元立庙的叙述,先借宗元之口说出“明年吾将死,死后为神,后三年为庙祀我”作为辅垫;接着用宗元神灵显圣,托梦部属,使立庙成行;然后在庙成大祭时,以过客李仪醉酒慢侮堂上即死,表明宗元“生能泽其民,死能惊动福祸以食其土”的灵气,给人以顺理成章之感。

创作背景

  柳宗元是韩愈的政坛挚友,也是与他共同倡导古文、改革文坛的战友,是中唐古文运动的统帅和主将。两人志同道合,成为刎颈之交。唐长庆三年(公元823年),韩愈五十六岁,为尚书吏部侍郎,应柳州官吏所邀,为其挚友撰作此文。

韩愈
韩愈(768年-824年12月25日),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州市)人,自称“祖籍昌黎郡”,世称“韩昌黎”、“昌黎先生”。唐代中期大臣,文学家、思想家、政治家,秘书郎韩仲卿之子。元和十二年(817年),出任宰相裴度行军司马,从平“淮西之乱”。直言谏迎佛骨,贬为潮州刺史。宦海沉浮,累迁吏部侍郎,人称“韩吏部”。长庆四年(824年),韩愈病逝,年五十七,追赠礼部尚书,谥号为“文”,故称“韩文公”。元丰元年(1078年),追封昌黎郡伯,并从祀孔庙。韩愈作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名列“唐宋八大家”之首,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与柳宗元并称“韩柳”,与柳宗元、欧阳修和苏轼并称“千古文章四大家”。倡导“文道合一”、“气盛言宜”、“务去陈言”、“文从字顺”等写作理论,对后人具有指导意义。著有《韩昌黎集》等。
  猜你喜欢
栖息绝尘侣,孱钝得自怡。腰悬竹使符,心与庐山缁。
永日一酣寝,起坐兀无思。长廊独看雨,众药发幽姿。
今夕已云罢,明晨复如斯。何事能为累,宠辱岂要辞。
春日融融池上暖,竹牙出土兰心短。草堂晨起酒半醒,
家童报我园花满。头上皮冠未曾整,直入花间不寻径。
树树殷勤尽绕行,举枝未遍春日暝。不用积金著青天,
不用服药求神仙。但愿园里花长好,一生饮酒花前老。

官期未满许宁亲,平日宦游无此恩。雨遍公田及私亩,学书兼得问筠孙。

雁拖秋月洞庭边,客路凄凉野菊天。
云隔酒尊横北海,风吹诗史落西川。
夜深鬼火千山雪,春后鹃花一树烟。
为我祝融峰上看,朝暾白处礼蓬仙。
昔诣超师院,听雨眠疏棂。
微吟得深警,小瀹开孤醒。
四极何浮浮,织乌飞不停。
重来瀹三年,杯度已西溟。
巾屦空挂壁,芳草绿满庭。
嘉树亦剪伐,霜干无留青。
人生意何常,孤月行秋冥。
适来偶流辉,倏去还韬灵。
旦暮不足计,惜尔犹典型。
感慨谁与共,晴檐语风铃。

湖面宽千顷,湖流浅半篙。
远帆如不动,原树竞相高。
岁已占秋旱,民犹望雨膏。
涸鳞如可活,吾敢畏波涛?

离弦去南里,烟波何渺茫。朝与凫雁群,暮随明月光。

仰视虚宇中,众星灿成行。而我独何辜,乃为参与商。

人命在呼吸,后会其毋忘。

缟月啼香,青禽警瘦,遗环与恨俱飘。雪没鞋痕,何人为扫溪桥。

东风欲避层台远,禦风归、第一春销。恼相思、枝北枝南,冷梦迢迢。

山空记得吟疏影,拾参差片脑,自裹冰绡。湖水无声,流残旧怨新娇。

馀酸已在浓阴里,怕重屏、半萼难描。更堪他、消息经年,雨暮烟朝。

凿地得清泉,泉香甘若醴。入口齿牙寒,烦蒸净如洗。

百转辘轳声,主恩深到底。

捲舒在我有圆方,铁石难磨锦绣肠。世路但凭三眼屐,不妨徐步上高岗。

三山岂仙居,百世真道学。荒台明月秋,怀哉彼先觉。

轻身窈窕亦堪怜,玉剪红襟舞碧烟。春日秾华空旖旎,秋来别绪更缠绵。

扬州梦好刚三月,绝域人归又一年。白燕名庵传妙咏,词人佳兴正无边。

水亭春欲暮,衰懒向来同。
照眼梨花雪,吹衣杨柳风。
独残红鹔鹔,尚浮碧丛丛。
槛外方塘涨,游鱼自镜中。

野屋不知今世,山色似含古春。岑寂浑无啼鸟,荒寒略有行人。

忠义不易得,得之况一乡。伟哉革除年,八公先后慨以慷,梓里千载生辉光。

王修撰,广德亡。郑行人,东平戕。萧县不受胁,力战殉封疆。

京师既陷徐卢执,同日又杀两侍郎。但见周公,不见成王。

掷笔痛哭,大呼高皇。秦法未闻诛十族,得祸之惨无如缑城方。

骈首八百七十人,焉能活我贤太常。叶公指斥亦遭戮,至今史笔犹煌煌。

旧闻祠中列林郑,号为十烈同享尝。不知何时去徐叶,毋乃讨论未之详。

我读《逊国忠臣记》,内有刑部司务郎。自号塞翁亦台士,夔庆万里从奔藏。

石楼顾老变名姓,扣角高歌《饭牛行》。春坊遭劓事非实,要亦节概殊寻常。

八忠十烈未足尽,俎豆增祀宜一堂。吁嗟乎,金川门启迎燕王,景隆之罪万死奚足偿。

洪武养士三十载,可无义士扶伦纲。君不见,赤城郡中忠烈气,蒸作彤云万丈芒。

双燕立虹梁。东风外、烟雨湿流光。望芳草云连,怕经南浦,葡萄波涨,怎博西凉。空记省,浅妆眉晕敛,罥袖唾痕香。春满绮罗,小莺捎蝶,夜留弦索,么凤求凰。
江湖飘零久,频回首、无奈触绪难忘。谁信温柔牢落,翻坠愁乡。仗玉笺铜爵,花间陶写,宝钗金镜,月底平章。十二主家楼苑,应念萧郎。
旅食恒阳木叶稀,家人相念寄寒衣。
会稽好去无由去,斜日空堂秋雨飞。

山尽雩坛水尽沂,暮春人亦暮春衣。不知雪月风花老,几度空山打坐归。

兴一沙衰恒河沙,兔而罝,犬而拿,牛虎相交与角牙,宝檀终不灭其华。

结屋傍湖水,对门三四峰。心灰无复煖,鬓雪近来浓。

孤雁雨中过,短书灯下封。平生故人意,衰老不相从。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