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使君美人舞如莲花北鋋歌

美人舞如莲花旋,世人有眼应未见。
高堂满地红氍毹,试舞一曲天下无。
此曲胡人传入汉,诸客见之惊且叹。
慢脸娇娥纤复秾,轻罗金缕花葱茏。
回裾转袖若飞雪,左鋋右鋋生旋风。
琵琶横笛和未匝,花门山头黄云合。
忽作出塞入塞声,白草胡沙寒飒飒。
翻身入破如有神,前见后见回回新。
始知诸曲不可比,采莲落梅徒聒耳。
世人学舞只是舞,恣态岂能得如此。

译文与注释

译文
韵译
美人起舞好似莲花旋转,世上之人想必从未看见。
高堂之上铺满红色地毯,翩翩起舞有若天上人间。
此曲乃是胡人传入汉家,座上客人无不为之惊叹。
舞女矫媚身姿多么匀称,轻绸全线衣裙多么鲜艳。
裙袖飘动好似团团飞雪,左右飞转有如急风回旋。
琵琶横笛乐曲来过一遍,花门山头飞来黄云片片,
忽然奏起出塞入塞之声,白草胡沙卷起寒风满天;
乐曲将尽狂舞似有神助,前旋后转舞姿千变万幻!
天下舞曲谁能与之相比,采莲落梅顿觉令人生烦;
世人学舞只是舞来舞去,姿态怎会如此神异不凡!散译
美人们旋转舞动时如莲花开放,世上长眼睛的人都应该没有见过。
高大的厅堂中,地上铺满了红地毯,舞者试着踏着节拍舞蹈了一曲。
这曲舞是从胡人中流传入中原地区的,大家见了十分惊奇而且赞叹不已。
美丽的脸庞,娇美的眉毛,舞者身材苗条而且丰腴,身穿金线绣就的图案十分华贵的罗纱衣。
回环转动裙子,挥舞起袖子,仿佛满眼都是雪花在飞舞,左右旋动的身影好像是一股卷动的旋风。
琵琶和横笛的乐音伴奏还未过一遍,花门山顶的黄云因之已合拢到了一块。
音乐中忽然奏出《出塞》《入塞》两曲,顿时身边好像响起了吹折白草、卷起胡沙的冷飕飕的风声。
舞者身形翻滚,音乐奏起的入破之音像是神仙所为一般,妙不可言。
这才知道其他曲子都是无法与之相比的,以前听过的《采莲》《落梅》只不过是烦扰耳朵的噪音罢了。
世上的人学舞只是舞蹈罢了,那神态、身姿哪里能够达到如此神奇的境界呢?
注释
使君:对州郡长官的称呼。美人:指舞女,当是田使君家中的歌伎。如莲花:舞姿美艳,好似莲花。北鋋(chán):舞蹈的名称,从诗中描写看,似以多有旋转动作为其主要特征。
北同城:地名,疑为西北边地小城。
氍毹(qúshū):毛织的地毯。
纤复秾(nóng):说体态匀称,不胖不瘦。秾,本指草木繁盛,这里指体态丰满。
轻罗:轻而薄的丝绸。金缕(lǚ)花葱茏(cōnglóng):说舞女衣服上金线绣出的花朵十分生动逼真。缕,线。葱茏,草木繁盛。
裾(jū):衣服前襟。
左鋋右鋋:鋋,古代一种铁柄短矛,易于手上旋转。这里将旋转的舞女比作鋋。
匝(zā):一周,一通。
花门山:山名,在今内蒙境内。这里借指边地。合:聚拢。
出塞、入塞:均为乐府曲名。《西京杂记》载,汉戚夫人善歌《出塞》、《入塞》之曲。这里当指乐曲奏出出塞和入塞的情调。
白草:牧草,干熟时呈白色,故名。飒飒(sà):形容风吹“胡沙”、“白草”的声音。
入破:唐代大曲一般分散序,中序,破三大段;入破,即乐曲进入第三段。
采莲:曲名,梁武帝作。落梅:即《梅花落》。聒(guō)耳:形容声音杂乱刺耳。

赏析

  这首七言古诗所描绘的是作者所亲见的一场精妙奇特的舞蹈。

  诗歌一开始六句就直接点明题目:“美人舞如莲花旋”,“舞”是诗中描写的对像,其特点是“如莲花旋”题目所有之意用此一句点出。然后接连几句赞美舞蹈:为世人所未见,为天下所未有,见之者无不既惊且叹,一层深入一层地来突出舞蹈之不凡。与此同时,作者又顺便对舞的环境:“高堂满地红氍毹”,舞的来源:“此曲胡人传入汉”,作了准确而又简明的交代。以上用虚写的笔法从几个方面来写舞蹈之不同寻常,为下文“舞”的正面描写蓄势。

  诗的下一层四句入手写美人舞姿。先从舞者的容貌体态写起:“曼脸娇娥纤复秾”,接着写舞者的衣着服饰:“轻罗金缕花葱茏”,这就把题目中的“美人”形象展现出来。然后从容写舞姿:诗人用“回”、“转”、“旋”等词语来突出舞蹈旋转的特点,用“若飞雷”、“生旋风”两个比喻写美人之舞,不仅极生动形像,而且绝无娇弱之态,反充满豪迈飘逸之气。

  在下面六句中,诗人又写在琵琶横笛等民族乐器的伴奏下,美人和着乐曲,转而跳起了富有边塞特色的舞蹈,用神奇的舞蹈语言,展现出奇异壮丽的塞外风光。客人在她的舞姿中,仿佛看到花门山头黄云在聚拢,茫茫白草胡沙上飒飒寒风在吹过。这些动人的边塞风光,形象地显示了舞蹈粗旷辽阔的特色。这几句把乐器的伴奏和美人的舞姿交替描写,用乐曲的节奏写舞姿的变化。用“忽作”置字写乐曲的突起,也写舞姿的突变;用“如有神”写其不凡,用“回回新”写其新奇,把急促跳跃的旋律,千变万化的舞姿写得出人意表,令人应接不暇;诗的语言也随之而生顿挫之感。

  诗的最后四句以诸乐曲与莲花舞曲比较,以世人学舞与北鋋舞比较,对美人的舞蹈作进一步赞叹,照应开头“应末见”、“天下无”的语意,从而结束全诗。

  用富有边塞特色的自然风光来表现富有边塞特色的舞姿,是这篇作品描写上的特点;把乐曲的进行和舞姿的变幻两条线索紧紧绞在一起,以前者引导后者,陪衬后者,明确后者的节奏,是这篇作品结构上的特点。在语言上,韵脚变化自如,音调澈切急促,“左鋋右鋋”,“出塞入塞”、“前见后见”等回环的语势,都显示出舞姿旋转的特点。

创作背景

  这首诗具体创作时间不祥,约作于唐肃宗至德初(756-757),作者参加了一次田使君举办的宴会,欣赏了北鋋表演,有感而作此诗。
岑参
  岑参(718年?-769年?),荆州江陵(今湖北江陵县)人或南阳棘阳(今河南南阳市)人,唐代诗人,与高适并称“高岑”。岑参早岁孤贫,从兄就读,遍览史籍。唐玄宗天宝三载(744年)进士,初为率府兵曹参军。后两次从军边塞,先在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书记;天宝末年,封常清为安西北庭节度使时,为其幕府判官。代宗时,曾官嘉州刺史(今四川乐山),世称“岑嘉州”。大历五年(770年)卒于成都。
  猜你喜欢
登彼太行,翠绕羊肠。杳霭流玉,悠悠花香。
力之于时,声之于羌。似往已回,如幽匪藏。
水理漩洑,鹏风翱翔。道不自器,与之圆方。
雨急云飞,惊散暮鸦,微弄凉月。谁家疏柳低迷,几点流萤明灭。夜帆风驶,满湖烟水苍茫,菰蒲零乱秋声咽。梦断酒醒时,倚危樯清绝。
心折。长庚光怒,群盗纵横,逆胡猖獗。欲挽天河,一洗中原膏血。两宫何处,塞垣祗隔长江,唾壶空击悲歌缺。万里想龙沙,泣孤臣吴越。
宝晋轩窗临望处,山围水绕林萦。不堪回首到江城。墙趺围瓦砾,鸥鹭见人惊。
日愿首平归旧里,更无余事关情。小营茅舍倚云汀。四时风月里,还我醉腾腾。
万里昆仑谁凿破,无边波浪拍天来。
晓寒云雾连穷屿,春暖鱼龙化蛰雷。
阆苑仙人何处觅?灵槎使者几时回?
遨游半在江湖里,始觉今朝眼界开。

富春江上雨溟濛,两岸花开踯躅红。仿佛旧游如画里,一帆曾转钓坛东。

凫云吹欲落,峄雨晴不飞。万柳绿无次,高低隐斜晖。

其上仲子庙,俯瞰渔家矶。庙前晒破网,墙上堆蓑衣。

即是其子姓,百代犹相依。惭予负米人,轻自离庭闱。

愿言诉怀抱,不见剑佩归。天暝水风大,月上人影稀。

安得农丈人,鸡黍慰我饥。

西东十五空垂册,贻厥孙谋尔胡窄。吴伎五千供宴夕,有子何曾分菽麦。

五胡杂种五伺腋,八王首难犹相磔。司马家儿真暗辟,七马图终牛系石。

青衣未已仍执戟,肉袒乘羊异畴昔。化龙以后中原掷,新亭有泪江河易。

元兴明继天犹厄,王苏接踵为凶逆。峤侃同心弥乱隙,自成及哀权外借。

遗臭何人始废奕,简文谈胜终奚益。孝武功成迷枕席,家居虽好纤儿坼。

岂料英雄闻草泽,安恭二主归东壁。狐媚欺人还自扼,呜呼此座安可惜。

疋马西来腊月馀,扬鞭崎岭又通衢。丹枫夹道行人度,只少梅花似大庾。

历劫昏蒙,为恩情爱恋,一向迷执。争头竞角,觑巨浪洪波,岂顾沈溺。幸今生觉悟,便拂袖、开怀畅意。返照从前事,行踪过迹,翻作大雠隙。飘然做个闲人,向青松影下,白云堆里。怡怡自乐,但咏歌谈笑,随缘销日。晚来增雅趣,对天鉴、澄澄湛碧。次第银蟾上,昭彰奋离三岛迹

交枝红在眼。荡廉波香深,镜澜痕浅。费尽春工,占胜游惟许,等闲莺燕。

步屧廊回,盈退粉、蛛丝偷罥。小影竛竮,冷到梨云,便成秋苑。

容易题襟催散。又酒逐花迷,梦将天远。系马垂杨,但翠眉还识,旧时人面。

暗数韶华,空笑我、樱桃三见。胜有盈盈胡蝶,西窗弄晚。

种玉西湖独占春,逋仙佳句播清芬。月明花落吟魂冷,童子何之鹤在坟。

出俗皆言为息机,性灵净僻似师稀。
前山月落夜吟罢,深院菊荒秋讲归。
谿雾锁窗灯焰短,雪风敲竹磬声微。
会期双阙重相见,应换当年旧衲衣。
十里云深处,阳华小洞天。
千岩虚夜月,万壑溜寒泉。
石磬生何世,仙田种几年。
神灵自幽显,时序任流迁。

赍弼曾传协帝廷,天留南粤作藩屏。能如公意材原少,独恃神怜梦不醒。

铃阁森严夸静镇,楼船拘系叹伶仃。尚余宏济艰难意,未报中台陨相星。

香囊垂绣凤。是妾儿时弄。微物何足珍。怜他伴妾身。

红绵著在里。扣上同心缕。一缕一相思。数来千万丝。

孤舟北去暮心伤,细雨东风春草长。杳杳短亭分水陆,
隆隆远鼓集渔商。千丛野竹连湘浦,一派寒江下吉阳。
欲问长安今远近,初年塞雁有归行。
世续香灯演圣言,再新华构称凭轩。
阴阴松色连僧阁,飋飋波声入寺门。
飞鹭衔鱼离浅濑,残云带雨渡遥村。
沃洲相较应相近,树杪啼烟祇欠猿。

今日何日江水长,波平溟渤山苍苍。黄云酿雨天欲霜,月躔箕毕星垂芒。

青枫叶赤彫猗桑,群欣魄兔忘商羊。美人珠箔调青商,一弹两鼓仙灵翔。

低集鹓鸾高凤凰,斗宫之侧薇垣傍。萝披荔拂骄虎伥,磨牙拇血思截舫。

日测银汉排津梁,星君笑视狎且狂。疑通土伯幽都望,丛菅湿食如餦餭。

颂则降福违不祥,横横太白精凝光。作彗西指纷旗枪,倒行不顾经躔伤。

群仙嬉游旌麾飏,俯首杂沓逐队行。句陈奎壁圜徜徉,晖台黯黯豸化装。

湔涤尘末倾杓浆,美人内顾依象床。白雪失和空云襄,朱弦胶柱殊笙簧。

安得奔月亲天香,群真谐乐嘉清扬,履舄戋戋视八荒。

瘦尽芙蓉菊又残,客游怀抱更登山,
秋光老矣归何处,只在愁人双鬓间。

谁谓牛刀试武城,操持冰檗羡君清。礼贤不愧冰子贱,驭下堪侔乔智明。

曾庆椿萱同寿恺,漫期兰桂播芳声。分携轸忆琼瑶意,故记俚章对短檠。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