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情白鸟去还来,无事风扉闭复开。山下一帆冲雨过,水边双燕得泥回。
衮衮天机新,??淮水流。青缠系白足,又踏淮南州。
淮南古形胜,屹立东诸侯。足生杜牧之,谈笑筹边楼。
据鞍草书檄,醉袖藏吴钩。子非功名人,负笈将安求。
及此琼花春,聊作方外游。北道有主人,行李当无忧。
临分祈赠言,意重嗟难酬。日暮多碧云,令人思惠休。
鹰隼羞逐巢上雏,骐骝耻随厩中驹。由来俊迈恶羁絷,子独三年留上都。
江南秋风鲈鱼美,庖鲙炊粳东入吴。腰间兰佩垂左右,船若神仙人不如。
会稽古来好风俗,严助买臣相继驱。近来太守廷中臣,拔贤好善当朝无。
子今东去怀自许,解榻非君尚谁与。剋日飞声动洛阳,听君如听雷门鼓。
风月无边问荅时,青山活水满吾诗。若除流动天机外,老子平生自不知。
虚蕉诚易犯,危藤复将啮。一随柯已微,当年信长诀。
已同白驹去,复类红花热。妍容一旦罢,孤灯行自设。
金枝湛明燎,绣幕裂芳然。层闺横绿绮,旷席缅朱缠。
楚调广陵散,瑟柱秋风弦。轻裙中山丽,长袖邯郸妍。
徐歌驻行景,迅节瀹浮烟。言愿圣明主,永永万斯年。
白云长不扫,绿萼笑相迎。倚树怀中素,携香觉太清。
江南春较早,林下雪初晴。欲折无来使,凭谁寄远情。
朝出飞狐塞,暮返云中营。提携燕代卒,意气恣纵横。
屡奉天子诏,万里得专征。霜风宝刀利,晓日炫朱明。
弯弧白象斲,重铠文犀成。敌骑不敢向,三边尽知名。
裨校拥纛前,都护随镳行。首功不足计,当为誇擒生。
乾坤清淑之气,蜿蟺扶舆亘西极,化作岐山之阳石鼓十。
六丁二酉铲断昆崙之瑶峰,缥缈云根堕穹碧。层崖秋碎方祗愁,大星宵陨圆灵泣。
中虚不露疏凿文,太素犹涵混沌质。伟哉周家宣王中兴时,戈鋋彗云九县一。
明堂受朝群后来,天威不违颜咫尺。岐阳之狩载阳国之灵,王气腾霄何赫奕。
八鸾声戛秋风高,九旗光动朝暾赤。歌车攻,咏吉日。
张皇维,昭帝绩。泰山盘,石之祚。炳烈千万春,勒之贞珉古无匹。
其形如鼓不可扣之鸣,其体浑沦绝侣大造无痕迹。
其字遒逸宛是篆与科,其文古雅髣髴周之什。吉甫歌,史籀笔,制作森严照岐邑。
年多物化理则然,金字半灭无人识。老蛟摧裂野火焚,古墨淋漓苔雨蚀。
青城学士昔在大德初,见之林下久叹息。入朝亟为丞相言,如此至宝何可以弃掷。
大车彭彭挽致来孔庭,天地风云亦动色。我尝爱此十鼓文字奇,抚玩摩挲不知日之夕。
荏苒光阴数十春,春风吹愁发生白。近时再过石鼓旁,阶草蒙茸没双屐。
细看字画转么么,徙倚回廊泪沾臆。东安邓尹弹琴青桂林,议论文章脱尘俗。
平生好古如古人,直欲蒐抉周秦之故实。里中更有朱先生,白首著书穷日力。
寄书远访石鼓文,细字满笺珠的皪。书中宛宛见高情,识者见之争爱惜。
乃知先生好古不减吾,邓侯吾徒委琐岂复如先生,喜新厌旧犹戏剧。
吾友秦邮李希文,新来小篆亦杰出。夷门梁君子,宜苦学张颠之草书,电埽千军烂如拭。
我生雅恨不能书,每见名家如有失。朱先生,古遗直,甚欲相从不可得。
山中茅屋书满床,何时一到虚轩分半席。直须和我石鼓歌,战退苏韩入坚壁。
呜呼古之作者往往苦用心,岂惟杜预雅有春秋癖。
今人无复见古人,徒劳纸上赏遗墨。鱼目滔滔久混珍,后来此鼓谁收拾。
燕之石,等圭璧,荆之璞,同瓦砾。古风不返天茫茫,何如烂醉林皋卧苔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