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德歌·春

子规啼,不如归,道是春归人未归。几日添憔悴,虚飘飘柳絮飞。一春鱼雁无消息,则见双燕斗衔泥。

译文与注释

译文
春天的杜鹃叫了,好像在说“不如归去”。你走的时候说是春天就回来,而今春已到,人还未归。最近几天已显得疲惫憔悴,心绪不定,好似那虚飘飘的柳絮。整个春天音讯全无,而旧时檐前燕子早已归来,忙忙碌碌地营巢筑窝干得多欢!
注释
双调:宫调名。大德歌:曲牌名。
子规啼,不如归:子规啼声很像人说“不如归”,容易引起离人的乡愁。
憔悴:疲惫没有精神。
鱼雁:书信的代称。
则见双燕斗衔泥:只见一对对燕子争相衔泥筑巢。
斗:竞相,争着。

鉴赏

  关汉卿的大德歌分别写春、夏、秋、冬四个季节,以一位闺中女子的口吻抒发其久久盼望离人归来,而屡屡失望的相思之苦。这首是写春季的,以春季而人未归,抒写女主人公的哀怨情愫。

  此曲首二句“子规啼,不如归”,既写景,又写时。意为:春天的杜鹃叫了,好像在说“不如归去”。声声响在少妇耳旁,深深触动了她怀念远人的情怀。所以第三句写道:“道是春归人未归。”意为:你走的时候说是春天就回来,而今春已到,却不见你的踪影。由于盼人人不至,精神饱受折磨,于是引出“几日……絮飞”两句。“几日憔悴”是从外形上描绘其愁苦。“虚飘飘柳絮飞”,表面写的是景,实际是比喻少妇的心理状态。情侣在外是凶、是吉、是祸、是福都不得而知,不能不令人担心。因而心绪不定,正如虚飘飘的柳絮,无所适从。下句“一春鱼雁无消息”是说:她等了整整一个春天,九十个日夜啊,却一点消息也没等到,痛苦已极,百无聊赖。妙的是作者未从正面明写这种感情,而是宕开一笔,用“则见双燕斗衔泥”来反衬。燕是“双燕”,它们为筑爱巢在比赛着衔泥。此情此景,和孤居独处、落落寡欢的少妇形成鲜明的对比,不禁使人又添几分苦涩。

  曲子以“归”为诗眼。首句“子规啼”,因其声若“不如归去”,能发闺妇怀远之情。二、三句妙用三个“归”字,贴切、自然流畅,强烈地传达出思念的情感。在飘飘柳絮衬托之下,“添”字尤见精神,准确地把握了因“思”而起的恍惚神态。末句写眼前景,以双燕衔泥营巢继续映衬和强化浓郁的思念和独寂之情。

  此曲开头用的是比兴手法。中间写少妇的离别之苦,由表及里,层层深入。最后用双燕衔泥反衬少妇孤独之苦。全篇紧紧围绕一个“春”字,从各个侧面描绘,突出了少妇的思念。行文上惜墨如金,不蔓不枝。

赏析

  这支小令以一位闺中女子的口吻抒发其盼望离人归来而久久未归的哀怨情愫。曲子以“归”为诗眼。首句“子规啼”,因其声若“不如归去”,能发闺妇怀远之情。二、三句妙用三个“归”字,贴切、自然流畅,强烈地传达出思念的情感。在飘飘柳絮衬托之下,“添”字尤见精神,准确地把握了因“思”而起的恍惚神态。末句写眼前景,以双燕衔泥营巢继续映衬和强化浓郁的思念和独寂之情。全曲运用既典雅又通俗的语言,蕴藉含蓄地表现闺中少妇绵绵不断的相思之情。

  此曲首二句“子规啼,不如归”,既写景,又写时。春天的杜鹃叫声,好像在说“不如归去”。声声响在少妇耳旁,深深触动了她怀念远人的情怀。所以第三句写道:“道是春归人未归。”由于盼人人不至,精神饱受折磨,于是引出“几日……絮飞”两句。“几日憔悴”是从外形上描绘其愁苦。接着又进一步从内部揭示少妇心灵上的创伤。

  “虚飘飘柳絮飞”,表面写的是景,实际是比喻少妇的心理状态。少妇因情侣久去不归,在外是凶、是吉、是祸、是福都不得而知,不能不令人担心。因而心绪不定,忽上忽下,正如虚飘飘的柳絮,无所适从。作者这样从外而内两个方面刻画,便把一个愁苦的少妇在等待中度过了一个漫长的春天,同时也使下句的“一春”有了依据。

  既然少妇一等再等,结果九十春光已过,不仅人未归,连消息也没有得到,最后就不能不伤感地明确点出“一春鱼雁无消息”了。在这七个字中,虽未着一“思”字,而少妇思念远人的炽烈感情已溢于言表。不用说,这时的少妇痛苦已极,凄迷纷乱,百无聊赖。妙的是作者未从正面明写这种感情,而是宕开一笔,用“则见双燕斗衔泥”来反衬。燕是“双燕”,它们为筑爱巢在比赛着衔泥。此情此景,和孤居独处、落落寡欢的少妇形成鲜明的对比,不禁使人又添几分苦涩。

  此曲开头以子规鸟的啼叫引起少妇的思念,用的是比兴手法。中间写少妇的离别之苦,由表及里,层层深入。最后用双燕衔泥反衬少妇孤独之苦。全篇紧紧围绕一个“春”字,从各个侧面描绘,突出了少妇的思念。行文上惜墨如金,不蔓不枝。

创作背景

  《大德歌》是关汉卿在元成宗年间创作的新曲调,可知这首《大德歌·春》作于大德(元成宗年号,公元1297年—公元1307年)年间,具体作年不详。
关汉卿
  关汉卿(约1220年──1300年),元代杂剧作家。是中国古代戏曲创作的代表人物,“元曲四大家”之首。号已斋(一作一斋)、已斋叟。汉族,解州人(今山西省运城),与马致远、郑光祖、白朴并称为“元曲四大家”。以杂剧的成就最大,一生写了60多种,今存18种,最著名的有《窦娥冤》;关汉卿也写了不少历史剧,如:《单刀会》、《单鞭夺槊》、《西蜀梦》等;散曲今在小令40多首、套数10多首。关汉卿塑造的“我却是蒸不烂、煮不熟、捶不匾、炒不爆、响珰珰一粒铜豌豆”(〈不伏老〉)的形象也广为人称,被誉“曲家圣人”。
  猜你喜欢
宵衣应待绝更筹,环佩锵锵月下楼。井转辘轳千树晓,
锁开阊阖万山秋。龙旗尽列趋金殿,雉扇才分见玉旒。
虚戴铁冠无一事,沧江归去老渔舟。
勿听白头吟,人间易忧怨。若非沧浪子,安得从所愿。
北上太行山,临风阅吹万。长云数千里,倏忽还肤寸。
观其微灭时,精意莫能论。百年不容息,是处生意蔓。
始悟海上人,辞君永飞遁。

沈香亭上春日里,海棠睡足风吹起。玉骢驮醉出华清,头上绿云娇不理。

内人宣索驮多时,金銮供奉来何迟。有谁并辔复顾笑,不是秦姨定虢姨。

阶头奚官执鞚走,问渠合似安郎否。不然那得近前行,祗许笼禽随吃狗。

君不见马嵬坡下蛾眉愁,可怜白骨埋荒丘。柳丝难绾芳魂住,应从君王万里游。

九十风光能有几,春风春雨总经过。谁知地变天荒意,莫借鲁阳回日戈。

深林霁初霭,氤氲逗萝径。烦熇遍朱火,爱此山中静。

拂石云共眠,横琴鸟皆听。神閒境自玄,物澹心逾迥。

超然维摩居,水月初见性。行苦人未归,岩栖独清净。

携酒出偶尔,随意是端居。垂老诗犹进,能狂礼不疏。

兴高云影外,心悟磬声馀。每过论三昧,无令禅榻虚。

娇小垂头立,丰盈出面来。花王休相妒,侬不向春开。

炎精孕秀多灵植。荔子佳名闻自昔。
绛囊剖雪出琱盘,寻常百果无颜色。
闽天六月雨初晴,星火荧煌曜川泽。
欻如彩凤戏翱翔,烂若彤云堆翕爀。
中郎裁品三十二,陈紫方红冠流匹。
盐蒸蜜渍尚绝伦,啄鲜空羡南飞翼。
我闻二和全盛时,贡输不减开元日。
涪州距雍已云远,况此奔驰来海侧。
绣衣中使动輶车,黄纸封林遍阡陌。
浮航走辙空四郡,妙品人间无复得。
似闻供御只纤毫,往往尽入公侯宅。
骊山废苑狐兔静,艮岳新宫鼙鼓急。
繁华今古共凄凉,绕树行吟悲野客。
西风刮地战尘昏,一听胡笳双泪滴。

寒云晦沧洲,奔潮溢南浦。相思白露亭,永望秋风渚。

心知别路长,谁谓若燕楚。关候日辽绝,如何附行旅。

愿作野飞鸟,飘然自轻举。

萧萧水中蒲,琐琐蒲上禽。托身自得所,不忘罾罥侵。

天风断枯条,卵破巢亦沈。兹焉复何尤,慎之在初心。

父天不可嗔,夫君不宜怨。
要知古圣贤,贵在素贫贱。
父常煮字不成饭,夫常织文不成绢,
衣粗布衣齕藜苋。去耕原上田,
往种陌上桑。穫云秋穗重,
缲雪春丝长。汝温汝饱官征忙,
翁出校书为汝偿。

閒曹无一事,时为送人忙。归路及秋尽,离人知夜长。

雪花寒淅沥,云树远苍茫。安得两黄鹄,乘风相颉颃。

流月泛艳兮露色团,拂孤□兮弄清弦。幽态窈窕兮断复连,惊风中路兮迢流年。

浮荣轻薄兮欲何贤,流商激楚兮不能宣。

拾翠亭前水满,郎官湖上春回。仪龙新碾试琼杯。更觉春江有味。
拄杖行穿翠筱,吹花醉绕江梅。故园心事老相催。此意陶潜能会。
半夜鬼神朝水府,五更鼓角动扬州。
年来有客从黄石,老去何心望紫泥。
世事违人常八九,生涯随力任东西。

幽居一何适,独步倚空林。远树喧山鹊,方塘拂水禽。

芰荷香送晚,藤蔓老成阴。云壑藏萧寺,遥闻钟磬音。

要赞而无德可赞,要骂而无过可骂。
赞与骂不及处,大地而小能载。
要行更行,要住即住。
翻身踏破太虚空,推倒妙峰无影树。
古佛位中留不住,夜来和雨宿寒溪。
丝丝线线。惹起云根燕。万里江山春欲遍。多在梨花庭院。经旬一见通宵。恍如身在蓝桥。记与巫山神女,不禁暮暮朝朝。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