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曲所要描写的不是菊的高洁,而是作者对自己生存状态的喟叹。重阳过后,菊花零落,作者面对零落的菊花,不禁以物拟我,而且自觉比菊还要羞愧三分。此曲赞扬了菊花不畏风霜的坚强品格。此曲词明白如话,表现曲的“贵浅显”的特色。它宛转相生,一波三折,一层深入一层,“问花不语,花替人愁。
“可怜秋,一帘疏雨暗西楼,黄花零落重阳后,减尽风流。”是说西风碎减叶飘零,作者推开了窗子,映入眼目的不是一帘幽梦,而是凄风疏雨,从楼瓦淌下,化作雨帘。重阳节后,菊花凋零,曾经鲜艳夺目的花朵已落去大半。
“对黄花人自羞,花依旧,人比黄花瘦。”是说花虽败落,但那些依然在枝头盛放的秋菊仍保有风采,张养浩再看看自己,却已瘦得不成人形。最后两句“问花不语,花替人愁。”他忍不住问花,自己该如何是好,花虽不语,想必它也在为自已感到忧愁。该曲以通感的手法来结束,一句“花替人愁”,顿使曲子中的愁情变得更加浓郁。张养浩的自怜自惜赫然在目,令人也想化作秋菊,成为倾听他的对象。
在《殿前欢》的曲子中,他本认为猬零的花应比他更自怜,但实际上菊花耐秋风的能力远超乎他的想象,于是张养浩才想,也许菊花是在替他悲苦,是以纷纷凋谢。
此曲在艺术上有较高的成就,“人比黄花瘦”是引自李清照词《醉花阴》“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问花不语”则是引自欧阳修词《蝶恋花》 “泪眼问花花不语”。全句的引用,以旧词生新意,用法新颖。
张养浩之所以写“对菊自叹”,其实还有另一层深意。菊花是陶渊明的最爱,陶渊明经常对菊咏叹,表明心迹。张养浩选用菊花,自然是说自己也想如陶渊明一样,成为一个不问世事的隐居者。往日的宦海风波已成过去,鸟儿返林、鱼儿纵渊,那时的陶公何等惬意,张养浩也想成为另一个陶公,过着池鱼在故渊的生活。
《对菊自叹》是一首寓情于物、借景抒怀的曲子。作者看到菊花遭到秋雨,黄花零落,减尽风流。自己也精神颓唐,瘦过黄花。怜花正是自怜,作者借菊自叹,乃是对自己政治上失节的悔恨。
靡竭匪浚,靡颓匪隆。持贵以降,挹满以冲。迈德遗功,于盛思终。
愿林之蔼,乐岱之崇。永观玉振,长赖英风。
西南入瓯脱,群峭忽奔辏。纵横支干分,十九图经漏。
崇谹叠钩锁,刻画豁氛雺。百状斲浑沦,一气孕坚瘦。
但经意想到,未算奇险构。迤逦如屏张,妥帖等盂覆。
形端从臣笏,气猛战士胄。欲行不行龙,将飞未飞鹫。
为阳辟阴阖,若神驰鬼骤。脉急前后承,势仄左右救。
谽谺胁侧穿,空洞腹中透。冷白搪孤铦,纯碧熨万皱。
倒空压鹏翼,旁突截马脰。直教地形穷,方信天巧富。
仰掇星如棋,俯听雷出窦。岚阴暗如梦,云气怒欲斗。
两崖架垂虹,一窾纳急溜。迎曦谷含赭,裂璺石画籀。
危陉历渐尽,余势蓄犹厚。稍稍疆场开,草草室庐陋。
柱短石覆檐,墙低版缩牏。屋头鸡争啼,床下豕忽狗。
畸零不成村,双只或依堠。窥人闯狂魈,夺路走惊狖。
深萝顽阴閟,怪树杂色糅。松液胎人形,丹汞达奇臭。
毒荨愁钩穿,瘴蕊惧攀嗅。嗟兹黔土硗,太半楚客僦。
靛畎割沟塍,獠界杂铫耨。天寒衣掩骭,日午甑绝镏。
引藤劝斟酌,毁瓶招?诟。畚争枯槎拾,碑禁哑泉漱。
睢盱心寡营,寒苦骨易寿。矧彼种人繁,益慨夷俗狃。
铸刀先试人,伏弩工殪兽。缚楮招寡雌,吹芦合蛮奏。
卜惟用荒茅,处竟穴深窌。剁牛神莅盟,放虫鬼伏咒。
险则鋋走疾,怒即群吠嗾。聆音耳如塞,睹状眼欲瞀。
悴肤怜仆衰,怖魄惜儿幼。岂有险逾此,而竟客来又。
王程迫驰驱,野食互劝侑。带悲移孔宽,字失疥壁旧。
侦逻绝铃柝,嘑嘂溷疱厩。馆人孰馈飧,客邸转匿绶。
宵惊梦多餍,乡远心自疚。习劳健能任,脱险祸谁宥。
但歌《行路难》,敢悔作计谬。安得付划夷,旷荡见宇宙。
无官赢得一身轻,转为编摩病骨撑。寡过年方逾大衍,雠经人欲老更生。
报恩心重忘疲马,招隐身留未烬檠。珍重年年说长健,好期相伴斸黄精。
遥空漠漠淡浮烟,衰柳长堤瘦可怜。蠡勺泉枯愁北陌,鲛宫波静忆南天。
月明珊树谁悬网,露冷蓉江好繫船。我已尘缘参一色,南华毕竟费言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