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联是曲江即景。“苑外江头坐不归”,“坐不归”,表明诗人已在江头多时。这个“不”字很有讲究,如用“坐未归”,只反映客观现象,没有回去;“坐不归”,则突出了诗人的主观意愿,不想回去,可见他心中的情绪。这就为三、四联的述怀作了垫笔。
以下三句,接写坐时所见。“水精宫殿转霏微”,在“宫殿”、“霏微”间,又着一“转”字,突出了景物的变化。这表面上是承“坐不归”而来的:久坐不归,时间已经快到晚上,所以宫殿霏微。但是,下面的描写中,却没有日暮的景象,这就透露了诗人另有笔意。浦起龙《读杜心解》曾将诗人这一时期所写的《曲江二首》、《曲江对酒》、《曲江对雨》,跟作于安史之乱以前的《丽人行》作过比较,指出:“此处曲江诗,所言皆‘花’、‘鸟’、‘蜻’、‘蝶’。一及宫苑,则云‘巢翡翠’,‘转霏微’,‘云覆’,‘晚静’而已。视前此所咏‘云幕’,‘御厨’,觉盛衰在目,彼此一时。”这种看法是有道理的。“水精宫殿转霏微”所显示的,即是一种虚空寥落的情景,这个“转”字,则有时过境迁的意味。
与此刚好成对照的,是如期而至的自然界的春色:“桃花细逐杨花落,黄鸟时兼白鸟飞。”短短一联,形、神、声、色、香俱备。“细逐”、“时兼”四字,极写落花轻盈无声,飞鸟欢跃和鸣,生动而传神。两句衬托出诗人的此时的心绪:久坐江头,空闲无聊,因而才这样留意于花落鸟飞。“桃花细逐杨花落”一句,原作“桃花欲共杨花语”,后杜甫“自以淡笔改三字”(胡仔《苕溪渔隐丛话》),由拟人法改为描写法。之所以这样改,是因为“桃花欲共杨花语”显得过于恬适而富有情趣,跟诗人当时仕途失意,懒散无聊的心情不相吻合。
这一联用“自对格”,两句不仅上下对仗,而且这一句的某些字词也相对。此处“桃”对“杨”,“黄”对“白”。鸟分黄白,这是明点,桃杨之色则是暗点:桃花红而杨花白。这般色彩又随着花的“细逐”和鸟的“兼飞”而呈现出上下飘舞的动人景象,把一派春色渲染得异常绚丽。
风景虽好,却是暮春落花时节。落英缤纷,固然赏心悦目,但也很容易勾起伤春之情,于是三、四联对酒述怀,转写心中的牢骚和愁绪。
先写牢骚:“纵饮久判人共弃,懒朝真与世相违。”这两句的意思是:“我整日纵酒,早就甘愿被人嫌弃;我懒于朝参,的确有违世情。”这是诗人的牢骚话,实际是说:“既然人家嫌弃我,不如借酒自遣;既然我不被世用,何苦恭勤朝参?”正话反说,更显其牢愁之盛,又妙在含蓄委婉。这里所说的“人”和“世”,不光指朝廷碌碌无为之辈,牢骚已经发到了唐肃宗李亨的头上。诗人素以“忠君”为怀,但失望过多的时候,也禁不住口出微辞。以此二句,足见诗人的愤懑不平之气。
最后抒发愁绪:“吏情更觉沧洲远,老大徒伤未拂衣。”这一联是说:只因为微官缚身,不能解脱,故而虽老大伤悲,也无可奈何,终未拂衣而去。这里,以“沧洲远”、“未拂衣”,和上联的“纵饮”、“懒朝”形成对照,显示一种欲进既不能,欲退又不得的两难境地。杜甫虽然仕途失意,毕生坎坷,但“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政治抱负始终如一,直至逝世的前一年(769年),他还勉励友人“致君尧舜付公等,早据要路思捐躯”(《暮秋枉裴道州手札率尔遣兴》),希望以国事为己任。可见诗人之所以纵饮懒朝,是因为抱负难展,理想落空;他把自己的失望和忧愤托于花鸟清樽,正反映出诗人报国无门的苦痛。
此诗作于唐肃宗乾元元年(758年)春,是杜甫最后留住长安时的作品。一年以前,杜甫只身投奔唐肃宗李亨,受职左拾遗。因上疏为宰相房琯罢职一事鸣不平,不受重用。杜甫无所作为,空怀报国之心,满腹牢骚。这首《曲江对酒》便是在此种心境下创作的。
中宸冂冂,华凤若棽。五烟顿辔,虹洞玉岑。太微紫晨,石髓九斟。
明婳其眷,玄罗在心。太鹅鍊魄,吐阳纳阴。容裔蹈廓,灵风振衿。
天梁旭卉,谁叩飞音?
返观出冥,流精藻朗。铁鷟挂林,海月初上。沆瀣四浮,逼入泱漭。
西瀛不峰,琉璃平掌。摛乎空荃,恣意为往。水碧正腴,凤实盈盎。
桐柏帝之,载稽臣颡。胎之息之,真元曷攘?
窃汞于牝,泄牡以铅。龟蛇聃聃,独游古天。天暧不翠,中黄纳绵。
兰睇皛射,流云亦嫣。灵蜕非蜕,蜕乎自然。玉台九霄,丹田九渊。
九九合一,离斡坎旋。逆添顺补,变幻坤乾。羌有至人,孩抱黍圆。
欲名其妙,名难妙诠。
荃宰恬漠,醲化协舆。燕履所蹑,空香可摅。昌容携瑟,陵阳弄珠。
九籥气升,神楼未墟。三素承箓,龙峤束书。清姑告退,玄脩准初。
超轶埃壒,旁薄太无。藏息在踵,苍颜转枯。冥寂忘相,生命天俱。
灵对当咫,眇默与依。玉雷填填,流声太希。太希惟夷,而遁于微。
搏虽不得,讵忧其违?动以神摄,止以性追。追摄迭嬗,命固气培。
魂隐孰蔀,魄著孰亏?郁单赤明,朝往夕回。三景之景,有几无倪。
无倪为倪,非想亦非。元化混沌,至道无为。载稽臣颡,曷由赞辞?
斜河左界悬朱提,冷烬掠天萤糁飞。高梧泣液凉参差,前村后村乌夜啼。
雕甍绣栱绝坤维,知自在世张禅扉。有睆释子庞两眉,清梵一声捎翠微。
乱我心曲天之涯,寂历故感迎新悲。归欤谁是真忘机,独鹿水深愁浊泥。
望丹山碧水,豁尘眼、一天秋。听紫燕啼烟,元蝉咽露,风冷平畴。
登楼。试吟旧赋,今来叹古往总悠悠。天意炎凉易换,世情翻覆多尤。
心头。铭刻两眉。愁知己、恨难酬。忆金分、绣稿花传绮席,前事如流。
沉忧。至今未解,奈衷肠欲诉竟无由。难道延年有术,五云遮断瀛洲。
我经悬瓠城,试作悬瓠歌。残灰五百载,悬瓠不复峨。
有唐中叶失驭将,退辱进危多诋谤。淮西孽雏手指天,百万官兵不敢傍。
长安市上昼杀人,司隶走藏魂胆丧。晋公一语破纷纭,意断心谋神莫抗。
谏书不到双阙下,诏检初成九天上。煌煌日月焕斧节,惨惨风云动鞬䩨。
殿前虓虎神策军,愬武通颜分玉帐。夜深雪花大于璧,悬孤城头血埋仗。
寒威方劲弓百钧,净影不摇旗十丈。已囚猰貐山更沸,再戮鲸鲵海无浪。
蔡人不识绯衣儿,剑气磨天大丞相。方城大将拜道左,犀甲金戈光炫晃。
凶嚚狡众五十秋,白日青天破昏障。儿童不遣避介冑,妇女争来沽绿酿。
入朝论功功有差,晋公之功无与让。英雄事往名器虚,慄斯嚅唲竟相尚。
外藩跋扈骄将侮,中禁深严嬖臣诳。山东何啻百少阳,秦苑洛阳随板荡。
我歌悬瓠辞,歌声颇悲壮。呜呼,唐之覆车将谁尤,后人吊古徒哀怆。
悬瓠城下流水流,悬瓠城边牧笛唱。悬瓠歌,歌已终。
君不见丰碑野火化为土,怅望文公及晋公。
月色自太古,流光照人怀。怀人耿不寐,古情正无涯。
古怀不可道,只道今人好。空见月华团,衮衮催人老。
青霄银汉两微茫,怅望高秋夜气苍。閒庭似雪共谁语,对此踌躇秋恨长。
君家近卜城南住,青山抱郭家边路。支筇带月叩遥天,指顾晴岚隔烟树。
可怜枯坐闭衡门,萝径阴森翠可扪。姮娥直弄金蟆过,碧海青天掩涕痕。
涕痕满把秋怀苦,清光一片无今古。照彻人间阙陷天,娲皇石烂凭谁补。
残年卧月杜陵人,期子短衣看射虎。
良辰偕胜侣,振策纡游行。缅兹丘中赏,遂我物外情。
层台一眺望,风物萧以清。石莲花共色,潭镜影孤明。
野赤日气炯,岩翠秋烟生。高岩阻羲驾,古洞閟元灵。
绿叠嶂如摺,风余泉尚声。读书怀韩子,令我仰遗型。
往规感昔泯,余胜与今并。安能释尘鞅,相与乐岩耕。
勘破浮名便洁身,拂衣归作钓鳌人。时招鸥鹭为三友,日傍烟波作四邻。
奔走已忘燕郢路,恩波犹恋义乌人。收纶晚枕江亭月,赢得寒光照梦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