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爰

先秦·佚名

有兔爰爰,雉离于罗。我生之初,尚无为;我生之后,逢此百罹。尚寐无吪!
有兔爰爰,雉离于罦。我生之初,尚无造;我生之后,逢此百忧。尚寐无觉!
有兔爰爰,雉离于罿。我生之初,尚无庸;我生之后,逢此百凶。尚寐无聪!

译文与注释

译文

野兔往来任逍遥,山鸡落网惨凄凄。在我刚出生的时候,没有战乱灾祸;在我成年这岁月,各种苦难竟齐集。长睡但把嘴闭起!
野兔往来任逍遥,山鸡落网悲戚戚。在我刚出生的时候,没有徭役灾祸;在我成年这岁月,各种忧患都经历。长睡但把眼合起!
野兔往来任逍遥,山鸡落网战栗栗。在我刚出生的时候,没有劳役灾祸;在我成年这岁月,各种灾祸来相逼。长睡但把耳塞起!

注释

爰(音缓):缓之借,逍遥自在。离:同罹,陷,遭难。罗:罗网。
为:指徭役。郑笺:“为,谓军役之事也。”
罹:忧。
无吪(音俄):不说话。一说不动。
罦(音浮):一种装设机关的网,能自动掩捕鸟兽,又叫覆车网。
造:指劳役。朱熹《诗集传》:“造,亦为也。”
觉:清醒。
罿(音冲):捕鸟兽的网。
庸:指劳役。郑笺:“庸,劳也。”
聪:听觉。

赏析

  这是一首伤时感事的诗。《毛诗序》说:“《兔爰》,闵周也。桓王失信,诸侯背叛,构怨连祸,王师伤败,君子不乐其生焉。”这是依《左传》立说,有史实根据,因此《毛诗序》说此诗主题不误。但意谓作于桓王时,与诗中所写有出入。崔述《读风偶识》说:“其人当生于宣王之末年,王室未骚,是以谓之‘无为’。既而幽王昏暴,戎狄侵陵,平王播迁,室家飘荡,是以谓之‘逢此百罹’。故朱子云:‘为此诗者盖犹及见西周之盛。’(见朱熹《诗集传》)可谓得其旨矣。若以为在桓王之时,则其人当生于平王之世,仳离迁徙之余,岂得反谓之为‘无为’?而诸侯之不朝,亦不始于桓王,惟郑于桓王世始不朝耳。其于王室初无所大加损,岂得遂谓之为‘百罹’、‘百凶’也哉?窃谓此三篇者(按:指《中谷有蓷》、《葛藟》及此篇)皆迁洛者所作。”

  诗共三章,各章首二句都以兔、雉作比。兔性狡猾,用来比喻小人;雉性耿介,用以比喻君子。罗、罦、罿,都是捕鸟兽的网,既可以捕雉,也可以捉兔。但诗中只说网雉纵兔,意在指小人可以逍遥自在,而君子无故遭难。通过这一形象而贴切的比喻,揭示出当时社会的黑暗。

  各章中间四句,是以“我生之初”与“我生之后”作对比,表现出对过去的怀恋和对现在的厌恶:在过去,没有徭役(“无为”),没有劳役(“无造”),没有兵役(“无庸”),我可以自由自在地生活;而现在,遇到各种灾凶(“百罹”“百忧”“百凶”),让人烦忧。从这一对比中可以体会出时代变迁中人民的深重苦难。这一句式后来在传为东汉蔡琰所作的著名长篇骚体诗《胡笳十八拍》中被沿用,“我生之初尚无为,我生之后汉祚衰;天不仁兮降乱离,地不仁兮使我逢此时”,那悲怆的诗句,是脱胎于《兔爰》一诗。

  各章最后一句,诗人发出沉重的哀叹生活在这样的年代里,不如长睡不醒。愤慨之情溢于言表。方玉润说:“‘无吪’、‘无觉’、‘无聪’者,亦不过不欲言、不欲见、不欲闻已耳”(《诗经原始》),这也是《毛诗序》中所点出的君子“不乐其生”的主题。

  全诗三章风格悲凉,反覆吟唱诗人的忧思,也正是《王风》中的黍离之悲,属乱世之音、亡国之音,方玉润评云:“词意凄怆,声情激越,(三国魏)阮步兵(籍)专学此种。”(《诗经原始》)

创作背景

  这是一首感时伤乱之作。《毛诗序》说:“《兔爰》,闵周也。桓王失信,诸侯背叛,构怨连祸,王师伤败,君子不乐其生焉。”这是依《左传》立说,有史实根据,因此《毛诗序》说此诗主题不误。但意谓作于桓王时,与诗中所写有出入。

  猜你喜欢
濯锦江头树,移根药砌中。
只应春有意,偏与半妆红。
越国云溪秀发时,蒋京词赋谢麟诗。
后来若要知优劣,学圃无过老圃知。
茫茫复茫茫,中有山苍苍。
大哉夫差国,坐断天一方。
夫差醉莲宫,大浪摇不醒。
越师何从来,夺我玉万顷。
年年亭上秋,一笛千古愁。
谁能知许事,飞下双白鸥。

向来持国秉,贡禹合弹冠。予节缘心计,飞章或面谩。

开陈疑已释,腾跃事非难。覆餗长缄恨,何知便盖棺。

影借氍毹,根连阡陌。都无人惜。翠盖红衣,佳名倩谁锡。

盈盈带露,刬袜过、茜裙留迹。春碧。行尽断芜,怕王孙岑寂。

斜阳弄赤。山抹烟光,丁香也无色。几番风信曾否。

记开日。莫是云英潜化,满地乱琼狼籍。惹牧童惊问,蜀锦甚时铺得。

楼压重湖实壮哉,楼前图画若天开。
鸥从沙际冲烟去,燕向花边卷雨来。
傍柳一桥相掩映,隔林双塔共崔嵬。
栏干倚尽催诗处,晴日须来三四回。

苦海沉沦不记年,沙虫猿鹤化三千。英雄末路钓难脱,水火何人发倒悬。

嚼齿九原呶厉鬼,断头大将立刑天。恩仇到此冰销未?洒遍杨枝碧血膻。

小楼舞彻双垂手。便倩雁将书、寄元九。举首望南山,独蛾眉、数峰明秀。

人未老,且任高歌醉酒。

莫将此乐轻孤负。唤明月清风、作三友。纤手折黄华,步东篱、为伊三嗅。

英雄泪,醉揾应须翠袖。

深院回廊春日长,晴丝冉冉暖浮光。五株恰似陶彭泽,满县愧尔潘河阳。

长笑刘伶不识茶,胡为买锸谩随车。萧萧暮雨云千顷,??春雷玉一芽。

建郡深瓯吴地远,金山佳水楚江赊。红炉石鼎烹团月,一椀和香吸碧霞。

江上气早寒,仲秋始霜雪。
从军乏衣粮,方冬与家别。
萧条背乡心,凄怆清渚发。
凉埃晦平皋,飞潮隐修樾。
孤光独徘徊,空烟视升灭。
途随前峰远,意逐后云结。
华志分驰年,韶颜惨惊节。
推琴三起叹,声为君断绝。

上帝南郊法驾亲,宪臣北道传车新。冰霜随路关河晓,雨露垂天海岳春。

千里渥洼从骥子,九重阊阖候鸡人。冕旒再拜三呼日,玉帛交横万国宾。

放日轻霞破晓阴,北窗徙倚听龙吟。光摇翡翠蓬山远,浪拥玻瓈贝阙深。

风萧瑟,远听寒砧声急。应念征鸿无信息,夜凉吹玉笛。

几许红楼岑寂,梦断楚江兰泽。明月梧桐清露滴,暗蛩吟败壁。

春霖未免妨游赏,唯到诗家自有情。花径不通新草合,
兰舟初动曲池平。净缘高树莓苔色,饥集虚廊燕雀声。
闲忆昔年为客处,闷留山馆阻行行。
萧萧春雨密还疏,景象三时固不如,寒入远林莺翅重,
暖抽新麦土膏虚。细蒙台榭微兼日,潜涨涟漪欲动鱼。
唯称乖慵多睡者,掩门中酒览闲书。

朱邸偏忘贵,间来拥百城。善容原佛子,慧业是书生。

竖指烟云过,观心水月明。铜瓶与瑶轸,相对有双清。

春波潋滟漾轻桡,共访禅门到竹寮。人语不闻香界静,花光时引鸟声嚣。

参差古殿依山树,早晚疏钟应海潮。归去日斜馀兴永,吟情相与挽长条。

绝顶高峰路不分,岚烟长锁绿苔纹。猕猴推落临崖石,打破下方遮月云。

勒燕然铭号良史,缉熙纳麓皆谀词。裴公纪文独尚质,四郡蠲害乃立祠。

阳嘉元嘉数败衄,中间一捷诚出奇。郡兵办贼尤大善,何取虎符纷雨驰。

陈忠议屯策屡效,山公名言远可思。镌功不假长史记,考古谁拾章怀遗。

伊吾二石此其一,唐碑亦是汉碣为。不逢姜确天所佑,埋沙晚出隆厜㕒。

遇岳将军幕府致,遭裘侍郎天下知。张君宝此镇行箧,六月悬壁哦新诗。

曹君为言佳本鲜,亲见岩屋鸣毡椎。风高地冷行迹绝,墨浆冻结入饥疲。

十日一纸始完好,不尔描画从相欺。细论俗体误跟肘,激赏古翠蟠虬螭。

午窗徘徊暑气却,远想雪落天西陲。

堂下生旅藜,堂上秋风起。
藜生何重重,秋风落无子。
子落尚复生,根枯为谁死?朝乘白露降,采割辞蝼蚁。
但知伤藜根,谁治藜生地。
我非厌为羹,为帚为厥始。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