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送郑厚卿赴衡州

寒食不小住,千骑拥春衫。衡阳石鼓城下,记我旧停骖。襟以潇湘桂岭,带以洞庭青草,紫盖屹西南。文字起《骚》《雅》,刀剑化耕蚕。

看使君,於此事,定不凡。奋髯抵几堂上,尊俎自高谈。莫信君门万里,但使民歌《五袴》,归诏凤凰衔。君去我谁饮,明月影成三。

译文与注释

译文

你寒食节也未能小住,匆匆地就要赶赴衡州。曾记得在石鼓山畔,衡阳城下停过车马。衡阳以潇湘之水、香花岭为襟,以洞庭、青草湖为带,地势险要而风景十分佳丽。盼望着你到任后注重教化,关心农事。放下刀剑,从事农耕蚕桑。

厚卿你能力不群政事才干出众。一定要整顿吏治,严肃果断而从容不迫。休说君门遥不可及,但能政绩卓著,即可奉诏归朝。你既然走了我同谁饮酒呢,只怕是像李白一般同明月、影子成三人吧。


注释

水调歌头:词牌名,又名“元会曲”“凯歌”“台城游”“水调歌”,双调九十五字,上阕九句四平韵、下阕十句四平韵。

郑厚卿:郑如峦,字厚卿,曾任衡州太守。

寒食:即寒食节,清明的前一天。

石鼓:即石鼓山,在衡州城东。

停骖(cān):停车,骖,驾车的马。

潇湘:潇水和湘水。

桂岭:即香花岭,在湖南临武县北。

洞庭青草:湖名。

紫盖:紫盖峰。

骚雅:《离骚》与《诗经》中的《大雅》、《小雅》。

刀剑化耕蚕:辛弃疾谓友人到任会重农桑。

使君:州府长官的别称,此谓郑厚卿。

奋髯抵几:用此典谓友人将大刀阔斧整顿吏治。

尊俎(zǔ):酒杯与盛肉的器具,这里代指宴席。

民歌五栲(kǎo):稼轩用典谓郑厚卿到任会取得政绩,得到百姓拥戴。

归诏:谓郑厚卿有政绩,皇帝会下诏召回朝廷。

赏析

  上片记述友人赴任未上路,迎君已有待。“寒食不小住”一句点明离别时令,“千骑拥春衫”是写友人赴任的前驱仪仗。接着“衡阳石鼓城下”一句,写诗人安抚湖南时,曾按视其地,所以说“记我旧停骖”。“襟以潇湘桂岭,带以洞庭青草,紫盖屹西南”,潇湘、桂岭、洞庭、青草、紫盖五个地名直接串起句子,且由于地名的相关性而在词中并不显得突兀。虽然诗人未必有意要采取这种结体方式处理作品,但客观上为即席写作减省很多的时间。“文字起《骚》《雅》,刀剑化耕蚕”两句是写社会人文环境,那里有着优秀的文化传统,百姓们务农蚕耕,安居乐业,所以作者希望友人体察民情,解除民间疾苦。

  下片诗人鼓励郑厚卿凭借才华富民强国,以立功勋。“看使君,於此事,定不凡。奋髯抵几堂上,尊俎自高谈。”五句是对郑厚卿的赞扬鼓励,说其有着卓尔不群的才能和刚强豪放的性格,定会干出一番事业。“莫信君门万里,但使民歌《五袴》,归诏凤凰衔。”三句劝勉郑厚卿在衡州取得业绩,使百姓富足了,朝廷会予以拔擢,并委以重任。结尾两句笔锋一转,抒发离别的忧怨,朋友走后再饮酒时,就只有“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了,渲染了一种孤独感,表现了与朋友情意的深厚、真挚。

  此词为送别之作。一起点题,留人不住,匆匆而去。结拍惜别,无人共饮,唯有邀月。中间叠层铺叙,或描画山川形胜,或颂扬非凡才干,或预祝凤诏早降。诗人希望友人效法古之良吏,发展文化,关心农桑,严于吏治,兴利除弊,做一个万民称颂的好官。这说明词人胸怀深广,不独爱国,而且忧民,两者兼而有之。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辛弃疾于淳熙十五年(1188)春送友人郑厚卿赴衡州任作。时值寒食,词人不忍友人离去,但又不得不送别友人,词人同时也对其寄予了深切厚望,希望友人重视农耕,帮助人们发展生产,故作此篇。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猜你喜欢
采莲涉江湖,采菊度林薮。
插鬓不成妍,谁怜飞蓬首。
平生耦耕地,风雨深稂莠。
谢公遂如此,永袖绝弦手。
青女横侵鬓,讵堪连日饮。
黄媪不克家,倏伏半月枕。
阴阳有酣战,药剂阙上品。
卫生伏周防,内愧每流渖。
今朝步崇冈,晴日贷余凛。
江波縠动镜,岭雪印涂廪。
竹间小梅花,幽香到襟衽。
去春无几日,鸟哢如见谂。
酒瓢随短辕,旧盟聊复寝。
诗句酬物华,是口不容噤。

使君五马来月氐,方瞳夹镜光离离。长身峻耳高七尺,锦云窣地王花赤。

杏鞯蹙镫只盘龙,文羁翠刻金玲珑。青丝游缰绾不住,铁色蹄翻锦苔地。

天闲沙苑贮几时,一朝分赐使君骑。使君行春常露冕,组鞚张油下山县。

朱文露网动轻车,四野人家望通幰。去年来时楚江秋,长鞭驰过黄鹤楼。

楚城骏马千万匹,解鞍坐视不敢俦。今年朝天入五凤,红缨宝玦连钱重。

晓随鸾声撼玉珂,九陌风微尘不动。天子命下巡吾州,辉光重整金络头。

吁嗟吾州本狭促,迮径宁当千里足。行行前驾肃且闲,郡人遥望只旌竿。

驰道父老应开颜,区区狐豕谁敢前。桑条吐叶青郁郁,满路春尘绕车毂。

使君不惜驱驰劳,无令暴吏登民屋。出门一送五马行,我马踟蹰皆不鸣。

相逢同是他乡客,惆怅城边暮春别。山亭草色细雨时,野馆梨花寒食节。

夕阳微微邺城树,寒烟漠漠淮川月。愿言努力策霜蹄,千金重有登台期。

横江一苇听潮来,江月飞霜落酒杯。
寄语钱唐江上月,可怜寂寞照潮回。
林叶阴浓,海云峰耸,夏景渐分。称画堂开宴,雍雍笑语,高年耆德,初拜君恩。汉相家宴,一经传训,赏典今朝归庆门。清和昼,见香飘百和,乐按长春。
休论。万事纷纭。算寿考、乡闾能几人。况凤书才降,龟龄正永,莫辞金盏,一醉醺醺。萱草忘忧,榴花含笑,庭院风光如再新。成欢颂,愿齐坚桧柏,频奉丝纶。
溪深一股渌浮浮,桥断人归拿小舟。
烟淡云黄来暝色,青山数叠不遮愁。

倒挽湘波注两瞳,龙孙从此赐绯红。星星截作生花管,付与三闾写楚风。

文宿动三吴,于门应大儒。
中秋寒律近,九叶瑞蓂敷。
锦被栖郎舍,朱幡镇海隅。
金鳌淹从橐,铜虎暂分符。
德荫纷桃李,仁风暖绔襦。
祝公椿寿永,千岁赞萝图。

雒阳东周苏子贤,兄弟驰说雄当年。一身曾兼六国印,举世皆羞二顷田。

君才十倍鬼谷子,期年已出揣摩篇。公侯将相可自致,何竟高蹈伊阳川。

明月落湖水,天渊体俱一。浩荡碧琉璃,奁此寒玉璧。

微风触湖波,合散作六七。浮光此水纹,金蛇势盘结。

人心湛寂初,与月同清质。外累一汩之,万态纷殊迹。

因知养心者,无为风浪失。

耕田博饭不须贪,但看厨烟勿教断。今年种麦本无多,野雀公然分一半。

簜节煌煌照楚山,天曹何事落人间。要知沿路官员好,须到萍乡县里还。

山椒翚构四垂宽,上相旌旗会览观。傍近江湖天广大,上连星斗地清寒。

龙宫永锁函书閟,凤岭重嗟苑树残。此际独无云蔽日,正宜翘首望长安。

红藤一柱脚常轻,日日缘溪入谷行。山下有家身未老,
灶前无火药初成。经秋少见闲人说,带雨多闻野鹤鸣。
知到蓬莱难再访,问何方法得长生。
三洞烟霞多胜致,壶中别有登临。白鸥飞处晚云深。群峰罗户牖,空翠入衣襟。
分得双溪楼上景,四时住趣供吟。浩歌鲸饮酒频斟。莺花休恨别,风月是知音。

彩霞朝起灿江天,历历沙鲲几屿连。玉镜初开云外现,红绡一缕望中悬。

潮来错认波生锦,雾散翻疑綵作笺。极目沧溟无寻处,祥光岂向海门偏。

昼锁重门看雨卧,雾为车马风筛簸。恰似读书山寺时,独坐空庭松数个。

老夫亡其妻,穷嫠又失子。常时系心骨,宛转相弃委。

玉雪谁家儿,保身荆棘里。天明迷道路,霜雪惨肌体。

道逢佩犊人,顾盼忽生喜。呼儿予生马,顾使执鞭箠。

弱者遗草间,强斯逐鞬弭。饥肠肝人肉,变作虎狼子。

朝闻破官军,十百踏其垒。暮夷何城阙,屠割到婴姼。

男儿少方壮,猛气敌虎兕。强梁习童惛,喑哑孰当抵。

可怜州家军,疲老日转徙。经年缺粮糈,骨立久销髓。

残躯不能战,剽掠又轻驶。问军胡为然,求缓须臾耳。

饥寒与御夺,作计乃均死。谁能如楚尹,戮一贯三耳。

一登云外岭,世界自羲皇。日薄山岚重,溪喧水碓忙。

松阴高不落,竹气暗生凉。何处红尘到,风来草亦香。

孤踪清节,任高飞遐举,龙潜云逸。国破家亡何所有?

剩得董南真笔。大义君臣,同心兄弟,忠孝由中出。

逍遥尘外,叹时人似沙虱。

何必天子书门,有司供直,始可称华密。闻说荆溪风土厚,好借城边廛一。

老妪情亲,东坡住稳,终日吟摇膝。俄傅唐贡,产茶更产芝术。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