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食不小住,千骑拥春衫。衡阳石鼓城下,记我旧停骖。襟以潇湘桂岭,带以洞庭青草,紫盖屹西南。文字起《骚》《雅》,刀剑化耕蚕。
看使君,於此事,定不凡。奋髯抵几堂上,尊俎自高谈。莫信君门万里,但使民歌《五袴》,归诏凤凰衔。君去我谁饮,明月影成三。
你寒食节也未能小住,匆匆地就要赶赴衡州。曾记得在石鼓山畔,衡阳城下停过车马。衡阳以潇湘之水、香花岭为襟,以洞庭、青草湖为带,地势险要而风景十分佳丽。盼望着你到任后注重教化,关心农事。放下刀剑,从事农耕蚕桑。
厚卿你能力不群政事才干出众。一定要整顿吏治,严肃果断而从容不迫。休说君门遥不可及,但能政绩卓著,即可奉诏归朝。你既然走了我同谁饮酒呢,只怕是像李白一般同明月、影子成三人吧。
水调歌头:词牌名,又名“元会曲”“凯歌”“台城游”“水调歌”,双调九十五字,上阕九句四平韵、下阕十句四平韵。
郑厚卿:郑如峦,字厚卿,曾任衡州太守。
寒食:即寒食节,清明的前一天。
石鼓:即石鼓山,在衡州城东。
停骖(cān):停车,骖,驾车的马。
潇湘:潇水和湘水。
桂岭:即香花岭,在湖南临武县北。
洞庭青草:湖名。
紫盖:紫盖峰。
骚雅:《离骚》与《诗经》中的《大雅》、《小雅》。
刀剑化耕蚕:辛弃疾谓友人到任会重农桑。
使君:州府长官的别称,此谓郑厚卿。
奋髯抵几:用此典谓友人将大刀阔斧整顿吏治。
尊俎(zǔ):酒杯与盛肉的器具,这里代指宴席。
民歌五栲(kǎo):稼轩用典谓郑厚卿到任会取得政绩,得到百姓拥戴。
归诏:谓郑厚卿有政绩,皇帝会下诏召回朝廷。
上片记述友人赴任未上路,迎君已有待。“寒食不小住”一句点明离别时令,“千骑拥春衫”是写友人赴任的前驱仪仗。接着“衡阳石鼓城下”一句,写诗人安抚湖南时,曾按视其地,所以说“记我旧停骖”。“襟以潇湘桂岭,带以洞庭青草,紫盖屹西南”,潇湘、桂岭、洞庭、青草、紫盖五个地名直接串起句子,且由于地名的相关性而在词中并不显得突兀。虽然诗人未必有意要采取这种结体方式处理作品,但客观上为即席写作减省很多的时间。“文字起《骚》《雅》,刀剑化耕蚕”两句是写社会人文环境,那里有着优秀的文化传统,百姓们务农蚕耕,安居乐业,所以作者希望友人体察民情,解除民间疾苦。
下片诗人鼓励郑厚卿凭借才华富民强国,以立功勋。“看使君,於此事,定不凡。奋髯抵几堂上,尊俎自高谈。”五句是对郑厚卿的赞扬和鼓励,说其有着卓尔不群的才能和刚强豪放的性格,定会干出一番事业。“莫信君门万里,但使民歌《五袴》,归诏凤凰衔。”三句劝勉郑厚卿在衡州取得业绩,使百姓富足了,朝廷会予以拔擢,并委以重任。结尾两句笔锋一转,抒发离别的忧怨,朋友走后再饮酒时,就只有“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了,渲染了一种孤独感,表现了与朋友情意的深厚、真挚。
此词为送别之作。一起点题,留人不住,匆匆而去。结拍惜别,无人共饮,唯有邀月。中间叠层铺叙,或描画山川形胜,或颂扬非凡才干,或预祝凤诏早降。诗人希望友人效法古之良吏,发展文化,关心农桑,严于吏治,兴利除弊,做一个万民称颂的好官。这说明词人胸怀深广,不独爱国,而且忧民,两者兼而有之。
使君五马来月氐,方瞳夹镜光离离。长身峻耳高七尺,锦云窣地王花赤。
杏鞯蹙镫只盘龙,文羁翠刻金玲珑。青丝游缰绾不住,铁色蹄翻锦苔地。
天闲沙苑贮几时,一朝分赐使君骑。使君行春常露冕,组鞚张油下山县。
朱文露网动轻车,四野人家望通幰。去年来时楚江秋,长鞭驰过黄鹤楼。
楚城骏马千万匹,解鞍坐视不敢俦。今年朝天入五凤,红缨宝玦连钱重。
晓随鸾声撼玉珂,九陌风微尘不动。天子命下巡吾州,辉光重整金络头。
吁嗟吾州本狭促,迮径宁当千里足。行行前驾肃且闲,郡人遥望只旌竿。
驰道父老应开颜,区区狐豕谁敢前。桑条吐叶青郁郁,满路春尘绕车毂。
使君不惜驱驰劳,无令暴吏登民屋。出门一送五马行,我马踟蹰皆不鸣。
相逢同是他乡客,惆怅城边暮春别。山亭草色细雨时,野馆梨花寒食节。
夕阳微微邺城树,寒烟漠漠淮川月。愿言努力策霜蹄,千金重有登台期。
耕田博饭不须贪,但看厨烟勿教断。今年种麦本无多,野雀公然分一半。
老夫亡其妻,穷嫠又失子。常时系心骨,宛转相弃委。
玉雪谁家儿,保身荆棘里。天明迷道路,霜雪惨肌体。
道逢佩犊人,顾盼忽生喜。呼儿予生马,顾使执鞭箠。
弱者遗草间,强斯逐鞬弭。饥肠肝人肉,变作虎狼子。
朝闻破官军,十百踏其垒。暮夷何城阙,屠割到婴姼。
男儿少方壮,猛气敌虎兕。强梁习童惛,喑哑孰当抵。
可怜州家军,疲老日转徙。经年缺粮糈,骨立久销髓。
残躯不能战,剽掠又轻驶。问军胡为然,求缓须臾耳。
饥寒与御夺,作计乃均死。谁能如楚尹,戮一贯三耳。
孤踪清节,任高飞遐举,龙潜云逸。国破家亡何所有?
剩得董南真笔。大义君臣,同心兄弟,忠孝由中出。
逍遥尘外,叹时人似沙虱。
何必天子书门,有司供直,始可称华密。闻说荆溪风土厚,好借城边廛一。
老妪情亲,东坡住稳,终日吟摇膝。俄傅唐贡,产茶更产芝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