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别朋友,是唐宋诗词中经常被采纳的题材之一。这方面的名篇佳作,数不胜数。杨氏的这首送别词,虽非上乘之作,但写得幽畅婉曲,颇有特色。词的发端便直言离恨:“离恨做成春夜雨。”与好朋友春夜话别,无尽的离愁别恨化为无尽的春雨;那绵绵春雨就像绵绵友情。“添得”二句进一步写一场春雨,使春江水涨,浩浩荡荡,一派东流去。以春江东流,来写离愁滔滔不绝,近于李后主“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句意。
“弱柳”两句写弱柳系不住船,表示尽管盛情挽留,但朋友还是不得不登船离去。王安石有《题朱郎中白都庄》诗曰:“藜杖听鸣艣。”眼看着船儿渐去渐远,耳听那越来越小的橹声,心中既为朋友离去而怅惘,有一种“人去一城空”的失落感;又有对朋友一路风波之劳和前程坎坷难卜的担忧。“为君愁绝”中一个“绝”字,饱含这无限深情。
下片“君到”三句写朋友要去的目的地。这句话表面上是说:到了南徐州那芳草如茵的渡口,如果你想寻春,依旧是当年我们曾走过的那条路。话语下面隐藏的意思是:本是当年你我结伴同行,而今只有你形单影只,一个人独自踏青了。路依旧而人不同,一种物是人非的感慨,深藏在字里行间。
结尾“后夜”两句是悬想别后友人思己,回望之时,已是有无数乱山遮隔。这是透过一层的写法,宋词中屡见。下片首称“君”,故“独怜”下亦有一“君”字存在。又因是由词人悬想而出,故“乱山遮隔”之感,亦彼此同之。“词起结最难,而结尤难于起。”(沈祥龙《论词随笔》)这首词结句俊秀飘逸、悠悠长长,有不尽之意。这种结法与李白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的结句“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以及岑参诗《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的结句“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等一样,都是“‘临去秋波那一转’,未有不令人消魂欲绝者也。”(李渔《窥词管见》)
陆氏侍儿有《如梦令·送别》词曰:“日暮马嘶人去,船逐清波东注。后夜最高楼,还肯思量人否?无绪,无绪,生怕黄昏疏雨。”这首小令的意境和这首《蝶恋花》的诗情画意,确乎相近,可对读并可互相发明。
春田踯躅开将遍,红透水桥烟驿。隔岁辛盘,昨宵金胜,又听青鸠得得。
冱寒都释。正墙喔花冠,陇翻娇臆。且把农经一卷,映午馀晴色。
春意窗楞先识。雨工行雨罢,茅檐寂。茜入梅园,翠归兰圃,裙幄料应铺密。
欢生祈谷,兆叶占年,比闾安帖。閒看蜻蜓,钓竿丝上立。
老病辞荣日月边,归来拟作地行仙。飞霜满鬓三千丈,止水观心八十年。
松菊尚存堪寄傲,干戈未定敢安眠。君王宵旰图恢复,洗眼神兵策万全。
怀抱独惛惛,平生何所论。由来千种意,并是桃花源。
榖皮两书帙,壶卢一酒樽。自知费天下,也复何足言。
胡天汉日月,宋代鲁春秋。彤管当年笔,牙签昔日楼。
行厨原自富,腹笥更相谋。茅屋清镫意,宁徒慰旅愁。
梦绕西湖千佛刹,放船湖波橹声戛。觉来坐恋乡味甘,酢鱼羹美莼丝滑。
此生合付白鸥间,远俗从嘲黄鹞黠。不妨名字托漫浪,何用文章苦茁轧。
鹿床先生持玉尺,翠扫罗浮两停牵。家园水石足清峨,春听鸣鹒夏嘶蚻。
鹤书促召出山来,秀竹繁花镇间杀。朅还曳履上金銮,四海共知霜鬓鬝。
一身几负不堪七,九事厌闻言律八。诗篇画笔世争求,伟抱深情人不察。
仍多老泪哭称称,频岁兰芽遭刜刖。何日从公吟故山,笑指浮图下栖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