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事近·春雨细如尘

春雨细如尘,楼外柳丝黄湿。风约绣帘斜去,透窗纱寒碧。
美人慵翦上元灯,弹泪倚瑶瑟。却上紫姑香火,问辽东消息。

译文与注释

译文
春雨蒙蒙如细小的尘粒,打湿了楼外金黄的柳丝。帘幕被风斜斜吹起,透过绿纱窗也能感到微微寒意。
美人懒懒地剪着上元灯,弹起瑶瑟不禁泪流满面。擎起一炷香求紫姑算卦,想问问有没有亲人的消息。
注释
好事近:词牌名。又称《钓船笛》《翠园枝》《倚秋千》。双调,上片四句,押两仄韵,22字;下片四句,押两仄韵,23字,共45字。
慵(yōng):描写懒困的状态。
瑶瑟:镶玉的华美的瑟。
瑟:一种弹拨乐器,其声悲怨。
紫姑:古代传说中的厕神。
辽东:古郡名,故址今辽宁省东南部,多用来借指遥远的边地,以代亲人之所。

赏析

  该词上片写室外环境,用凄迷寂冷之景映带思妇孤独落寞之心;下片写室内之人,以“慵剪”、弹泪倚瑟、卜问吉凶三个动作暗示思妇内心的痛苦与不安。全词语言清丽,笔意古雅,含蓄不尽,婉曲动人。

  起首两句写楼外。春雨绵绵密密,像尘雾一般,灰蒙蒙的,刚刚泛出鹅黄色的柳梢给雨打湿,水淋淋的。说春雨“细如尘”,新鲜而熨贴。春雨是细屑的,轻倩的,迷离漫漶,润物无声,似乎非“如尘”二字无以尽其态。用它来映衬怀人的愁思,便显得十分工致。“湿”承“雨”来。“黄”字体物入微,切合物候,又应“春”意,让人联想到稚柳这迷蒙细雨的薰沐下所焕发的生机。接下来,“风约”逗引出后两句,视点拉回室内。

  上片状景,由远而近,由外而内,笔笔勾联,丝丝入扣;这几句看似景语,实乃情语,打下了闺人的主观色彩。“如尘”的雨,多少给人以凄迷低黯之感;柳色又新,牵惹着对远人的缕缕情思;阵阵轻寒,更使那碧色的窗纱涂上感伤的色调,寒气直浸入心底其中“寒碧”是以景写情的重笔,女子心中的感受由此得到深刻的展示。作者借拟女主人的眼光,写出了一个寂冷的环境。

  过片直接突出了居于画面中心的女主人公——“美人慵剪上元灯,弹泪倚瑶瑟”。上元即农历正月十五日元宵节,宋代是个盛大的节日,民间有吃圆子(汤圆,取阖家团圆之意)、观彩灯、祭紫姑等习俗。点明上元之时,背景就变得更其具体而典型,把人物感情衬托得愈加强烈。周密《武林旧事》卷二“灯品”:“又有深闺巧姓,剪纸而成,尤为精妙。”陆游《十二月一日》诗:“儿书春日榜,女剪上元灯。”说明宋时剪纸做灯,乃闺人巧技,而且有早些日子就开始制作以备上元灯节玩赏的。可见这一句“美人慵剪上元灯”,不是一般的身心慵懒,而是由于情绪恶劣之极。“弹泪倚瑶瑟”句加重悲情之分量,写她欲鼓瑟以舒怨怀亦不可能,好只倚瑟弹泪了。

  结束两句:“却卜紫姑香火,问辽东消息。”前一句承接上文,转进一层,与美人问卜的事。紫姑,相传为唐武则天时寿阳刺史李景之妾,为大妇所嫉,正月十五日夜被害死于厕间,上帝悯之,命为厕神。旧时民间每于元宵夜图画其形以祭,并扶乩卜问祸福。

  无心剪灯,有意问卜,写出少妇关注之所。就这样,结句全词层层推进之后,以轻淡之笔出之。辽东,古郡名,故址今辽宁省东南部,多用来借指遥远的边地,以代亲人之所。至词的主旨已经明确、完整地表达出来,而字面上终归没有道破。淡语入情,含蓄不尽。这一结语使全词意境浑成,主旨突出,堪称巧妙。

创作背景

  这首此是朱敦儒早期的作品,具体创作时间不详。当时,宋朝还不曾经历靖康之耻,现实生活对大宋臣民命运的颠覆还痛不及肤。朱敦儒在故里的隐居岁月里,放荡而超然不群。这个在小官僚家庭里出生的才子,尽管拥有朝野之望,却无心仕途,曾被两次举荐为学官而固辞不就。此时,他只沉迷于词的格律和四声,一篇一篇地放飞自己的或秀婉工丽或旷逸俊迈或稼妍放逸的诗词,把心情布置在随意和任性之中。这首小词《好事近》就是在这样的情境下出笼的。
朱敦儒
  朱敦儒 (1081-1159),字希真,洛阳人。历兵部郎中、临安府通判、秘书郎、都官员外郎、两浙东路提点刑狱,致仕,居嘉禾。绍兴二十九年(1159)卒。有词三卷,名《樵歌》。朱敦儒获得“词俊”之名,与“诗俊”陈与义等并称为“洛中八俊” (楼钥《跋朱岩壑鹤赋及送闾丘使君诗》)
  猜你喜欢
春日在天涯,天涯日又斜。
莺啼如有泪,为湿最高花。
户外世尘皆累,山中天籁无声。
莫看螗谗相捕,要教鹤舞鱼听。
秋日气已盛,阴虫朝暮声。
烟云断溪树,风雨入山城。
沙碛有遗虏,旌旗多远行。
生民苦未息,吾党耻论兵。
团团明月面,冉冉柳枝腰。未入鸳鸯被,心长似火烧。
见面知何益,闻名忆转深。拳挛荷叶子,未得展莲心。
欲摘不得摘,如看波上花。若教亲玉树,情愿作蒹葭。
门路穿茶焙,房门映竹烟。会须随鹿女,乞火到窗前。
不是求心印,都缘爱绿珠。何须同泰寺,然后始为奴。
既为金界客,任改净人名。愿扫琉璃地,烧香过一生。
素腕撩金索,轻红约翠纱。不如栏下水,终日见桃花。
第一龙宫女,相怜是阿谁。好鱼输獭尽,白鹭镇长饥。
凤凰山下,东畔青苔院。记得当初个,与玉人、幽欢小宴。黄昏风雨,人散不归家,帘旌卷。灯火颤。惊拥娇羞面。
别来憔悴,偏我愁无限。歌酒情都减,也不独、朱颜改变。如今桃李,湖上泛舟时,青天晚。青山远。愿见无由见。

巨石耸鳌脊,飞泉漱雪涛。一声何处笛,呼雨到江皋。

蓑衣箬笠好生涯,不厌频频上小艖。秋浦暗云连埤堄,远天残雨在蒹葭。

青山对酒添新色,彩笔登楼尽作家。谁约一竿相伴老,鄙人亲起酹江花。

金刹凭陵尺五天,胜游何必羡登仙。
安期想见身千亿,汗漫人间若个边。

屋梁晓影初日暾,银潢下沃昆冈焚。铁骑腾突方追奔,玙璠入水体自温。

翩翩梦翼飞天门,异香气力能返魂。真珠倾写琉璃盆,青铜古镜磨尘昏。

知音听凤裁龙孙,重然宝剑垂荒坟。扶摇九万观化鲲,君诗体格能并存。

大言软语清兼浑,搜索物象穷乾坤。琼笺碾出花无根,字字馥郁如芳荪。

至宝无价难轻论,洪波荡纵长鲸吞。元化运转通昆崙,探颐不见雕镌痕。

胡为及我穷陋门,守护固乏育与贲。美材谁荐为牺樽,羃之疏布饰以琨,致用清庙非常恩。

君是诗中老作家,笑将丽句换名花。
花因诗去情非浅,诗为花来语更嘉。
须好栽培承雨露,莫令憔悴困尘沙。
他年烂漫如西蜀,我欲从君看绮霞。

蒸蒸良稼,涤涤灵雨。滋湑以荣,炎威莫阻。君子不遐,如琴在抚。

无念古人,空尔延伫。

尔考贤明府,于我内弟兄。辍铎宰名邑,早时解簪缨。

嗟子实贤似,秋闱起传经。两拜广文毡,候官自连城。

端确吾所爱,闻礼由过庭。去振传家铎,风声播八闽。

中郎旧已蓄奇书,千古鸿名肯放虚。道大自堪容口铄,心閒何事不眉舒。

四时好景诗收拾,万丈愁城酒破除。身后儿孙何足计,于公门拟纳高车。

渔阳城下多秋草,渔阳城头秋月晓。凉风飒飒吹客心,驱车远下三河道。

三河地接太行秋,倚剑悲鸣回紫骝。满堂击筑吾不乐,黯淡胡为赋远游。

先生落落闽中彦,束发床头开万卷。赋成尽拟似相如,待诏金门不召见。

明光宫里落双凫,握绶江城兴不孤。推毂难逢北海荐,抱经却授西河徒。

青毡莫道成萧索,博士古来官不薄。买骏终归郭隗台,登龙本出孙弘阁。

垂髫旧日鲁诸生,负笈从游济北城。十年不立门前雪,望断江南万里程。

蓟门烟树今何夕,白露满庭空水碧。一尊相对夜色寒,挑尽青灯话夙昔。

长歌忽漫是离筵,不尽浮云黯远天。淇园到日应相忆,万竹寒声沸百泉。

光武中兴主,严光避世翁。云边一片石,江上几秋风。

倦客江湖返,书生畎亩思。
古来惟即墨,世上几仇池。
八表烟霾隔,三春草木衰。
交游消息断,存没杳难知。

自惭干禄与时疏,晓纳牙牌别玉除。朝鼓罢陈新奏牍,夜灯归校旧藏书。

青桑五亩连云种,黄独千株带雨锄。藉是身闲天所放,不愁囊涩俸无储。

众书之中虞书巧,体法自然归大道。不同怀素只攻颠,
岂类张芝惟创草。形势素,筋骨老,父子君臣相揖抱。
孤青似竹更飕飗,阔白如波长浩渺。能方正,不隳倒,
功夫未至难寻奥。须知孔子庙堂碑,便是青箱中至宝。

春云乱漠漠,春草碧萋萋。我始至前村,竹根鸣午鸡。

是维二月初,万生咸已齐。人情同念旧,别久见未迷。

走视太史公,簪笔入金闺。岂闻去年水,飘荡家无栖。

辛苦留性命,还归理故蹊。虽无完庐室,幸庇旧锄犁。

闻此痛五中,热泪千行啼。骨肉几不全,功名何足稽。

死当狐首丘,生当龟曳泥。黄昏忽细雨,孤镫照凄迷。

叩门欣弟归,赤脚踏水泥。始知仲已远,或到武昌西。

叔壮颇复锐,季长与我齐。狂喜出赊酒,夜久满瓶携。

嗔我问生事,杯进不容稽。人生固有穷,但恐制行低。

齐人饕富贵,羞死妾与妻。

十万鳞鳞俯绣甍,拂云自旧侈峥嵘。
江趋座右双流合,山入屏闲八字横。
祢史醉魂荒树远,庾郎尘骨古苔生。
兴来朗拍栏干立,不必重骑碧海鲸。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