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来贫困实堪嗟”,说是“实可哀叹”,实际上哀叹的意味不足,嘲弄的色彩极浓。“寒气偏归我一家”,上帝如此不公平,已于自怨自艾中,透出自我嘲讽之情,随后又推出一个形象鲜明,让人啼笑皆非的比喻:“无被夜眠牵破絮,浑如孤鹤入芦花。”诗人晚年独处犹如“孤鹤”,破絮灿然如“芦花”,老人拥破絮独卧,简直“浑如孤鹤入芦花”。可谓酸甜苦辣咸,五味俱全了。
显然,此诗的最大特点在于:谐趣。谐趣是人类最普遍的美感活动,因此也最富社会性。《文心雕龙》:“谐隐”篇释“谐”:“谐之言皆也,辞浅会俗,皆悦笑也”,即是着重谐的社会性。俗俚之人喜欢“谐”,高雅之士也不能与“谐”完全绝缘,所以,诗的阶趣有雅俗共赏之妙。诗最忌打油与轻薄, 因此,诗是最不易“谐”的。有的诗诙谐成趣,臻于诗的胜境;有的谐而无趣,流于诗的瑕疵。林古度这首诗就是“寓庄于谐”,使二者达到了完美的统一。首先,它在形象选择上是有深意的。把孤身比作“孤鹤”,以显其品德,气节之高尚。鹤的志行高洁,既不同于燕雀之龌龊。又迥异于枭鸟的暴戾。林古度这只“孤鹤”,尽管“老来贫困”,“寒气”逼人,但矢志不移,不为所屈,这又显其民族气节的坚贞和乐观精神,这些极其庄重的内容是令人钦佩的。然而,在表现上它采用了诙谐、幽默的语言形式。鹤不是配以青松,而是杂以芦花,老人拥破被败絮而卧,“浑如孤鹤入芦花”,这就给涛带来了十分隽永的谐趣。表面上滑稽,骨子里沉痛,表面上幽默,内里出之于至性深情。生活是复杂的,感情的存在形式和表现形式也有各种形态。同是悲哀不一定都痛哭流涕。悲哀时可能笑,快乐时也可能哭。有人倾诉苦难声泪俱下,痛不欲生,有人却把困苦拿来消遣,或愤世嫉俗,或更加坚定、乐观。林古度以幽默的语言,运用解嘲的手法表现他的贫困生活,从而使其坚贞的气节,乐观的精神,沉痛的感情,诙谐的态度达到完美的统一,诗篇大有谐趣,引人感奋无穷。
愁霖方注射,骇浪忽冲斜。宿鸟行惊雁,游鱼目失虾。
夕波奔析木,春涨过桃花。沸渭今如此,谁乘犯斗槎。
少文阅世老不出,自画云山满墙壁。澄怀观道追所历,坐觉琴声隐金石。
我亦七年湖外客,梦中犹泛湘江碧。浯溪之图喜新得,身卧岭南心岭北。
忆尝留语溪边僧,异时人读唐中兴。说与此乃秦典刑,三句入韵之罘铭。
今欲复作谁可令,似有元结无真卿。风烟惨淡万古情,不如且寻画隐成。
黄粱餐罢倚危亭,茗枕琼花助解酲。旅况吟魂正潇洒,拂鞍迤逦又登程。
主人运笔如运帚,纵横阖辟应心手。痴奴运帚如运斤,旋风落地飏轻尘。
人生贵贱各有务,莫笑痴奴无用处。昨夜三更风打门,雪花欺我衣裳单。
袖中两手冻欲裂,朝来作字成丑拙。抛书拥彗下阶除,十步一跌中踟蹰。
痴奴知我主人老,相劝雪深休草草。先生有事当服劳,长者抓枝须我曹。
受我手中敝苕帚,两脚未行先学走。一埽再埽大地平,三番四覆天宇清。
自誇我亦有能事,何必主人擅文字。毫端珠玉不禁寒,纸上风云冻欲乾。
小人苕帚有机用,左之右之随定动。不似管城老秃翁,花发梦中还说梦。
拂儿虽草创,日用最相亲。莫遣维摩室,潜生庾亮尘。
女色无定美,宠至美则多。士才无定称,用显称巳过。
长安小家子,粲粲秋池荷。性慧不觉耻,母怜不加诃。
出户一囊麝,见人双眼波。情动笑难止,语娇音屡讹。
都人口如沸,观者踵相摩。因缘幸充选,恩泽成偏颇。
少费万金珠,一呼千绮罗。佯愁惨白日,猛唾倾天河。
东邻有贤女,春绿涵脩蛾。花艳不裁剪,玉光无切磋。
自小固闻礼,藏头岂知他。亲戚尚未见,媒官当奈何。
过时谁问访,生世就蹉跎。岂不有配偶,市里或山阿。
岂不有奉养,舂饎与机梭。列女不得传,乐府无人歌。
容华日衰落,涕泣坐滂沱。富贵易脩饰,贫贱多笑呵。
柳下无仲尼,小官终灭磨。进退在勇决,迟疑两皆蹉。
退当事奇伟,夙驾追雄轲。进当取势位,健笔为干戈。
胡然守一节,独自埋随和。
岁月如奔箭,屈指又中秋。去年江上行役,常动故乡愁。
容与碧云亭畔,极目江山千里,隐隐是西州。日暮天容敛,鸥雁下汀洲。
回故棹,寻旧里,解客裘。功名前定,时到安得为淹留。
幸有青编万轴,且又日长无事,莫恁做闲忧。花下常携酒,明月好登楼。
孙君出宛陵,梅诗独不喜。祝黄世通家,于此更訾毁。
暇日扣我门,相与求正始。敢述过庭闻,用告二三子。
节拍贵详缓,言语戒浮靡。无因内金盘,遂厌古罍洗。
无惑变徵声,雅乐成逆耳。譬如学书人,牵率宗二米。
一观繇羲帖,弃走却千里。九方相神骏,肯与骊黄齿。
纷纷稗官说,而昧洙泗理。世事难具陈,岂必在文士。
不鼓无成亏,吾欲师昭氏。
芳草洲前,波皴细縠,冷浸贺家遗宅。一曲清流,是狂奴曾乞。
任当年鼓震渔阳,铃霖蜀道,不改湖光澄碧。水底眠来,缅高风未息。
我亦生平,雅抱烟霞癖。又千条柳线,漾三分春色。
鸭绿粼粼,更新添几尺。荡兰桡,欲与浮鸥敌。恰船似天上坐,来将汰击。
渺渺予怀,喜青山犹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