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骚(节选)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謇朝谇而夕替。
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茝。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
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
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
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
忳郁邑余侘傺兮,吾独穷困乎此时也。
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
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
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
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诟。
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
回朕车以复路兮,及行迷之未远。
步余马于兰皋兮,驰椒丘且焉止息。
进不入以离尤兮,退将复修吾初服。
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
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
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
芳与泽其杂糅兮,唯昭质其犹未亏。
忽反顾以游目兮,将往观乎四荒。
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
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
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

译文与注释

译文
我揩着眼泪啊声声长叹,哀叹人民生活多么艰难。
我虽爱好修洁严于责己,可早晨进谏晚上即遭贬。
他们弹劾我佩带修草啊,又因我采白芷加我罪名。
这是我心中追求的东西,就是多次死亡也不后悔。
怨就怨楚王这样糊涂啊,他始终不体察别人心情。
那些女人妒忌我的丰姿,造谣诬蔑说我妖艳好淫。
庸人本来善于投机取巧,背弃规矩而又改变政策。
违背是非标准追求邪曲,争着苟合取悦作为法则。
忧愁烦闷啊我失意不安,现在孤独穷困多么艰难。
宁可马上死去魂魄离散,媚俗取巧啊我坚决不干。
雄鹰不与那些燕雀同群,原本自古以来就是这般。
方和圆怎能够互相配合,志向不同何能彼此相安。
宁愿委曲心志压抑情感,宁把斥责咒骂统统承担。
保持清白节操死于直道,这本为古代圣贤所称赞!后悔当初不曾看清前途,迟疑了一阵我又将回头。
调转我的车走回原路啊,趁着迷途未远赶快罢休。
我打马在兰草水边行走,跑上椒木小山暂且停留。
既然进取不成反而获罪,那就回来把我旧服重修。
我要把菱叶裁剪成上衣,我并用荷花把下裳织就。
没有人了解我也就罢了,只要内心真正馥郁芳柔。
把我的帽子加得高高的,把我的佩带增得长悠悠。
虽然芳洁污垢混杂一起,只有纯洁品质不会腐朽。
我忽然回头啊纵目远望,我将游观四面遥远地方。
佩着五彩缤纷华丽装饰,散发出一阵阵浓郁清香。
人们各有自己的爱好啊,我独爱好修饰习以为常。
即使粉身碎骨也不改变,难道我能受警戒而彷徨?
注释
太息:叹气。掩涕:拭泪。
修姱:洁净而美好。鞿(jī)羁:自我约束。
谇(suì):进谏。替:废。
纕(xiāng):佩带。
申:重复。
悔:怨恨。
浩荡:放荡自恣,不深思熟虑的样子。
民心:人心。一说指屈原的用心。
众女:喻群臣。
谣:诋毁。诼(zhuó):诽谤。
工巧:善于取巧。
偭(miǎn):面对着,违背。错:通“措”,措施,指先圣之法。
绳墨:正曲直之具。曲:斜曲。
周容:苟合取容,指以求容媚为常法。
侘(chà)傺(chì):不得志貌。
穷困:走投无路。
溘(kè):忽然。流亡:随水漂流而去。
此态:苟合取容之态。
鸷(zhì)鸟:挚鸟,即雎鸠。不群:指不与众鸟同群。
前世:古代。
圜(yuán):同“圆”。周:合,相合。
屈心:委曲心志。
尤:过错。攘:取,指不推辞,忍受。诟(gòu):咒骂,耻辱。
伏:同“服”,保持,坚守。死直:为忠直而死。
厚:看重,嘉许。
相:观看。道:道路。
延伫:久立,久留。延,长久。反:同“返”。
回:调转。复路:走回头路。
行迷:指迷途。
步:慢慢走。皋(gāo):水边高地。
焉:于此。止息:休息一下。
离尤:获罪。离,通“罹”,遭到。
修吾初服:指修身洁行。初服,未仕前的服饰,喻指初衷。
制:裁制。芰(jì):菱叶。
芙蓉:荷花。
不吾知:即“不知吾”。
苟:如果。
岌岌:高耸貌。
陆离:修长美好貌。
芳:指芬芳之物。
昭质:光明纯洁的品质。
游目:纵目瞭望。
往观:前去观望。
缤纷:盛多貌。
章:同“彰”,明显。
民生:人生。一说人性。
常:恒常之法。
犹:尚且。
惩:惧怕。

赏析

  宋代著名史学家、词人宋祁说:“《离骚》为词赋之祖,后人为之,如至方不能加矩,至圆不能过规。”这就是说,《离骚》不仅开辟了一个广阔的文学领域,而且是中国诗赋方面永远不可企及的典范。

  《离骚》作于楚怀王二十四、五年(前305、前304)屈原被放汉北后的两三年中。汉北其地即汉水在郢都以东折而东流一段的北面,现今天门、应城、京山、云梦县地,即汉北云梦。怀王十六年屈原因草拟宪令、主张变法和主张联齐抗秦,被内外反对力量合伙陷害,而去左徒之职。后来楚国接连在丹阳、蓝田大败于秦,才将屈原招回朝廷,任命其出使齐国。至怀王二十四年秦楚合婚,二十五年秦楚盟于黄棘,秦归还楚国上庸之地,屈原被放汉北。

  汉北其地西北距楚故都鄢郢(今宜城)不远。《离骚》当是屈原到鄢郢拜谒了先王之庙及公卿祠堂后所写。诗开头追述楚之远祖及屈氏太祖,末尾言“临睨旧乡”而不忍离去,中间又写到灵氛占卜、巫咸降神等情节,都和这个特定的创作环境有关。

  《离骚》是一首充满激情的政治抒情诗,是一首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艺术杰作。诗中的一些片断情节反映着当时的历史事实(如“初既与余成言兮。后悔遁而有他。……伤灵脩之数化”即指怀王在政治外交上和对屈原态度上的几次反覆)。但表现上完全采用了浪漫主义的方法:不仅运用了神话、传说材料,也大量运用了比兴手法,以花草、禽鸟寄托情意,“以情为里,以物为表,抑郁沉怨”(刘师培《论文杂记》)。而诗人采用的比喻象征中对喻体的调遣,又基于传统文化的底蕴,因而总给人以言有尽而意无穷之感。

  由于诗人无比的忧愤和难以压抑的激情,全诗如大河之奔流,浩浩荡荡,不见端绪。但是,细心玩味,无论诗情意境的设想,还是外部结构,都体现了诗人不凡的艺术匠心。

创作背景

  关于《离骚》的创作年代,司马迁在《史记·太史公自序》里说:“屈原放逐,著《离骚》。”据此则当作于屈原放逐之后。今人对此说法不一,有说作于楚怀王时屈原被疏远以后,还是作于楚顷襄王时屈原被流放以后,有说作于怀王末顷襄王初,有说始作于怀王时而成于顷襄王初,迄无定论。

  关于《离骚》的创作缘由,司马迁在《史记·屈原列传》中引刘安《离骚传》说:“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又说:“屈原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屈原的“忧愁幽思”和怨愤,是和楚国的政治现实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离骚》就是他根据楚国的政治现实和自己的不平遭遇,“发愤以抒情”而创作的一首政治抒情诗。由于其中曲折尽情地抒写了诗人的身世思想和境遇,因此也有人把它看作是屈原生活历程的形象记录,称它为诗人的自叙传。

屈原
  屈原(约公元前340—公元前278年),中国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出生于楚国丹阳秭归(今湖北宜昌)。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内政外交大事。公元前278年秦将白起一举攻破楚国首都郢都。忧国忧民的屈原在长沙附近汩罗江怀石自杀,端午节据说就是他的忌日。他写下许多不朽诗篇,成为中国古代浪漫主义诗歌的奠基者,在楚国民歌的基础上创造了新的诗歌体裁楚辞。他创造的“楚辞”文体在中国文学史上独树一帜,与《诗经》并称“风骚”二体,对后世诗歌创作产生积极影响。
  猜你喜欢
虏地河冰合,边城备此时。兵连紫塞路,将举白云司。
提剑荣中贵,衔珠盛出师。日华光组练,风色焰旌旗。
投笔尊前起,横戈马上辞。梅花吹别引,杨柳赋归诗。
竹里开华馆,珍羞次第尝。春风酒影动,晴日乐声长。
久坐难辞醉,衰年亦暂狂。殷勤还继烛,永夕梦相妨。
谪居窜炎壑,孤帆淼不系。别家万里馀,流目三春际。
猿啼山馆晓,虹饮江皋霁。湘岸竹泉幽,衡峰石囷闭。
岭嶂穷攀越,风涛极沿济。吾师在韶阳,欣此得躬诣。
洗虑宾空寂,焚香结精誓。愿以有漏躯,聿薰无生慧。
物用益冲旷,心源日闲细。伊我获此途,游道回晚计。
宗师信舍法,摈落文史艺。坐禅罗浮中,寻异穷海裔。
何辞御魑魅,自可乘炎疠。回首望旧乡,云林浩亏蔽。
不作离别苦,归期多年岁。
晓向潭上行,夕就潭边宿。清冷无波澜,潎潎鱼相逐。
钓翁坐不起,见我往来熟。
一舍麻城指顾中,远山横翠慰吾悰。
劳生艰险今尝遍,休把狂言吓老翁。

冷面无惭色,真心不脱空。虽然呆在我,终是与人忠。

花糕九日,缀蛮王狮子。
圆菊金铃鬓边媚。
向闲房密约,三五须来,也不用青雀先期飞至。
恩深容易怨,释怨成欢,浓笑怀中露深意,得个五湖船,雉妇渔师,算随处可称乡思。
笑恁若伊借人看,留市上金钱,尽赢家计。

雅士居乡党,平易以为德。口惟无妄语,貌有和乐色。

温恭一座上,四隅皆敬饬。他日偶虚位,嚣嚣众狂忒。

如冠在人首,寒煖初何益。便去若无妨,但觉仪观失。

君子无异人,无之无以式。

危栏低接水边扉,暗伫婵娟笑语微。也识爱他歌伎过,竞推红袖卷帘衣。

梦里游郊野,骷髅告我来。哀声声切切声哀。自恨从前,酒色气兼财。

四害于身苦,人心竟不灰。致令万劫落轮回。悔不当初,学道做仙材。

客从孔林来,遗我楷木杖。云文纡欲腾,虬髯迄相向。

重是圣门物,操执不敢放。平生藉扶持,履险若夷旷。

我闻植根地,枝叶纷以畅。磅礡千载馀,挺拔层霄上。

小用岂其宜,斤斧来俗匠。畴能事栽培,但恐日凋丧。

成材古云难,珍护夙所尚。怀哉孔公璜,道远不及访。

微言愿有托,临风重怊怅。

众岭莽回互,古刹藏乔林。
平川一目尽,列岫千重深。
昔人几经历,我辈复登临。
山川谅不改,徒伤怀古心。

闲却经纶手,东篱把菊枝。先生花外意,难画亦难诗。

乱山环绕疑无路,却望人家岭上村。
古寺性耽泉石趣,孤城不见水烟昏。
早行携杖雪初起,夜诵挑灯景尚暄。
遥问隐居何处是,满岩松竹至今存。
世路从来疏散甚,江山好处且归休。
饭馀正好远寻景,棋罢何妨间倚楼。
岭外梅疏初破腊,若前松老不知秋。
晚风落日催归兴,更约闲时取次游。

会宴瑶池阿母家,九霞光绕翠琼车。坐中一曲山香舞,帽上看看有落花。

儒服山东士,衡门洛下居。风尘游上路,简册委空庐。
戎马生郊日,贤人避地初。窜身初浩荡,投迹岂踌躇。
翠羽怜穷鸟,琼枝顾散樗。还令亲道术,倒欲混樵渔。
敝缊袍多补,飞蓬鬓少梳。诵诗陪贾谊,酌酒伴应璩。
鹤膝兵家备,凫茨俭岁储。泊舟依野水,开径接园蔬。
暂阅新山泽,长怀故里闾。思贤乘朗月,览古到荒墟。
在竹惭充箭,为兰幸免锄。那堪闻相府,更遣诣公车。
蹇足终难进,颦眉竟未舒。事从因病止,生寄负恩馀。
不见神仙久,无由鄙吝祛。帝庭张礼乐,天阁绣簪裾。
日色浮青琐,香烟近玉除。神清王子敬,气逐马相如。
铜漏时常静,金门步转徐。唯看五字表,不记八行书。
宿昔投知己,周旋谢起予。只应高位隔,讵是故情疏。
为报周多士,须怜楚子虚。一身从弃置,四节苦居诸。
柳发三条陌,花飞六辅渠。灵盘浸沆瀣,龙首映储胥。
北海樽留客,西江水救鱼。长安同日远,不敢咏归欤。

云自高飞水自流,清风拂拂拟仙游。寸丝不挂真行脚,长物全无且掉头。

未到百年空万想,能超一劫已千秋。前因后果分明在,欲唤山猿与唱酬。

杖藜谷口伫归云,生理萧条一葛巾。
未敢轩眉焚芰制,更期晚节伴霜筠。
江山约我盟犹在,风月於人意自新。
木落寒林水清浅,小桥共看雪梅春。

自离猿鹤寄鱼笺,不到林塘已五年。眼见青松长出涧,手移红藕盛开莲。

良朋争载山中酒,俗客招营郭下田。一日得閒思畅饮,白头闾里几人还。

封题无树一孤岑,剩有儿童踯躅吟。岂是五丁开蜀道,却缘望帝哭春深。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