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了翁(1178年—1237年) ,字华父,号鹤山,邛州蒲江(今属四川)人。南宋著名理学家、思想家、大臣。嘉熙元年(1237年)卒,年六十,赠太师、秦国公,谥文靖。魏了翁反对佛、老“无欲”之说,认为圣贤只言“寡欲”不言“无欲”,指出“虚无,道之害也”。推崇朱熹理学,但也怀疑朱注各经是否完全可靠。提出“心者人之太极,而人心已又为天地之太极”,强调“心”的作用,又和陆九渊接近。能诗词,善属文,其词语意高旷,风格或清丽,或悲壮。著有《鹤山全集》、《九经要义》、《古今考》、《经史杂钞》、《师友雅言》等,词有《鹤山长短句》。
谁为不死人,怀此终日忧。来日当大难,今日且行游。
行游须及时,古语恒如兹。口尔身不然,留为今人嗤。
今古更相笑,逝者无还期。
山围罗甸国,水绕的澄桥。桥下东流水,可惜无兰桡。
华亭尽道使君贤,尊酒清江送客船。渺渺白波添宿雨,离离碧树带晴烟。
上书久拟三千牍,献绩先归尺五天。明到玉京秋未老,绣衣骢马著先鞭。
误以雄名荐九重,天书待诏未央宫。白衣不召崔亭伯,赋笔犹残亡是公。
魂惊晚出芙蓉辇,泪堕春生杨柳风。衰鬓迩来元自白,可堪回首望遗弓。
一代数百年,作者不数人。桃李非不芳,梅花独清真。
是故吾党士,爱之踰等伦。诗成欲何属,目断楚江滨。
钱塘潮上海门深,千古灵胥恨未平。北斗文星长黯黯,内园官树尚阴阴。
承华殿冷西人语,太乙坛空上帝临。月黑鄂王祠下路,风吹青火出山林。
群公祖疏傅,多士送阳城。短棹非前约,长亭及此行。
深留移白日,共语只苍生。会续山阳赋,邻人笛未横。
色香兼味都超绝,淡处存风格。倩他妙手上生绡,无奈枝头霜露总难描。
交情似水成良友,耐到三旬久。仙苗初拙好栽培,待得来年重九报花开。
堪忆处,墙绕院西楼。红树窗前花斗锦,碧天帘外月如钩。
时序总悠悠。
销减了,少小旧风流。午摘珠兰才被浴,晚开茉莉更梳头。
同坐看牵牛。
鱼在在藻,有颁其首。王在在镐,岂乐饮酒。鱼在在藻,有莘其尾。王在在镐,饮酒乐岂。鱼在在藻,依于其蒲。王在在镐,有那其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