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府《大堤曲》这一诗题多是描述水乡船家女子爱情生活的。六朝人题作《大堤》或《大堤行》,唐人始用《大堤曲》这一诗题。
李贺的这首《大堤曲》写的是一个住在横塘的美丽女子与北来商客的一段爱情生活。开头两句交待了这个女子的居所。横塘在当时是一个商船往来聚集的繁华之地。古代也有人根据《大堤曲》这一诗题推测,此处所指当是大堤附近的另一横塘(清代王琦《李长吉歌诗汇解》卷一)。其实这里只是泛指横塘、大堤这样的水乡,所以诗中大堤横塘参差互用,也就是互指。“红纱满桂香”是说透过那绯红的窗纱,沁出闺房的桂香。而后“青云”两句通过写这个女子青云般的发髻和明月宝珠制作的耳珰,描述出其貌美动人。这是采用汉代乐府《陌髻桑》的衬托手法。下面“莲风起”四个三字句,交待了这个女子与那个“北人”恋爱的经过。在那莲叶随风起舞的春季,由北方来经商的“北人”,因两人相爱而停驻在这繁华的大堤,而留连在“红纱满桂香”的闺房。下面“郎食”两句,以饮食之精美,极言两情之绸缪,爱情生活之美好。因为在古代,人们常以猩唇鲤尾作为男女情爱的隐语。结尾“莫指”四句是女子劝对方珍惜眼前的欢聚,勿有远行别离之念。“襄阳道”指其行程。菖蒲花开于春末,此处喻女子易逝的青春年华,因古人认为菖蒲难得见花。这四句是女主人公以绿浦中的行舟多一去不复返之事来劝情人莫生远行的念头。最后用花树喻人易老,说明应珍惜欢聚的时日。
李贺这首诗全无其“风樯阵马”的奇诡幻诞风格,而是力摹乐府古体。以一个笃情女子口吻写出秦淮水边商女真挚而热烈的爱情生活。也在一种淡淡的哀怨之情中,透出其离多合少之苦。在这方面是《古诗十九首》的遗风。而诗中喜用美言绮语,清丽动人,深得六朝乐府之妙。
北归了无日,先垄扫何时。愁与燕鸿远,心同楚客悲。
寒蝉咽败柳,幽鹭来清池。谁与话旧事,泪藓空在衣。
秋色到极浦,层空霭行云。长剑抚玉珥,欲降云中君。
桂旗澹偃蹇,风驭何缤纷。淹留岂予愿,沐浴空兰薰。
旧岁连新岁,凉床又煖床。山川屏里画,时刻篆中香。
畏垒吾安土,支离饱太仓。若教身更健,鹤背入维扬。
弱冠追随鬓已苍,云萍南北为谁忙。年将耳顺交情重,事与心违别恨长。
梁苑日晴乌反哺,楚天风冷雁离行。万间自古男儿事,好趁仙槎入帝乡。
筵前且尽主人心,明烛厌厌饮夜深。素袖佳人学汉舞,碧髯官妓拨胡琴。
轻分茶浪飞香雪,旋擘橙杯破软金。五夜欢心犹未已,从教斜月下疏林。
昔年东吴望幽燕,长路北走如登天。捉来官府竟何补,还望故乡心惘然。
江南冬暖花乱发,朔方苦寒气又偏。木皮三寸冰六尺,面颊欲裂冻折弦。
卢沟强弩射不过,骑马径度不用船。宦游远客非所习,狐貉不具绨袍穿。
京师宜富不宜薄,青衫骏马争腾骞。南邻吹笙厌粱肉,北里鼓瑟罗姝妍。
凄凉朝士有何意,瘦童羸骑鸡鸣前。太仓粟陈未易籴,中都俸薄难裹缠。
尔来方士颇向用,读书不若烧丹铅。故人闻之应见笑,如此不归殊可怜。
长林丰草我所爱,羁靮未脱无由缘。高侯远来肯顾我,裹茗抱被来同眠。
青灯耿耿照土屋,白酒薄薄无荤膻。破愁为笑出软语,寄书妻孥无一钱。
江湖浩渺足春水,凫雁灭没横秋烟。何当乞身归故里,图书堆里消残年。
洛阳晓气浮春空,花风漾暖香濛濛。油车碧钿金騕袅,染露蹴烟移海红。
回廊复宫洞房隔,梦入瑶台买春色。叠柳蛾眉蜀帐昏,误识铜驼锦香陌。
鸾悲镜舞秋茫茫,帘移日光春昼长。春昼长,恨春草,胡蝶飞来鬓先老。
五羊皮贱耻干秦,自在披裘带索贫。谈笑七雄争战地,乾坤自古有闲人。
玉山之堂俯吴甸,对酒凭高发清兴。碧梧翠竹昼生阴,金盌蔗浆寒欲凝。
亭亭双凤蹋长筵,寂寂孤莺度深径。请君更尽双玉壶,绛蜡银屏破昏暝。
天子飞黄马,牵来赐近臣。玉阶新雨过,风衮落花尘。
一片浮云暗路歧,忽成西笑忽东悲。差池别燕西为语,三匝慈乌更有枝。
游子忍能题远志,春风不管怨将离。怀归何处归犹客,一种深情各自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