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诗五首·其三

只眼须凭自主张,纷纷艺苑漫雌黄。
矮人看戏何曾见,都是随人说短长。

译文与注释

译文
纷纷的艺苑里各种说法鱼龙混杂,良莠不齐,对错互见,深浅不一,对同一问题的看法有时也五花八门。这时需要的是独具慧眼,有自己的视角和观点。
如果自己见识低下,就像矮人看戏似的,自己什么也没看见,对戏的好坏心中没有定数,只是随声附和罢了。说明评论事物要有主见,不要人云亦云。
注释
只眼:独到的见解,眼力出众。
艺苑:艺坛,艺术领域。
雌黄:即鸡冠石,黄赤色,可作颜料。古人写字用黄纸,写错了用雌黄涂掉再写。后用信口雌黄喻随口乱说。

赏析

  这是一首作者表白自己的艺术主张的诗。指出文艺批评应提倡有独到的见解,不可鹦鹉学舌,人云亦云。

  作者一针见血地指出:评论诗词的好坏优劣,应当有自己的见解和主张哪个,而不能像文坛艺苑中的某些人一样,心口雌黄。马克思哲学认为,要做到独具慧眼,深刻地认识、把握事物的本质,一是必须在实践中占有大量的感性材料;而是必须善于对感性材料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加工,实现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飞跃和发展。

  前二句点出在纷纷的艺苑里各种说法鱼龙混杂,这时 需要的是独具慧眼,有自己的视角和观点。当然这是相当不容易的,需要自己有深厚的学养和阅历,成为“高人”。

  后二句作一形象的比喻,用矮人看戏作比,矮人看戏时被前边的人挡住目光,哪里能看到戏台上的场景?戏散大家一起谈起来时,只能是附和人家的说法。这就好比我们自己对“艺苑”的看法,如果自己学力浅薄,不能“独具只眼”,那就只能“随人说短长”了,这种鹦鹉学舌,拾人牙慧的行为作者是坚决反对的。

  这首诗继承以诗歌体裁论诗歌的传统,见解卓异,说理畅达。全诗看似佶手拈来、随手而出,但却具有极为精辟深刻的理论内涵。李白、杜甫被称为诗中仙圣,在唐代即受到推崇,如韩愈在仕由逝世时才3岁,后来他熟读李杜诗篇,作有《调张籍》一诗,其中有“李杜文章在,光芒万丈长”“伊我生其后,举颈遥相望”等语,可谓敬佩得五体投地。而后世特别是明清两代,对李杜的崇拜更是前所未有,并且普遍地认为诗自唐以来诗道不振,一代不如一代。甚至有人还提出从《诗经》以来每况愈下、自宋元以来无诗之论,这种看法在明清诗歌理论中占有主导地位。

  诗人开篇即总论概述了这一普遍现象,以李杜为代表指出了他们的诗作固然光耀千秋,流传万古,其崇高地位与普及程度已是脸炙人家传户诵。接下来却陡然转笔,尖锐地指出了这种情况带来的另外的弊端:熟极而流,不仅令人觉得从内容到形式都没有新意,而且还隐隐含有这一现象在某一程度上阻碍了后世诗人的创新之意,其见解之深刻,笔触之辛辣,思虑之周到,足以发人深省。前两句并非真足在贬低李杜,而是为下文略作铺垫而已,以下即转入主题的抒发。

创作背景

  《论诗五首·其三》是由赵翼看到诗宛里各种说法鱼龙混杂,良莠不齐,对错互见,深浅不一,有感而发。
赵翼
  赵翼(1727年~1814年1月10日)清代文学家、史学家。字云崧,一字耘崧,号瓯北,又号裘萼,晚号三半老人,汉族,江苏阳湖(今江苏省常州市)人。乾隆二十六年进士。官至贵西兵备道。旋辞官,主讲安定书院。长于史学,考据精赅。论诗主“独创”,反摹拟。五、七言古诗中有些作品,嘲讽理学,隐寓对时政的不满之情,与袁枚、张问陶并称清代性灵派三大家。所著《廿二史札记》与王鸣盛《十七史商榷》、钱大昕《二十二史考异》合称清代三大史学名著。
  猜你喜欢
春堤杨柳发,忆与故人期。
草木本无意,荣枯自有时。
山阴定远近,江上日相思。
不及兰亭会,空吟祓禊诗。
家贫不自给,求禄为荒年。调补无高位,卑栖屈此贤。
江山欲霜雪,吴楚接风烟。相去诚非远,离心亦渺然。
柳庭风静人眠昼,昼眠人静风庭柳。香汗薄衫凉,凉衫薄汗香。
手红冰碗藕,藕碗冰红手。郎笑藕丝长,长丝藕笑郎。
剩喜人从义理趋,却忧末羽堕浮虚。
未通经术先谈传,只送人言不识渠。
偶向檐头觅桃李,径从纸上索鸢鱼。
君今去主师儒席,后倦先传谨在初。

无事客辽西,名王共角抵。飞腾空射虎,汗血枉成泥。

苏武犹生子,要离已衅妻。无繇持报汉,愁向朔云啼。

溘匝箱金断,青红钿晕残。狂夫塞下几时还。时见琐窗、蜿蜿坠双环。

岱宗山秀百灵屯,壁立烟霄万古存。幽府化机盘地轴,上清真气接天门。

霞标日观青松丽,春透龙池碧水温。薄暮振衣峰顶石,蓬莱东眺海云昏。

百千始一年,漫分三百六。来信非有馀,往屈讵不足。

形有消犹水,德常久如玉。世间无神仙,但戒小结束。

有机网,张林麓,犬嘷机发兽穷蹙。雉粥粥,兔逐逐,雉腾折翼兔潜伏。

我伤夫雉不善逃生,兔狡得脱。雉驯受烹,艾如张,吾尔伤。

朝看云出暮云归,翁住云深已息机。海上仙人教种药,山中玉女未收衣。

须知倏忽神龙变,已作絪缊野马飞。我亦无心共来往,五城宫阙梦魂稀。

太平天子策贤良,诏问天人白玉堂。校艺尽遵周典礼,策名宁数汉词章。

风鸣松盖宵成韵,雨浥梨花雪有香。承乏幸陪诸老后,凌晨金榜出明光。

西北有高楼。淡霭残烟渐渐收。几阵凉风生客袖,飕飕。心逐年华衮衮流。
花卉满前头。老懒心情万事休。独倚栏干无一语,回眸。鼓角声中唤起愁。

葡萄产西域,汉使斸根回。自到中原后,先从上苑栽。

斗瓢方丈雪,一枕华山云。道外元无道,人间别有人。

閒中谈物故,静处着衣巾。名利纷纷客,徒奔陌上尘。

江上人家早掩扉,溪烟漠漠湿垣衣。山钟乍动佛镫上,初月向人江鸟飞。

远柝因风知市近,棹声隔浦识渔归。当年每值清秋夜,大半孤篷傍钓矶。

脉接丹山活水头,碧桐飘井几经秋。翩翩国瑞巢门日,自有甘霖遍十洲。

高冈微雨后,木脱草堂新。惟有疏慵者,来看淡薄人。
竹牙生碍路,松子落敲巾。粗得玄中趣,当期宿话频。

几番遐想,便天荒地老,春蚕难死。一点灵犀凭往复,半在无何乡里。

妙手空空,馀怀渺渺,领略闲中味。苍茫独立,少陵诗癖成矣。

赢得十斛闲愁,回肠转尽,风月消无计。骏马名姬多变幻,只算文章游戏。

顾影徘徊,凝眸怅望,情竟深如此。江南大好,寻春莫恨无地。

迢递关河春欲归,行人相望隔斜晖。一天薄暝寒将尽,几日东风力渐微。

但见烟村都黯黯,不堪枝叶尚依依。禅心未便沾泥去,还向长亭惹客衣。

汉香飞入乌孙国,踰白龙堆行绝域。万里穷愁天一方,曾驻鸣镳倚灵壁。

灵壁亭亭立空雪,石痕不烂胭脂节。神飙吹影高撩秋,提云欲补中原月。

穹庐作室墙以旃,佩环魂托胡歌传。当时双泪洒成血,血成碧色苔花坚。

青冢相望去不归,归时定化黄鹄飞。千年恨隔毡城梦,汉使者过空沾衣。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