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积贮疏

  管子曰:“仓廪实而知礼节。”民不足而可治者,自古及今,未之尝闻。古之人曰:“一夫不耕,或受之饥;一女不织,或受之寒。” 生之有时,而用之亡度,则物力必屈。古之治天下,至孅至悉也,,故其畜积足恃。今背本而趋末,食者甚众,是天下之大残也;淫侈之俗,日日以长,是天下之大贼也。残贼公行,莫之或止;大命将泛,莫之振救。生之者甚少,而靡之者甚多,天下财产何得不蹶!

  汉之为汉,几四十年矣,公私之积,犹可哀痛!失时不雨,民且狼顾;岁恶不入,请卖爵子,既闻耳矣。安有为天下阽危者若是而上不惊者?世之有饥穰,天之行也,禹、汤被之矣。即不幸有方二三千里之旱,国胡以相恤?卒然边境有急,数千百万之众,国胡以馈之?兵旱相乘,天下大屈,有勇力者聚徒而衡击;罢夫羸老易子而咬其骨。政治未毕通也,远方之能疑者,并举而争起矣。乃骇而图之,岂将有及乎?

  夫积贮者,天下之大命也。苟粟多而财有余,何为而不成?以攻则取,以守则固,以战则胜。怀敌附远,何招而不至!今驱民而归之农,皆著于本;使天下各食其力,末技游食之民,转而缘南亩,则畜积足而人乐其所矣。可以为富安天下,而直为此廪廪也,窃为陛下惜之。

  节自《汉书·食货志》

译文与注释

译文
管子说:“粮仓充足,百姓就懂得礼节。”百姓缺吃少穿而可以治理得好的,从古到今,没有听说过这事。古代的人说:“一个男子不耕地,有人就要因此挨饿;一个女子不织布,有人就要因此受冻。”生产东西有时节的限制,而消费它却没有限度,那么社会财富一定会缺乏。古代的人治理国家,考虑得极为细致和周密,所以他们的积贮足以依靠。现在人们弃农经商(不生产而)吃粮的人很多,这是国家的大祸患。过度奢侈的风气一天天地滋长,这也是国家的大祸害。这两种大祸害公然盛行,没有人去稍加制止;国家的命运将要覆灭,没有人去挽救;生产的人极少,而消费的人很多,国家的财富怎能不枯竭呢?汉朝从建国以来,快四十年了,公家和个人的积贮还少得令人痛心。错过季节不下雨,百姓就将忧虑不安,年景不好,百姓纳不了税,朝廷就要出卖爵位,百姓就要出卖儿女。这样的事情皇上已经耳有所闻了,哪有治理国家已经危险到这种地步而皇上不震惊的呢?世上有灾荒,这是自然界常有的现象,夏禹、商汤都曾遭受过。假如不幸有纵横二三千里地方的大旱灾,国家用什么去救济灾区?如果突然边境上有紧急情况,成千上万的军队,国家拿什么去发放粮饷?假若兵灾旱灾交互侵袭,国家财富极其缺乏,胆大力壮的人就聚集歹徒横行抢劫,年老体弱的人就互换子女来吃;政治的力量还没有完全达到各地,边远地方敢于同皇上对抗的人,就一同举兵起来造反了。于是皇上才惊慌不安地谋划对付他们,难道还来得及吗?积贮,是国家的命脉。如果粮食多财力充裕,干什么事情会做不成?凭借它去进攻就能攻取,凭借它去防守就能巩固,凭借它去作战就能战胜。使敌对的人归降,使远方的人顺附,招谁而不来呢?现在如果驱使百姓,让他们归向农业,都附着于本业,使天下的人靠自己的劳动生活,工商业者和不劳而食的游民,都转向田间从事农活,那么积贮就会充足,百姓就能安居乐业了。本来可以做到使国家富足安定,却竟造成了这种令人危惧的局面!我真替陛下痛惜啊!
注释
管子:即管仲。后人把他的学说和依托他的著作,编辑成《管子》一书,共二十四卷。
仓:贮藏谷物的建筑物。《吕氏春秋·仲秋》:“修囷(qūn)仓。”高诱注:“圆曰囷,方曰仓。”
廪:米仓。
实:充实,满。
而:同“则”,就,连词。
礼节:礼仪法度。
不足:指衣食不足,缺吃少穿。
治:治理,管理。
及:到。
未之尝闻:即“未尝闻之”,没有听说过这回事。未尝,不曾。副词。之,指“民不足而可治”,代词在否定句中作宾语,一般要前置。
古之人:亦指管子,以下四句引自《管子·轻重甲》,与原文略有出入。
夫:古代对成年男子的通称。
或:有的人,代词。
生之有时:生产有时间的限制。之,指物资财富,代词。
亡:同“无”。
度:限制,节制。
则:那么,连词。
物力:指财物,财富。
屈:竭,穷尽。
至:极,副词。
孅(xiān):通“纤”,细致。
悉:详尽,周密。
畜:同“蓄”,积聚,储藏。
恃:依赖,依靠。
背本趋末:放弃根本的事,去做不重要的事,此处是指放弃农业而从事工商业。古代以农桑为本业,工商为末业。背,背离,背弃。
是:这,代词,作主语。
残:害,危害,祸害。
淫侈(chǐ)之俗:奢侈的风气。淫,过分,副词。
以:连词。
长(zhǎng):增长。
贼:害,危害,祸害。
公行;公然盛行。
即“莫或止之”,没有人去稍微制止它一下。莫,没有人,代词。之,代词,指“残贼公行”之事。是“止”的宾语,前置。或,副词,有“稍微”、“稍稍”之意。
大命:国家的命运
将:将要,副词。泛:通“覂”,翻覆,覆灭。
振救,拯救,挽救。
生之者:生产粮食、财物的人。
靡:耗费。
汉之为汉:意谓汉朝自从建立政权以来。这是个主谓短语,“之”是用于短语主、谓之间的助词。为,成为,动词
几:将近,副词。
公私:国家和个人。
犹:还,仍然,副词。
可哀痛:指积蓄少得使人痛心。
失时:错过季节
雨:下雨,动词。
且:将,副词。
狼顾:狼性多疑,行走时常回头看,以防袭击,比喻人有后顾之忧。此处形容人们看到天不下雨的忧虑不安。
岁恶:年景不好。恶,坏。
不入:指纳不了税。“入”是“纳”的意思。
请卖爵(jué)子:即请爵卖子。指富者向国家缴粮买爵位,贫者卖儿女为生。汉朝有公家出卖爵位以收取钱财的制度。
既:已经,副词。
闻耳:闻于耳,指上述严重情况传到了皇帝的耳中。
安:哪里,副词。
为:治理。
阽危:危险。阽,临近。若
是:如此,象这个样子。
上:皇上,皇帝。
饥穰:荒年和丰年。此处为偏义复词,只指荒年。饥,灾荒,《墨子·七患》:“五谷不收谓之饥。”穰,庄稼丰熟。
天之行也:是自然界的固有现象。天,大自然。行,常道,规律。
禹、汤被之:禹,传说中古代部落联盟领袖。原为夏后氏部落领袖,奉舜命治水有功,舜死后继其位。汤,商朝的开国君主。被:遭,受。之:代词,指“饥穰”。传说禹时有九年的水灾,汤时有七年的旱灾。
即:如果,假如,连词。
方二三千里:纵横各二三千里。
胡以:何以,用什么。胡,代词。以,介词。
相:副词,兼有指代接受动作一方的作用,此处指“方二三千里”的灾区。
恤:周济,救济。
卒然:突然。卒,通“猝”。
急:紧急情况,指突然爆发的战争
馈:进食于人,此处指发放粮饷,供养军队。
兵:兵灾,战祸,战争
乘:因,趁。
大:非常,十分,副词。
屈:缺乏。
徒:同伙。
衡击:横行劫掠攻击。衡,通“横”。
罢(pí):通“疲”。
羸(léi):瘦弱。
易:交换。
毕:完全,副词。
通:达。
能:是衍文。疑者:指对朝廷反抗的人。
疑:同“拟”,指与皇帝相比拟,较量。
并:一同,副词。
举:举兵。
争起:争先起来闹事。
乃:才,副词。
骇:受惊,害怕。
图:谋划,想办法对付。
岂:难道,副词。
夫:助词,用在全句之前,表示一种要阐发议论的语气。
大命:大命脉,犹言“头等大事”。
苟:如果,假如,连词。
粟:此处泛指粮食。
何为:做什么事。何,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为,动词。
以:凭,靠,介词,后面省略宾语“之”。
则:就,连词。
怀敌:使敌对者来归顺。怀,归向,使动用法。
附远:使远方的人顺附。附,使动用法。
招:招抚。何: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
殴:通“驱”,驱使。
归之农:使动双宾语,使之归农。
著:“着”的本字,附着。
食其力:靠自己的劳力吃饭。
末技:不值得重视的技能,此处指与“本业”相对的“末业”,即工商业。
游食之民:游手好闲,不劳而食的人。游食,坐食,不劳而食。《荀子·成相》:“臣下职,莫游食。”杨倞注:“游食谓不勤于事,素餐游手也。”
缘南亩:走向田间,从事农业。缘,因,循,此处有趋向之意。南亩,泛指农田。
乐其所:以其所为乐,即乐于从事自己的本业(农业)。乐,以……为乐,意动用法。所,名词。
可以:助动词。
为:做到。
富安天下:使天下富足安定。富安,使动用法。富,指食用充足;安,指政治安定。
而:但,却,连词。
直:竟然,副词。
为:造成,动词。
廪廪:同“懔懔”,危惧的样子。指令人害怕的局面。
窃:私下,副词,表示自谦。
为:替,介词。
陛下:对帝王的尊称。

鉴赏

  这篇奏疏,是贾谊针对西汉初年在经济上所面临的严重危机,提出的要注意积贮的重要论文。它从不同角度论述了加强积贮对国计民生的重大意义,表现出一个地主阶级政治思想家的远见卓识。他提出的主张,对于维护汉朝的封建统治,促进当时的社会生产,发展经济,巩固国防,安定人民生活,都育一定的贡献,在客观上是符合人民的利益的,在历史上有其进步的意义。同时,他的重视发展农业,提倡积贮的思想,即使至今,也仍有借鉴的价值。

  文章开宗明义,提出了“仓廪实而知礼节”这一观点,既而引用古人有关不耕不织、用之无度给人民带来的危害性的言论,对照当时社会食者众、靡者多、积蓄少的现象,提醒当权者必须慎重正视这一严重的社会问题。

  接着文章论及灾害的必然性,谈到禹、汤受此之苦,并在此基础上接连设问:如果我们也遇到灾害,“国胡以相恤”?如果边境有敌人入侵,“国胡以馈之”?不仅如此,文章更具体揭示了旱荒给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一一勇者行劫,老弱者易子而食,政治未毕通等。

  最后从正面归结到“夫积贮者, 天下之大命也”, 指出“苟粟多而财有余, 何为而不成”、“怀敌附远,何招而不至”的大利。同时,进一步提出了“驱民而归之农,皆著于本,使天下各食其力”的具体办法。

  贾谊在文章中还毫不隐讳地揭露了当时人民备受饥寒的困苦生活,对统治阶级骄奢淫逸、挥霍无度提出严厉的批判,言辞犀利激切。

  本文理论结合实际,紧密围绕“积贮”的论题,从正反两面逐层深入地来论证中心论点。文章第一段,首先引用管子之言和古人深知民足致治的事实,对古之治天下,重积贮的理论和经验进行了总结,阐明积贮与国计民生的关系,从正面论证了积贮的重要。接着由古及今,联系实际,针对当前生产少,消费多,淫侈之风滋长,不重视积贮,国家有覆亡可能的危险形势,说明不重积贮的危害,从反面论证了积贮的重要意义。这样通过古今对比,理论和形势的分析,从正反两面对中心论点进行了有力的论证。第二段,则就应付自然灾害和战争两个方面,从国家存亡攸关的高度阐明不积贮的危害,从反面进一步论证了积贮的重要。至第三段,则在前面充分阐述的基础上,水到渠成地归纳出“夫积贮者,天下之大命也”的中心论点,并与第二段及第一段的有关部分进行对比论证,阐明积贮之利是关系国家富强的根本大计,重视农业生产,是加强积贮的根本措施,从正面更深入一层论证了积贮的重要意义。文章这样围绕中心论点,引古证今,理论结合实际,进行正反对照,并以确凿的论据,严密的逻辑,层层深入进行论证,把道理说得清楚透彻,有条不紊,令人信服。

创作背景

  《论积贮疏》选自《汉书·食货志》。文题为后人所加。是贾谊23岁时(前178)给汉文帝刘恒的一篇奏章。他从太平盛世的背后看到了严重的社会危机,这在他向文帝上的《论积贮疏》中做了大胆的揭露,并提出了他的改革政治的主张。

贾谊
  贾谊(前200~前168),汉族,洛阳(今河南省洛阳市东)人,字太傅。西汉初年著名的政论家、文学家。18岁即有才名,年轻时由河南郡守吴公推荐,20余岁被文帝召为博士。不到一年被破格提为太中大夫。但是在23岁时,因遭群臣忌恨,被贬为长沙王的太傅。后被召回长安,为梁怀王太傅。梁怀王坠马而死后,贾谊深自歉疚,直至33岁忧伤而死。其著作主要有散文和辞赋两类。散文如《过秦论》、《论积贮疏》、《陈政事疏》等都很有名;辞赋以《吊屈原赋》、《鵩鸟赋》最著名。
  猜你喜欢
晚凉倦浴,素妆薄试铅华靓。凝定。似一朵芙蓉泛清镜。轻纨笑自捻,扑蝶鸳鸯径。娇懒。金凤享单、记欹翠蝉影。
冰肌玉骨,衫体红绡莹。还暗省。记青青、双鬓旧潘令。梦想鸾筝,后堂深静。何日西风,碧梧金井。

衮衮香毬次第开,结根幽独谢纷埃。芳蓉妒入鸳鸯社,异馥清传锦绣堆。

睡里魂交非自衍,醒时心赏可无猜。品题盍在春林石,不是花王喜后来。

庚寅仲冬之八日,与诸兄弟诸子侄。
浊酒数杯菜一盆,醉后相忘见真实。
谁云人閒天地窄,但觉物外山林逸。
人生安能皆百年,洪崖浮邱亦浪传。
妻孥安稳鸡犬乐,此外无复有神仙。
甚哉世人不知足,苦积铢缕多买田。
子孙贤否谁能料,近足此身难自保。
举头问天天不应,聊向虚空一舒啸。
得一聚首便为福,得一晌閒真是宝。
但愿如安乐窝中长打乖,微醺著面春拍怀。
不愿如荷锸自随死便埋,以酒为命忘形骸。
历选临淮守,多闻政术偏。
若柔非似水,即是急如弦。
下吏或弄法,属僚时窃权。
邀权沸钟鼓,市誉饰庖笾。
此弊岁月久,何人才业全。
我公来作郡,众口悉称贤。
宽猛履中道,勤劳经比年。
宪章难尔枉,纲纪自吾专。
间喜文字饮,懒开歌舞筵。
迎宾常倒屣,酌水每留钱。
无愧古循吏,岂同今备员。
频升功状最,宜待宠章甄。
上意深嘉乃,高怀遽撇然。
琳宫愿监董,铃阁厌拘牵。
帝惜惟良去,公逾所请坚。
俄闻拜俞诏,得往阅陈编。
未可谋真隐,行当被峻迁。
散材蒙剪拂,殊遇绝夤缘。
有立期他日,无望报二天。
聊将感知泪,洒送北归船。

游子归来,洗靴袜、征衫才卸。浣不尽,燕云塞雪,酒痕狼藉。

蔡顺倍添慈母惜,杜羔幸免山妻骂。看娇儿、绕膝更思亲,何年赦。

旧棨戟,青山亚,新绰楔,朝晖挂。尽经年,行田上冢,治家粗罢。

毛义自应求仕宦,向平且漫谋婚嫁。捧安车、奉母渡桑乾,当重画。

石梁平砥似,池水明镜如。
晚凉散步稳,凭栏此观鱼。
鹏翼翩翩去路遥。归来羞费楚词招。读书未免终投阁,洒酒何妨暂过桥。风与月,不须邀。时来闲处伴推敲。儿童也笑翁慵甚,睡起床头日已

槛外连山如合围,尤怜昏旦变清晖。云行骤雨非无事,鸟伴归鸿即倦飞。

厌见市朝车马迹,喜看岩谷薜萝衣。尚平毕娶何萧散,千载高风自可依。

神化难源瑞即开,
雕陵毛羽出尘埃。
香闺报喜行人至,
碧汉填河织女回。
明月解随乌绕树,
青铜宁愧雀为台。
琼枝翠叶庭前植,
从待翩翩去又来。

吟风落叶打帘钩,江上芙蓉照远愁。莫问伶俜小胡蝶,红阑干已不宜秋。

美人潇洒江水东,玉为肌骨冰为容。
岂无嫣红闹别浦,自性淡伫羞迎逢。
燕脂百斛斗宫饰,白帝有令毋纤稼。
霜纨雾谷许在列,其敢诲冶女不共。
阿环羽衣曾按舞,睡棠何事分春浓。
不如淡扫粉亦却,诸姨合避虢国封。
当时亲承香露渥,峡梦回首云无踪。
空闻天王守太白,朝元阁下悲秋苏。
我来殷勤为花寿,铅霜赠尔瑶兔舂。
却向花间酌清气,叱御勿进琉璃锺。

诘旦阊阖开,驰道闻凤吹。轻荑承玉辇,细草藉龙骑。

风迟山尚响,雨息云犹积。巢空初鸟飞,荇乱新鱼戏。

实为北门重,匪亲孰为寄。参差别念举,肃穆恩波被。

小臣信多幸,投生岂酬义。

天星坠为凤,叠浪耀灵景。独立白玉冈,如在赤霄顶。

䃔■丹穴开,傍薄翠螭并。浑浑玉在璞,庚庚金出矿。

宁支织女机,孰作补天饼。屃屃若负力,拥肿或病瘿。

蜀图雄八陈,周象重九鼎。鲸骇昆明池,莲表泰华井。

来仪欲巢阁,览德久延颈。架海功莫神,沈郢恐未醒。

山花杂五色,祥云覆千顷。金鹊徒为滞,雨燕漫飞影。

铁厓铁作心,吐句何奇警。寄语山中人,诗法当造请。

淙淙瀑布泉,濯濯刷丝石。
坐令黟川漆,涨作梁州黑。
以涅定不缁,欲玄终尚白。
适与吾道同,持归试新墨。
古院闭松色,入门人自闲。
罢经来宿鸟,支策对秋山。
客念蓬梗外,禅心烟雾间。
空怜濯缨处,阶下水潺潺。

公瑾论交两世深,每从人海忆浮沈。利名恬淡关天性,言笑矜持见道心。

甘托成都潜卖药,懒同彭泽试鸣琴。十年冷抱梅花卧,合证前身处士林。

穷边回首莽神州,浊酒难销壮士忧。沧海鲸钟铿碧浪,大江鼍鼓动高秋。

怀才世已思安石,献策君真过马周。休笑书生无骨相,请缨从此觅封侯。

佛法无人说,虽慧不能了。
去却上头关,面南看经斗。

数亩新庄傍水湄,主人归隐爱渔丝。江枫半系盟鸥艇,堤柳低临浴鹤池。

风度莺声声乍转,月筛花影影相移。繁华今古称梁苑,且对明河醉玉卮。

浮玉山前烟浪生,岘山寺下雨冥冥。登临不见去年伴,愁对远峰空自青。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