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坡

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
莫嫌荦确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

译文与注释

译文
雨点纷落,把东坡洗得格外干净,月亮的光辉也变得清澈。城里的人早已离开,此处只有山野中人闲游散步。
千万别去嫌弃这些坎坷的坡路不如城里平坦,我,就是喜欢这样拄着拐杖铿然的声音。
注释
野人:泛指村野之人;农夫。
荦确:怪石嶙峋貌,或者坚硬貌。
铿然:声音响亮貌。

赏析

  东坡是一个地名,在当时黄州州治黄冈(今属湖北)城东。它并不是什么风景胜地,但对作者来说,却是灌注了辛勤劳动、结下深厚感情的一个生活天地。宋神宗元丰初年,作者被贬官到黄州,弃置闲散,生活很困窘。老朋友马正卿看不过眼,给他从郡里申请下来一片撂荒的旧营地,苏轼加以整治,躬耕其中,这就是东坡。诗人在此不只经营禾稼果木,还筑起居室——雪堂,亲自写了“东坡雪堂”四个大字,并自称东坡居士了。所以,他对这里是倾注着爱的。

  诗一开始便把东坡置于一片清景之中。僻冈幽坡,一天月色,已是可人,又加以雨后的皎洁月光,透过无尘的碧空,敷洒在澡雪一新、珠水晶莹的万物上,这是何等澄明的境界!确实当得起一个“清”字。谢灵运写雨后丛林之象说:“密林含余清”。诗人的用字直可追步大谢。

  诗人偏偏拈出夜景来写,不是无谓的。这个境界非“市人”所能享有。“日中为市”,市人为财利驱迫,只能在炎日嚣尘中奔波。唯有“野人”,脱离市集、置身名利圈外而躬耕的诗人,才有余裕独享这胜境。唯幽人才有雅事,所以“市人行尽野人行”。这读来极其自然平淡的一句诗,使我们不禁从“市人”身上嗅到一股奔走闹市嚣尘的喧闹气息,又从“野人”身上感受到一股幽人守志僻处而自足于怀的味道,而那自得、自矜之意,尽在不言中。诗人在另一首诗里说:“也知造物有深意,故遣佳人在空谷。”那虽是咏定惠院海棠的,实际是借海棠自咏身世,正好帮助我们理解这句诗所包含的意境。

  那么,在这个诗人独有的天地里,难道就没有一点缺憾吗?有的。那大石丛错、凸凹不平的坡头路,就够磨难人的了。然而有什么了不起呢?将拐杖着实地点在上面,铿然一声,便支撑起矫健的步伐,更加精神抖擞地前进了。没有艰险,哪里来征服的欢欣!没有“荦确坡头路”,哪有“铿然曳杖声”!一个“莫嫌”,一个“自爱”,那以险为乐、视险如夷的豪迈精神,都在这一反一正的强烈感情对比中凸现出来了。这“荦确坡头路”不就是作者脚下坎坷的仕途么?作者对待仕途挫折,从来就是抱着这种开朗乐观、意气昂扬的态度,绝不气馁颓丧。这种精神是能够给人以鼓舞和力量的。小诗所以感人,正由于诗人将这种可贵的精神与客观风物交融为一,构成浑然一体的境界;句句均是言景,又无句不是言情,寓情于景,托意深远,耐人咀嚼。同一时期,作者有《定风波》词写在风雨中的神态:“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与此诗可谓异曲同工,拿来对照一读,颇为有趣。

  诗的第一段,通过景物描写,突出当时的静。说明作者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对世俗名利的不屑,但愿长醉山水间之意。

苏轼
(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猜你喜欢
青城游遍蜀中山,归看公卿饱已谙。
杰惊稍能儿德祖,举亡何阙百曹参,
诸公富贵纸上语,满座风雷终日淡。
我似北人君记取,偶然留滞在东南。

人好远,路能长。奈思量。更放晚来些小雨,做新凉。

衰草低衬斜阳。斜阳外、水冷云黄。借使有肠须断尽,况无肠。

隋园剪綵未足奇,秋林烛彩光参差。龙蛇四壁不可捕,颠张醉墨惊淋漓。

齐奴金谷珊瑚树,如意击碎光陆离。阿环锦院织绡手,连机隐出千花枝。

迷楼镜屏照前后,宫钗舞袂相纷披。月中老桂冷轇轕,山河影满玉兔悲。

江潭无风映云树,水藻漾日浮涟漪。初疑营丘擅工妙,细玩自笑真儿嬉。

世间无物非幻化,露电泡影何足疑。谁能唤起洪谷子,写此清绝图屏帷。

长镵斸灵根,莳此泉下圃。珍剂未须论,丹荑已堪煮。

陶公有逸兴,不与常人俱。
筑台像半月,回向高城隅。
置酒望白云,商飙起寒梧。
秋山入远海,桑柘罗平芜。
水色渌且明,令人思镜湖。
终当过江去,爱此暂踟蹰。

舍南春水成清渠,其上高柳三五株。草阁窈窕花扶疏,园有菜茹池有鱼。

蓬头奴子窈鹿车,艺瓜既熟分里闾。忽闻兵马来城隅,南翁北叟当窗趋。

我把耒锄心踌蹰,问言不答将无愚。老大无成灌蔬壤,暂息干戈窃偃仰。

舍之出门更何往,手种松杉已成长。

酴醿试玉在新条,风肃朝阳宿雾消。
侵晓不知花有露,清寒惟觉梦无聊。

涛声寒泊一城孤,万瓦霜中听雁呼。
曾是绿杨千树好,只今明月一分无。
穹商日夜荒歌舞,乐岁东南困转轮。
道谊既经功利重,临风还忆董江都。

栀子香寒微雨歇,深深一院清凉。花梢斜月半侵床。

灯青疏鬓畔,一点写经香。

已分今生从断绝,无端又著思量。千生无恙是回肠。

温存凉簟好,今夜未成霜。

朱旗绣斧两昭回,南郡城池亦壮哉。明月楼中堪坐啸,关山何处有尘埃。

蒸江漱玉绕苍汀,玳瑁霜云拥翠屏。归向湘山高顶望,应曕南极老人星。

在昔有殷秉金气,吉金创制尊彝良。徵文蠹苦宋不足,斝盏间发千秋藏。

父辛伦鬲见阮笔,诏异?叔纷难详。子氏四辛薄齑臼,小衰凭蹙宜弗彰。

唯王曰旦纪辛干,立十四祀迈成汤。辛丁之间介沃甲,初及复世承宗祊。

尊为父辛善绍述,耿庇再造时平康。凌都新出自宝器,物聚所好归王郎。

王郎耆古辨奇篆,五字铸腹殊釜铛。鬲非款足义假格,禾为和省山用亨。

想其奉将入考庙,絜酎醴升椒香。无烦析木状负荷,不事立戈旌勇强。

?与寡与出谁手,酉壶辛爵同其相。土中剥蚀几元会,遇子特显精镠光。

金焦媵鼎有故事,虞山合庋群真觞。可以俯挹东海水,或更仰斟北斗浆。

投醪润泽遍天下,尧樽舜瓮波汪洋。白云垂霄虹绕屋,永为盛世储珍祥。

攀鳞年少志,未要叹羲娥。人生沧海一粟,何在两飞梭。多事蜂衙蜂穴,十载蜗蟠猬缩,勋业任蹉跎。触目世途险,举步强颜多。誓从今,陶颖事,罢研磨。丈夫功名谈笑,一曲饭牛歌。尽道权门炙手,自是臣心如水,犯露肯相过。袖手待真赏,未及鬓生皤。

碧嶂青青翠色横,夕阳直射古荒城。乱峰烟锁层层秀,瀑水晴悬的的明。

鸟弄余辉缘树语,樵迷幽径带云行。停骖西望饶佳致,远隔关山忆帝京。

滕阁昔曾游,今无槛外楼。
远山连树合,尽日对江流。
古石空存记,骚人易感愁。
夜深歌酒处,灯火灿渔舟。
洛本空藏画牡丹,海棠出蜀近应难。
莫嫌村巷蔷薇野,春晚犹堪取次看。
天近祅知雨露浓。湖山无日不春风。闲花野草皆掀舞,曾在君王愿盼中。
时易得,会难逢。朝为逆旅暮三公。蛟龙得雨飞无便,鸡犬腾云夙有功。

何关人事说年年,泼眼银河分外妍。间杀半湾无主月,幻成一片有情天。

别离最苦仙难免,飘泊经秋客可怜。夜半那堪邻舍女,喁喁乞巧不知眠。

楚客秋思著黄叶,吴姬夜歌停碧云。
声尽灯前各流泪,水天凉冷雁离群。

嵬嵬招贤宫,明远连双阙。仰观星可扪,远瞩神超忽。

爽气西山来,奎光相互发。巀嶪摩层霄,风云何郁浡。

忆昔燕昭时,黄金市骏骨。隗也一先鸣,群骥争驰突。

鹿走崇台荒,龙兴天马出。世代几彫枯,弓旌宁间歇。

我来同贡举,辟门将鼓揭。才短愧汲深,济川叹无筏。

登临发浩歌,此身恐陨越。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