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花令·次欧公西湖韵

霜余已失长淮阔。空听潺潺清颍咽。佳人犹唱醉翁词,四十三年如电抹。

草头秋露流珠滑。三五盈盈还二八。与余同是识翁人,惟有西湖波底月。

译文与注释

译文

霜降后,长淮失去了往日壮阔的气势。只听见颍水潺潺,像是在代我哭泣伤逝。河上传来歌声悠扬,佳人还唱着醉翁的曲词。四十三年匆匆流去,如同飞电一闪即驰。

生命像草上秋露晶莹圆润,遗落消失却不过一瞬。十五的月轮多么皓洁完满,第二天就会渐渐缺损。和我一样同醉翁相识,如今还剩有几人?唯有西湖波底的明月,曾经把所有的人照临。

注释

次……韵:依次用所和诗的韵作诗,也称为步韵。

欧公:指欧阳修。

西湖:此指安徽阜阳西三里的西湖,为颍河合诸水汇流处。

长淮:淮河。刘长卿《送沈少府之任淮南》:“一鸟飞长淮,百花满云梦。”

清颍:指颍河,颍水,为淮河重要支流。苏辙《鲜于子骏谏议哀辞》:“登嵩高兮扪天,涉清颖兮波澜。”

咽:读“yè”。

佳人:颍州地区的歌女

醉翁词:指欧阳修在颖州做太守时,所写的歌咏颖州西湖的一些词。

四十三年:欧阳修皇祐元年(1049)知颍州时作《木兰花令》词,到苏东坡次韵作此篇时正好四十三年。

电抹:如一抹闪电,形容时光流逝之快.吴潜《满江红》:“便使积官居鼎鼐,假饶累官堆金玉,似浮埃,抹电转头空,休迷局。”

三五:十五日。李益《溪中月下寄扬子尉封亮》:“团团山中月,三五离夕同。”

盈盈:美好的样子。

二八:十六日。鲍照《玩月城西门廨中》:“三五二八时,千里与君同。”

赏析

  《木兰花令·次欧公西湖韵》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词作。上片写自己泛舟颍河时触景生情,下片写月出波心而生的感慨和思念之情。全词委婉深沉,清丽凄恻,情深意长,表达了对恩师的怀念之情。

  “霜馀已失长淮阔,空听潺潺清颖咽”,上阕起首两句描写了作者泛游颍河所见到的景致。颍州有颍河汝水,最终汇于淮河之中。“霜馀”两字交代作者到颍州时正值深秋,秋高天旱、草木枯萎,颍河也失去了春夏时期波澜壮阔的气势,温婉细流涓涓而下。水声潺潺,在作者听来,如怨如慕,恰恰吻合他此时思念恩师的心情。将河水拟人化的写法,更显得情真意切。

  “佳人尤唱醉翁词,四十三年如电抹”通过写颍州人对于欧阳修的怀念,表达了词人自己深切的思念。其中有人生如梭的慨叹,时间如同闪电一样快速逝去,只有像欧阳修那样为人、为政、为文,才能够长久得被人们铭记。欧阳修在颍州期间,颇有政声,建树多多,深得当地父老的敬重与爱戴。颍州父老为了纪念这位文坛巨匠作出的贡献,不但世代传唱他在颍州创作的诗词,还立祠以表怀思。四十三年转瞬飞逝,而恩师也已驾鹤多年,作者不由得慨叹时光无情,对先师的怀念有增无减,令人动容。

  下阕体例与上阕基本一致,均为由景及情,前面两句写颍河的晚景。“草头秋露流珠滑”,深秋的晚上,已经开始降下露水,露珠晶莹剔透且圆润光滑,但却不能长存。“三五盈盈还二八”点明月亮阴晴圆缺的状态。南朝鲍照有诗“三五二八时,千里与君同。”南朝萧统《文选》为其作注释日:“二八,十六日也。”在这首《木兰花令》里,词人以露珠的流逝与月亮的圆缺慨叹时光飞逝、人生无常,也是对前文“四十三年如电抹”的诠释。

  “与余同是识翁人,惟有西湖波底月!”作者全词结尾处将主旨进一步明朗化。四十三年过去了,现在能记得醉翁的人还剩下几个。恐怕只有作者与这倒影在西湖水底的明月。作者以拟人化的手法写西湖月能“识翁”,含蓄写出欧阳修在颍州时常常夜游西湖,用西湖见证醉翁在颍州的所有功绩。

  苏轼少年求学京城,得到欧阳修的赏识与提携。后来两人又政见相同,诗文相和,成为忘年之交。在苏轼的人生中,欧阳修对其行文、为政、处事,都产生了很大影响。正因如此,作者的慨叹与思念才显得情意绵绵、动人肺腑。而此词更出彩的一点,在于词人将内心的真情揉碎于水光月色之中,缠绵悱恻,娓娓道来,氤氲进人的内心深处。

创作背景

  这是一首追和之词,所和者为欧阳修咏颍州西湖的《木兰花令》词。此词作于宋哲宗元祐六年(1091)八月,时苏轼知颍州。苏轼和欧阳修师生情深,来到颍州游览西湖之时,想起往日欧公所吟西湖之词,遂步其韵和作此首词。

苏轼
(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猜你喜欢
瘦马频嘶灞水寒,灞南高处望长安。何人更结王生袜,
此客虚弹贡氏冠。江上蟹螯沙渺渺,坞中蜗壳雪漫漫。
旧交已变新知少,却伴渔郎把钓竿。
天迥楼高,日长院静,琴声幽咽。昵昵恩情,切切言语,似伤离别。子期何处,漫高山流水,又逐新声彻。仿佛江上移舟,听琵琶凄切。
休说。春寒料峭,夜来花柳,弄风摇雪。大错因谁,算不翅六州铁。波下双鱼,云中乘雁,嗣音无计,空叹初谋拙。但愿相逢,同心再绾重结。

手织白纻纤且长,生著宜热熟宜凉。以比妾心齐素洁,制成游子远衣裳。

君心相厚未相薄,衣来还得称君目。愿君服之无弃捐,映君颜貌长如玉。

书帙蠹鱼乾,炉香眠鸭困。
佳人来无期,诗句且排闷。
遥知乌衣游,棋局具肴酝。
争道嘲不恭,鏖兵劳得俊。
颇寻文献盟,不落市井吝。
四月明朱夏,南风解人愠。
风前怀二陆,家法窥抗逊。
身有三尺桐,爨下得余烬。
端可张洞庭,寥阔世未信。
为我谢孔君,举酒取快尽。
世故安足存,青天飞鸟印。

柳深莺老暮春天,恭侍慈亲解画船。举首丹徒民万户,共迎和气作丰年。

三月江南荐樱笋,鵁鶄鸂鶒回塘静。蛛丝萦空网落花,云母屏寒浸娇影。

帘外沈沈春雾寒,绿萝欲覆花间井。泥金小扇障纱巾,画桥紫陌踏芳尘。

林花开迟水流急,江鸭对眠莎草湿。吴姬如花花不及,摘花笑映溪流碧。

杨柳烟笼万家邑,柳下王孙为谁立。幽渚泥香生绿萍,閒看梁燕垒经营。

紫翠浮浮夺晓昏,生涯谷汲与松焚。客尘一点自应少,终日到门惟白云。

妾意如冰清,妾心如石坚。望人久别离,怅望空悬悬。

所感恩义重,岂为情欲牵。但愿望人好,功名遂超迁。

九重布恩泽,四境无烽烟。未卜会面期,先遣佳音传。

亦足慰岑寂,何必常团圆。

我方避地贫尤甚,子独还乡岁又阑。浮世风尘妨孝节,平生事业负儒冠。

空怀鹤禁陪移步,远愧鸰原救急难。千里畏途当自爱,北堂珍重慰加餐。

蓬壶碧落岭云东,灵鹫飞来面面同。莫道穿山无佛法,分明鞭石有奇功。

因寻狮子香台远,拾得莲花玉洞中。不是慈航开宝筏,阴厓那许一灯通。

繄谁画此百牛图?绢素淋漓悬雨壁。摩挲细认角头奇,无乃戴嵩留宦墨。

牧童骑策过前村,春树阴阴春草碧。云收雾敛山花明,远近巅崖翠光湿。

平湖断岸水浅深,皱縠粼粼如展席。犊眠草间牛不乳,饥齧青刍砺苍石。

或饮或浴云满身,物我相忘祇自得。横斜体态百头殊,牧竖笼雏戏阡陌。

有时背上颠倒骑,细雨斜阳横短笛。时平放尔桃林中,布谷催耕苦相迫。

呜呼比年兵革弥天下,千畦万陇生荆棘。只今农父把锄梨,处处开耕皆尔力。

斗米三钱户不扃,四海苍生无菜色。

昔我望天岳,于时春正深。鸡鸣九州陌,鹤警万花林。

旭日腾重海,宵霞映别岑。露条承嶪巀,雪涧泻嵚崟。

马足无由定,莺声不可寻。畏钟牵逸览,挂笏系虚襟。

每想丘中趣,如悬空外音。十秋伤逝水,千壑记扪参。

晚遇陈夫子,高谈契夙心。天形疏造化,月眼识浮沈。

宦路悲怀玉,君门惜和琴。岂因平旦气,薄示暮年箴。

但恐丹崖失,何愁素发侵。会当期绝巘,与尔鍊黄金。

鲸波渺渺接遥空,今古由来一苇通。斗柄夜悬常办北,日轮朝涌始知东。

车书既混文无异,爵服才分语不同。乡路眼中应已熟,好携包笠扣玄宗。

玉箫峰下仙君宅,一树岩花几百春。
当日会稽王内史,如何不见竹间人。

庭阴默默。夜午西风作。砧杵声声催叶落。销魂砧听荒柝。

窗前怯怯轻寒。柳衰露冷花残。犹有愁人明月,以前还过西阑。

赏罢花灯步月归,自将拄杖扣柴扉。回头形影惊相吊,但觉从前百事非。

曾向长洲泛渺漫,沈青空阔鸟飞难,
平沙杳杳夜潮落,别浦依依秋树寒。
间浸客亭浮去棹,冷淹渔屋漾垂竿。
归心早晚悬帆到,是处僧楼更上看。

张公养得三个儿,长大不知谁立志。呼来月下同踪由,眼睛个个皆相似。

西湖续会许相从,闺阁咸钦大雅宗。我岂能诗惭画虎,人言此老好真龙。

竹声当牖凉三径,云气深潭幻一峰。未得追随女都讲,春愁偏欲恼吴侬。

金鱼玉带罗襕扣,皂盖朱幡列五侯,山河判断在俺笔尖头。得意秋,分破帝王忧。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