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叹四首

尝闻海客谈,白浪海风恶。
祗是欺舴艋,那见摧蛟鳄。
吴潜
  吴潜(1195—1262) 字毅夫,号履斋,宣州宁国(今属安徽)人。宁宗嘉定十年(1217)举进士第一,授承事郎,迁江东安抚留守。理宗淳祐十一年(1251)为参知政事,拜右丞相兼枢密使,封崇国公。次年罢相,开庆元年(1259)元兵南侵攻鄂州,被任为左丞相,封庆国公,后改许国公。被贾似道等人排挤,罢相,谪建昌军,徙潮州、循州。与姜夔、吴文英等交往,但词风却更近于辛弃疾。其词多抒发济时忧国的抱负与报国无门的悲愤。格调沉郁,感慨特深。著有《履斋遗集》,词集有《履斋诗余》。
  猜你喜欢
青枫何不种,林在洞庭村。应为三湘远,难移万里根。
斗牛初过伏,菡萏欲香门。旧即湖山隐,新庐葺此原。

大唐受历三百年,文士辈出俱可传。情虽妩媚中骨鲠,当时只有香山贤。

香山年少谪湓浦,卧听琵琶心独苦。想得回舟夜半时,半湿青衫泪如雨。

别来江月几番圆,黄芦苦竹空凄然。风流扫地那复有,但见东风吹白髯。

可怜画手无前辈,欲倩虎头呼不起。琼枝玉树了无踪,铁拨鹍弦何用尔。

明朝一舸下浔阳,月明依旧空江水。

要路豪家非往还,岩门先有不曾关。众心惟恐地无剩,
吾意亦忧天惜闲。白练曳泉窗下石,绛罗垂果枕前山。
樵夫岂解营生业,贵欲自安麋鹿间。
无成麋鹿久同群,占籍恩深荷史君。
万古千今名与姓,得随天柱数峰存。
绿发翶翔翰苑春,升平三辅已朱轮。
诗成山谷句中眼,名应石林天上人。
耆旧政须廊庙具,蕃宣聊寄股肱臣。
生朝剩欲为公寿,醉里苹花度曲新。

我家水西涯,性本爱幽僻。与君数携手,兴至忘所适。

溪行缘萦纡,野酌散愁寂。倦来倚树坐,举目见山色。

山色忽已改,离别复几载。移居在城南,咫尺隔江海。

夜来春风至,芳意思共采。道逢旧邻人,茅堂复何在。

彼美朝之望,光终不较年。醇风随入地,义气去淩烟。

身后人人慕,生前事事贤。故交贫与贱,沈痛欲呼天。

夙闻桐柏山,下入金庭洞。
五云所出没,千翠相迎送。
川明芝自烨,夏冷雪犹冻。
沙泉注阳穴,水碧孕阴峒。
天光抱琼室,神力扶兰栋。
其左斩苍虯,其西翔紫凤。
中穿穴窈複,傍见石阙空。
青烟溜松髓,白水鸣醴瓮。
怪草不知名,珍禽时曳弄。
石密吐岩房,琪芳突苔缝。
星君时一游,仙翁亦参从。
或乘玄鹤来,或并青鸾控。
香趋玉女跪,丹走山灵恸。
谷神元不死,玄根在深种。
谁其握性命,於此破昏梦。
世人少知几,何能测天用。

非石非虫亦非鳖,腹纹隐隐作螺纹。怜他枯绝偏能活,著醋依然匹耦分。

花映蟾宫树拂云,绛霞光彩护奇芬。广寒此日清风好,吹动天香四海闻。

世事山居尽,衰年懒更加。鸟啼方梦觉,酒熟正梅花。

天地容双鬓,渔樵共一家。溪边聊晚眺,倚杖数归鸦。

仁者爱己,义者正己。枉己直人,所济有几。匹夫之行,可化乡人。

既明且哲,以保其身。

广文诸生如乱麻,十有八九或起家。幅巾藜杖最困者,樊上丈人须鬓华。

丈人闻道羲皇上,屈原庄周丈人行。声名籍甚徒为耳,四海八荒莽跌宕。

扁舟布帆下赤壁,扬澜左蠡随所历。颠风狂雨向昏黑,怒涛掀天奇兀硉,馋蛟駮兽纷腾突。

一苇无处所,数口仅生活。行路难如此,一一为我说。

匡山野老坎壈人,读书空山三十春。下泽款段何逡巡,丈夫穷达付造物,委琐龌龊不足论。

臭味略相似,邂逅即情亲。江头一樽前,执手鼻酸辛。

秋风吹君唾珠玉,发函伸纸三过读,惜哉意气何刺促。

丈人行李何当来,得意江山醉金罍,富贵峥嵘亦悠哉。

君不见博陵马周新丰客,时无贞观老死无人识。

萧疏岚影乱芙蓉,濯濯迎熏挺数峰。才见飞猿穿绝峤,又惊舞鹤下孤松。

客子一停桡,秋空正泬寥。珠浮插江寺,虹落倚城桥。

独鹤唳霜月,寒蟾随夜潮。蒹葭无限思,宛在水迢迢。

河汉浮槎到五羊,南风吹送桂花香。村人多少来争看,狗吠仙姬会阮郎。

独居颜子巷,还自种忘忧。
偶病閒辜月,因吟瘦过秋。
泣多曾忆阮,贫极尚师丘。
散拙兼成癖,如何称俗流。
春生岘首东,先暖习池风。拂水初含绿,惊林未吐红。
渚边游汉女,桑下问庞公。磨灭怀中刺,曾将示孔融。

小院黄昏寒意重,客窗谁共衔卮。恰宜招饮话相思。

壶倾温酒急,灯剪结花迟。

促坐谈深生夜暖,北风何处閒吹。更阑携笑出门时。

溪烟行里画,霜月醉边诗。

  熙宁十年秋,彭城大水。云龙山人张君之草堂,水及其半扉。明年春,水落,迁于故居之东,东山之麓。升高而望,得异境焉,作亭于其上。彭城之山,冈岭四合,隐然如大环,独缺其西一面,而山人之亭,适当其缺。春夏之交,草木际天;秋冬雪月,千里一色;风雨晦明之间,俯仰百变。

  山人有二鹤,甚驯而善飞,旦则望西山之缺而放焉,纵其所如,或立于陂(bēi)田,或翔于云表;暮则傃东山而归。故名之曰“放鹤亭”。

  郡守苏轼,时从宾佐僚吏往见山人,饮酒于斯亭而乐之。挹山人而告之曰:“子知隐居之乐乎?虽南面之君,未可与易也。《易》曰:‘鸣鹤在阴,其子和之。’ 《诗》曰:‘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盖其为物,清远闲放,超然于尘埃之外,故《易》《诗》人以比贤人君子。隐德之士,狎而玩之,宜若有益而无损者;然卫懿公好鹤则亡其国。周公作《酒诰》,卫武公作《抑戒》,以为荒惑败乱,无若酒者;而刘伶、阮籍之徒,以此全其真而名后世。嗟夫!南面之君,虽清远闲放如鹤者,犹不得好,好之则亡其国;而山林遁世之士,虽荒惑败乱如酒者,犹不能为害,而况于鹤乎?由此观之,其为乐未可以同日而语也。”山人忻然而笑曰:“有是哉!”乃作放鹤、招鹤之歌曰:

  鹤飞去兮西山之缺,高翔而下览兮择所适。翻然敛翼,宛将集兮,忽何所见,矫然而复击。独终日于涧谷之间兮,啄苍苔而履白石。

  鹤归来兮,东山之阴。其下有人兮,黄冠草屦,葛衣而鼓琴。躬耕而食兮,其馀以汝饱。归来归来兮,西山不可以久留。

  元丰元年十一月初八日记 《放鹤亭记》。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